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舟听雨秦汉系列 汉帝国的建立之荡平天下(二十五) 公元前205年3月,刘邦在洛阳宣布为义帝发丧,誓师攻楚。 此后,汉王国的军政重心逐渐向关外转移,关中更多作为大后方。 刘邦称帝后,汉帝国的首都定在了洛阳。 从群臣一致反对迁都来看,大部分官兵都更愿意以洛阳为首都。 那刘邦为何要借娄敬的迁都提案强硬要求迁都并且立即执行?(见链接:《娄敬》) 我们先来看看娄敬的说法。戍卒娄敬能被选中来,自然是刘邦认为他的说法最为全面或者最能代表他的思路: 娄敬说曰:“陛下都洛阳,岂欲与周室比隆哉?”上曰:“然。” 娄敬曰:“陛下取天下与周室异。… 娄敬给刘邦的提案内容,一大部分都是介绍汉帝国和周王朝的不同。 由此看来群臣支持洛阳为都实际上都是以周王朝为参照和借口。 群臣的大体意思是,咱们要充分分析借鉴历史经验和教训。 历史告诉我们,西周定都洛阳,雄霸天下300多年,无疑是成功的。 秦帝国以关中为都,结果只能偏居一隅,得天下后十多年就灰飞烟灭。 所以大汉应该向成功的周王朝学习,不要向失败的秦帝国学习。 可能很多朋友比较困惑,因为按照通常历史书的说法,西周是定都关中的,怎么大伙都说西周定都洛阳呢。 其实汉时大部分人的看法都是西周定都洛阳,司马迁是少数认为西周定都关中的人: 学者皆称周伐纣,居洛邑,综其实不然。 武王营之,成王使召公卜居,居九鼎焉,而周复都丰、镐。 司马迁力排众议说大家都错了,西周首都还是在关中,他这么认为自然是根据他看到的资料综合分析的。 但司马迁的看法实际上也稍稍有些武断。 1963年,宝鸡市出土了“何尊”,其底部的铭文被释读后,人们发现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周成王五年四月)唯王初堙(迁)宅于成周 铭文明确说明周成王五年四月,周王将宫廷迁徙到成周(成周在河南,普遍认为就是今天洛阳)。 后来又出土了很多的西周青铜器,释读了大量铭文,提供了西周长期定都洛阳的很多证据。 比如说祭祀先王的宗庙“康宫”有多个铭文明确证实就在成周。 而“康宫”中接受祭祀的周王一直延续到了周厉王,因此洛阳同样也是祭祀中心。 目前可以大致确认周王经常亲镇洛阳,诸侯朝会天子也主要在洛阳。 各地物资输送也大都集中在洛阳,部队数量也是洛阳比关中更多, 当然关中的镐京同样也是周王日常居住、祭祀和办公的地方。 所以虽然洛阳和镐京到底哪个是周王朝首都,哪个是陪都,我们不好随便下结论。 但洛阳至少承担了相当大的首都职能,是西周并列首都之一。 不管在学术上对西周首都到底在哪有多少争议,至少当时普遍看法就是西周王朝首都在洛阳。 当群臣以西周为参照强烈反对刘邦将首都迁出洛阳,刘邦就必须给出合理解释。 不然你刘邦放着德被苍生的周武王、周公不学,去学公认的暴君秦始皇? 这口诛笔伐的唾沫星子也能把刘邦淹死了。 娄敬提案对于汉帝国为什么不能学西周要学秦帝国,辩论得很精彩。 陛下取天下与周异。周之先自后稷,尧封之邰,积德累善十余世。 周公之属傅相焉,乃营成周都雒,以为此天下中,… 有德则易以王,无德则易以亡。 这段话的意思是周王朝固然是以洛阳为都,但大家不要忘了其背景。 人周王先祖在关中积德积了十几辈,一直积到德冠古今的周文王、周武王。 周王朝之所以能够以洛阳为天下中心,那是因为这里最能“以德服人”。 所以洛阳就是以德服人的地方,德不够就变成被人服了。 我们不能定都洛阳,不是因为皇帝陛下不想学周王,而是因为你们这些大臣德行不够啊。 正因为你们德行不够,陛下只好学习周王先祖,先到关中积点德。 你们这些大臣德行不足导致陛下不得不迁都,居然还有脸在这里大呼小叫,真是恬不知耻啊。 刘邦一看,这娄敬诡辩水平都快赶上朕了啊,大大的有赏。 凡居此者,…不欲依阻险,令後世骄奢以虐民也。 及周之衰也,分而为两,天下莫朝,周不能制也。 非其德薄也,而形势弱也。 当然,迁都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可能只为了和群臣诡辩。 娄敬提案里进一步说明,以洛阳为都强调“以德服人”,不强调关山险阻。 所以等到周王朝衰落的时候,天下诸侯把周天子当空气,再也不朝拜周天子。 搞到后面巴掌大的周王畿还分裂成两个小国。 这样凄惨的局面并不是因为周王朝德薄弱了,而是因为形势变化了。 上面这段听起来有点绕,毕竟官方文字讲究冠冕堂皇。 其实这段核心意思是说,当帝国处于强势进攻状态时,洛阳为首都有好处。 可一旦帝国处于衰落状态时,洛阳周边山川险阻不够,不利于防守。 