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八佾篇

 zqbxi 2024-09-15 发布于江西
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注释】

 
①季氏:季孙氏,鲁国大夫。
 
②八佾(yì):古代奏乐舞蹈,每行八人,称为一佾。天子可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侯六佾,四十八人;大夫四佾,三十二人。季氏应该用四佾。
 
③忍:忍心,狠心。
 
【翻译】
 

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天子才能用的八佾在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都狠心做得出来,还有什么事不能狠心做出来呢?”

三家者以《雍》彻,子曰:'相维辟公,天子穆穆’,奚取于三家之堂?”

【注释】
 
①三家:鲁国当政的三家大夫孟孙、叔孙、季孙。《雍》:《诗经.周颂》中的一,为周天子举行祭礼后撤去祭品、祭器时所唱的诗。彻.同“撤”,古代祭礼完毕后撤祭馔,乐人唱诗以娱神。
 
②“相维辟公,天子穆穆"二句:诸侯都在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见《雍》诗。相(xiàng),助祭的人。维,用于句中的助词,可以译为“是”。辟(bì)公,诸侯。穆穆,庄严肃穆。
 
【翻译】
 

孟孙、叔孙和季孙三家祭祖时,唱着《雍》这首诗歌来撤除祭品。孔子说:“《雍》诗说的'诸侯都来助祭,天子恭敬地主祭’怎么能用在三家大夫的庙堂上呢?”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注释】
 
①如礼何:怎样对待礼仪制度。
 
【翻译】
 
孔子说:“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礼仪制度呢?做人如果没有仁德,怎么对待音乐呢?”

【解读】

礼与乐都是制度文明,而仁则是人们内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文的基础。所以,乐必须反映人们的仁德。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情感的一种形式,在古代,它也是礼的一部分。礼与乐都是外在的表现。这里,孔子指出礼、乐的核心与根本是仁,没有仁德的人,根本谈不上什么礼、乐的问题。仁是孔子学说的中心,它来自固有的道德,是礼乐所由之本。礼讲谦让敬人,乐须八音和谐,无相夺伦。一个人没有仁的本质,则无谦让敬人、和谐无夺等美德,即便行礼奏乐,也不具有实质意义。所以,人而不仁,礼对他有什么用?人而不仁,乐对他有什么用?这里即是说不仁之人,是用不了礼乐的。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注释】
 
①林放.鲁国人。
 
②易:治理,办妥。
 
【翻译】 
       林放问礼的根本。孔子说:“你的问题意义重大啊!礼,与其求形式上的豪华,不如俭朴一些好;治丧,与其在仪式上面面俱到,不如内心真正悲痛。”

【解读】

孔子在这里阐述了“礼”的真义:“礼”是以真诚的情感为基础的,而不是虚文浮饰的事物。林放问礼之本,孔子在这里没有正面回答他的问题。但仔细一想,孔子明确说明了礼之根本的问题不在形式而在内心。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仪式上,真实、真诚、真心才是礼的根本。

林放提的问题很大,本来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清楚的,即使讲解了,也有可能因为受知识和阅历的限制而难以理解和领悟。孔子的回答是智慧的,他不去空泛地谈论礼的根本是什么,而是就现实中的礼仪的奢华铺排和丧礼的仪式周全发论。礼贵在得宜适中,铺张奢侈和俭约节省代表两个极端,都不是尽善尽美,但俭可以避免繁文缛节,比较接近礼的本源,就是真诚的心意。丧礼强调要真诚心意,更甚于其他的礼,所以孔子特别加以说明。知道礼之本后,就不会为虚荣心所驱使去做舍本逐末的事了。

这实际上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内容要借助形式表现出来。真诚有时就看形式。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注释】

 
①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
 
②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亡(wú):通“无”。
 
【翻译】
 

孔子说:“夷狄有君主而不讲礼节,还不如中原之地的没有君主而讲礼节哩。”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注释】
 
①旅.祭山,这里作动词用。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祭祀名山大川。
 
②冉有:名求,字子有,孔子的学生,比孔子小二十九岁。冉有当时在季氏门下做事。
 
【翻译】
 
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回答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解读】


在这一章,孔子对当时季孙氏的“僭礼”行径进行抨击,谈论的仍旧是礼的问题。祭祀泰山在古代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这是礼的规定。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竟然也去祭祀泰山,而冉有身为季氏的家臣却不能阻止。孔子对这样“僭礼”的行径,不说季氏如何,也不再谴责冉有该如何,而是唏嘘感叹:难道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因为林放作为一个普通人,尚且懂得问礼之根本,而身居上位的季孙氏却不遵循礼,而且还认为神灵会接受他这种无礼的人间欲求。

这里对山神发问,实在没想到。把责备从现实的人引到不可见的神。对人失望至极。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注释】

 
①射:指古代的射礼。大射礼规定两人一组,相互作揖然后登堂,射完再相互作揖退下。各组射完后,再作揖登堂饮酒。
 
②揖.拱手行礼。

 
【翻译】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一定是比射箭了。比赛时,相互作揖谦让后上场。射完后,登堂喝酒。这是一种君子之争。”

