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00后性别比失衡进一步加剧|中国男人:终于等到了我们的时代

 谢耳朵馆长 2024-09-08 发布于四川
在父系社会中,往往只有男性才会被视为家族血脉的传承者,有资格继承家业,而女性被认为最终会嫁入别人家,成为别人家的一部分。
这种重男轻女,男尊女卑的观念和社会秩序,从周朝《礼记》的制定就正式开始,几千年来的潜移默化,让这种观念根深蒂固。
当今社会,虽然倡导生男生女都一样,但是重男轻女的社会秩序并未缓解,表现在生育比例上尤为明显: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持续上升,并在2004年出现的峰值:121.2,
也就是说2004年前后,性别比失衡区间也达到顶峰。
尽管从2015年起,出生人口性别比呈现出一定的下降趋势,
但是仍然偏离正常的规律,特别是二孩和三孩的性别比更加悬殊,这一串数字都显示出了男孩偏好的观念仍然存在

此外,根据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的男性人口比女性人口多出了3490万,并且总人口性别比:105.07,
这表明,当今社会性别比失衡的问题仍然存在。
上文说到,2004年性别比达到峰值,而这个阶段正是00后出生的区间,因此,一定程度上来说,00后群体中,性别比失衡的现象尤为严重
无数中国男人高呼:终于等到了我们的时代。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00后性别比失衡?中国男人真的迎来了他们的时代吗?
群体效应与去个体化
群体效应(Group effect)隶属于社会心理学概念,指的是群体对个体行为的约束和指导,以及群体中个体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这种效应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在群体中的个体,往往会受到他人的影响,改变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此来符合群体的规范,或者多数人的需求。

群体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人放弃自己的独立思考,跟随群体做出非理性或者不道德的决策
这就是群体效应下的很容易出现的去个体化(de-individualized)。
该理论由美国心理家斯汀格(Festinger‌)提出,
他认为人在群体中很容易丧失自己的判断和原则,为了迎合群体或者维系自己的安全感,而做出违背自己本意的事。
就拿重男轻女这个观念来说,选择做出重男轻女行为的人,往往也受到了群体的影响。

比如在他身边会充斥着“生女儿只会嫁出去,没人养老”、“家里没有男丁容易被欺负”、“生女儿不能传承香火”“生不出儿子就是没用”……
等等一系列关于男女的偏见
重男轻女之所以能延续几千年,除了被主流价值观所容纳,也是因为很多人在群体中产生了去个体化现象
其实大部分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比起失去孩子他们更害怕失去群体亲戚,社会他人的认可
或许对于这部分人来说,脱离群体所选择的方向,要承受极大的压力。
性别上的资源分配不均
从更深层次的心理和人性角度来看,重男轻女的本质就是女性没有资源优势,重男的家庭,往往想凭借男性在性别上的优势,获得更多利益与资源。
简而言之,生男孩好处更多,这种好处从几千年前就拉开帷幕了,性别上的资源分配不均导致了重男轻女的现象以及蔓延
新时代里,随着接受教育的女性数量的提升,和西方女权主义思维的冲击,
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争取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争取本该属于自己的社会资源,
性别上资源分配不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解,但是并没有完全解决,这也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资源分配不均出现在了各个领域,官场,职场,家庭,同等条件下,女性能获得资源更少,而男性也可以因为性别优势,一路绿灯。
比如职场上:
根据报告《新时代的半边天:中国职场性别平等现状与展望》调查显示:中国职场存在同工不同酬现象
女性劳动者的平均薪酬只能达到男性的77%,并且在经济衰退时期,女性更容易被淘汰出劳动力市场,且失业后的复工周期往往比男性更长
此外,在企业的招聘,晋升等环节中,也存在一定的性别歧视,61%的女性在求职中被问及是否已婚,是否有生育计划等婚育问题,而只有1/3的男性会被问到同样的问题。

由此可见,男性在大部分领域都有着独天独厚的性别优势,能更加容易地获取到资源
女性在争取自身权益的路上往往比较坎坷,这并非我国独有,这是整个世界“心照不宣”的秘密。
基于这些优待,觉得生男孩更有意义的家庭便不在少数,而性别上的资源差异和社会体系息息相关
不可置否,在父系社会中,男性确实拥有更多优势,因此性别比失衡也是无可避免。
中国男人的时代来了吗?
性别比失衡带来的后果并不会让男性有所获益,短期来看,男性在社会中更受重视,生男孩能建立起更多的的优势,
但是从长期来看,性别比的失衡会导致更多的负面效应

当男性越来越多,女性越来越少,那么无数男性就可能会面临着“天价彩礼”或者“当光棍”的选择。这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男性的“结婚难”现象?
尤其是在一些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低文化,低收入的男性群体,成为光棍的可能性很大
有关专家预计,到2035年,社会中男性将多出4200万,并且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男性终身未婚的比例可能会维持在10%到15%。
对于数千万中国男性来说,这可能并非是他们想要的结果,因此属于他们的时代,并没有到来。

不过,社会的发展是螺旋式上升的,性别比的失衡也是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环节
尽管传统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存在,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性别角色的分工会慢慢变得更加灵活和平等
古语有云“反者道之动”,对于社会发展来说,性别比失衡问题是危机,同时,也是探索新型两性社会的转型契机,因此要用理性的态度看待事物的变化
-The End -
作者-观南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