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成人严重无症状高血压(高血压紧急情况)的治疗

 浪迹天涯soyxqc 2024-09-12 发布于浙江

严重无症状性高血压(高血压紧急情况)的定义是指收缩压≥180 mmHg和/或舒张压≥120 mmHg,但没有出现急性靶器官损伤(如心脏、脑、肾脏、视网膜等)相关的症状或体征。这类患者通常不会表现出如胸痛、呼吸困难、视力模糊、严重头痛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急性症状,因此被称为无症状性高血压

尽管患者没有明显的症状,但此类严重的高血压仍然需要及时评估和治疗,以防止进展为高血压危象(伴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高血压紧急情况),并降低长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管理的重点是逐步降低血压,避免过快降压导致灌注不足和组织损伤。

治疗

对于严重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的最佳管理策略尚未达成一致,尤其是在血压是否应迅速降低以及采用哪种降压药物方面。现有数据表明,门诊管理此类患者的效果较差,许多患者在初次评估后很快失去随访,且在随后的三个月内可能因复发性难以控制的高血压再次前往急诊。下面将详细讨论如何管理严重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

1. 降压速度

严重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降压速度是管理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整体建议是应在数小时到数天内逐步降低血压,尤其是在高龄患者或存在脑、心肌缺血风险的患者中,降压速度需更加缓慢,以避免因过快降压导致灌注不足的风险。

具体策略包括:

  • 逐步降压:通常在数小时到数天内降低血压。降压过快可能导致组织灌注不足,并引发脑卒中、心肌梗死或急性肾损伤。

  • 高龄患者需更慢降压:对于年老体弱、脉压差大的患者(如收缩压≥18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建议血压逐步降低的时间可长达一周或更久。

2. 短期和长期的降压目标

短期内管理的目标是将血压降至**≤160/≤100 mmHg**。在最初的数小时内,平均动脉压应避免降低超过25%至30%,以防止过快降压引发缺血性并发症。血压的降幅需根据患者的初始血压水平和临床背景调整。

  • 短期降压目标:最初2到4小时内应避免过度降压,目标是将血压降低到160/100 mmHg以上,特别是对于初始血压极高的患者。

  • 长期降压目标:经过初步处理后,患者的血压通常应进一步降至<140/90 mmHg或<130/80 mmHg(根据个体患者的合并症,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等)。在长期管理过程中,血压应在逐步调整药物和生活方式干预后逐渐达到目标。

3. 如何实现降压目标

根据患者的临床状况决定血压应在多快的时间内降低,采用不同的治疗策略:

  • 需要数小时内降压:对于一些高危患者(如存在主动脉瘤或颅内动脉瘤),建议在数小时内逐步降低血压。常见的药物包括口服克洛尼定(Clonidine)或卡托普利(Captopril),这些药物作用较快,适用于急性控制血压。

    禁用舌下硝苯地平:舌下硝苯地平已被证实可导致不可预测且快速的血压降低,可能诱发脑缺血或心肌梗死。美国FDA已禁止此药物用于高血压的急性管理,许多医院的ICU和急诊也已限制使用。

    • 口服克洛尼定:为短效药物,但不推荐作为长期治疗方案。

    • 口服卡托普利:用于非容量超负荷患者,可快速降低血压。对于存在显著肾动脉狭窄的患者需谨慎使用,因为可能会导致过度降压。

  • 需要数天内降压:对于不需要快速降压的患者(如血压非常高但无急性靶器官损伤的患者),降压可以在数天内逐步完成,尤其是之前未治疗的患者。

    • 恢复原有药物治疗:对于因不遵医嘱停药的患者,恢复其原有的抗高血压药物通常足以控制血压。

    • 调整药物剂量:对于已经在接受治疗的患者,可能需要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或增加其他抗高血压药物。许多患者接受的抗高血压剂量不足,因此增加剂量或引入额外的药物可以帮助血压达标。

