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40909教学手记——大单元教学直播05:变形解密重在思维引导

 晋诺工作室 2024-09-09 发布于江苏

第5个学习任务是“变形解密”:

撰写“变形”诊断报告

社会中的人为何会“变形”?这是小说作者审察社会现实通过小说人物要告诉读者的。小说人物负载了整个社会生活,每个人物的变形异化内含了社会、生活、家庭、伦理、心理、文化等诸多原因。请结合文本深入剖析人物异化的原因,完成“小说人物变形诊断报告”。

撰写“变形”诊断报告的目的是分析小说中人物“变形”的原因,把握小说的主旨。考查点在于是否能从社会、文化、政治、伦理等多个角度准确而全面地解读“变形”的原因,挖掘出作品丰富的主旨内涵。

在学生反复解读变形人文学形象的基础上,理解这五篇小说的主旨没有难度,在没有作任务引导的情况下,大部分同学对变形原因的解析是比较周全、深刻的。那么,教学的点在哪儿,该在何时介入教学?

我的做法是,直接让学生自读文本完成“变形”诊断报告,然后根据报告情况,作出适当的总结、引导、校正,然后进行文稿修改。

从学生的文稿看,主要存在的问题归纳如下:

1.核心概念的界定问题,由于这些同学才刚刚从初三上来,大多还不具备提炼自己的核心概念意识和能力。这需要慢慢引导和练习。

2.分论点之下的第二逻辑层次大多没有。提出了一个变形原因的观点后,把一些因素混在一起不再区分逻辑层次,这是很多同学的思维习惯。

3.理论与文本的结合度不够紧密。很多同学习惯于概括性表述,不能体现从文本中分析、推断进而得出自己观点的过程。

4.个别同学在文解读上还有些偏差。

表现出的突出特点有:

1.角度意识非常鲜明,大多同学能够用心设置思维角度,因而逻辑架构完成的较好;

2.有部分同学思维非常深刻,远远超出一般老师的固有认识;

3.部分同学有分篇有综合,能从单篇上升为综合认识,体现出了良好的读写思维。

下面以几位同学的作业为例,展示一些简单的思维引导:

荒诞与现实:文学作品中人的“异化”

少年(1)班 王胤淏

摘要:人的异化是指自然、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人本质的改变和扭曲,在文学作品中则是现实向创作映射时的一种变形,文学作品往往会通过这种“此是彼非”的镜子,来凸显目标人物的独特和张力,不仅能为作品增添奇幻与荒诞的色彩,更在深层次上揭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从而揭露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影响。本文试从祥林嫂、格里高尔等几位耳熟能详的文学人物诊断其异化的根本原因、表现手法以及艺术效果。

关键词:文学作品、异化、变形

一、“异化”的展现手法与表现形式

“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这可能是文学组品中最早的“变形记”,甚至涵盖了后世所有的异化:既可以是外在形象的改变,也可以是内在性格、精神状态的变迁。在其滥觞之下,《山海经》中众多关于变形的神话故事,往往体现了自然现象、社会变迁;莫言的《生死疲劳》则通过主人公西门闹的多次转世变形展现了历史的轮回和生命的坚韧……

文学作品中的“异化”手法不仅丰富了作品的情节和人物形象,更在艺术上产生了独特的效果:一是使得作品充满了反差色彩,吸引了读者眼球,激发了阅读兴趣;二是更深刻地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引导读者进行深入思考;三是使作品具有了更广泛的象征意义和寓言性质,在传达思想感情的同时,也具有了更深刻的哲理内涵。

二、“异化”的文学人物与根源分析

1.最可悲的“异化”:祥林嫂。这一经典的文学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探讨人物变形的独特视角。她的变形,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改变,更是内心世界和社会角色的深刻变迁。起初,祥林嫂是一个勤劳、善良、朴实的劳动妇女。她有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她的世界是简单而明确的。然而,随着一连串不幸的降临,她的生活轨迹发生了剧烈的偏移,这些打击不仅剥夺了她的物质基础,更摧毁了她的精神支柱。在封建礼教和迷信思想的双重压迫下,祥林嫂逐渐失去了自我,她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甚至怀疑生命的意义。她的性格变得孤僻,精神变得恍惚,最终沦为乞丐,走向了生命的尽头。祥林嫂的变形,揭示了社会环境对个体命运的巨大影响,在封建社会的压迫下,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和无力。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她无法找到出路,只能逐渐被吞噬在黑暗的现实中。

2.最挣扎的“异化”:豹子头林冲。林冲曾经是最标准的“兵”,一个禁军教头,安分守己、生活平静,也许还想着功成名就、加官进爵,他的性格中有刚直正义的反抗精神,也有循规蹈矩的服从意识,但他最终“异化”成“匪”,其根源就在于社会的不公和黑暗势力的压迫,想遵循规则而不可得。高俅等人的陷害,朋友的背叛出卖,妻子被欺辱,自己都被逼上了绝路,最终不得不落草为寇。可以说他的前半生是以社会标准来追求个人价值,后半生则是以自我救赎来实现个人价值。

3.最懦弱的“异化”:别里科夫。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的“异化”源自精神上的封闭和扭曲,他将自己包裹在层层“套子”中,对外界充满恐惧和不安,生活、工作都遵循着严格的规则和习惯,“千万别闹出什么乱子”,仿佛一个被社会规范变形的“套中人”。他心理上有着脆弱和偏执的一面,但可惜的是社会没有给他喘息调节的机会,沙皇专制统治下压抑保守的恐怖氛围,摧残了他原本就不强大的内心,周围人若有若无的眼光甚至会给他带来恐惧的心理,他的心理从封闭“异化”成了关闭,他对自己的放弃正是对黑暗统治的低头。

