分享

经方各家注解及方证(甘草附子汤)

 AB向往神鹰 2024-09-05 发布于陕西

甘草附子汤方证
【方剂组成】甘草(炙)二两,附子(炮,去皮,破)二枚,白术二两,桂枝(去皮)四两。
【用法】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方解】此即桂枝附子汤去姜枣加白术,无生姜则不治呕,无大枣则缓中力差。但术附同用温中利湿作用强,故用于寒湿痹痛效佳。
胡希恕条文讲解
《伤寒论》第175条:“风湿相搏,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
注解:掣痛,谓疼痛如掣,言其痛之剧烈。近之则痛剧,谓以手近之,即觉痛之加剧,言其痛之敏感。
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较前之桂枝附子汤证,不但剧烈,而且急迫。水伴气上冲,故短气而小便不利。汗出恶风,病还在表,但恶风以至不欲去衣,则已陷于少阴,表虚湿重或身微肿。此宜甘草附子汤主之,由以上可知,术附合用为治寒湿痹痛的要药,加入适证的解表剂,用以治风湿关节痛,均有捷效。如桂枝加术附汤、葛根加术附汤、越婢加术附汤等皆为常用之良方,宜注意。

【辨证要点】表虚寒证见关节痛剧,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者。

经方直解

本方证之病理与桂枝附子汤证同,兼表有湿阻。故方用桂枝附子汤加白术以逐表之寒湿。其言“能食,汗出复烦者,服五合”者,即其人里有胃热也,是以减去姜、枣。
因其病理与桂枝附子汤证同,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伸屈,近之痛剧”,“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小便不利”等症皆与桂枝附子汤证同;以其“身微肿”,即表有寒湿,故加白术以逐肌表之水。
本方能温阳逐湿、发汗解表,故曰“得微汗则解”。
本方与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相比,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因小便利而去桂枝,本方则因小便不利且外有表证,故用桂枝以通阳解表、利小便。两方相比,桂枝一加一减之间,方药运用之妙谛尽显。

武简侯

【立方意义】患者有桂枝甘草汤证,而又有汗出身热、气短、上冲之证,更有风湿顽疼、畏风冷之状。内寒已深,表证亦剧。加入附子以回阳,补火退寒;白术温中除湿、利水,不难克奏肤功也。
【治疗标的】以骨节烦疼、汗出恶寒、小便不利为主标的而用之。
【诸家绪论】《千金要方》:四物附子汤(即本方)方后云,体肿者,加防己;悸而小便不利,加茯苓。
《三因方》:以四物汤(即本方),加茯苓、防己,则名六物附子汤。
简侯:每于本方加茯苓,效果显著,在下肢麻痹时,加地黄酒浸,尤见速效。
【凭证使用】《汉方与汉药》:应用身体诸关节痛、不得屈伸、头痛、发热,有由下腹向胸上冲之感觉,甚或呼吸困难者,恶寒、尿不利者。其他如风湿痛、痛风、神经痛、寒湿脚气等。