我们看地图就很清楚,洛阳北边有著名渡口孟津,渡黄河后一马平川直达洛阳。 南边沿伊河过龙门就可以顺利抵达洛阳。 只有东边的汜水关勉强可以算险阻,但绕道北边和南边都很方便。 因此接下来娄敬就说得更露骨一点: 陛下入关而都之,山东虽乱,秦之故地可全而有也。 哪一天关外乱了怎么办? 如果定都洛阳,关外战火随时可以让首都处于危险之中。 如果定都关中的话,关外实在乱了还可以保全关内秦国故地。 大汉随时可以重走楚汉路,再度出关定天下。 作为后人,我们可以把眼光放向后世。 像西周王朝这样首都在关中与洛阳之间摇摆的局面,后世的隋唐又重复了一遍。 隋帝国和唐帝国都是依靠关中为根基夺取天下的。 但是他们打完天下后却频频坐镇洛阳,洛阳成为不亚于长安的第二首都。 后来的唐中宗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词来形容这个现象——“逐粮天子”。 逐粮天子的意思就是说皇帝很想安安稳稳地坐镇长安。 可是没粮食吃饭啊,为了粮食,皇帝只好经常性地去洛阳,以洛阳为实际首都。 我们简单看下地图就能明白,关中的肥沃平地那可真是巴掌大一点,和广阔的关外没法比。 关中的最主要优势不在于其有多富裕,主要在于位于边角的防御优势。 当天下大乱时,关中可以拉出一支不错的队伍,关外如果乱哄哄打成一团,关中就有机会赢得天下。 可等到坐天下时,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关中到关外主要经济区的距离太远了,中间几百里高山大川,运输艰难。 帝国不可能一直处于战时紧急状态,仗打得差不多了就要进入和平时期。 和平时期以巴掌大点的关中平原掌控富饶广阔的关外就会有点力不从心。 比如说以关中为都,收关中、晋西南的钱粮物资比较容易,收全国的就有点不方便。 可是以洛阳为都,收全国的钱粮物资就要相对方便很多。 以关中为都,关外万一有变,部队出去要经崤函之险,反应速度不够快. 而部队从洛阳动身要方便很多。 帝国以关中为都就面临一个矛盾,要不要扩大朝廷和中央军呢? 如果朝廷和中央军庞大,由于难以运输关外物资,等于关中一直处于战时紧急状态,关外歌舞升平,关中人不干啊。 如果帝国精简朝廷和中央军队,对关外又没法放心。 所以为了同时解决朝廷、军队和后勤等问题,帝国就得频频迁都洛阳。 隋唐帝国真正安安心心稳坐长安的时候,恰恰是安史之乱以后的晚唐。 因为此时关外已经不重要了,爱咋咋地了。 帝国最强大的河北、河南和山东地区都已进入半独立的藩镇割据状态。 这些藩镇时而和唐帝国对着干,时而向皇帝宣誓效忠。 但不管是服是叛,帝国很难插手其内部事务,这些强大藩镇已经事实上半独立。 此时,大唐的中心任务不再是如何掌控关外,而是如何保障自身安全。 现在我们就明白了,到底要定都关中还是定都洛阳,核心取决于刘邦想要攻还是想要守。 定都洛阳更适合进攻,适合对关外采取更主动的掌控。 定都关中更适合防守,着眼点在确保关内稳定安全,关外情况伴随局势不同可以随机应变。 从刘邦在称帝博弈中疯狂吞并相当于今天湖北和山东的大片地盘可以看出来,他一开始是想进攻的。 当时天下大约一共46个郡,汉帝国直辖了其中的24个。(见链接:《称帝博弈》) 刘邦集团此时的想法多半是继续疯狂扩张地盘,再用一点时间把所有人都吞并掉。 基于这样的战略诉求,汉帝国定都洛阳以便随时可以搞些大动作。 但任何战略能够实施都取决于现实条件是否满足。 汉帝国要继续原有的直接扩张战略,需要在相当长时间内以关中为支柱。 可自四年前大饥荒以来,关中一直没有恢复,早已不堪重负: 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 这样薄弱的基础很难支撑汉帝国的既定扩张战略。 实际上一年前汉帝国就已是强弩之末,只不过项羽出乎意料的崩溃得更快。(见链接:《主动求和》、《荡气回肠》) 而经过这几个月吞并湖北、山东的实操经验,相信刘邦对汉帝国当下经营能力的最大边界会有更深理解。 汉帝国决定迁都关中是一次重大战略调整。 此后汉帝国战略重心由扩张转为防守,直辖领土急剧缩减。 我们常说知进退是成功的核心要素,而对于一直处于扩张阶段的人来说,知退往往比知进更难。 所谓拳头缩回来是为了更好的打出去,刘邦此次力排众议的退,对汉帝国后来的稳定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当然,刘邦这轮的退是整体天下格局上的退,并不代表刘邦打算和韩信、英布、彭越、臧荼、韩王信、张耳等人共天下。 那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