4.最温暖的“异化”:成名及其子。蒲松龄先生的笔触总是在一丝丝罪恶中透露一点点阳光,《促织》中的“异化”根源在于上位者的无情与残暴,成名的儿子因不慎放走父亲千辛万苦捉来的蟋蟀而投井自尽,却意外变形为一只善斗的蟋蟀,帮助家庭度过危机。但也不难看出成名是带着反面的,他把自身的压力转嫁给了儿子,甚至在面对家人时,他也带着上位者的面具,可是他的孩子却是文中温柔的阳光,代表了对家庭困境的主动承担和牺牲,以及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

5.最彻底的“异化”:格里高尔。卡夫卡的《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的异化来源于生活的负担、社会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冷漠,他的异化是最根本的,是与“旧”的自己做最深刻的告别。他从生理的异化开始,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异化,逐渐丧失了自我意识,认为自己是一个负担和累赘,感受到了孤独与绝望,于是他的社会关系发生了异化,家庭关系破裂、社会角色丧失,最终走向了悲剧命运。资本主义社会中,人被物化为赚钱的工具和机器,失去了人的本性和尊严,格里高尔正是这种社会环境异化的反映。

三、“异化”的文学比较与现实意义

上述五位角色的“异化”根源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各自独特之处。他们都受到了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但具体表现却各不相同。祥林嫂和林冲更多地体现了社会压迫下的反抗和挣扎;别里科夫的“变形”则是一种精神上的封闭和扭曲;成名及其子的“变形”是对家庭困境的主动应对;格里高尔的“变形”则是一种完全的异化,揭示了现代人在异化社会中的生存困境。

文学作品中的“变形记”都探讨了人性的复杂、社会的压迫、个体与环境的冲突等深刻议题,通过变形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引导读者深入思考人类生存状态和社会现实问题。同时也不难看出,东方的“变形记”往往与神话传说、社会现实紧密相连,具有浓厚的象征意义;而西方的“变形记”则更注重通过荒诞、超现实的手法揭示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矛盾。

综上,文学作品中人的“异化”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主题领域,它既是独特的视角,又是新颖的手法,但更多的是架起荒诞与现实的桥梁,让读者更客观、更超脱地审视人性、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

修改建议:这是一篇非常规范的学术小论文了,祝贺你!

为了使内容更丰厚,建议你在每个形象分析中,结合文本内容再作第二个逻辑层次的解构,比如,别里克夫,社会规范让他出现种种变形,那么,这些社会规范有哪些种类,小说哪些情节体现了这些规范的变形力量。分出若干小的层次,试试看。

作为一个名刚刚进入高中学习一周的同学,能对这五篇小说有这样的认识确实是相当不错了。教学的任务不是对学生既有能力的肯定,而是在现有基础之上提升他的语文素养。这个同学整体逻辑架构较完整,但细读它的第二逻辑层,感觉还是较粗糙的,比如,对祥林嫂的分析是非常模糊的。

为什么说是最可悲的“异化”,整个表述应该紧扣这个核心展开。但该文的整个阐释依然是顺着文本的大体内容展开的,这是第一点;

既然是“变形诊断”,就要围绕变形原因展开,展开的方式当然是对变形原因的探讨、分类。从该同学的表述可以看出,并没有分类、划分层次的意识。那么,该如何阅读文本形成富有逻辑层次的阐释呢?

我们不妨作这样简单的分析。

祥林嫂变形之可悲之一在于她也是谋杀自己的凶手,祥林嫂抗拒嫁给贺老六,为此撞香案留下一个永久性的疤,这一形变的根本原因是她想用生命来抵抗寡妇再嫁的命运,她确实是失去了自我而成了维护封建思想的工具人。可悲之二在于,她的变形不仅是与其不同阶层的四叔之流所迫,而且还是与她同命运同阶层的众人所致,祥林嫂阿毛死的价值就是让这些人“满足的去了”;再者就是成了众人杀伤她的武器,“是的,你就单知道雪天野兽在深山里没有食吃,才会到村里来的”;还有就是成了发泄他们阴冷残忍的凭借,“祥林嫂,你们的阿毛如果还在,不是也就有这么大了么”。可悲之三在于,当她慢慢疑惑自己的命运,怀疑那些清规戒律的时候,她却遇到了一个自己也迷茫的所谓读书人,“我说不清……。其实,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说不清”三字是“我”逃避思想混沌的手段,却是关上了祥林嫂还原为真人的大门,让快速“老了”。

教师在这些地方引导学生如何读书,如何思考,而不是给学生一个结论。今天看到一篇发表在《中学语文教学》上的《祝福》教学课例,执教老师围绕《祝福》的社会环境一步一步引导学生分析“鲁家”“风俗”“人们”,目的是对“社会环境”作全面学习,师生对话交流非常流畅,对文本的理解也非常细致,但学习的结果是什么呢?是指向统一定论的东西。这还不是我所说的教的引导,我渴望的是放手给学生,学生会给我们找到无比丰富的“社会环境”来,教师所要引导的是让他们在自己的认知世界里如何正确、科学、有效地找到那些社会环境,从而建立起自己对社会环境的认知体系!

篇幅关系,先写到这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