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地图老汉口 · 拾——因地制宜的法俄租界

 老波比 2024-09-12 发布于湖北
图片

汉口十问

汉口是城还是堡?

汉口缘何洪涝频发?

汉口“堤、墩”何其多?

涓涓玉带何处寻?

铁路争端因何起?

“华界”“租界”界与界?

租界如何“借”与“还”?

宫庙会馆今安在?

私园何以变公园?

洋行码头知多少?

十·因地制宜的法俄租界

01

法租界的历史沿革

法租界选址

法国于1863年取得了在汉口开辟专管租界的权利,但因划地范围与清政府有矛盾未能开辟。当时唯一的法国建筑就是建于 1865 年的法国领事馆,在1877年汉口镇街道图上可以看到,在城东北角有英国人修建的跑马场,法租界在此设立领事馆,为法国在此建立租界埋下伏笔。

1896年《汉口法国租界租约》正式订立,划地范围为“沿江岸上起俄国租界,下至德租界通济门止,计长96丈;其南首由大路至江岸,北首深17丈;在大路之内,西南至俄界起,东北抵城墙官地止,长117丈,总面积187亩。”所以,法租界在西侧的界限已经至汉口城墙官地。英国人在此修建的跑马场在法租界划定后随后也被拆除。

图片

1877年汉口的法领事馆(底图为1877年汉口镇街道图)

法租界扩界

1898年,卢汉铁路开工,在汉口于城墙西北侧修筑铁路线,在卢汉铁路建设后,法国就开始沿铁路扩张其势力范围的活动。从1926年的汉口地图可以发现,法租界的范围拓至城墙遗址之外,成为五国租界中距离平汉铁路大智门火车站最近的界域。

图片

▲ 租界划分(底图为1926年汉口地图)

02

法租界的功能布局动态演变

第一次划界时期

1896年法国政府第一次与汉口合约划分租界后,许多来汉经商的法国商人入驻进去,他们在租界内大肆兴建厂房、洋行等,还有许多自用的别墅和洋房,这一时期的法租界逐渐成为给资产丰厚的外国人居住的高级住宅区和商业区。

扩张后时期

1902年法租界沿着汉口堡城墙外侧扩张土地,1906年平汉铁路通车,因为铁路的终点站大智门火车站就在租界扩张地旁边,法租界从而被带动了整体发展,城墙内以大型工厂、铁路局、铁路饭店、银行等公建为主,也有一些富人的住宅,沿江一带以当时法租界最大的洋行——立行洋行主要经营。因为当时汉口城墙还未拆除,法租界就将绝大部分平民居住区设置在城外,形成了里分区域。

关于租界独有的里分住宅形式,据现有地图资料,1930年的法租界里分画的最为详细,包括

扩界前区域同兴里 太兴里 首善里 首安里 圣德里 伟英里

扩界后区域:协隆里 福隆里 承厚里 仁厚里 七政里 华宝里 宝华里 长清里 德兴里 新成里 辅堂里 永贵里 永安里 潞安里 公德里 三德里 庵平里 如寿里 永庆里 三阳里 海哲里 永平里 昌平里

图片

▲ 法租界建筑类型分布(底图为1938年最新汉口市街详图)

图片

▲ 法租界建筑分布(底图为1930年法租界图)

当代时期现状

现存法租界历史街区是整个租界街区内里分保留得最多的,但不像俄租界开发了“黎黄陂路历史文化街区”,或者像英租界修缮出网红的“平和打包厂”,其历史建筑均缺乏整体保护,建筑与街巷、社区之间无联系,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街区体系。幸而,近几年政府逐渐重视起这一问题,大智门火车站旧址重新引起他们关注,被辟为交通博物馆,法租界历史街区的保护工作逐渐走上正轨。

图片

▲现法租界留存里分(底图为2020百度地图)

图片

▲ 大智门火车站博物馆(来源:作者自摄)

03

俄租界的历史沿革

俄租界在汉发展的三个时期

甲午战争后,俄方假借帮清政府向日本夺回辽东地区,向清政府索取租界作为报酬,于1896年正式与江汉关监督签署《俄国汉口租界租约》,划下了英、法租界之间414亩的土地。

虽然到1896年俄租界才正式划分,但其实俄商势力早在汉口开埠不久就进来了,从清同治年间的武汉城镇合图就可以发现,当时的汉口已经有了俄领事馆。几十年间,城墙内边缘的大片荒野,逐渐发展为一个现代都市的滨江区域,大力带动了当时汉口的贸易发展。而这个阶段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图片

▲ 三个时期一览表

图片

▲ 汉口堡内的俄领事馆(底图为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

俄租界的历史规模

从1896年设立俄租界开始,到1925年汉口政府收回俄租界,俄租界的土地范围基本没有变化。因为甲午战争后俄法是联盟国,所以在设立租界时,两国共同划分汉口堡城墙边上的一大块地,因俄当时军事力量更强势,俄占这一地区的三分之二,法占三分之一,分别与清政府订约。

