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惜我、念我、赞我、叹我多少事 千年以后 可否轻唤我一声云长 ▼ △ 点击音频收听 写在前面:在儒家,他是武圣、是文衡帝君;在佛教,他是伽蓝菩萨、是盖天古佛;在道家,他是协天大帝、是翔汉天神;儒释道三教,唯有关公受三家供奉。初识关公之威名,缘自儿时所看三国“桃园三结义”之篇章:刘备、关羽、张飞三人,聚于芳林之内,把酒言誓,共祭皇天后土,誓曰:患难相恤,福祸同之,期以同心共济,共赴凌云之志。彼时年幼,仅略窥其义,而心向往之。 关羽,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解州镇)人,山西作为武圣的故乡,民间百姓更是对其忠勇仁义崇拜有加,随处就可看到关帝庙及塑像。 在太原,据《阳曲县志·卷一·舆地上》所记:“关帝庙在城共有二十七座。”此二十七庙中,历史最为悠久者,莫过于校尉营之古关帝庙,而论规模之壮阔,建筑之宏伟,则首推庙前街之大关帝庙,巍然屹立,蔚为壮观,诚为群庙之冠也。 上文写了《纯阳宫》,今天再分享下太原这一座明代建筑——太原大关帝庙,该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庙前街,于金元遗址上重建,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崇宁殿(正殿)、春秋楼,两侧分别有钟鼓楼、东西廊房、东西配殿、东西配楼等建筑。各建筑以甬道相连,地方特色浓郁。据庙内碑文记载,大关帝庙在民国33年整体修缮,解放后,这里一度被作为庙前街小学,推测庙内一众造像应该也是毁于同期,但也得益于小学入驻,部分建筑得以延续。现存主体建筑为明代遗构,余多为清代。 山门 山门,清代遗存,面宽三间, 单檐硬山顶,圆形花窗,明间前后檐出抱厦、廊子各一间,前檐抱厦为单檐歇山顶,檐上吻兽齐备,且高于次间屋顶,平面呈“中”字形布局,小巧精致,色彩鲜明,颇为精美 山门斗栱两朵分置前檐抱厦转角处,五踩双下昂,耍头刻成龙头,角梁90°相交叉设斜昂两道,用材纤弱 山门右侧的文保碑,2013年3月5日,太原大关帝庙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过道 山门后檐,屋顶布灰瓦,琉璃剪边,这个位置可见明间廊子是高于次间,左右对峙有钟鼓楼。在古代,钟鼓楼分别建于山门东、西两侧,暮鼓晨钟,以壮威仪 钟鼓楼 钟楼,属清代遗物,上部匾额题有“声闻于天”,面宽、进深各一间, 二层单檐四角攒尖顶, 一层前后檐各设板门,便于通行,东西两侧墙体封护 钟楼后檐 钟鼓楼最外两侧为东西厢房,墙上分别叙述着及关羽的生平事迹及后世影响等 崇宁殿 山门进来,正北方向就是崇宁殿,殿因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帝君而得名,也是供奉关羽的正殿,明代遗构。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屋顶布灰瓦,蓝琉璃瓦剪边,前檐当心间出抱厦,仿宋式做法 崇宁殿底设台基,四周环置压檐石,整体平面呈“凸”字形, 抱厦上有“精忠贯日”匾额 殿门上方“神勇”匾额 殿中塑关公帝装像,双手抱笏,目光严峻,左右为关平、周仓塑像,上部匾额为“神功仁佑”,两侧摆放着有“忠”“义”二字的青花瓷瓶,殿内主体梁架、所施彩绘基本都是明代原物 殿内彻上露明造,梁、枋、柱均用材粗大,五架梁上立瓜柱,承托上金檩及三架梁,其上置荷叶形大垫墩与仰莲形角背上下重叠,上立脊瓜柱,承托脊檩与随檩枋, 两侧施叉手,举架甚陡。