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婆城文学 2024年第093期

 卧仙书斋 2024-09-10 发布于四川

婆城文学 2024年第093期

为热烈庆祝2024年教师节,本刊特编辑《婆城教师节——教育之光照亮未来》文学专辑以献给敬爱的老师,并祝全县乃至全国的教师节日快乐!

《婆城文学》编辑部

2024年9月10日

九月的阳光

杨俊德

醉饮九月的阳光,

颗粒归仓。

让每个孩子都走进校园。

讲台,一把戒尺,

一捧心血,开讲。

翻开扉页,诵读九月的心愿:

一粒粒种子发芽,

一棵棵小树长高,

若得一场细雨,浸润

晚秋的栽培,收成

在下一个年轮,

醉倒九月的阳光。

作者简介:杨俊德,男,四川威远人。内江市作家协会会员,内江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省市报刊。《左手》和《今夜》入选《四川诗歌年鉴》。

三尺讲台的辽阔

/冷月

你给了我们一个辽阔的世界

却一生都没能走出这狭小的讲台

为先圣继绝学

替往世开太平

让智慧的花开在林海

是你,在血液里融进勇敢

是你,在骨子里刻上忠贞

是你,在魂魄里奏响华夏雄音

翱翔星辰大海的翅膀

满载文明与友爱

你给了我们漫长的追梦之路

却把璀璨的生命绑在短短的粉笔上

被理想燃烧的岁月

被无私淹没的华年

你用心尖血做火

你用铮铮铁骨做烛

满天的星光羞惭

满山的草木含露

咫尺的黑板你绘下万里江山

方寸的试卷你指引梦想蓝图

洁白的粉笔化作滴滴春雨

寒窗数载,于三尺讲台

你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立德树人

生命之树

躬耕三十八春秋,教学相长永索求。

名录高篷金榜客,本科专业亦风流。

栉风沐雨劳心苦,立德树人争上游。

两鬓霜花催我老,一生清利志须酬。

园丁育才

文/唐永春

园丁育才尽荣休

责任义务数风流

桃李天下渐栋梁

山河为之普新歌

众生敬杯师尊酒

愿您安康无忧愁

知识智慧铸命运

一日为师终父母 

千钟醉.放歌退勤的威远师范和她的师范生们

       文/古绪芬

一钟醉,威师功德千秋岁,蜡炬精神万代垂。知难而上,功成身退。令人真钦佩。

二钟醉,十年树木易繁蔚,两载树人紧迫催。师高弟强,方为典范。令人真钦佩。

三钟醉,威师母校丰碑伟,才智师徒世代辉。师资培养,龙翔凤翥。令人真钦佩。

四钟醉,孙阳相马精神贵,弟子展才业绩巍。各行各业,威师校友。令人真钦佩。

五钟醉,天涯海角千般翠,教学征途多伴累。风华正茂,凌云壮志。令人真钦佩。

六钟醉,忠诚教育均无悔,奉献青春永不回。飞扬粉笔,阶梯品格。令人真钦佩。

七钟醉,各为其职辛噙泪,独拥情思伫户扉。寒山清苦,讲台三尺。令人真钦佩。

八钟醉,莘莘学子千般慧,僻壤山区白发归。艰勤付出,普天桃李。令人真钦佩。

九钟醉,勤工俭学精神贵,钢板刻题字迹微。树人宗旨,不为“钱”字。令人真钦佩。

十钟醉,云梯躬蹈精神魅,博士科研学子晖。万千学子,云翔高校。令人真钦佩。

百钟醉,放歌风采随年馈,离箭光阴染鬓灰。曾经展翅,青春无愧。令人真钦佩。

千钟醉,《恋歌》一曲涵容媚,天籁声声妙舞挥。微群校友,同窗情谊。令人真钦佩。

注:《恋歌》,指威师学子刘英秀,李自树,游春等为怀念母校威远师范所创作的歌曲《威师恋歌》和威师合唱团。

附:

    威师1982级1班何祖民 ,在《威师校友成都群》回复古绪芬(韵致)的一首诗。

  @韵致: 

师姐千钟颂母校,恩师垂范桃李笑。

    政商英杰不自傲,同唱《恋歌》肝胆照!

