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长甫:“一中”岁月 (上)-回忆五十年代我在桐柏一中的中学生活02

 乡土大河南 2024-09-12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一中”岁月 (上)

-回忆五十年代我在桐柏一中的中学生活02



作者 | 张长甫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桐柏一中是桐柏创建最早、历史最悠久的一所中学,是桐柏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建校80多年来,曾经有过多个名称,例如桐柏县中、桐柏一初中、桐柏完中、桐柏一中、桐柏城关五七学校、桐柏机械厂五七中学、桐柏城关中学、桐柏第一高中等等。
但是,桐柏一中却是她永久的名字。只要你一说桐柏一中,甚至只说“一中”,人们便知道指的是哪个学校。
   
我曾在桐柏一中上学5年(1955-1960年,其中初中3年,高中2年)。这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5年。中学生活的点点滴滴至今铭刻心头。每当回忆起中学生活,便激动不已,好像又回到了生龙活虎、青春焕发的青少年时代,当年的老师、同学的音容笑貌如在眼前。
我于1955年夏在桐柏江河完小毕业,在平氏参加了桐柏县初中招生考试,被桐柏一初中录取。因为当时桐柏仅有这一所初中,所以往往把桐柏一初中说成“桐柏一中”,简称“一中”。
桐柏一初中创建于1935年,校址在桐柏县考院旧址(今县政府旧址)。1947年因战争停办,1949年底复建,校址在县城东关淮渎庙旧址(今桐柏县中等职业学校校址)。
学校校门朝南,校门两侧各有门向北开的两个教室;向北有两排南向的教室,每排4个教室;再向北是教导处楼。从校门到教导处楼有一甬道相通,高于两边地面。教导处楼地处高台,1952年建,为当时仅有的楼房。
两边有两株千年古柏,仍郁郁葱葱。教导处后面为淮渎台,为淮渎庙唯一建筑遗迹,淮渎台上有一宋代铸的铁柱子,可惜毁于“文革”之中。
学校东部有澡堂、菜园、厨房、饭场;西部有一排十几间的大房子(通房),南向,为男生宿舍;1958年建了一排高中部教室及“工”字房,为仪器室、实验室;还建起了80间的大礼堂。校门外两侧各有一座元代铸成的铁狮子,威风凛凛,据说当时全国仅有两对这样的铁狮子,亦可惜在“文革”中被砸。
校门往南,约50米外是操场,操场地势较低,1960年生活紧张时,操场的一半曾被开垦,种上了庄稼,收获的粮食补贴师生的伙食。
学校办学规模为每届4班,年级届别以“1、2、3······”为序,班级则按“甲、乙、丙、丁”编排。我是9届学生,编在乙班(称为9乙班)。当年实际招生5班,编为“甲、乙、丙、丁、戊”班。升入二年级时撤销了戊班,该班学生分别编入甲、乙、丙、丁4个班里。
当时在校学生为7届、8届、9届三个年级的学生,有620人。
学校没有餐厅,吃饭在露天的“饭场”。一日三餐一般是:早饭,米汤、馍;午饭,干饭;晚饭,咸米汤。在饭场里放着一个个大饭缸,开饭时,每班学生排队轮流去打饭。当时每月伙食费9元。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个人申请,经过班级和学校评议,每月可享受2-5元的助学金。大部分学生星期日都要上山拾柴或摘野果卖,换来的钱充伙食费。
当时的校长是王安玺(1954-1958年),副校长是段抚摩(1952-1958年;1959年任校长)。王安玺基本上没有在学校,段抚摩主持学校工作,所以我们只知道段抚摩,不知道王安玺。
我初中毕业证上写的是校长王安玺,但我却从来未见过他。说起王安玺,与他倒还有点缘分。原来他任校长不久就到省委党校进修去了,后调入省教育厅工作,先后任普教处处长、电教馆馆长,在电教馆退休。他和我族家嫂嫂是亲戚,因此后来在郑州与他熟悉了。
他退休前曾协调当时南阳地区教育局,把我调入省电教馆,当时地区教育局人事科长石启正开了借调通知,可是通知被桐柏县教育局压下了,我这个“良民”也不知去“闹”,这个到省里工作的良机就这样错过了。这也算我和这位当年在校未谋过面的校长的一段趣话吧!
此后,学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政治空气空前浓厚,掀起教育革命热潮,使学校成为全省重点中学,而且学校被评为全国文教战线先进单位。
