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作文指导帮:上培训班不是为了写出好作文

 左手作文法 2024-09-08 发布于浙江
       

上作文培训班,不是为了写出好作文。这话听着有点不对劲,更准确地讲,上作文培训班,不是为了当堂就能写出好作文。

为什么呢?

一个新知识的掌握,是有一个过程的。

老师讲了一个新的写作知识点,学生马上就能运用得很合适,很漂亮,这是有难度的。如果学生当堂就能写出好作文,有这么几种情况:

第一,这个知识点很简单,一学就会,一做也会。

第二,这个学生本身就具备了这个能力,只是老师帮他捅破了这层窗户纸,以前他是不知道自己知道,现在他知道自己知道了,写作变得更可控了。

第三,要么这个学生是个有天赋的,老天爷赏饭吃。

一般说来,从理解到运用是有一个反复练习、刻意精进的过程的。厉害的老师,可以让学生感觉一学就会,因为讲解得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日常的大白话、多角度的阐释,让学生见到了知识点背后的逻辑与原理。但是,学生往往一做就废。因为之前没有做过,并不熟练。从知道到做到之间有很大一段距离,需要自己摸爬滚打、架桥铺路,从此岸到达彼岸。

这个时候,考验的是学生的落实,学生的坚持。

所以,在写作课上,我的要求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写作,按规定动作去写作。

有很多学生,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他也知道这个是不可能了,毕竟瞎猫逮住死耗子的概率太小了。——所以,一写感觉到了有难度,就想回到老路上去,他就会发问:“老师,我可以这样写吗?”

看起来这个同学很好,他在寻找新的路径。而其实呢,他在回避这一课的训练点。想用自己已经会了的写作知识,去解决这一次的写作题目,完成这一次的写作任务。他只是在完成任务,而非学习写作知识。有可能他会写出一篇很好的作文,但是,他的写作知识并没有新的增长。就像,每天做数学题,做的都是1+1,学生每天都满分,每天都开心,但是他做数学题的水平是没有增长的。

学习不能总是待在舒适区。

教育最大的作用是造就了最近发展区。就像摘树上的果子一样,学生站着就能摘到果子,老师要教他拿一条凳子,站到凳子上去,摘到更高处的果子;再下次,还要教他手里再拿一个网兜,可以摘到更高处的果子。这样的训练,增强的是能力。

所以,在写作课上,老师看的不是学生写了什么内容,而是看学生有没有把老师讲的写作方法在作文当中体现出来,运用得怎么样,哪个地方需要注意。

按说,这该是一个常理。

但是,好像很多人都不理解。想着当堂就能写出好作文来,老师表扬,学生开心,家长也觉得花钱值得。这成了一个相互安慰的闭环。结果如何呢?事实是不会撒谎的,期末一考试,往往又打回了原型。

学习写作,从来不是立竿见影的。

想要见影,首先得是一根竿子,接着得立起来,然后有光照耀着它,这时才会有影子的出现。

当然,如果是做梦的话,这见影的效果马上就有了。

学习写作是要打基础的,从小就得打。技法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懂得比技法更重要的写作道理,懂得天天坚持、样样落实。

学习写作,要下的是笨功夫。小学好好学,扎实学,到了初中语文就会轻松亿点点,还成为拉分项。

那些能听懂话的学生,按老师要求的规定动作去完成,看起来写出来也不咋样,但他总在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慢慢地,他就有了一片更广阔的写作天地。
按老师的要求写,是走一个完整的写作周期。只有经历完整,才不会像三季人一样,说一年只有春秋夏;只有经历完整,才能打造出一条高效的写作生产流水线。
所以,作文训练,不是为了当场就写出好作文,而是愿意去尝试自己以前没写过的。我们现在的努力,不是为了解决现在的问题,而是为了解决将来的问题。
目光要放长远。
另外,即使写作上没多大进步,懂得了写作,真理解了写作,阅读的能力也会上升很多。阅读就是用写作去拆解的。
好好学写作,只要态度端正,哪怕不讲写作的技法、道理,中小学生的写作水平都会高很多。

欢迎同道中人加入我的微信群
请不要重复加群

1《在作文这件事情上,我们不该目光短浅
2《我们写作文有个问题:目光短浅,急功近利,不思考为什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