梁架上虽残留部分彩绘,但颇为素雅,为山西地方汉文锦图案 五架梁对后檐双步梁 抬梁式构架 殿内柱础石为素面覆盆式 四角各设抹角梁一道,45°上置大角梁 , 大角梁后尾搭于抹角梁上以承荷载 外檐转角部分,各梁头均作三幅云状 殿外柱础石,右侧凸出部分应该有抱柱,原物?前朝遗留? 崇宁殿后檐,三开间,无斗拱,匾额题有“乾坤正气”四字 关羽生前喜读《春秋》,为此世人建庙每以“春秋”为名建楼,又因孔子作《春秋》时,为祥兽麒麟被猎而叹息辍笔,故《春秋》又名《麟经》, 因此春秋楼又称麟经阁。 崇宁殿后即是春秋楼,为二层楼阁式,面阔三间,重檐歇山顶,前檐设廊,东侧塑有赤兔马一匹。整体建筑位于后院轴线北端,也是大关帝庙最高建筑,遵循“前朝后寝”之格局,为关帝后堂、寝宫、读书之所 中部为关公戎装像,关公左手为关平像,右手捧刀为周仓像 室内东侧有楼梯,可上至二楼 二楼正北方向塑有关公夜读《春秋》像,左右楹联“青灯观青史着眼在春秋二字,赤面表赤心满腹存汉鼎三分” 转角处放射性布椽 四周墙壁有《春秋》全文 站在春秋楼上,对面为崇宁殿, 其实可以感受到春秋楼建筑都比较新,其在1998年曾被大火烧毁,仅留四周残柱断壁,今天春秋楼是修缮后的 大关帝庙除了主殿外,还有一些偏殿、配楼基本清朝风格,或是近代增补,尤其众碑刻风化严重,建筑趣味较低,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不过,细心观察还是可以发现一些特色: 墙下有镂空的孔洞,名地牖(yǒu)。这可不是排水口,而是类似于现在空调和新风系统的作用,主要起防潮、通风、防止柱子腐烂 古代山墙内多有柱,地牖的应用使木构件始终处于干燥通风的环境,是古建筑得以“延年益寿”的重要手段,当然一些高级建筑地牖常用透风砖或精美纹饰刻件封堵,以防鼠害 单坡顶建筑,左为单坡顶,右为常见的双坡顶 单坡硬山顶,相比较双坡建筑来说,其占地面积少,梁架简单,节约建造成本。常用于偏房、耳房以及过道房等 关羽,乃三国之骁将,深谙大义,嫉恶如仇。徐州之厄,困于土山,操以“三便”诱降,羽则以“三约”明志,誓守桃园之誓。夜读《春秋》,秉烛达旦,非唯忠于皇兄,实乃诚信之性使然。闻兄下落,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辞曹归刘,真乃“忠不顾死,义不负心”之楷模。 羽殁后,渐被神化,民间尊曰“关公”,美髯公之名远播。历代帝王屡加褒奖,至清,更尊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与文圣孔子齐名。民间敬之为财神、儒家礼为武圣、佛门列为伽蓝、道教尊为帝君,忠义之名,光照千秋,威震华夏。遍观神州,关庙林立,数以千计,足见其崇仰之盛。 乱世中的信义 伟哉时代,必育伟岸之精神;崇高之业,待楷模以领航。诚信为基,忠义为魂,乃我华夏民族千古之粹德。溯我浩瀚史乘,“信义”之道,已融血脉。山西之地,文明守望之邦,三晋儿女,信义之事,繁星点点,难以尽数。有如霍去病者,瀚海饮马,忠于大汉;薛仁贵者,三箭天山,佑护大唐;杨家将者,雁门镇守,誓保大宋;更有日升昌商号,信誉至上,一诺千金,皆为信义之典范。而云长公,信义之化身也,承先贤之遗风,扬信义之旗帜,其意深远,其力无穷。于今之时,关公之精神,犹具现实意义,焕发永恒之光。信义之道,必将以更加深邃之中华底蕴,融入民族复兴之壮阔征程,共铸辉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