1958年秋,学校增设了两个高中班,这是桐柏办高中之始。我以“中招”考试第一名的成绩被高中部录取。1960年,学校又推荐12名高二学生提前毕业,参加全国“高考”,12人全部被录取。我有幸在12人之列,考入郑州大学中文系,离开了我生活了5年的“桐柏一中”。
如今桐柏一中新校巍然屹立在淮北新区,成为一所现代化的省级示范性高中,继续培养着桐柏一代代青少年成才。学校为桐柏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虽然“一中”老校如今易“主”,但我仍然怀念在一中老校生活学习的日子,对学校的一草一木、一桌一凳仍感到亲切,只有在那里才可以找到我那失去的日子。
风雷激荡的“一中”岁月
我的学生时代,政治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可以说是在政治运动中度过的。在“一中”的五年,经历了多少运动,已记不清了,印象深刻的有以下这些。
农业合作化运动。1955年,农业合作化运动已在全国形成高潮。12月,西湾红光集体农庄成立,“一中”全体师生步行到东十里西湾参加“红光集体农庄”成立大会。这是县里树立的一个典型,由9个初级农业合作社组成,共有431户,914人,5057亩田地。参加大会的人很多,会场红旗招展,气氛热烈。学生回家后广泛宣传。
“肃反”。即肃清反革命。1956年秋期开学,发现历史老师李梓军、地理老师余家心、体育老师吴时等都不见了。原来老师们在8月份参加南阳“肃反”学习时,他们因历史反革命分子或坏分子而被清退,这在我们心灵上造成一次震荡。
 其中不乏教学效果好、深受学生欢迎的骨干教师,如汪立源、陈启明、姚义光、牛书祥、王鑫山、刘儒华等。教初三语文的刘儒华老师,知识渊博,温文尔雅,讲课时面带微笑,侃侃而谈,可惜只给我们上了一期课便不知去向。
化学老师王鑫山,讲课激昂慷慨,很有吸引力,平时关心爱护学生。三年级时他担任我们班班主任。有一次我在日记中写了一个相声,他看后作了很长的批语,说我有文学才能,让我给报社投稿,“有什么困难,我支持你!”给了我很大鼓舞。这本日记我一直保存到现在。
“红专”大辩论。党要求我们青年学生成为又红又专的革命事业接班人。作为学生,就是要政治思想好,学习也好,当然首先要政治思想好。辩论主要是“先专后红”还是“先红后专”等问题。大家发言讨论,写文章,最后统一认识。
我是极力想做到又红又专的,在班上我的学习比较好,爱读书,虽然积极参加各项活动,积极要求进步,可仍被视为走“白专”道路(虽然并没有公开给我贴“标签”),要求入团一直未批准。
大炼钢铁。1958年掀起全国大炼钢铁运动,要为“1070”(万吨钢)而战,“超英(国)压美(国)”。“一中”全体师生参加了大炼钢铁运动。在学校前面的小河里淘铁沙,用小簸箕、小盆子挖沙,然后顺水淘沙,铁沙较重,不容易冲走,落在盆底。河里满是淘铁沙的学生,蔚为壮观。
炼铁要木炭,学生成群结队到吴湾烧木炭、挑木炭。在校门外(今校门附近)建起了炼铁炉、炼焦炉。我参加了炼焦。部分师生披星戴月,食宿工地。桐柏一中成为省教育厅指定的炼铁试点学校,省教育厅还派来王景瑞指导炼铁,清华大学分析实验室也派人指导炼硅试验。学校处于停课状态,一直到第二年才复课。
勤工俭学。“一中”勤工俭学活动一度很红火。学校有农场,农场有土地、农工、农具、牲口,学生轮流到农场劳动。学校有砖瓦厂,在学校东面的山洼里,有专职工人,学生轮流去脱坯、装窑、烧窑、出窑。
1958年,学校建起了80间的大礼堂(在现在操场处),其所用砖瓦都是学校砖瓦厂烧制的。学校还有机械厂、肥皂厂、缝纫厂、面粉厂、发电厂、墨水厂、照相组、果园、饲养场等等。我曾参加了照相组和肥皂厂,自制的肥皂也有模有样的。
另外,我们还参加了扒城墙、除“四害”、“扫盲”、打山火等活动。
大约是在1957年春,县里要建“花果城”,要扒掉老城墙(在今淮安街西、淮河路北的一段)。任务交给“一中”师生。我们用铁锨、铁锹,把城墙土扒下来,进行平整,说是要栽桃树。这段城墙虽然扒了,但仍高于其他地方。不过以后并未见到什么桃树林,如今见到的却是高楼林立。
1957-1958年,全国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消灭“四害”(即“老鼠、麻雀、苍蝇、蚊子”;1960年3月,改为“老鼠、臭虫、苍蝇、蚊子”,给麻雀“平了反”)的运动。1956年1月公布的《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要求“从1956年开始,分别在5年、7年或者12年内······基本上消灭老鼠、麻雀、苍蝇、蚊子。” 全国实际上从1955年就已经开始了消灭“四害”的运动,1958年达到了高潮。

