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的《肚痛帖》 在中国书法艺术的浩瀚星空中,张旭以其狂放不羁的草书闻名遐迩,被誉为“草圣”,其名字几乎成为了唐代书法浪漫主义精神的代名词。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张旭在楷书领域同样有着深厚的造诣与独特的贡献,这在其楷书作品《严仁墓志》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展现。1992年,这件珍贵的艺术品在河南洛阳重见天日,不仅为我们揭开了张旭书法多面性的神秘面纱,也让我们得以一窥唐代楷书艺术的另一番风貌。 《严仁墓志》创作于天宝元年(742年),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繁荣,文化昌盛,书法艺术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墓志铭不仅记录了严仁生平事迹,更以其独特的艺术价值,成为了研究张旭楷书艺术乃至唐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墓志石上,原题“唐故绛州龙门县尉严府君墓志铭并序”,字迹清晰可辨,透露出一种庄重而又不失灵动的气息。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尽管墓志石上刻有规整的方形界格,但张旭在书写时并未完全拘泥于这些界限,而是根据字形的自然变化,灵活运笔,使得每个字都仿佛拥有了生命,跃然石上。这种处理方式,既体现了张旭对楷书结构法则的深刻理解与灵活运用,也展现了他作为书法大家所具备的非凡创造力与个性表达。 在《严仁墓志》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张旭楷书的独特魅力。字的点划,有的圆润饱满,如珠落玉盘,展现出一种温润而又不失力量的美感;有的则瘦硬挺拔,如剑出鞘,透露出一种刚劲与坚韧。这种点划的多样性,不仅丰富了字体的表现力,也使得整篇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充满了变化与活力。 字形结构方面,张旭更是大胆创新,不拘一格。他巧妙地运用了伸缩、避让、呼应等手法,使得每个字都既独立成体,又相互关联,形成了一种和谐统一的整体效果。同时,他还善于通过字形的微妙变化,营造出一种动态平衡的美感,使得整篇作品在静态中蕴含着无限的动感与生命力。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严仁墓志》在展现张旭楷书艺术个性的同时,也保持了全篇文字精气神的一致性。通观全篇,无论是单个字的精妙绝伦,还是整体布局的浑然天成,都透露出一种痛快淋漓的行笔气势。这种气势,既来源于张旭深厚的书法功底与高超的技艺水平,也源于他对书法艺术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此外,《严仁墓志》的出土,还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张旭生平及交游的重要信息。志铭后部署“前邓川内乡县令吴郡张万顷撰吴郡张旭书”,这不仅证实了张旭确实参与了此墓志的书写工作,也让我们得以窥见他与同时代文人墨客之间的交往与合作。这些信息,无疑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张旭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提供了宝贵的线索。 - E N D - 【 国际艺术大观 】 这竟然是 “草圣” 的楷书?太美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