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阔别七年,德国人最惦记的居然是这个

 小鹿的美食美刻 2024-09-15 发布于上海

——(1)——

八年前,德国人老麦来上海度假,提出要去看看上海传统本地人的住处。

我领他去了城隍庙附近,他说那里是旅游区,太商业化了。我说你可以看看我家周围啊,典型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工人新村,现在俗称老破小。他说,不够传统。


我想了半天,想起杨浦大桥下还有一片石库门式的住宅区,就在一个傍晚领他去看了一下。

一到那我就后悔了。

我知道那里很破旧,但我没想到有那么破旧。


即使作为一个上海人,我也很多年没有去过那么拥挤破败的地方了,街道拥挤狭窄,路边摊肮脏不堪,头顶上密密麻麻的电线,建筑上好多私搭乱建。

老麦对此兴致勃勃又充满警惕,一面对着菜市场上那些他从来没有见过的蔬菜水果鱼肉海鲜特色小吃大拍特拍,一面又在我去询价时急忙拉住我,示意我,这种卫生情况下出售的东西,打死他也不吃。


而我则在心里后悔不迭,不应该领一个外国人来看这么脏乱差的地方,实在是有点给大上海抹黑。


那里的人对老麦也很好奇。虽然在上海看见外国人并不奇怪,但出现在这里的老外还是很少的。一位本地大叔热情地把老麦领到他家里参观拍照,让老麦受宠若惊。


但我也注意到,洁癖老麦从进屋到出门,没有触碰房子里的任何一个地方。

——(2)——

离开那里,老麦连连感叹,在繁华的上海,居然还有人住在这样的环境里。我说,你别看现在条件差,但这里马上就要拆迁了,每户人家都是潜在的富翁,会获得一大笔拆迁款,可以住到更好的环境里去。

但老麦显然是不相信的,离开上海后,时不时还会想起来问问,那块地拆迁了吗?那些人还住在那里吗?

我也不知道那里进展如何了,但我知道那边确实在进行改造,就回答拆了,拆了,建了,建了。


老麦说,你别骗我,要是真的弄好了,你发个照片给我看。

我还真给他发了一张照片,是随手拍的一个拆迁工地。老麦一看就说,这不是我去过的那个地方。

老麦在德国的社会福利部门工作,主要职责是为那些无家可归或者条件不好的孩子寻找寄养家庭,并考察这些寄养家庭的条件是否符合要求。

所以这个德国人老麦,比咱们自己的上级还不好糊弄。

——(3)——

去年底,中国开放对德国的十五天免签,老麦迫不及待地又来了一次中国游。来之前,我问他想去哪玩儿,他说没什么计划,但一定要去那片旧房子看看。

这个忧国忧民的德国人啊!

为了不打脸,在老麦来之前,我特意又跑去那片地方看了看,凭着记忆里的印象,开着车围着那里转了好几圈,确认那里确实拆迁了,但也没开始新建。

——(4)——


在一个非常寒冷的下午,我带着老麦又来了一次故地重游。我们穿过拦着的隔离线,进到那片废墟里走了走。


老麦望着眼前的房子,觉得有点眼熟但又不太确认,用他职业的怀疑精神问我,这里真的是我们来过的地方吗?


我觉得又滑稽又好笑,你觉得我们中国没发展的吗?让我在上海再找这么大一片废墟也是不容易的好吗?再说,我为啥要对你造假呢?

我指着不远处的杨浦大桥说,你不认得这里,总归还认得这个大桥啊!

老麦说,我对桥的印象不深了,但我下载了当年的照片,我可以把照片和这里对比着看看。

所以,这个德国人为了故地重游,还特意翻出了当年的照片保存在手机里?

走到一个巷子口,我看到一个熟悉的招牌,赶快把老麦叫过来,说,快,快,把你的照片拿出来比比,我记得这里好像来过。


老麦激动地在手机上一顿翻,终于找到了当年在这里拍过的照片。大喊,对对,就是这里!就是这里!

他举起手机展示出七年前的照片,让我给他在同一个巷子口留影。

有一种少小离家老大回,儿童相见不相识的兴奋激动。


老麦在废墟间上上下下,走来走去,这里瞧瞧,那里看看,如果不是因为金发碧眼,我简直怀疑这是他阔别多年的故土了。


我到现在也不明白,老麦为什么对这个地方情有独钟,是他对弱势群体格外敏感的职业习惯?还是受西方媒体多年洗脑觉得这才是中国的真实生活?

——(5)——


离开那片废墟,老麦有着故地重游的开心,沧海桑田的感慨,还有一肚子等待解答的疑惑:那些人都去哪了?这块地方要多少年才能翻新?这里将来要做什么?他们还能再回来吗?那些在这里做小生意的人,他们现在在做什么?靠什么生活………

我说,你这些问题实在太多了,我也回答不了,要不,建好以后你再来看看吧。

老麦说,当然啦,将来我还要再来的!这里有什么变化,你也要告诉我!

这片社区的建设者们,大概怎么也想不到,万里之外,还有一个忠实的云监工吧?

老麦多年前去参观这个社区时所看到的景象:大桥下面

你一定要看看关于一根筋且洁癖的老麦的博文:鸡同鸭讲当一个德国人来到购物天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