     ___威师1982级1班师弟 何祖民

写在开学之际

文/林培安

暑气尚未尽,光照仍很强。

开校延时日,只待天转凉。

老师忙备课,学生望学堂。

校园今朝起,又闻书声琅。

写在教师节

文/相信明天

多么熟悉的身影

多么娴熟的技艺

粉笔疾书

游走龙蛇

何时作茧自缚

困于三尺之台

挥动青春

绘出满园春色

您似红烛

照亮孩子孤寂的心

您更是春雨

润物无声

掌心的疼

拉开了人生的距离

而今的您

粉尘已堆满了银丝

老  师

文/李晓容

不知道,“老师”两个字

饱含着多少的敬重

有多少的孩子

把长大后成为您

当成了最初的梦

不知道,用什么形容

三尺讲台,青丝到白头

无私、奉献和辛苦

又怎能道尽

您毕生倾尽的爱与所有

都说您,无所不能

答疑解惑,点亮一双双眼眸

总把您比焟烛

燃起启迪智慧之门的星火

引领一茬茬孩子,走向远途

其实,您也平凡

喜怒哀乐愁,也想尝试不同的追逐

选择托举明天和未来

您朝夕不倦,日月往复

亲切温暖的样子,像极了孩子们的父母

或许,无需言语

赞美您职业生涯的付出

那些用心呵护的小水滴

终将如您所愿,汇入奔腾的江河

长成浩荡波涛与浪花朵朵

最后的家访

冷国文 冷眼观相 


  老倪老师是在七月的蝉鸣声中走进我家院子的。

  那天的太阳很大,一树木槿花懒懒地皱着紫红的脸,韮菜兰躬着身子缩在墙头,只有那株高大的梧桐树还有些风度,撑着一把巨伞,将大片荫凉洒落在地。院子里很静,老倪老师的步子很轻,淹没在一波又一波“知了”的鸣叫声中。

  父亲下煤井了,母亲到地里去了,只弟弟在家。弟弟对老倪老师不是很熟。我们四姊妹中,两个姐姐和我都曾被老倪老师教过,唯独弟弟没有。弟弟上学时,老倪老师已退休了。

  弟弟在看一本小说,是我寒假时带回去的。老倪老师询问弟弟的学习情况,弟弟的心思在书上,就有一搭没一搭胡乱地应着。老倪老师问了一会儿,感觉到了弟弟的漫不经心,就打住了话头。


  临近中午,母亲提着几个没撕皮的嫩玉米棒子,背着一大背篓猪草回家了。她一见到老倪老师,忙说:“稀客啊!”并责怪弟弟:“还不快给老倪老师倒杯水。”弟弟这才丢了书,到屋里去倒水。老倪老师笑呵呵地说:“没关系,孩子在用功呢。”

  老倪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他读私塾出身,村中父亲一辈的好多人都是他的学生,他教我时已五十多岁了。当时他大儿子也在村小,教的是另一个班,小儿子当兵回来,有阵子在学校代课。为了区分他们爷仨,我们称他为老倪老师,这习惯沿袭下来,全村人都这么叫。

  老倪老师来得很突然,家里没什么准备,不过母亲还是很快端出了几样菜:凉拌黄瓜、炒南瓜丝,一小碗腊肉,一大盆煎蛋汤。老倪老师吃得很慢,他牙不好,咬起来费劲。吃一阵,他停下,问起我的情况,说怎么暑假也没回来,他可是好多年没见到我了,又长高了,长壮了吧?母亲说我进大学后就长了一大截,现在比他爸爸都更高了。这个假期没回来,是去打工了,想挣点学费。

  饭桌上,老倪老师向母亲谈起我小学时的一件事。有次他在课堂上发作业本,发现一个陌生的名字,仔细看了看,是我的笔迹。当时全班都躁动了,哪来这么个同学?其实是我做作业的时候突发奇想,把自己姓名的每个字各去掉一两笔,就变成新名了。老倪老师既没有当面点穿,更没有批评我,而是下课后单独把我叫到他办公室,和颜悦色地说,你能想到用减法来组成新名,说明脑瓜活,点子多。但要把心思多用在学习上,才会比别人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他们两兄弟就是有点调皮!”母亲说着,盯了眼弟弟。弟弟吃得正欢。

  “孩子挺懂事,我看早晚会有出息的。”老倪老师又继续扒饭,艰难地咀嚼着。

  “让你费心了,这么多年都在关注他。”母亲说。这话出自真心。

  老倪老师每次从我家门口路过,或是碰到本村的人,都要问下我的情况,一直都是这样。

  饭后,母亲收拾完碗筷,让弟弟为老倪老师泡了一杯茶,又匆匆到地里忙去了。


  老倪老师就坐在那棵梧桐树下,手中拿着个嫩玉米棒子,一粒一粒地抹下,送入嘴中,慢慢地品味着。煮熟后的玉米,粒粒饱满,呈现出金黄的色泽,散发着爽甜的清香。老倪老师一粒一粒地抹着,一粒一粒地数着,仿佛永远数不完似的。其实不需要数,他教过的学生,远比这玉米粒多。

