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聊到了《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本章命名为:以其不争。原文内容如下「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本章内容不算太多,也没有特别生僻的字词,我们就直接整段解读一下。其大意就是,大的江河湖海之所以能够使大大小小的河流汇聚其中,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善于将自己身处在地势较低的地方。因此才成就了它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的博大胸怀,所以才成就了它的“百川之王”的地位。同样的道理,悟道的统治者若想更好地领导百姓,就需要以谦逊的言辞来对待他们。想要作为百姓的楷模与表率,必须把自己的利益放在百姓之后。尽管自身的地位居于百姓之上,但也不要使他们感觉到有过多的负担;即使地位居于百姓之前,也不会使百姓感到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如此以来,天下的百姓都会很乐意地尊崇他而不是厌倦他。原因就在于他能够做到不与民争利,所以,天下也就没有谁能真正和他相争的了。越是不争,越是高风亮节,恰恰越能够汇聚人心,越能成就自己。这一章的内容,也很好地诠释了《道德经》最后一章的最后两句话「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的深刻内涵。其实,这两句话也是整部《道德经》最终的结论以及“落脚点”。真正领悟了这两句话的内涵,也才算是真正读懂了这部经典。到最后一章时,我们再来重点解读这两句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