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荔文学·散文·朱选成】枣山会

 新用户8249cTO6 2024-09-09 发布于陕西

点击"大荔文学"免费订阅

1700

这几年,大荔县已随冬枣的内俏外销,而驰名中外。冬枣也已成为大荔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其实大荔的枣,早在几千年前,就从沙苑走向全国各地,并成为人们敬仰的神圣之物。沙苑地区流传至今的送糕、春节家家户户都贡奉的枣山,及九月九枣山会,就是最好的遗产。
先说枣山会。
枣山会,起源于商朝每年的祭祀仪式。
沙苑从皇帝时代起,就是古代部落首领或帝王祭天、祭地、祭神、祭祖的圣地。祭祀用的专门器皿,叫鼎。是一种带耳带足的釜(锅)状青铜铸件。“黄帝铸鼎于荆山”的鼎,就是这种铸件。荆山,指的就是今天的沙苑。所谓荆山,实际就是长满荆棘之山。而荆棘就是我们今天的酸枣树或枣树。“负荆请罪”的荆条,就是带满荆刺的一种刑具……枣树枝。枣,就是荆棘的果实……棘。后来人们觉得棘难写,就将“棘”字中的另一个朿(读ci)化作两点,放在朿的下边,变成“枣”字。因此,所谓荆山,就是长满枣树之山,即枣山。
古代的祭祀等级十分严格。一般分九个等级,什么样的身份,就用什么样的祭祀规格。九,在古代是最大最高的数字。所以皇家祭祀,都用最高规格——九牢。所谓九牢,就是用九种不同的祭品,用九天时间,每天用九个同种祭品,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
所用的祭品,也是有严格要求的。品种必须是:猪马牛羊鸡狗人谷枣。顺序也有严格规定;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九枣。并规定,所有的动物,也包括人,都必须是鲜活强壮的,而且人,也必须是羌族中强壮的部落首领。祭祀时由专司官员当场活宰。
谷,就是现代的黍、稷、麦、豆、麻也。作为地产之物,排在祭祀第八位。而枣,作为天赐之物,最为贵重,成为祈求回报天神的至臻祭品,自然排在最高位——九牢。祭祀前,一般由负责祭祀的天官,组织人将已经嗮制成的“绵软枣”,堆积成一人多高、山一样的枣堆,放在神台之前。并配合前八种祭品,做成如花糕、甑糕、鸡糕等九种形式,才开始进行隆重庄严的祭祀议程。
“彤彤枣山、神灵贡献”“天地福佑,血沥赤胆”
枣山会,最早在五帝之一颛顼的帝都——高阳城(今大荔县沙苑官池到阳村之间)举行。分天台(祭祀)、巫娱(神戏)、献贡(纳献贡物)、易贡(交换贡物)、棚席(招待吃饭。后世的吃席就来源于此)五个区域。时间一般都是以九月九高阳日(即后来的重阳日)为中心,前九后十,大约十七八天。
农历八月底前,王朝贵戚大臣都要倾朝出动,各路诸侯则必须携带本部落最具特色、最好的贡物,齐聚沙苑的高阳城,参加王朝一年一度规模最大、最能表现天子对神灵祖宗、诸侯对朝廷忠诚度的祭祀大会。那场面肯定是壮观的、规模也一定是空前的。从史记中所述的“舟淤渭”“众廓塞”“沙阜流”等词,就可窥视一斑。
祭祀结束,前八种祭品,会被王朝无偿地赏赐给大臣或部落首领,而作为天赐之物、天赐之福的象征——枣类祭品,必须在大臣或部落首领、呈现献贡之物后,天官才会根据朝臣各自贡献的多少发放。因此祭祀结束后,各大臣或部落,为了来年得到最大的天福,都纷纷呈上最好最多的献贡。甚至和其他部族、采取以物易物的方式,换取本部族没有的珍奇异宝,以承取皇家来年更多的天福。