“一中”师生也都投入了这一运动,每人分了任务,每天拿着蝇子拍在校内外打蝇子,还用纸袋装起来上交,清查任务完成情况。
这一段时间,还开展了“扫盲”运动。每个同学胸前别上用粉色布块印制的“扫盲战士”胸徽,到学校附近街道群众家里教文盲认字。主要范围在学校东边的老街一带。
我们还经常上山打火(扑灭山火)。那时山火好像多一些,每年都要上山打火,主要是冬季。出发时每人带上大饭坨,拿上铲子或树枝子,到有山火的地方去打火,主要是南山,有时跑到湖北境内。打到大半夜,灰头土脸地回来,累得倒头便睡。
那几年,还多次参加保护麦苗防霜冻的活动。那时冬季好像特别冷,霜冻严重。严霜一打,麦子就蔫了,影响收成。县政府组织机关干部和学校师生参加保护麦苗防霜冻活动。
那都是在深夜最冷的时候,我们把碎柴草、锯末等搬运到邵庄等郊区麦田田埂上,等到霜快降时,统一指挥,一声号令,同时点燃碎柴草,烟气便慢慢升起,笼罩在麦苗上空,破坏霜冻,保护了麦苗。只是在等待点火号令前的一段时间,有点难耐,因为那时特别冷。
在“一中”的生活,转眼间过去了50多年。这些风雷激荡的日子,留给我的回忆,有的苦涩,有的甜蜜,但却是我生命中一段最难忘的宝贵的经历。

待续 “一中”岁月 (下)

作者简介

张长甫,男,19417月生,唐河县毕店镇张延龄村人,网名桐柏山人。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湖南衡阳师专、河南桐柏县教育局教研室、县教师进修学校、县教育局、教委从事教育方面工作。
曾为河南语言学会会员、南阳地区语言学会副会长。曾任桐柏县文联文学协会主席、作协名誉主席。
发表散文、评论、教学教研等文章百余篇。主编或参与编辑出版《耳顺集》、《桐柏历史》、《桐柏地理》、《淮源胜景水帘洞》、《淮源颂歌》、《桐柏山揽胜》、《桐柏文史资料(第四辑)》、《淮河源民俗》、《桐柏佛道文化》、《学习方法词典》等书十数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