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九月读书杂录

 新用户9793ddzn 2024-09-11 发布于福建

常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华人艺术家之一,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温柔贵公子”。他是1920年代与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同一批留法艺术家中,唯一一个进入西方核心艺术圈子的中国人。

他和贾科梅蒂是好友,毕加索为他画过像。最后却因家道中落,画作无人赏识,在巴黎的公寓孤独去世,死后的存款甚至都买不起墓地……

寂寞的枝头,才能开出想要的花朵。


郁达夫曾说过这样意思的话:一个民族没有杰出的人物是可悲的,有了杰出的人物而不知爱惜,更是可悲的。

我们老是感叹中国没有获得诺贝尔奖顶的精英;如果我们的政治文化机制没有从根本上改弦易辙,一旦有了获得诺贝尔奖的精英,岂不也还是难免像他们的前辈一样遭受歧视、打击、践踏、摧残、迫害吗?

——《故国人民有所思》

枧溜分明滴,秋山雨正浓。

懒吟曹子赋,蘸墨写疏桐。

——清代弘仁(1610-1664)

野人日日忆柴关,思筑亭台傍好山。

但遇可容凭眺处,写来都在白云湾。

——清代查士标(1615-1698)

振锡西泠渡,潮声定后闻。

泉经一杖雪,衣湿度江云。

树向双崖合,屐侵盘碇分。

石林精舍好,猿鸟慰离群。

——明代吴伟业(1609-1672)

愁坐极苍茫,高林自夕阳。

山云青不满,江路水空长。

草傍人衣绿,花连佛座香。

客来还共诧,心赏故难忘。

——明代屠隆(1543-1605)

在一个容易滋养愚蠢的环境中,要避免被席卷进愚蠢的狂潮,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呢?

我想还是以朋霍费尔在《愚蠢》这篇文章中的一段话来回答,跟读者共勉:“在文化方面,它意味着从报纸和收音机返回书本,从狂热的活动返回从容的闲暇,从放荡挥霍返回冥想回忆,从强烈的感觉返回宁静的思考,从技巧返回艺术,从趋炎附势返回温良谦和,从虚张浮夸返回中庸平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