    • 加入利尿剂:对于存在高盐摄入或容量负荷增加的患者,适量增加利尿剂(根据患者的肾功能选择适当的利尿剂)以及减少盐的摄入有助于控制血压。

4. 降压药物选择

降压药物的选择应考虑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是否存在其他合并症以及长期治疗目标。推荐药物包括:

  • 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长期降压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

  • ACE抑制剂或ARB:对于有心血管或糖尿病风险的患者尤其有效,推荐使用拉米普利(Ramipril)或厄贝沙坦(Irbesartan)等。

  • 利尿剂(如氯噻酮):尤其适用于有高钠摄入或容量负荷的患者,可有效帮助降压。

对于血压超出目标值20/10 mmHg的患者,通常需要两种或以上的药物联合治疗。联合使用长期作用的钙通道阻滞剂和ACE抑制剂/ARB往往更为有效。

5. 监测与随访

对于严重无症状性高血压患者,通常在急诊进行初步管理,以排除急性靶器官损伤。排除急性问题后,大多数患者可安全在门诊随访。监测患者的血压是否稳定,观察是否出现与高血压或低血压相关的症状,并定期调整药物以确保达到并维持目标血压。

  • 高风险患者:如有长期糖尿病、冠心病或曾中风的患者,建议住院监测和处理。

  • 稳定患者:可在门诊继续随访,通过自我监测血压或电话随访代替频繁的门诊就诊,确保血压维持在安全范围内。

6. 血压监测和长期管理

对于严重无症状性高血压的患者,长期管理需要定期调整药物剂量,以确保血压逐步达到目标值。在最初的几周到几个月内,患者需密切随访,通过调整药物来达到目标血压(通常为<140/90 mmHg或<130/80 mmHg,视患者具体情况而定)。

  • 持续监测:建议患者自我监测血压,确保早期发现异常波动。

  • 长期药物调整:在后续随访中,医生需根据患者的血压反应调整治疗方案,增加或减少药物,或更换更适合患者长期使用的药物。

7. 结论

严重无症状性高血压的管理应结合患者的风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急慢性管理目标。在没有急性靶器官损伤的情况下,建议逐步降压,避免过快降压带来的风险。个体化治疗策略、密切随访和及时调整药物对于成功管理此类患者至关重要。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些参考文献:

  1. Peixoto AJ. Acute Severe Hypertension. N Engl J Med 2019; 381:1843.

  2. Whelton PK, Carey RM, Aronow WS, et al.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Hypertension 2018; 71:e13.

  3. Williams B, Mancia G, Spiering W, et al.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Eur Heart J 2018; 39:3021.

  4. Astarita A, Covella M, Vallelonga F, et al. Hypertensive emergencies and urgencie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Hypertens 2020; 38:1203.

  5. Kim BS, Kim HJ, Lyu M,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practice patterns, and outcome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severe hypertension visiting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J Hypertens 2021; 39:2506.

  6. Paini A, Tarozzi L, Bertacchini F, et al. Cardiovascular prognosis in patients admitted to an emergency department with hypertensive emergencies and urgencies. J Hypertens 2021; 39:2514.

  7. Guiga H, Decroux C, Michelet P, et al. Hospital and out-of-hospital mortality in 670 hypertensive emergencies and urgencies. J Clin Hypertens (Greenwich) 2017; 19:1137.

  8. Fragoulis C, Dimitriadis K, Siafi E, et al. Profile and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ve urgencies and emergencies in the emergency cardiology department of a tertiary hospital: a 12-month registry. Eur J Prev Cardiol 2022; 29:194.

  9. Vlcek M, Bur A, Woisetschläger C,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hypertensive urgencies and subsequent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J Hypertens 2008; 26:657.

  10. Preston RA, Arciniegas R, DeGraff S, et al. Outcomes of minority patients with very severe hypertension (>220/>120 mmHg). J Hypertens 2019; 37:415.

  11. Jamerson K, Weber MA, Bakris GL, et al. Benazepril plus amlodipine or hydrochlorothiazide for hypertension in high-risk patients. N Engl J Med 2008; 359:2417.

  12. Weber MA, Schiffrin EL, White WB,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in the community a statement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and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J Hypertens 2014; 32: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