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史记 李叔同

 瑞德阁楼 2024-09-10 发布于云南
津门毓秀,灵杰诞乎叔同。少负逸才,气宇轩昂。生于富贵之家,长于诗书之薮。幼承庭训,习六艺而通古今;少秉壮志,慕豪杰以图济世。方其弱冠,风华正茂,文采斐然,名动津沪。

戊戌之变,风云骤起。叔同以维新之士,遭谤而避沪上。与友结社,诗酒唱和,遂成“天涯五友”。其才情横溢,笔走龙蛇,书画双绝,名噪一时。乃创“上海书画公会”,集雅士,论艺道,扬中华之文化,展丹青之妙韵。

及壮,东渡扶桑,学西洋之术。入上野美术专门学校,习绘画;研音乐,通乐理。创《音乐小杂志》,启华夏音乐之新声。组“春柳社”,演话剧,引西学之风尚,开现代戏剧之先河。《茶花女遗事》,一演而惊四座;叔同之风采,千载而传佳话。

学成归国,执教于浙沪。以美育启民智,以艺术化人心。春风化雨,桃李满园。丰子恺、刘质平辈,皆出其门。其教也严,其德也馨。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导学子于正途,启后昆以智慧。

然叔同之心,岂止于艺?感人生之无常,悟世相之虚幻。遂于虎跑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舍繁华而取淡泊,离尘世而入空门。持戒精严,修行苦笃。研律宗之奥义,弘佛法之慈悲。

嗟乎!叔同之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其艺也精,其德也高,其行也洁,其志也坚。以一身而兼数艺,开近代文化之新局;以一念而悟佛道,启众生心灵之慧门。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送别》之曲,传唱至今,其情也深,其韵也悠。叔同之词,如诗如画,感人肺腑。“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此乃弘一之愿,其心也善,其志也弘。

忆昔叔同之世,国难当头,民不聊生。叔同以艺报国,以教启民。其志如鸿鹄之高翔,其行如松柏之坚贞。虽历经沧桑,而初心不改。其精神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照后人。

今吾辈生于盛世,当思叔同之德艺,继其志而弘其道。以爱国之心,行报国之事;以艺术之美,化育人心;以慈悲之怀,关爱众生。不负韶华,砥砺前行。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为民族之复兴而拼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叔同之修行,苦中求乐,方得大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叔同之艺成,历经磨砺,始绽光芒。吾辈当以叔同为范,不畏艰难,勇攀高峰。

观叔同之一生,如一部传奇之书,令人感慨万千。其生于富贵而不溺于富贵,陷于困境而不屈于困境,达于艺境而不止于艺境,入于佛境而不执于佛境。其人生之境界,高矣!远矣!伟矣!

吾辈当以叔同为师,追其足迹,悟其精神。在艺海畅游,以美育人;在人生旅途,以善为本;在心灵深处,以佛为归。让叔同之精神,永放光芒!让中华之文化,源远流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