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词微塾 填词如何选择词牌 宋词中的好作品其内容与其相匹配的调是分不开的。根据宋词名家的词风和他们的代表作去选择适当的词牌,以表现创作题材和情感。 比如李清照、李煜是以写愁为主要特色的;陆游也是忧郁词人的典型代表。他们的代表作就可以基本框定此类题材和情感所适用的词牌词式的范围。而陆游以作品中善用对偶句型著称,恰恰又是词式中的句型句式决定和表现了该词式的调,要提高句型句式的掌控能力,就可以集中精力学习人家的长处。 像辛弃疾悠闲半生却心怀远大、思想开阔、情感丰富,而且还具备诗家天赋,因此他的词风变化跨度是非常大的。而在一般情况下,只有文学造诣很深的人或知识底蕴很深而知识面广的人,才可能有变换创作风格的能力。那么,怎样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内容需要去选择那些适合表达相应内容的词牌呢?应首先了解词牌的大致分类,就字数和篇幅来分:有长调、中短调;就情感来分,有婉约和豪放。因此作者在选择词牌前要有个粗略的考虑。 1、调式 选择对于小令,虽然字数少,确实易写难工。宋张炎《词源》:“词之难于令曲,如诗之难于绝句,不过十数句,一句一字闲不得。”因此小令必须在用字遣词上精雕细刻、言简意赅,才能语意丰满、内容充实。在写小令时,叙事时最好掺杂一二句景语,写景时说上一二句情话,才不至于单薄。小令的结句非常重要,要有不尽之意。 2、情调 选择除了通过一些媒介查阅一些常用词牌的声情,我们最好可以自己掌握辨别词调声情的方法。 (1)根据前人记载分析 唐宋人书中凡言及词调声情,大致都可信。 如宋毛幵([jiān])《樵隐笔录》说:“绍兴初,都下盛行周清真咏柳《兰陵王慢》,西楼南瓦皆歌之,谓之渭城三叠。以周词凡三换头,至末段,声尤激越,惟教坊老笛师能倚之以节歌者。”这也可见《兰陵王慢》末段的声情。可惜这类记载,在唐宋人故籍中比较少见。 (2)根据唐宋词作品辩别 这可依《历代诗馀》(清康熙时沈展垣等所编的一部词的总集,将唐宋以来的词依调分编)诸书,于一调之下许多词中,分析总括它的内容情感,若有十之七、八相同的,即大约可以断定此调是某类声情。 如《满江红》《贺新郎》就可用这种方法断为豪放激越一类。虽有例外,大致相差不远。 (3)根据调中字句声的体味 有些词情不易分析,或者有些作品感情错综复杂,可按照字句的声韵,进行揣度。可以按照夏承焘先生的办法: 第一,从声、韵方面探索,包括字声平拗和韵脚疏密;大体上,用韵的位置疏密均匀的,声情必然较为和徐宽舒;用韵过疏过密的,声情不是迟缓,便是急促。 第二,从形式结构方面探索,包括分片和章句的安排:多用三、五、七言句法相间的,声情较舒畅;多用六字、六字句排偶的,声情则较稳重;字声平仄相间均匀的,情感必安祥;多作拗句的,情感必郁劲。 第三,排比前人同词牌优秀作品,看他们用这个词牌写哪种感情最多、最好。 (4)根据词家流派和所处时代分析 如豪放派词人,作词多飘逸豪放;婉约派则清婉绚丽。以豪放派代表著称于词坛的辛弃疾,现存的总共226首作品中,就有《水调歌头》三十五首、《满江红》三十二首,《贺新郎》二十二首、《念奴娇》十九首,这些适宜于表达慷慨悲壮、豪放雄浑激情的词,即占到他全部词作的百分之五十二以上。 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对词人的词风亦有较大的影响。如被称之为“婉约之宗”的李清照的词,南渡前后,便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调。前期多写闺情相思,反映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爱情的追求,明快妍丽;后期则更多的描写国破家亡的离乱生活,感慨凄凉的情感等。对初学者来说,几种方法中的第三种是最实际的,而且便于更快地掌握。当然,词牌仅是一种格式,是一种形式而不是内容,而形式总是要为内容服务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对词牌的选择墨守成规。 本文转载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