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那会,父母很忙,和儿女相处的时间很少,甚至大家在不同的城市居住,一年都难得见面一次。 父母退休后,就有了大把的时间和儿女相处,甚至会卷起铺盖,去儿女家住很久。 也可以帮忙带娃,享受天伦之乐。 想法总是好的,但是实践起来是有难度的。 退休老人如何处理父母和儿女的关系,要多动脑筋,也掌握互动的技巧。 01 父母和儿女,太较真就输了。 我的一位作家朋友,退休之后,就和妻子就去女儿家住,帮忙带娃、做家务,都很勤快。 一开始,女儿女婿是特别欢迎的,因为老父母把家里的琐事管好了,年轻人就能腾出更多时间去赚钱。加班的时候,也不担心娃没有饭吃,没有人管。 这三代人同住一屋的时间长了,矛盾就来了。 有一天,娃的一个手表,弄丢了。 女儿问老父母,怎么丢的。 老父母也说不清。 本以为这一件事就过去了。 女婿回家,又问手表是怎么丢的。 老父母就火了:“大不了,我们帮娃买一个,哪能像审问犯人一样,反复审问呢?” 到过年的时候,大家卫生大扫除,在屋角里找到了手表。 失而复得,本来是好事。但是老父母又火了:“这被冤枉的日子,不好受啊。” 接下来,大家都气嘟嘟,没有好脸色看。
手表弄丢了,没有冷静思考,张口就质问,确实让人不舒服;没有把重心放在补救措施上,大家扯几句,就像翻旧账,而不是处理问题。 把小事计较起来,人就会困在“小事”里,从而把未来的美好,也弄丢了。 父母和儿女计较起来,有三种祸害。 第一,计较,导致格局变小。总是盯着小事,就不能释怀,从而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第二,计较,导致针锋相对。大家都认为对方错了,自己没有错,不能换位思考。 第三,计较,导致没有退路。你也放狠话,我也放狠话,这就导致谁都不考虑,以后放下面子,过好日子了。 最可怕的是,计较在持续,那么祸害就会持续放大,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 在《警世通言》里,有一个叫赵京娘的女人,被土匪绑架了。 还好,她遇到武艺高强、人品不错的赵大郎,将其从土匪窝里救出来,还送回家。 赵京娘的父母、哥哥一致认为,两个孤身的男女,走了几百里路,相处了很多天,就做了卿卿我我的事情。 父母、哥哥要求赵大郎,娶走赵京娘。家里是容不下一个失身的女儿了。 赵京娘被逼无奈,选择了自尽,证明自己是清白的。
没想到,被土匪欺负就算了,回到家,又被家人苦苦相逼。 不管是谁,计较起来,破事变大破事,鸡毛诱发鸡飞狗跳。 02 父母和儿女,要自带三分糊涂。 如果说,计较是一根针,那么糊涂就是一块海绵。 拳头打在针尖上,痛苦万分;打在海绵上,很舒服,并且海绵凹下去了,还能复原。 每个人都带着三分糊涂,那就有了“温润如玉”的社交智慧了。 儿女糊涂,孝顺而不计较。 分明是买了一千块的衣服,偏要告诉父母,就是两百多。 儿女知道,父母一辈子都节俭,哪舍得花一千元去买衣服呢?还是撒个谎,让父母开心地穿新衣服吧。 几个儿女,有人很孝顺父母,有人爱理不理。孝顺的人,尽己所能,至于其他的人如何做,管不了。 如果父母住进儿女家,儿女对父母的一些陋习,能够提出建议,但更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比方说,父亲喜欢喝酒,儿子建议父亲少喝,但是不抢走酒杯。 父母跟不上时代,常常做一些不合常理的事情,儿女看到了,应该管一管,但不要指责,谩骂。 糊涂的儿女,是胸怀宽广的儿女,把父母的不完美,兄弟姐妹的丑陋,变得如一粒灰尘那么小了。 父母糊涂,帮忙而不添乱。 作家“荷华”写了一个故事。他的女儿总是带着耳机,对家人的话是充耳不闻的。 他认为,女儿在逃避现实,就常常责骂。 有一天,他在厨房做饭,一个勺子从柜台上掉下来,发出声音。女儿迅速跑过来,问:“没事吧?”原来,女儿不是屏蔽了所有的声音,而是不喜欢父母的唠叨,内心是在乎父母的。 那一刻,作家理解了女儿,责骂少了,允许多了。 老父母,在儿女家做家务,带娃,是好事,但是好管闲事就不对了,还是做一个“少管闲事养精神”的老人吧。 不掺和儿女的婚姻,不问儿女的收入,不谈儿女的丑事,不抱怨娃有多难带,不指责儿女花钱......让儿女的一切,在眼皮底下,从容过来,从容过去。 糊涂就像矛盾的润滑剂,可以让关系顺滑起来。 03 在家庭里,做糊涂人,其实很简单。 钱财方面:大笔的钱,明算账;花小钱,随意。 习惯方面:违背道德法律的习惯,给予纠正;小事,眼不见为净。 言语方面:有理让三分,无理让三步,常常能闭嘴。 过往方面:说起旧账,失去记忆;说起幸福,总是记得请。 一家人,揣着明白装糊涂,知根知底知人情。 作者:布衣粗食。 关注我的文字,走进你的心灵。 文中配图来源于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