但租界期间,法租界进行了一次向汉口堡外的扩张,俄租界的范围却自始至终都没有变化。

图片
图片

租界范围(左1918年俄法租界 右第二特区与法租界1938年)

04

租界的功能布局动态演变

租界租收时期

俄租界设立之初,“河滨街”除了有俄美瑞领事馆,因其毗邻长江航运,多设银行、洋行工厂、码头等用地,如中央银行、顺丰茶栈、大阪汉宜趸船码头;而学校、医院、教会等公共设施建筑以及居住区,多分布在鄱阳街、胜利街与中山大道之间,如汉光中校、万国医院、美国海军青年会。

图片

▲ 1938年俄租界建筑类型分布

(底图为1938年最新汉口市街详图)

1925年租界被收回后,俄租界逐渐成为汉口政治中心要塞,1927年的“八七会议”就发生在这里,后来国民党也在这里设置了许多行政首脑机关,没有可以新建楼房的土地,就将曾经的洋行、公寓的建筑改造为办公楼,比如曾经的怡和洋行住宅后来是八七会议召开地址。

图片

▲  八七会议会址

当代时期现状

汉口俄租界对于当代研究租界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租界期间,在俄租界内的居民来自各个国家,所以俄租界的建筑风格有各国的影子。虽然经历了武汉城市建设的“大侵略”,部分历史建筑被改建成现代建筑,如原顺丰茶栈工厂被拆除建设18层高的长海大酒店(图4.18),万国医院被拆除建设15层高的武汉市中医院,但一些重要的历史建筑还有保留修缮:巴公房子、新泰大楼、俄国领事馆等等。

图片
图片

▲ 左顺丰洋行  右长海大酒店

05

法俄租界的城市形态肌理

法俄租界因历史原因,同年选定同一地块进行划分,是继英租界后第二进入汉口堡的,地块在英租界与城墙边缘之间。正因为英法俄三国租界位于汉口城内,它们受制于城内原有的街巷道路以及城墙线路,不同于城外德日租界的地块规整,相应的内部街巷肌理也很明显比德日租界混乱。

图片

▲ 英俄法租界与汉口城墙关系(底图为1864年武汉城镇合图)

图片

▲ 英俄法租界城市肌理与德租界对比

(底图为1912年汉口租界地图)

通济门——一元路与洞庭街的交汇点

通过对比1877年和1938年的租界区地图,可以清晰的找到穿过英租界与俄法租界的那条弯折了的街巷,在清朝年间这条街巷叫后街,设立租界后是鄱阳街+三教街+吕钦使街,以这条街巷为依据,可以推测出通济门的所在位置,就在现如今一元路与洞庭街的交汇点,更能够解释为何俄租界中心有那样一条斜穿地块的道路。

图片

▲ 1877年后街与通济门关系(底图为1877年湖北汉口镇街道图)

图片

▲ 推测被拆的通济门位置(底图为1938年汉口地图)

而对通济门的猜测,在一张1898年以前的和一张1913年的汉口租界地图上可以得到证实,1898年以前的这张地图上明确表达出后街、城内租界和通济门的关系,而1913年的地图上,虽然这一年汉口城墙已经被拆除6年了,但绘图者还是在地图上用虚线标出了城墙和通济门的位置。

图片

▲ 1898年以前的汉口租界地图上通济门

(底图为1898年前的一张汉口地图)

图片

▲ 1913年汉口租界地图上的汉口城墙和城门

(底图为1913年汉口地图)

法租界城市形态肌理

法国传统建筑风貌区段(原法租界)的面积为 32.8 公顷,特点为方格网与似放射型的街道,空间布局灵活,与法租界母国的街巷布局有异曲同工之处,所以许多研究学者认为是受到法国奥斯曼的城市规划思想影响。但根据对历史地图的研究,法国第一次划界时就形成这种与众不同的街巷肌理的原因,是法租界在设立之初就紧挨汉口城墙设置,城墙是弧线线路,导致法租界与城墙衔接的地块形状是不规则的,路网自然出现斜切状。

图片

▲ 1930年法租界街巷肌理(底图为1930年法租界图)

扩界后依然保持斜向路网,是受当时平汉铁路的影响,铁路终点站——大智门火车站正好设置在法租界外,车站也是由法国人设计修建,所以法国人更希望能够获得大智门火车站的掌控权,将扩张地的街巷方向直通向火车站,便于依靠大智门火车站发展经济。但受制于当时汉口政府的政策,法租界并未能直接扩张到铁路旁边,而是扩展至离铁路200m处,界限内是规整的里分住宅区域,界外则是杂乱的华界棚户区域,居住环境恶劣。

图片

▲ 法扩界区域街巷与大智门火车站关系

(底图为1938年汉口地图)

