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兰溪棹歌 | 28、兰江边上的武安王庙

 大白二白和三白 2024-09-12 发布于浙江

No.28

武安王庙俯长江,

飒沓灵风飐碧幢。

多少少年城上望,

原来红粉在蓬窗。

初看时,以为这是一首写景诗。仔细一分析,却是写事的诗。

我们先从“俯”、“飐”、“望”这三个动词来分析。字,既说明武安王庙所在的地理位置,坐落在兰江岸边,又说明它的高耸与肃穆,常人不可侵犯。字,是风吹颤动的意思,如飐飐——风吹摇曳的样子;飐滟——水波荡漾的样子。这里,灵风飐飐些什么呢?原来是碧幢。碧幢,是隋唐以来,高级官员舟车上张挂的以青油涂饰的帷幔。这恐怕比较好理解,如唐白居易《奉和汴州令狐令公》: “碧幢油叶叶,红旆火襜襜。” 又如宋张孝祥《水调歌头·送谢倅之临安》词:“好把文经武畧,换取碧幢红旆,谈笑扫胡尘。”估计该官员把拜祭的场面铺张得比较大,全城百姓都蜂拥而至,当然也包括年轻人,也就是诗中的少年。他们在城头在武安王庙周围“望”什么呢?望红粉望蓬窗,应该都是。但在我看来,是作者故意把观众的视线引到江上,引到更无穷的远方,让人产生许多合理且丰富的想象。

就是这般模样,故事也就来了。原来,是一位路经兰溪的高官携带官眷在吃喝之余,前往武安王庙里上香,祭拜关公老爷,祭拜后,即将乘船离去。关公,就是《三国演义》中那位忠义之士——关羽,字云长。宋徽宗崇宁元年(公元1102)曾封他为“崇惠真君”,又在宣和五年(公元1123)封为“义勇武安王”。明神宗朱翊钧于万历三十三年(公元1605)加封他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帝君”。祭拜关羽的庙宇,历代称“武安王苗”、“关帝庙”,“将军庙”的都有。再说“飒沓”,它又是怎么一回事呢? 一是纷繁、众貌;《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鱼贯凫跃,飒沓鳞萃。二是盘旋貌。明唐顺《军行送吕兵曹募兵辽海》:飞沙飒沓迷亭障,组练缤纷皆北向 。三是迅疾貌。唐李白《侠客行》: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按照上下句的意思,取“迅疾”之意,更为妥当。灵风,就是“春风”或“东风”,似乎“阴惨的风”也可。

这首诗如果只是把它理解成“少年被红粉注意”,似乎还摸不准汪启淑的内心了,对我们的关老爷的难得出场既是“失迎”,也是“不尊敬”。因为这样的景致,在清朝在民国稀松平常,估计还进不了作者的“法眼”。 

关帝庙,县志上有详细记载。比如《嘉庆志》关帝庙,宋绍兴年间因河西建浮桥遂建庙于河滨。康熙二十八年洪水大发废,光绪志,又称武庙,有更详细的描述。看来就是这个庙,而且县志中武庙居所有寺庙的开头,可见其地位之重。


《兰溪棹歌》原序及译文

《兰溪棹歌——诗路兰溪文化寻踪》解读汪启淑

诗意兰溪 | 1.兰溪的古地名是否属于姑篾

诗意兰溪 | 2、爱煞溪山凝碧处

兰溪棹歌 | 3、慎独斋前的那棵树

兰溪棹歌 | 4、城南那片临水高楼

兰溪棹歌 | 5、有关胡应麟的一段公案

兰溪棹歌 | 6、兰溪的篆刻艺术

兰溪棹歌 | 7、中洲寻芳触乡思

兰溪棹歌 | 8、兰江边上的那些风景

兰溪棹歌 | 9、兰溪的传统节日民俗记忆

兰溪棹歌 | 10、兰溪的造船业

兰溪棹歌 | 11、灵洞山房今何在

兰溪棹歌 | 12、望江楼上的梦橹声

兰溪棹歌 | 13、福建会馆的天妃宫

兰溪棹歌 | 14、石门槛的唐家花园

兰溪棹歌 | 15、西门外,只见官舫不见官

兰溪棹歌 | 16、孟婆庙里的香火

兰溪棹歌 | 17、一瓣余香出和安

兰溪棹歌 | 18、幽居庵的戏曲文化

兰溪棹歌 | 19、一百年前的兰溪水果

兰溪棹歌 | 20、兰阴深处兰阴寺

兰溪棹歌 | 21、南山的同仁塔

兰溪棹歌 | 22、横山上的浪漫诗意与艰难记忆

兰溪棹歌 | 23、大云山东南峰“山意亭”考

兰溪棹歌 | 24、兰溪的道家高峰和大仙传说

兰溪棹歌 | 25、高眉山的故事

兰溪棹歌 | 26、新安阁与兰溪的徽商朋友圈

兰溪棹歌 | 27、金龙庙与板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