  弟弟又拿了那本小说,坐在堂屋门口看。他不经意地望了下老倪老师,发现他抹着玉米棒子,眼却望着远方,有些空阔,有些迷茫,不知是不是在努力想像他曾经教过的学生的模样。

  许多年后,弟弟在向我描述老倪老师的这个神态时,说给他的印象特别深。

  那是在七月,在一棵梧桐树下,在知了声此起彼伏的季节,老倪老师坐在竹凳上,抹着玉米棒子,花白的头发在树荫下闪动着耀眼的银色。

  这是老倪老师最后一次踏进我家的院子。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不停地走着,到曾经教过的学生家中坐坐,看看,问问,似乎在了一种心愿。他去世的头天,本还想去一家的,但终究没能起来,这多少有些遗憾。

  原载2007年5月29日《新课程报语文导刊》,入选《小学生必读的100篇校园小小说》、《中学生必读的100篇校园小小说》(光明日报出版社)


教师是个伟大的职业,是无数学生的引路人,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不仅是美好价值的坚守者和弘扬者,更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和创新者。

又一年教师节来临,在这丹桂飘香的日子里,让我们用最美的诗句赞美老师,向每一位师者表示致敬!

1

七绝·师恩难忘

佚名

相逢一见太匆匆,校内繁花几度红。

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人生中的相遇总是那么短暂,与老师的相逢更是如此。那匆匆一瞥,却可能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瞬间。

校园里的花开花落,几度春秋,见证了岁月的流转和我们的成长。

老师在三尺讲台上为我们传播知识,就像那校园里盛开的繁花,用自己的美丽和芬芳,为我们的青春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即使岁月流逝,那份深厚的情谊也会常常存于我们的魂梦之中。

犹记初见时,您把柔情给了我,您把母亲般的爱给了我,让我一步一个脚印,走得坚定而充实。

在您的身上,我懂得生命的意义,您用心血育得百花开,您用岁月为我们的人生增光添彩!

老师们对于我的教育之恩,我将永远铭记于心,永世不忘。

2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在春风吹拂下悄然降临,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老师亦如及时的雨,当学生迷茫,缺乏自信的时候,老师犹如春风细雨般,温柔细致地教导,鼓励同学们勇往直前!

正如著名的教育家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的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

老师的教诲,如同春雨般细腻入微,滋润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学习道路上茁壮成长。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老师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的学生。她们言传身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孩子作出榜样。

3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每一年,老师送走一批又一批学生,又迎来一批又一批的孩子。就像蜜蜂整日穿梭于百花丛中,不断的吸进,吐出,到底为谁辛苦为谁忙,又为谁辛苦为谁甜?

师者,注定过的是为别人而操劳的人生。只因秉持着一份责任,怀着一颗慷慨的授业之心,他们披星戴月、乐此不疲。

三尺讲台,点滴汗水,满园芬芳皆是情。

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好老师,却不一定是完美的家人。教师节来临,在此想对老师们的家人道一声感谢,没有你们背后的包容、无私跟成全,就没有学生们无悔的青春。

4

《新竹》

清·郑燮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

学莘们不就如同那新长的竹子吗?需要老师的扶持才能健康成长。

老师用知识浇灌我们成长,用时光见证我们蜕变。正因为有他们的辛勤付出,我们才能达到如今的高度。

花离不开绿叶的扶持,鱼离不开水的相伴,学生离不开老师的教导,感恩老师有你!

5

《哭戈南村夫子》

清·刘天谊

天乎何酷在师门,木坏山颓更莫论。

只有羊昙能下泪,岂真宋玉解招魂。

训词方惧微言绝,遗集谁编旧泽存。

闻说浮家尚羁旅,抚棺未得只声吞。

厚厚的试卷,承载着对学生知识储备的检测,密密麻麻的批改字迹,都倾注着老师对学生的关怀与教诲。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老师的心血。

“春华秋实,桃李沁香”,敬爱的老师,感谢你的栽培,虔诚地祝福您:康乐、如意!

6

《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唐·白居易

绿野堂开占物华,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老师是一个散发光芒地职业,可贵的是,他不只照耀一个人,他以一个人的力量培育大量的人才。

陶行知的一句话总结老师的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走半根草去”。

他们将大好年华付与三尺讲台,手执三寸粉笔,在一面黑板书写大千世界,教导莘莘学子,不为回报,只是为了一份责任。

待到他年桃李满天下,学生可以出人头地,也许就是给他们最大的慰藉了。

教师节来临之际,向所有辛勤耕耘的教师道一声,辛苦了!

向所有我们生命中遇见的师者道一声,感谢!愿老师们一生平安顺遂!

