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巨哲:庄子眼中的“有用”与“无用”

 行为逻辑 2024-09-15 发布于天津
在《逍遥游》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惠子对庄子说:“魏王送给我大葫芦的种子,我种下后结出的葫芦大得可以容纳五石。用它来盛水,它却因质地太脆无法提举。切开它当瓠,又大而平浅无法容纳东西。我不是嫌它不大,只是因为它无用,我把它砸了。”
庄子说:“你真不善于使用大的物件。宋国有个人善于制作防止手冻裂的药,他家世世代代都以漂洗丝絮为职业。有个客人听说了,请求用一百金来买他的药方。这个宋国人召集全家商量说:'我家世世代代靠这种药从事漂洗丝絮,一年所得不过数金;现在一旦卖掉这个药方马上可得百金,请大家答应我卖掉它。’这个客人买到药方,就去游说吴王。那时正逢越国入侵吴国,吴王就命他为将,在冬天跟越国人展开水战,大败越人,吴王就割地封侯来奖赏他。同样是一帖防止手冻裂的药方,有人靠它得到封赏,有人却只会用于漂洗丝絮,这是因为使用方法不同啊。现在你有可容五石东西的大葫芦,为什么不把它系在身上作为腰舟而浮游于江湖呢?却担忧它大而无处可容纳,可见你的心地过于浅陋狭隘了!”
庄子的结论很有意思。
一般人可能认为惠子不懂大葫芦的使用方法是因为不懂得变通、见识少,但庄子却直指问题的核心在于心,认为是心胸狭小、格局小所致。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
究竟是因为见识广、认知高才会有大胸襟、大格局,还是因为有大胸襟、大格局才会有大的见识和高认知?
庄子给出的答案是心为根本,即有大的胸襟、大格局才会有后面的见识广和认知高,懂得变通。
当然有人会说两者相辅相成,但在此我们不做这种辩论讨论,只探讨一般情况下哪个较为先的问题。
我赞成庄子的观点:心为本。
这可以从根本上解释很多现象。
比如,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有大志向,不断让孩子见更大的世面、开阔眼界,但很多孩子最终并未遂家长心愿。这就是心之根源的问题。
如果一个孩子有大志向,无论先前是否见过大世面、开阔过眼界,他都会主动走向那条路。志向会带来强大的信念和刚毅的行动,先前不具有的东西,后面自然会慢慢聚拢。
而且,强迫一个人做出行动上的改变比较容易,而改变一个人的心却很难。
由此可得出一个结论:
人的心只能自发地由自己去改变,很难有外界的人和物去影响。
“有用”与“无用”的根本不在其表面,而在于其内在的“心”。
这也给了我们很好的一个启示:我们对别人不要有过多要求和期待,尊重他人的内心、志向和心理格局,因为他们自然会做出相应的事情,而不是硬生生地把一个人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尊重人和事发展的规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