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希彦 · 从祛湿利水看《伤寒论》的组方规律

 随阳 2024-09-12 发布于广东

图片

作者:刘希彦

《伤寒论》中使用范围最广的祛湿利水药,可能会出乎你的意料,居然是生石膏、芍药和五味子。说它范围广,是因为《伤寒论》治水分得很细,无论是表水、里水、肺水、膈水都有可能用到这几味药,比如大青龙汤(麻黄、桂枝、甘草、杏仁、生姜、大枣、石膏),青龙是主水的,本来是解表的药物组合,为什么被冠以“大青龙”之名?这个方子之所以说是治水,正是因为有生石膏这味药。
还有小青龙汤(麻黄、芍药、细辛、干姜、甘草、桂枝、五味子、半夏),温阳解表的药物组合里,有了芍药和五味子这两味药,才有了治水之效用。
还有真武汤和桂枝芍药知母汤里的白芍,越婢汤里的生石膏,苓甘五味姜辛夏系列方剂里的五味子,正是有了这三味药才增强了治水的作用。
这三味药并不是常规名相上的祛湿利水药,为什么能祛湿利水?这就要从《伤寒论》的组方原理说起。
在《伤寒论》的组方原理中,小便和汗是同源的。汗多的时候小便少,小便多的时候汗少。比如入秋后汗少了,小便就多了,这都是可以真实体证到的人体运行方式。从排病渠道而言,汗和小便都是排病渠道。从利水湿而言,最好的利水湿的方式不是发汗,而是利小便。因为小便是常态的,汗不是常态的,汗出得过多过频对气血还会有影响,所以水湿从小便排出是更有效的。
如何让一个以解表发汗为主的方剂转变为利小便为主呢?只需要加下行收敛药即可。生石膏是寒凉下行的;白芍是敛降下行的;五味子是酸敛下行的,还兼有敛肺的功效。这样才能解释真武汤的组方原理,为什么在这样一个有附子、生姜的温阳方剂里要加一味阴性敛降的白芍。也才能理解为什么越婢汤没有典型的热证,却用了生石膏,而且是生姜和生石膏同用。
由于这三味药是通过作用于人体的大循环,将人体的势能整体往下敛降来利水湿,在临证中,如果使用得当,力量之大不是寻常药物可以比拟的。
我们可以体会一下,在紧张工作的时候,常常半天不用小便,放松下来马上就想小便了。这是因为紧张的时候气血都顶在上面而不下行,由此可见整体势能下行对于利水的重要性,常常胜过那些作用于局部的辛燥淡渗药。
那为什么这几味药少有人知呢?是因为通行的理论多从名相上认识药物,某药治某病的思维已经固化了,很少能突破药物固有的标签,从药物和人体的真实关系来思考问题。
药物进入人体其实只作用于人体的应激反应和能量循环,并不能直接作用于病,这也就是某药治某病的用药方式常常无效的原因。只有破解了《伤寒论》的真实组方规律,很多看似不合理的方剂才能够理解,药物也才能活学活用。
再来讲一下其它的祛湿利水的药物。
第一类是辛热辛燥类。以白术、苍术、桂枝、细辛为代表,通过辛燥的力量,刺激机体将水湿吸收,或向上向外气化出去。
白术和苍术擅长气化中焦区域的水湿,其中苍术比白术更辛燥一些。桂枝入散剂和丸剂能运化中焦的水湿,入汤剂则更擅长运化体表的水湿。代表的方剂有苓桂术甘汤和五苓散。
细辛疏通孔窍,有辛燥之性,擅长气化肺区域的寒湿。代表方剂有小青龙汤和苓甘五味姜辛汤。
还有藿香、白蔻、白芷,这些是后世中医常用的气化水湿药,辛散而微热,也可以纳入经方的体系里来理解和使用,只不过他们的药性偏向于轻薄,更适合湿气,而不适合水饮。
第二类药物是向下淡渗类的,代表性的药物有茯苓、泽泻、猪苓、防己、绿豆、薏米、赤小豆。这类药物没有辛燥的气化力量,下行敛降的力量也不如生石膏和白芍、五味子,但是它们有清稀寡淡之味,能够刮掉人体的黏浊,从小便排出去。有些也略具走窜之性,比如防己,能够打开向下的细微孔窍,达到利水的效果。
如果是湿热的话,用茵陈、黄芩、黄连、黄柏、滑石。这些都是寒凉利水的。将大黄小剂量用,也有很好的祛湿热利小便的作用。
通过上述对经方用药的分析,我们会发现祛湿利水主要有这两条途径:一是增加机体的气化能力,通过向上和向体表气化的方式祛水湿;二是通过下行的方式将水排出去。经方里常用的白术和茯苓的组合就是如此,一个司气化,一个司下行。

专辑名:《清虚》(古琴)
演奏者:刘希彦

图片

喜马拉雅听书 · 刘希彦讲唐诗(请点击上方图片)


历史文章合集:
刘希彦讲诗词系列
刘希彦讲中医系列
刘希彦讲庄子系列

图片

天才成群而来—刘希彦讲唐诗》

岳麓书社

图片

《石头问道:刘希彦解读红楼梦
岳麓书社 


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伤寒论(第二版)》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大医至简—刘希彦解读金匮要略》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