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才女是如何炼成的|林徽因心智模式

 遇见三山 2024-09-12 发布于浙江

林徽因宾大毕业照
上一篇写王庚陆小曼,也写到林徽因,发现我还从没单独写过林徽因,大众了解林徽因,很多也是来自她和徐志摩的八卦故事,但在我心中,她其实不止于才女,她才是心智成熟的大女主,一生兴趣和事业,爱情和家庭,个体和民族国家,她都处理得智慧优雅,忠勇坚毅,看看她的成长之路就可以知道她的心智模式如何养成和运作了。
先说林徽因一生成就:中国第一个美国宾大被追授的女建筑师(当时建筑系不收女生),国徽设计者,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和修建工作,并具体承担碑座饰纹与花圈浮雕的设计任务。中国建筑学会成第一届理事会理事,并担任《建筑学报》编辑,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1954年她与梁思成、莫宗江合著《中国建筑发展的历史阶段》这部名著。著有《林徽因诗集》《林徽因文集》 。
在那个女性普遍缺乏教育权和婚姻选择权的时代,她完全遵从内心意愿,选对专业嫁对人,比现在的大多数女性都活得精彩自在,才女林徽因是如何炼成的呢?
大概因为她很早就立志,这志向如灯如星照耀她一生不迷茫,这坚定远大的志向成就她一生事业和爱情都做出正确选择,每一步都对了,当然,她一生成就溯源都受惠于她有一段高质量的父女关系,这是真正的起跑线。

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
林徽因一生和异性的关系都很好,才华横溢的丈夫梁思成、浪漫唯美的恋人徐志摩、严谨睿智的仰慕者金岳霖,还有无数默默爱着她的崇拜者,这一切除了她秀外慧中魅力四射,也因为她很幸运有一个非常懂得如何培养教育孩子的父亲,这几乎导致了她一生和异性的关系都很和谐。
林徽因母亲不是正妻,所以林徽因虽然是长女,但是庶出,这让林徽因比同龄人早熟,因为是长女,也有机会随同父辈出行,林家祖籍福建,她1904年出生杭州,10岁时随进士出身的祖父林孝恂和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归国的父亲林长民赴京生活,12岁就读于英国教会办的北京培华女中,

林父极其喜欢这个聪明伶利的女儿,曾写过《做一个“天才女儿”的父亲》,家中很多大事都会跟她交流,去哪也喜欢带着她,于是林徽因16岁就随曾担任司法总长的林父游历欧洲,

林家父女在英国
这段经历对她的人生影响怎么估量都不过分,因为在伦敦受到房东女建筑师影响,她立下了攻读建筑学的志向,在此期间,她还结识了父亲好友徐志摩,对新诗产生浓厚兴趣。此时也不过17岁少女,她已谈过人生第一场恋爱,找到自己一生兴趣爱好,立下远大志向,已经赢过大多数同龄人和成年人了。此后的人生,她就是不断给这个兴趣爱好夯实基础,添砖加瓦,她所有美学诗学建筑学天赋才华一点没浪费,勇猛精进,直到成为中国建筑学的一代宗师级别的人物,至此,她的生命已成艺术,已成绝响。
林长民作为父亲,鼓励女儿的志向,带她去看世界,给她装上一对翅膀,用自己的高度把女儿托举到了一个最好的起跑线,这是一个父亲送给女儿最好的嫁妆,留给女儿最好的财富,足以滋养她一生。

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
20岁时,她和梁思成两人一起进入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学院学习,均从三年级课程读起。梁思成在美术学院建筑系,因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即注册在美术系,林徽因注册的英文名字是“Lin Phyllis Whei-Yin”。但是她仍选修了建筑系的主要课程实现了自己的志愿。

23岁从美术学院毕业后,她又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美术设计半年。当一个人目标清晰后,她就会尽可能让这个理想更丰满更完美,她之所以后面除了写建筑著作还能参与国徽和纪念碑设计,跟她年轻时修习过的这些美术训练是分不开的。

林徽因为何在徐志摩和梁思成之间选择了梁思成?
除了其他各种考虑,最重要也是因为她虽然浪漫唯美,热爱诗歌,但她那时已经立志,有了自己做建筑师的人生方向,这个理想是排序在男人前面的,恋爱和婚姻如果不能跟自己的志向结合,她是不会考虑的,何况那时徐志摩还没离婚,林徽因从小看到自己的母亲因为不是正妻而地位低下,怎么肯重蹈覆辙给人做妾?

林徽因徐志摩陪同泰戈尔
而梁思成和她志趣相投,是她真正志同道合的同伴,“对的人站在你的未来里”,她的未来可以有诗歌,但一定要有建筑,她的志向不是诗人而是一个会写诗的建筑师,所以除了其他原因,她在16岁时就立下的那个要做建筑师的志向,才是她后来一切人生选择背后的终极动力,是她最深处的心智按钮。

林徽因自己设计的婚纱
所以24岁时林徽因接受了梁思成的求婚,婚礼后同往欧洲游历,考察欧洲建筑,这是筑基于理想志向之上的亲密关系,这是门当户对,也是志同道合,是感情最重要的保鲜剂量,

因为志同道合,所以永远有共同话题,在一起永远有说不完的话,而且说的话题都是双方感兴趣的,而且除此之外,这个领域里身边很难再找到同样等级和密度的谈话对手,还有比这更难得的亲密关系吗?

