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草实拍」通泉草

 草药君 2024-09-11 发布于贵州

— 本草实拍系列 —

中药

通泉草

烫伤脓疱疮

外用于疔

主偏头痛,消化不良

解毒,健胃,止痛

为玄参科植物

根入地至泉,故名通泉

通泉草摘下经年不槁




本草简介




中药·药物来源

为玄参科通泉草属植物通泉草Mazus pumilus (Burm. f.) Steenis的全草。

又名脓泡药、汤湿草、猪胡椒、野田菜、鹅肠草、绿蓝花、五瓣梅、猫脚迹、尖板猫儿草

中药·性味归经

味苦,性平;归胃经

中药·功效主治

解毒,健胃,止痛。主偏头痛,消化不良;外用于疔疮,脓疱疮,烫伤。

中药·用法用量

内服:9~15g。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

身体虚寒及血寒闭经者少服。

中药·炮制加工

春、夏、秋三季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中药·经方验方

1.治痈疽疮肿,干(通泉草)全草。研细末,冷水调敷患处,每日1换。(《泉州本草》)

2.治脓疱疮,脓泡药适量。研末,调菜油搽患处。(《贵州草药》)3.治乳痈,通泉草30g,蒲公英30g,橘叶12g,生甘草6g。水煎服。(《四川中药志1982年)

4.治汤、火烫伤:鲜通泉草,捣绞汁,用净棉花蘸渍患处,频频渍抹效。(《泉州本草》)

5.治痹疮:干通泉草,研极细末扑身。(《泉州本草》)




植物学信息




一年生草本,无毛或疏生短柔毛。主根伸长,垂直向下或短缩,须根纤细,多数,散生或簇生。本种在体态上变化幅度很大,茎1-5支或有时更多,直立,上升或倾卧状上升,着地部分节上常能长出不定根,分枝多而披散,少不分枝。基生叶少到多数,有时成莲座状或早落,倒卵状匙形至卵状倒披针形,顶端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疏齿,基部楔形,下延成带翅的叶柄;茎生叶对生或互生,少数,与基生叶相似或几乎等大。总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常在近基部即生花,伸长或上部成束状;花梗在果期长达10毫米,上部的较短;花萼钟状,果期多少增大,萼片与萼筒近等长,卵形,端急尖,脉不明显;花冠白色、紫色或蓝色,上唇裂片卵状三角形,下唇中裂片较小,稍突出,倒卵圆形;子房无毛。蒴果球形;种子小而多数,黄色,种皮上有不规则的网纹。花果期4-10月。

遍布全国,仅内蒙古、宁夏、青海及新疆未见标本。越南,苏联,朝鲜,日本(琉球),菲律宾也有。生海拔2500米以下的湿润的草坡、沟边、路旁及林缘。




现代研究




在知网未检索到关于通泉草药理研究有关内容,目前现代药理研究处于空白。

END

本内容主要参考《中国药典》《中国植物志》等文献资料,仅供学习交流,若需用药,请遵医嘱。

小编水平有限,图片文字难免错误,欢迎留言探讨。

图片为小编实地拍摄,需使用请联系小编。

本号致力于中医药文化知识的传播,文章可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毕竟收集整理编排需要时间,谢谢理解!







援古问药

叩山求草

共觅中药文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