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孙过庭失传草书重现世间,曾被宋徽宗评为神品,董其昌:比《书谱》水平高

 墨品书法网 2024-09-08 发布于北京

绝大多数书友都是以楷书入门,积累一定功底后再去练习行书和草书,如此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是比较科学的。不过,从楷、行跨越到草书,是一个大门槛,需要格外注意。如果我们没有找到合适的名家法帖作为“日课”,非但学不到正宗草法,还容易误入歧途。

选草书法帖时,我们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取法乎上”,二是便于上手。草书史上的名家,论用笔之精彩,法度之严谨,气韵之洒脱生动,首推魏晋至隋唐时期。张芝、索靖、钟繇、二王、张旭、怀素、孙过庭八位都是“取法乎上”的典型代表。

初学草书,不宜上来就练习大草,应当从章草或行草入门。章草融合草、篆、隶三体用笔,法度丰富,细节之处经得起推敲,称得上学草的上佳之选。唐代孙过庭有两部草书一直被视为章草和行草的必临,它们就是《书谱》和《佛遗教经》。

可惜的是,章草《佛遗教经》如今藏于日本,很难讨回,而近期,台北故宫首次公开了他另一件章草大作,此作就是《孝经》,不论是书写的精彩程度,用笔的丰富多变还是字数之多,丝毫不逊于《书谱》。此作曾被宋徽宗列为“神品”,董其昌珍藏,评价它为“稀世奇珍”。

此作为纸本册页,共17开,每开纵25.2厘米、横13.4厘米,总计2000余字,单字大小约2厘米,缺损的字则由祝允明补全。全卷洋洋洒洒,灵巧精致,每一笔都经过了细细雕琢,找不出丝毫的败笔。

孙过庭一生深耕魏晋名家古帖,得六朝遗法,被誉为“晋韵唐法”的集大成者。他的章草取法钟繇、王羲之诸家,以精准著称。宋代米芾一向对前辈“口无遮拦”,但他一生都非常敬佩孙过庭,始终临摹此作,他点评:“凡世称右军书,有此等字,皆孙笔也。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

这也说明孙过庭的字不仅易于上手,也是我们上追魏晋、入晋人格的“跳板”。这部《孝经》先露锋顺势而入,笔尖在纸面形成一个个小虚尖,在按笔、衄挫、调锋,以中锋行笔,笔速和缓、不疾不徐,点画遒劲圆转,张力十足。

《孝经》起笔、收笔自然而稳健,用笔以圆为主,转折处如“折钗股”,颇具力道,有骨有肉,婀娜而不虚飘。此作结字欹正交替,平和中寓有险绝,如左右结构的高低错落,上下结构的轻重对比,布白疏密得宜,章法端庄肃整,用墨枯润自然。纵观全卷,没有大开大合、丝毫狂怪,自有一种雅逸之气让人过目不忘,这就是“书无意于佳乃佳”。

董其昌跋文

如果我们能把这部作品临摹通透,体悟其中每一笔蕴含的技巧,草书也就不在话下了。

而今,我们将孙过庭《孝经》进行了超高清12色复制,见此作如见原作,并独家推出一款带释文经折装,非常便于您临摹和欣赏。如果您感兴趣,请点击下方链接一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