100首经方

【方解】风则卫伤,湿流关节,风湿相抟,两邪乱经,故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风胜则卫气不固,汗出短气,恶风不欲去衣,为风在表也。湿胜则水气不行,小便不利,或身微肿,为湿气内搏也。故用附子为君,除湿祛风,温经散寒;桂枝为臣,祛风固卫;白术去湿为使;甘草为佐,而辅诸药。疏风去寒湿之方也。
【方证要点】
1.阳虚骨痹证:以关节痛剧,汗出恶风,小便不利为辨证要点。主要症状为骨节烦痛,掣痛不能屈伸,痛处拒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或身微肿;苔白,脉沉细或弦细无力。
2.常用于淋毒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神经痛、骨髓骨膜炎、腰痛、肌痛、痛风、风湿疼痛、寒湿脚气、脱疽、流感等属于风寒湿留着关节,凝滞不解,表里阳气皆虚者。
【类似方证鉴别】
1.甘草附子汤与桂枝附子汤:都可以治疗阳虚不能化湿的风湿相搏证。甘草附子汤证为表里之阳皆虚,故术、桂、附并用,助阳温经以除风湿;桂枝附子汤证为表阳虚而证重,故桂、附相合,温经通阳以散风湿。
2.甘草附子汤与白术附子汤:都可以治疗阳虚不能化湿的风湿相搏证。甘草附子汤证为表里之阳皆虚,故术、桂、附并用,助阳温经以除风湿;白术附子汤证为里阳虚而证已转轻,故术、附相合,健脾行湿以逐水气。
【原文】风湿相抟,骨节疼烦,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身微肿者,甘草附子汤主之。(175)
【医案举例】
1.寒痹案(刘渡舟医案)
杨某,男,42岁。患关节炎已3年,最近加剧,骨节烦疼,手不可近,并伴有心慌气短、胸中发憋,每到夜晚则尤重。切其脉缓弱无力,视其舌胖而嫩。辨为心肾阳虚,寒湿留于关节之证。为疏:
附子15g,白术15g,桂枝10g,炙甘草6g,茯苓皮10g,苡米10g。
服3剂而痛减其半,心慌等症亦转佳。转方用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又服3剂,则病减其七。乃书丸药方而治其顽痹获愈。
2.便血案(黄道富医案)
庞某,男,55岁,1988年3月12日初诊。患者素有上腹部阵发性隐痛反复发作5年,近3日来,感受风寒、饮食不节,引起发热汗出,恶风,全身酸痛,脘腹隐痛喜按,得热则舒,小便清长,大便色黑而溏。症见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色不华,四肢不温。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大便隐血试验(++++)。证属中焦虚寒,气血亏耗。治以温阳散寒,养血止血。
处方:白术、炙甘草各10g,炮附子6g(先煎),阿胶15g(烊化),田三七5g(磨兑服),桂枝3g,水煎温服。
服药2剂后,腹痛减轻,便色由黑转黄,面色好转,精神渐增,大便隐血试验(+)。守方继服3剂而愈。随访1年未复发。

经方大用

【临床经验附识】
1.关节疼痛,里阴寒虚证,或恶风恶寒,或手足冷,或骨节肿,或拘挛者……
2.肢体游走性疼痛,属里阴寒虚证者(加木香)。
3.神经痛、风湿病之阴证,无表证者。
4.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证,而小便不利者。
5.急性风湿病,发热恶寒,属里阴证者。
6.急性风湿病,关节剧痛者。
7.风湿病,关节肿胀发红有热感,痛甚,几乎不能屈伸,或恶寒、汗出、发热者。
8.易感冒而频发喷嚏,项背发冷,鼻水如流,属阴证者。
9.痿证,属阴证者。
10.风湿病,关节痛,体质弱,恶寒者。
11.过敏性鼻炎,背中冷、脉微弱者(加茯苓)。

【何注】
此条风邪与湿邪相抟后,入内较前更深,已至骨节;疼痛更甚,以致不能屈伸;表阳不足则见汗出、恶风;汗出伤阳,宗气被伤则见短气;不能化湿,则见小便不利,身体微肿。此时宜用甘草附子汤,以温经助阳,祛风除湿。
【临床体会】
1.甘草附子汤的方证是:骨节疼烦(剧),掣痛(拉扯痛)不可屈伸,近之则痛剧,恶风,恶寒,汗出短气,尿少,或身肿,舌淡。
与桂枝附子汤相比,甘草附子汤治疗骨节痛烦,桂枝附子汤治疗“身体(肌肉)痛烦”。
2.古法加减:《备急千金要方·卷七·风毒脚气》说:“风湿相搏,骨节疼烦,四肢拘急,不可屈伸,近之则痛,自汗出而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或头面手足时时浮肿,四物附子汤主之。附子二枚,桂心四两,白术三两,甘草二两。上四味[插图]咀,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微汗愈。大汗,烦者,一服五合;体肿者,加防己四两;悸气,小便不利加茯苓三两。既有附子,今加生姜三两。”由《备急千金要方》可知甘草附子汤的古法加减法是:若大汗出,烦者,可减少每次服用量;若身体浮肿者,可加防己;若心悸,小便量少,可加茯苓。
3.鉴别:若患者肌肉疼痛,伴怕风怕冷,大便偏稀或正常,则用桂枝附子汤;肌肉疼痛,伴怕风怕冷,大便干,则用去桂加白术附子汤;若骨头关节痛,伴怕风怕冷,则用甘草附子汤;若关节肿胀变形,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关节不能屈伸,可用乌头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