所以后来夫妻偕同回国,24岁的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受聘于东北大学建筑系。

这和陆小曼嫌弃东北苦寒,不愿意陪同王庚哈尔滨就职完全相反,大概就是因为林徽因有志,这个志向支持着林徽因一生青云不坠,战争时期依然痴心做着全国建筑考察,

和梁思成在油灯下写建筑著作,画图,没有绝对的热爱是做不到的,没有远大的志向也是撑不下去的,仅有诗歌也是不够的,所以林徽因能耐苦寒清贫,也能耐奔波病痛,我曾经去过山西的佛光寺和南禅寺,这两个寺庙是目前国内仅存唐朝寺庙,也是被梁林夫妻抢救性发现出来的:

我在去佛光寺的路上想,当年没修路没导航,不知道梁思成林徽因夫妇是如何走过来发现这“中国第一国宝”的唐朝木结构建筑呢?管理处的石老师告诉我说梁林二位当年是骑着毛驴进来做测绘考察的,梁林夫妇来考察的时候,正值局势动荡,我看过一篇文章,描述当年他们如何做考察:
他们为了节约时间和经费,给全国的县级官员写信,请他们安排人搜寻调查,帮忙提供当地的古建筑资料,并随信附上一块大洋为考察路费。果然有人回信,非常迅捷方便地得到许多信息,如此大大节省时间精力。

在那内忧外患的年代,作为中国建筑学的开创者,他们当年游历欧洲看到西方各国的建筑之美,政府和民众保护之力而深有感触,年轻时的游学经历深深影响了他们后来的求学方向和治学精神,他们一颗痴心惦记着炮火硝烟中的建筑文物,是因为他们开过眼,见过世面,深深知道这些建筑的价值。
我想,这价值在于它们的档案性,还有它们所寓含的时间,看到它们,就像看到了时间,凝固的时间,不再流淌,供你细细观摩,测绘,战乱虽然惨烈,但终将结束,这些承载着历史烽烟的建筑,却将成为历史的见证人,不躲不闪,不遮不掩,静静等着后来人,慢慢诉说。

就在我为南山寺,佛光寺、南禅寺之美倾倒时,世界上的战乱依旧频繁,生灵涂炭,叙利亚的大马士革成为废墟,更多的文物和建筑躲过天灾却难逃人祸而被毁灭,我们又何尝能忘记圆明园的废墟!如此更可见当年梁林二位万里测绘考察之功,之远见卓识。

人生百年,记忆都会常常出错,如果没有这些文物,没有这些历史迷雾中的坐标,我们常常忘了自己的过去,忘了我们曾经“在”哪里,从哪里来,这是我们的精神资源,我们的知识结构,支撑木制古寺历经风雨地震种种千年不倒的屋脊和风骨,同样也是支撑着我们今日做人做事的脊梁和风骨,如果不信,去南禅寺走走看看,我相信你会同意我的说法。
文物是最好的爱国主义教育,何须去大都会博物馆或大英博物馆,荒郊古寺,我们就曾有过如此灿烂的文化和文明,如此令人恭然肃然又欢喜不尽的美,你怎能不以身为中国人而骄傲?——《人说山西好风光:平遥和五台游记
在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林徽因和丈夫梁思成作为文化人和知识分子,用自己的方式,在文化战场上给了日本学者说“中国无唐构”的响亮回击,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

但她又不仅仅是才女,她也是烈女,是有风骨的中国之“士”,林徽因儿子曾回忆说,战乱时一家人逃难到李庄,儿子问妈妈如果日本人打来了怎么办,林徽因看着家门口的江水平静地说:还可以跳江。
有才华有风骨,有志向有情怀,内心强大,心智成熟,这样的女人,谁能不爱呢?

林徽因是幸运的,她被高质量地爱过,她也回报了这个世界,追寻一生所爱,遵循内心的声音,高质量的创作,实现志向,活出自己的人生使命,熠熠生辉,光照千古。这就是她爱这个世界的方式,爱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的方式。

父亲是女儿人生第一个异性,父女关系就是女儿和异性的互动模式,女儿在和父亲的互动中学习如何与异性相处,长大后也会选择熟悉的跟父亲相似度更高的异性相处,结成亲密关系,大多数女性的第一段亲密关系都能看到父女关系的影响,如果第一段关系过于强大导致影响深远,甚至会不断重复到第二段第三段关系,少数自我反省能力强的女性可以走出父女关系的影响,成长后的女性不再满足于做女儿的角色,在第二段亲密关系中可以成长为真正成熟和独立的成年女性,进入真正的妻子和合作伙伴角色,超越和创造一段全新的关系。
林徽因的一生既有复制又有创造,无论贫穷富贵,顺境逆境,她自带小宇宙,青春无悔,愿天下女人都能遇见爱,遇见志向,遇见创造。


我还写过:小坐蒲团听落花|张充和

他不止是陆小曼前夫|读王庚传

持志如心痛

最近开课:9.21-22三山心智管理2阶《人格领导力高级班|九型人格》报名帖

成才又成人|企二代接班陪跑训练营报名

我的文章:遇见三山

我的视频:B站“遇见三山” |视频号“遇见三山”

我的音频:喜马拉雅“遇见三山”

我的书:微店 |遇见三山

《金融人札记》《九型人格与自我认知密码》

《自我教练:成为一个人》《一次忘记时间的旅行》

《保险人自我修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