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细说民国时期安阳老城两张老照片 | 齐瑞申

 华豫之林 2024-09-07 发布于河南



□齐瑞申

  民国时期,安阳老城内是什么样子?从两张老照片可窥一斑。这两张照片真实准确地留下1937年11月安阳沦陷前老城鼓楼、北门的盛景。特别是老城内人们清闲恬静的日常生活场景,让我们仿佛穿越历史,回到当年。



  第一张是在1933年刊印的《续安阳县志》上。拍摄者在北大街北段。北城门巍峨壮观,由于城门外有瓮城,所以看不到城外。城楼二层上横写“勿忘国耻”四个庄严浑厚的大字,非常醒目。一层也书写抗战标语。这些标语口号明显带有强烈的时代标志。因为1931年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极大地唤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士农工商社会各阶层抗战情绪高涨。政府顺应民意,在高大建筑物上书写巨幅抗战标语口号,以振奋人心。

  靠城门处西侧一排门面房,门头砌成弧形,上部女儿墙内长方形匾额。这座建筑在新中国成立后改为烫带门市。

  据《续安阳县志》记载,北门称拱辰门,东西宽约七丈、高约二丈五尺。石头拱券门居中,宽约一丈五尺、高约一丈七尺、深约二丈五尺。城楼一层面阔七间,二层面阔五间,进深二丈。城门楼重檐歇山式,筒瓦顶,飞檐斗拱。6梁12柱,每根直径超过二尺,直通上下两层。城楼一层有围廊,四周20根明柱支撑挑檐。




  

第二张登在今年8月11日的《大河报》上,由洛阳白河书斋藏书博物馆馆长晁会元提供。照片内容为抗战前的彰徳城(安阳城)。据我所知,这张照片此前在安阳没出现过。


  这张照片是在南大街,由南向北拍摄的。珍贵的是不仅鼓楼清晰,而且街道上各色人等错落有致,形象鲜明,再现了抗战前安阳老城的风貌。

  照片上,鼓楼高大雄伟,气势非凡。二楼重檐中间竖写“鼓楼”二字依稀可见,一层砖垛二层围栏清晰可见。高台下的券洞贯穿南北。

  照片中,人物冬春装束。路东停放一辆卖馍的独轮车,车上笸箩蒙盖棉褥,车前尖棍上挑着两个馒头作为标记。卖馍人站立车前,光头,两手叉腰向南张望。馍车右侧,一位熟识顾客面向街心,左脚踏车架,手里拿着碗和馒头。馍车前方,一个中年人面皮白净,头戴瓜皮帽,身穿马褂配坎肩儿,正向街中心走去,看来不是读书人就是买卖人。他的身后,地上放着敞口的布袋,架子上堆放着蔬菜,摊主面向南而立,等待生意。

  街西侧一个穷苦人露出多半个身子,大脑门,深眼窝,脸油腻发亮,大腿部棉裤有大块补丁。他身旁一只狗站在路中间,身子向东,头部扭向南。街西侧中间一个乡下老人正缓慢向南行走,他一身棉袄棉裤,腰中系宽大的带子,白袜布鞋,裤腿束着,身背荆条一类长物。老人脸颊两头窄,中间宽,短须,一副饱经沧桑模样。

  街两旁店铺,东侧有明显的“广洋”字号,西侧商铺户把货架都摆到了街上,而且有的还用布遮挡。看来当时占道经营就非常严重了。街面凸凹,有两堆土呈八字形明显堆在地上。

  据资料记载,鼓楼坐北朝南,高台约二丈五尺高,呈长方形,南北约40米,东西约80米(包括登楼坡道)。台上四周墙垛环绕,外观为重楼三间,出檐挑角。内观上下通体,中间门阔5米,两侧门阔4米,环廊宽1.5米,楼内4根明柱,每根两人搂抱不住。

  照片中,市面平静,行人神情坦然,买卖商户、小商小贩打理营生,一派宁静平和景象。老城人过着悠闲淡然的日子。但这种日子到1937年11月4日戛然而止,这一天日军攻陷了安阳城……

清代彰德府城图

  看到这些照片,让我们不应该忘记战争带给先辈人的苦难,应该加倍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幸福生活。


作者简介:齐瑞申,河南省安阳市人,1947年生。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政协文史资料撰稿员,安阳市古都学会、地方史志协会理事,安阳地名专家组成员,安阳地方文化研究专家,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安阳市古都学会地方史志协会理事,市民政局地名专家组成员,原安阳电视台“档案”栏目顾问。曾先后主编《安阳市房产志》《安阳规划志》,参与编撰《安阳市土地志》,先后独著、合著《安阳之洪洞移民》《安阳古今建筑文化印迹》《老安阳寻踪》《北关区地名故事》《安阳评书》、《安阳民间百业》、《安阳民间游戏》等书,担任《古城古镇古民居》《古塔古寺古村落》《古碑古桥古民俗》副主编,还有众多文章发表于《安阳日报》《安阳晚报》《安阳广播电视报》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