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晓声《不装深刻》:“不装”,才是一个人真正的成熟

 小婷半清 2024-09-15 发布于河南

装深刻很累,放下才是解脱

《人世间》爆火之后,原著作者梁晓声得到了更多的关注。
这部作品,时间跨度50年,从一个普通百姓家庭的成长轨迹,让我们看到了社会的巨大变迁;
也从人物的悲欢离合中,让我们感受到了亲情的浓烈和真挚。
梁晓声挖掘到了每个人物的善良和正直,通过不同人物的不同命运,向读者传达了向善、向上、向美的积极人生观。
中国青年出版社副总编辑李师东这样评价《人世间》:于人间烟火中彰显道义和担当,在悲欢离合中书写情怀和热望。
《人世间》出版时,梁晓声已经68岁,这部书得到茅盾文学奖时,他已经70岁。
今年八月份,已经75岁的梁晓声又出版新书《不装深刻》,记录了他最近两年多时间里一些读书的感悟。
在这本书里,梁晓声老师这样说:“活到今天,我的一个清醒是再也不装了。”

1

 读书改变命运
1949年,梁晓声出生在哈尔滨,父亲是一名建设“大三线”的建筑工人,家中兄妹五人,全靠父亲的工资和母亲打零工来支撑,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
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好几年才能回家一次,家里一切全靠母亲操持。
每到逢年过节,母亲就会低三下四地去借钱,才能让孩子们勉强过上一个节日。
梁晓声上小学的时候,曾因为穿一身破旧衣服,而被班主任斥责不够干净,丢了整个班级的脸。
如果不是另外一位好心教师帮他解围,也许他就因此辍学。
贫困的生活里,也有着极其温馨的时刻。
梁晓声的父母虽都目不识丁,但母亲特别支持孩子读书,不管生活多么难,她每个月都会拿出几块钱,让孩子们去买书。
每到夜幕降临,一家人就围坐在大炕上,听大孩子讲小人书。
那是他们一家人一天之中最幸福的时刻。
后来,到了上山下乡时期,梁晓声也成为北大荒的一名知青。
七年的知青生活,丰富了他的阅历和见识,他开始创作,并发表了小说《向导》。
1974年,他被推荐到复旦大学读中文系。
毕业后的梁晓声,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做编辑和编剧。
同时,他相继创作了以北大荒知青题材的系列小说《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雪城》、《年轮》等作品。
多年的知青生活,也给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创作力。
在这本新书《不装深刻》里,梁晓声也把自己的阅读心得整理发布。
他讲了托尔斯泰的人生经历和创作历程,评价了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还有很多世界名著带给他的思考。

2

世间的情,才是人活着的希望
梁晓声是贫困家庭出来的人,家里兄妹多,花费也多,家中的境况,一直都拮据。
梁晓声的哥哥,学习成绩很好,本来是有望考上清华北大的。
可父亲却不同意让哥哥继续读书,而是希望他早日去工作,帮忙分担养家的重担。
在父亲的强压之下,哥哥被迫中断复习,但他内心实在痛苦不堪。
在母亲和老师的安慰下,发烧生病的哥哥依然参加了高考,考取了一所铁路学院,可严厉的父亲却在信中责骂哥哥,说他自私自利,不顾弟弟妹妹的死活。
哥哥虽然去读了大学,但在内心的谴责和父亲的压力之下,他竟然得了精神疾病,还没毕业就被遣送回家。
为了给精神失常的哥哥治病,这个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
还好,梁晓声和两个弟弟也很快加入知青队伍,都有了自己的收入。
从那开始,哥哥就开始了他住在医院的生活。
在梁晓声的散文《兄长》中,他表达了对哥哥的愧疚之情。
其实他的病并不严重,但随着弟弟们结婚成家,家里始终没有容纳一张病床的空间。
父母接连去世之后,梁晓声对哥哥的愧疚之情日益加重。
他用攒下的稿费,在北京郊区给哥哥买了一套小房子,又安排了合适的陪护人,决定把哥哥从医院接出来。
二十余年未见,哥哥依然一眼就认出了他,并开心得像个孩子,说道:“二弟,我好想你。”
在北京那段日子,哥哥过得幸福安稳,梁晓声每周都去看望他,兄弟二人一块吃饭、散步、下棋,那段日子实属美好。
可没料到的是,三年后,那位陪护人不幸遇难。
梁晓声再次把哥哥送进医院,那年哥哥已经快60岁,梁晓声承诺等自己退休,一定把哥哥接到身边,二人一起度过晚年。
梁晓声把哥哥送到北京最好的疗养院里,每个月的费用四千左右(20年前),他说幸好自己还有稿费收入,要不然身为教授也难以承担。
狄更斯说过:贫困对一般人是种不幸,但对于作家也许是种幸运。
贫苦确实让幼年的他自卑胆怯,但也让他早早成熟,学会了担当。
而一个人的经历,更是流年岁月里,独属于自己的珍贵宝藏。
为什么看《人世间》总是让人情不自禁泪流满面?
因为剧中的感情都很浓烈,不管是手足之情、父母之情、夫妻之情,还是兄弟之情,都能触动我们柔软的内心。
也许,对于梁晓声这代人来说,家庭的责任远超过个人的幸福。
我想《人世间》的成功,也是因为这部剧让我们体会到了强烈的大家庭使命感。

3

装“深刻”很累,放下就是解脱
梁晓声得益于多年大量的阅读,不管是在读书时期,还是在北京电影制品厂工作时,旁人对他的评价总是“思想挺深刻”。
“有思想”是外人对梁晓声一致的看法,而为了保持这一形象,梁晓声经常说一些“别人不敢说”的话,渐渐的,不“深刻”似乎也变得很“深刻”了。
而“深刻”似乎也渐渐影响到了他的创作。
每当他要创作一个故事,或者塑造一个人物时,总想证明自己是有“深刻”思想的,而这样下去,塑造人物的初心就会受到干扰。
在创作《人世间》的时候,他写了很多接地气的小人物,他们的欢笑忧愁,他们的现实生存等,让观众感受到了真实的人间百态。
但也有记者问他:“你那么写,难道不会削弱深刻性吗?”
他的回答是:“可我已经不愿再装深刻了。”
大众对《人世间》的评价,总是离不开“温情”、“美好”这些词,而人生需要的恰恰是感情,而不一定是“深刻”。
当放下“深刻”时,他的创作更有温暖的味道,更能让大家共情。
摈弃故作“深刻”的伪装,其实才能自我解放思想,回归真实的本我。

其实,现实中的我们,往往也会在伪装自己的身份和体面,也许不是装“深刻”,是在装“幸福”、装“成功”、装“美好”等等。
而一个人一旦戴上这种伪装的面具,就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压力,日子久了,沉甸甸地压在心里,难免憋闷。
只有放下这些伪装,撕开自己的面具,“不装了”,也“不演了”,才能真正得到心理的解脱。
《不装深刻》这本书语言朴实,都是梁晓声的日常心得,他会回忆自己的过往,也剖析了很多中外名著作品,让读者受到名著的启发。
伪装,总带着沉甸甸的重量;
而放下,是人生和心灵的双重解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