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透过那指月之手

 嘉嘉妈妈 2024-09-08 发布于上海

后台收到@lilac的留言:

嘉妈的点评:
除了“不要被别人的评判框住自己,洋洋自得做自己”,我还有一句:经由他人对自己评判的不解,好好地认识一下自己。
此处的不解=不接纳,不认可,怀疑,不确定,困惑…
不认识自己,怎么做自己,做的都是别人期待的,或自己期待的,要么也是稀里糊涂地“我就这样了”的一味愚昧地固执,站不住脚(不稳定)…自然容易产生自我怀疑而晃动不安。
做自己的核心是先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一个人被“质疑”,不管是来自他人还是自己,最终都要认识到是指向让此人透过这“指月之手”,认识自己,如果去寻求另一个人的帮助,也要清楚地知道,是通过与他人交流,进而梳理和认识自己,而不是让另一个人给予一个潜意识里让自己满意的评价,去替代上一个评价。

所有的认识自己,只能从自己出发,他人的建议或意见只能作为参考(注意:此处会有自我和他人认识重合的部分,但并不是他人认识而得,一定是来自自己的认识)。

对自己认真和如实,而不是简单地用他人的一个定义去覆盖另一个定义,那都是在敷衍自己。

认识自己是个比较漫长的过程,因为我们已经被太多的概念和标签覆盖,所以即便从自己出发,也会出现很多偏差,认识不清的状态,就像有时候我们做题目,有人帮助你看似做对了,但如果没有真会(拆解并接纳),过后遇到这个题目时还是不清楚(再遇类似的评判,再怀疑),不清楚没关系,知道,并回到自己,继续拆解。

现在的你,应该有一点理解为何要感谢那些让你心烦的人了吧?他们都是指月之手。当然你也可以继续觉得他们讨厌,因为你根本不想看见月亮(不想认识自己)。

这次与朋友交流的过程,也是一个你认识自己的“指月之手”,之所以你会在给对方发信息时,会有各种跟进式的留言,也折射出我们自己面对有人评判时,习惯性在结果上打转,不管你是“强行接纳”,还是“无视它”,都已经在被搅动的状态里。
回到自己。你那几个“我在干嘛呀”,你提醒朋友那句:以后发表看法前先问问你要不要听。以及提醒自己的:我止住了,说了也听不进去,或许她确实是不在意,但为何又要告诉我。都非常值得点赞。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