商朝末期,周朝的前身周部落,其势力已从西北彬州发展到了关中地区。“周”在甲骨文中,就是“用”和“口”的结合。“用”在甲骨文中,是双手合十揖拜状,表示祭祀。“口”在古代,代表的是祭祀用品的多少和质量,(现代沙苑人还把做马牛羊等牲畜生意的人叫“看头口的”,就来源于此)。
这,充分表明,“周”,就是专门为商王朝提供这些祭品质量和多少的部落。到了文王姬昌时代,姬昌充分利用掌管祭祀用品的优势,礼贤下士,联络诸侯,甚至暗中将祭祀用品“窃惠之”,因此,声望急剧提升,出现了“八百诸侯来朝”的局面。其中“虞芮争田至周息”就是典型的例子。枣山会,也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每年除过九月给商王朝举办正规的枣山会外,还出现了冬至等时节的“枣山会”,以分享王朝赏赐为名,进行大规模的物资贸易,交换的物品种类与范围,远远超出了商王“枣山会”的规模,将枣山会规模推向新高。
后来随着国家政治权力中心的东迁,王朝正规的祭祀大会已兴盛不在,但枣山会却以沙苑特产等物资交流大会的形式形式保留下来。
周朝建立、特别是平王东迁后,商朝的王宫遗老遗少们,则完全接替了周朝以前专门负责天赐之物——枣等祭祀物品管理和分发的业务,专门承担起了从沙苑向洛阳等地分送贩运的业务。沙苑也就成了他们的根据地(这也是后人把荆山东部、现在的铁镰山叫商颜山,把华山南部南洛河流域山区叫商洛,把北到龙门、南到潼关、西到渭南故市的黄渭河滩涂地叫商淤原因。她是商朝后裔采摘枣的范围啊)。
这些商朝后裔,开始还是规规矩矩专门以天赐之物——绵软枣、与其献贡物品交换,后来慢慢也发展到专门从事物品交换贸易业务。因这项业务当时是由商朝的后裔承担,于是人们就把这种专门从事物品交换贸易的职业叫商业,把从事物品交换贸易的人,叫商人。枣树,也就成了他们职业的标志。而商朝的遗老遗少们,却不愿意让人们知道自己“失商”的“羞神事”,和从事下等贩运业务的“辱祖业”。专门给自己的事业取了一个名字,叫做“贾(gu)”——坐着专管西边天赐宝贝的人。因为对他们而言,沙苑在洛阳的西面,枣是西贝——来自西边天赐的宝贝。
因此后来才有来的“坐贾行商”之说。而枣山会,也成为商业的源头鼻祖,成为商人心中敬仰膜拜、福佑发财的圣地。枣山,则成为人们纪念先祖和神灵的化身。每遇重大节气,特别是年下(春节),都要恭而敬之的放在“神佛爷”前,进行祭拜。娘家给女儿送水煮红枣和用枣做成的糕,也成为每年九月九前后沙苑地区的一大圣事。
文/朱选成
图/李跃峰

作者简介

洛阴,渭南市大荔沙苑人。自幼曾重理科,青年舞文学堂。而立打工游走,阅读芸芸景象。始终挚爱沙苑,闲来提笔游荡,怡情娱人抛砖,乐呵康宁健壮。

总编:夏春晓

副主编:田小勇

顾问:张仕德

主编:李跃峰

编辑:张爱玲  高华丽

小说编审:田小勇

散文编审:常盈  杨发兴

诗歌编审:官华  高明

主办单位:大荔县作家协会

杨坚故里,美丽大荔。

原创高地,温馨舒适。


1、投稿体裁:小说、现代诗、古体诗、散文诗、散文、随笔、杂文、时评等。
2、投送稿件必须是原创首发文稿即没有在任何网络媒体、其他微信公众平台发表过的作品。严禁抄袭、侵权,所来稿件文责自负。         
3、投稿时请附个人生活照片一张及50到100字的 个人简介。请作者把稿件中的错别字消灭掉,标点 符号用正确。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