新农人(外一首)

 文/温吉祥

 浑身乡土气,爱学力农兴。

 进步勤思奋,求知远略增。

 常怀忧国志,未负读书灯。

 展骥扶民业,开新有技能。

兴农人

求知有技千筹虑,

起敬攻书一草堂。

决志勤劳多种地,

甘心淡泊累为粮。

灌园不惜形骸瘦,

学稼惟留汗水香。

勇毅前行同逐梦,

兴农富国敢图强。

修行悟——佛尔岩读书有感

思归人

修行之路实维艰,看得破时忍却难。

想得成兮做弗善,心常念死道方安。

真诚忏悔除虚妄,努力真干志莫残。

一息尚存当奋进,千年暗室烛光燃。

提能放也方成格,学佛之途始可观。

放且提兮心自定,修成佛果意阑珊。

蝶恋花.答思归大师

一玄

序:读思归人大师之《修行悟》诗,深感其得道修行之不易。思之想之,念兹在兹,终不能寐,遂三更起,聊以作两阙《蝶恋花》词作答,词曰:

其一

尘世纷纭迷乱处,心向菩提,寻觅修行路。偶见大师言觉悟,禅机妙理深深诉。

佛性常存人未顾,岁月匆匆,名利皆成雾。静守灵台明慧祖,他乡亦有故乡土。

其二

愿望真经消万苦,梵呗声声,只把心尘抚。莫道人生无定数,慈悲一念常为主。

明镜非台身是树,自性圆明,慧海灵光普。无畏贪嗔痴五虎,佛心自在人心驻。

一玄小说连载】《段王爷的江湖》第0642集

第三卷  福兮祸兮  第一章  无字评功过(8)

一玄小说连载

阿娟看了段郎一眼,笑道:“谢谢王爷为我们讲述。还有更让李淳风感到神奇的是,这山的两条支脉稍稍分开,中间还有一淙清泉流淌不息!李淳风于是抓紧上山,以身影取子午,以碎石摆八卦,拔出发针在阴阳线相交处扎入土中后,便也下山回朝复命去了……”

白苏珍道:“两个人找的地方是同一个地方吗”

阿娟道:“当然,武则天听他二人说在同一方位选中吉地,派人再去复查。大臣来到梁山后,找到这块地方扒开浮土,惊得半天没站起来,原来李淳风的那根发针正扎在袁天罡那枚铜钱的钱眼里!”

惊讶之余,段郎给大家讲解乾陵的风水:“乾陵的地貌完全应合了阴阳二仪、天地配合得最绝妙的完美结合。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阴阳交合,乃生万物。《葬书》云:葬者,乘生气也。藏风聚气,得水为上,故葬者以左为青龙,右为白虎,前为朱雀,后为玄武。”

何碧香道:“以王爷的风水学造诣,能不能看出,武则天为啥选择这里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

段郎道:“梁山风水是一块罕见的风水宝地,其北峰最高,整个山形,远远看去像一个少妇平躺,乳峰高耸。这是一个典型的利阴的地方,阴气弥漫,不利于阳,并且梁山主峰直秀,属木格,南边二峰圆滑,属金格,三座山峰虽然挺拔,但是远看很平,属土相,金克木,土生金。在主峰下修陵寝,必定导致阴气压倒阳气。武则天选定这里作为埋葬自己与唐高宗的陵墓,也许是无可赖何之举。”

阿娟道:“王爷果然是高人。我曾经陪同易经研究会的风水大师们考察过乾陵的风水格局,他们的研究结果与王爷的初步判断基本一致……所以是英雄所见略同!”

何碧香道:“咱们王爷对于风水之类的研究的确有一定的成就……阿娟姐姐就不要太表扬他了,免得王爷骄傲……”

段郎道:“就算骄傲也要有骄傲的资本……一点也不懂风水的人就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而在风水学家眼里,山和水都是有含义、有感情的。”

阿娟道:“乾陵营建工程历时57年之久。依山为陵的帝陵以乾陵为标准,奠定了后世帝王依山为陵葬制的基本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东方帝王顶级权势制就的伟大陵墓,陵园布局与形制真实反映盛唐时期帝王陵墓制度对前代制度的继承与发展。请问王爷,中国帝王依山为陵的风水学原理是什么?”

段郎道:“一处风水宝地,一般应具备龙、砂、穴、水、向五大基本要素。咱们来看乾陵,分析其风水的好坏,首先是看其龙脉从哪里来,再分析其他的元素。梁山主峰,山石崔嵬,地势险峻,为东西交通之咽喉,是古代兵家的必争之地。”

李湘道:“皇陵选择这里,是否代表武则天比较自我?”

欲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福兮祸兮》第一章 无字评功过(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