图片

▲ 卢汉铁路两边的租界与棚户区的肌理比较(来源:参考文献)

俄租界城市形态肌理

俄租界因设立之初与法租界商议合分一整个地块,所以法俄租界的地块都是不规则的,呈L形互嵌,但俄租界的路网系统大体上是沿着长江垂直或平行设置,垂直于长江的街道更利于工厂至水运的卸货与装货,如沿江大道、中山大道、鄱阳街都是平行于长江,而合作路、兰陵路、黎黄陂路等是垂直于长江的,所以当时俄租界最大的两个砖茶厂——新泰茶厂和顺丰茶厂,就选址在合作路与兰陵路路口,毗邻长江码头。

图片

▲ 俄租界街巷、茶厂与码头关系(底图为1918年汉口市街全图)

俄租界地块内有一个中心三角区域,在这个特殊节点矗立着栋红砖房——巴公房子,时隔一百年,这栋房子因其特殊的三角造型广为人知,成为现在武汉著名的网红打卡点,而造就这特殊造型的最根本原因是围绕在其周围的三条街巷——鄱阳街、洞庭街、兰陵路,但许多研究俄租界或巴公房子的人对这三条街巷的形成避而不谈。经过对历史地图的观察与分析,在巴公房子弯折的现今鄱阳街是曾经租界时期的三教街,也是清朝年间的后街,并非后人所猜想的俄租界自己设计的路网,而是沿袭汉口堡原有的街巷,一百多年都未曾发生大的改变。

图片

▲ 鄱阳街变迁(底图为1877、1938年历史地图及2020百度地图)

图片

▲ 巴公房子(图片为作者自摄)

06

法俄租界的街巷名称演变

法俄租界街巷名称变迁一览

图片

▲ 1926年法租界街巷名称(底图为1926年法租界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法租界街巷名称演变

图片
图片

▲ 街道名称变迁一览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左右滑动查看

俄租界街巷名称演变

图片

以战争和外交命名的法租界街巷

法租界道路格局是“三横六竖”不规则网格状,租界期间形容法国街道的词语主要和当时的法国战争有关。

亚尔萨斯罗南尼其实就是法国大东部大区,阿尔萨斯-洛林,这个地区曾被德国抢夺后又被法国夺回,为庆祝,1918年法国把西贡街(街名来源法国的一个殖民地越南西贡)更名为亚尔萨斯罗南尼街。不仅是这条街,法租界内还有许多街道名称是和战争英雄、当政总理有关,于是就有了大法总理街、福熙大将军街、玛尔纳得胜纪念街、威尔逊总统路。

法租界街巷命名除了与战争相关外,还有与国家外交有关的,比如德托美领事街,德托美就是一位曾经驻华的领事,还有玛领事街。1945年法租界被汉口政府收回后,那些一听就是舶来的路名是肯定要修改的。所以巴黎街被改名为黄兴路,福煦大将军街改名为蔡锷街,而霞飞大将军街改名为岳飞街。

贴近民国国情的俄租界街巷名称

俄租界道路格局是四路六街一小街,近似网格状,不同于法租界街道命名的异国风情,俄租界街巷命名思路更贴近于当时民国国情,所以有一些路名至今都在使用:兰陵路、(黎)黄陂路、合作路、南皮街。

从1938年俄租界地图上可以明显发现平行于长江的五条街命名是有顺序的:一德街、两仪街、三教街、四民街、五族街,与德租界内垂直于长江的六条路(一元路、二耀路、三阳路、四维路、五福路、六合路)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可能由于俄租界这几条街街名涉及封建思想,并没有沿用至今。

珞珈山街:这是当年俄租界内里面唯一一条用英文命名的道路(威尔逊路属于法俄界限街),珞珈山街在租界时期的英文路名为“Lockerbie Road”,中文路名为“洛加碑路”,“Lockerbie”这个单词来自于古挪威语,意思是“寂静的农场”。洛加碑路两边的房产都属于英国怡和洋行,整块区域实际上是租界中的租界。1946年根据汉口地区“横街直路”的统一道路命名原则,调整为与武大所在珞珈山呼应的“珞珈山街”。

图片

▲ 一德街、两仪街、三教街、四民街、五族街

(底图为1938年汉口地图)

结语

图片

现如今,法俄租界已经变成了普罗大众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在这里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和娱乐。近期原俄租界内的黎黄陂路在举办夷马市集,游客火爆,人流如织,越来越多的人对俄租界的历史产生兴趣,而法租界与其对比显得冷清的多,今后如何维持俄租界的繁荣和发掘法租界的魅力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总编辑 / 赵逵

撰稿 / 方婉婷

编辑 / 王斯莹

主要参考文献 / 

[1]李奇伟. 汉口法租界历史性建筑保护与再利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2]周围. 历史地图和影像中的汉口华界城市空间要素演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9.

[3]张世栋. 租界建筑的保护和再利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