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县磁县之间的“殷商古道”,是不是也是一段“古长城”?

 爱旅游的寒江 2024-09-07 发布于河北

这些年,涉县磁县之间的一段“御路”名声大噪。

与“御路”相关的是一道山岭叫“御路岭”。

“御路岭”两侧,一边一个“岭底村”。东边,磁县的北岔口村,当地人有叫她“东岭底”。涉县这边的“岭底村”,因在岭西,就叫“西岭底”了。

“殷商古道”,作为商道,没什么稀奇。行商坐贾。在北岔口村有的是“货栈”,抗战时期人称“磁西百里小天津”。在涉县岭底,因地处武涉磁三县交界中心地位,人烟繁密,有三大家族,聚居成巨村,东达齐鲁,西通秦晋,为重要关塞。

也是山雨亲自上了一趟御路岭,才更觉震撼,老是怀疑起她来,不仅仅是古商道,首先是栈道,是战道,是边墙,是“长城”!

山雨不是发神经,而是切身体会。

首先,大约明万历年间,即嘉靖之后,有了涉县岭底的“龙券”,券上题额石匾是“屏藩燕冀”。“屏”,屏障。“藩”,藩蓠,竹木门墙。这一带,山道险阻,是对华北平原今河北北京安全的保障,对邯郸、安阳以至中原大地战略安全的保障。再回到明嘉靖年间,修筑内长城,象在黎涉交界的皇后岭、长宁一带,东阳关边墙,有关楼题匾“中州外翰”翰。该边墙修筑的用意在于防御蒙古游牧骑兵绕出太行山,东下危逼中原和京师(今北京)。到了明万历年间,这种形势和意识并未消减多少。于是,涉县岭底村修券,题额仍不忘其防御意义。

磁县那边,北岔口村,

相传,也是早在东汉年间已有,村落形成于元代,因官民躲避明军北伐追击,在此建寨防御,而繁衍成村。村中至今留有古炮楼、南石圈、丁字圈和“御患”楼这些明显带有防御功能的建筑,它们多分为两层,下方通行,上面是庙宇、楼阁或防御工事。就是山上,什么山神庙、古驿站、碑廊?形势紧张时,统统成了物资补给站和防御工事。

涉县这边,山雨亲临,见是拓岭采石,外面完全是三、四米至二十多米高的“城墙”!“城墙”之上,便是大家津津乐道的“太行山上最长的石板路”。注意,这条“石板路”,首先叫“御”路。这个“御”字,有多种解释,说是商纣王为到西顶降香专修,正如有人评点,“北魏古建群,殷商古商道,怎么联系起来的?”与刘秀御赐有关?与重庆公主路过有关?传说而已,并无实证。涉磁两边均说东汉末年古道初成,这个说法比较靠谱。东汉末年是个什么年头儿?三国初开,天下大乱。乱,运兵择便,道路新成,地上岭上,“本来没有路,走得人多了,就成了路”。宋元明清,越是乱动时期,这里绝对越是“边关重地”。往前推,商周时期,特别是“西伯戡黎”和春秋争霜战国争雄,就是那个肃敬候,什么赵武灵王,修南长城,在哪里修?漳滏之阻,凭堤修城,是为赵南长城。到了明代,借山水形势,没关堡,连边墙,稳中原而卫京师。象涉县,自古有“茅城”,有匡门口“城湾”,有“达城”,有“关防”,过来出太行了,不来个“岭底长城”?

山雨没有开玩笑。“御路”、“御路”,就是防御之路!平时,商道。战时,兵道。两头和中间,设关置卡,战略地位,战术需求,一应而全。最近的一次,冯贵德等捐洋,仅仅是为了普通百姓行走方便,商贾贩运财货吗?非也,军事意义在当时更为凸显。看看涉县这边的“驿站”(碑廊)唐修碑上,“民团”字样显在顶端。“冯贵德”、“冯贵璋”,农民起义领导人。“张金山”,山雨的西邻张克良的女婿,驻索堡,听故事,象是“军阀”。为什么,乾隆年间,捐修多商贾,民国时期捐洋带头儿的则是“民团”的骨干?

原来,“民团”。中国传统的地方武装力量,用来维持治安和用作预备役,是古代寓兵于民思想的体现。此概念可以追溯到古代,平时作为民团,战时转化为正规军,是中国古代军事制度的一种特殊形式。民团在历史上不仅在维护社会治安,还在国家面临外敌入侵或其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转化为国家的正规军事力量,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原来,原来,直到民国十七年即1928年,重视古道维修的还是潜在的军事力量,其目的是什么,不用详加剖析。

如此,每当军事行动,各色军人活动于此时,无论是商王的队伍,无论是周王的队伍,无论是赵括,无论是曹操,无论是李世民,无论是岳飞,无论是刘震,无论是李自成左良玉,无论是林凤祥李开芳,无论是天门会的起义军,也无论是八路军一二九师的将士们,“殷商古道”,是不是就成了“运兵”防“御”的十五里“长城”?!!

山雨    甲辰壮月之初

           于古沙安乐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