"射"乃中国古代六艺之一,自秦汉以降,随着儒家思想的渗入及礼仪制度的更新完善,确立了五礼(吉、凶、宾、军、嘉)的制度化这一礼制史上的重要进程,其成熟的标志为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大唐开元礼》的颁布。“有风无风皆自由,不争不夺无忧愁。”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注释】

①倩:笑容美好。

②盼:眼睛黑白分明。

③绚(xuàn):有文采。
这三句诗前两句见《诗·卫风·硕人》,第三句可能是逸诗。(有了第三句,才知是画画。
逸诗:今传的《诗经》并非足本,而今本《诗经》305篇以外的,前人称之为“逸诗”。

④起:阐明。

【翻译】

子夏问道:“'轻盈的笑脸多美呀,黑白分明的眼睛多媚呀,好像在洁白的质地上画着美丽的图案呀。’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色底子,然后在上面画画。”子夏说:“这么说礼仪是在有了仁德之心之后才产生的了?”孔子说:“能够发挥我的思想的是卜商啊!可以开始和你谈论《诗经》了。”

【解读】

子夏问诗,认为丽质天生的美女,不必多作装饰,只要穿上素色衣服就很吸引人了,其本意在于礼仪形式之华美,而孔子的回答在于礼仪之实,即内容之美。子夏理明辞达,领悟力很高,马上受到启发,因论诗而知学。孺子可教,于是孔子赞扬子夏从“绘事后素”中体会到“礼后乎”,就是用绘画作比喻来说明仁和礼的关系。他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真实情感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礼和仁,先后关系如同纸(背景)和画。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

【注释】

 
①杞:国名,杞君是夏禹的后代,周初的故城在今河南杞县,其后迁移。征:证明、验证。
 
②宋:国名,宋君是商汤的后代,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③文:典籍。献:指贤人。
 
【翻译】
 

孔子说:“夏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杞国不足以作证明;殷代的礼仪制度,我能说一说,但它的后代宋国不足以作证明。这是杞、宋两国的历史资料和知礼人才不足的缘故。如果有足够的历史资料和懂礼的人才,我就可以验证这两代的礼了。”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注释】

①禘(dì):一种极为隆重的祭礼,只有天子才能举行。灌:祭礼开始时,向代表受祭者献酒的仪式。古代吉礼的一种。即天子诸侯丧事毕,于太庙中合祭远近祖先神主,以示追远孝敬之意。夏殷之际,心祭必占卜吉日,奉献牲牢贡品及助祭之物,并行合食之礼。后代多因之。

【翻译】

孔子说:“举行禘祭的仪式,从完成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想看下去了。”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注释】

①示:有二义,一为“置”,摆或放的意思,即指放在手上的东西,目了然;一为“视”。两说皆通,今从前说。斯:指后面的“掌”字。

【翻译】

有人问孔子关于举行禘祭的内容,孔子说:“不知道。知道的人治理天下,可能像把东西放在这里一样容易吧!”说的时候,指着自己的手掌。

禘祭是殷周时代的一种重大礼仪,周朝时,其举办者最初是周王,后来公侯也可以举行。其祭祀的对象是主祭者的先祖和先考,举行场所在天子太庙或祖庙,以及公侯之祖庙。祭祀过程中,关于主祭者、参与者和观礼者,以及祭祀的程序、礼器和祭品的规格数量,都有着严格的规定。

禘祭是一套祭祀礼仪,而且是治理国家的原则问题。只有真正理解了“禘祭”的含义,才能治理好天下。否则,一切都只是妄谈。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注释】
 
①祭如在: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真的就在前面。祭,祭祀。在,存在,这里指活着。
 
②与(yù):参与。
 
【翻译】
 
祭祀祖先时,好像祖先真的在面前;祭神的时候,好像神真的在面前。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祭了就跟不祭一样。

【解读】


孔子平时很少提及鬼神之事,如他说:“敬鬼神而远之。”所以,这一章他说祭祖先、祭鬼神,就好像祖先、鬼神真在面前一样。并非认为鬼神真的存在,而是强调参加祭祀的人,应当在内心有虔诚的情感。这样看来,孔子主张进行的祭祀活动主要是道德的而不是宗教的。

宗教曰:信之则有,不信则无。孔子不止是对祖先、就是对旧制、对远古都持“怀念、复制”态度,怀旧有余,创新不足。这种思想和理论有利有弊,要掌握时机和度。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注释】

 
①王孙贾:卫国权臣。据说他是周王之后,因得罪周王,出仕于卫。他的问话,用的是比喻,带有挑畔意味。
 
②奥:后室的西南角,被视为尊者所居的位置。
 
③灶:古人认为灶里有神,因此在灶边祭之。这里王孙贾以奥比喻卫灵公或其宠姬南子,以灶自喻,暗示孔子与其巴结卫灵公及南子,不如巴结自己更实惠。南子(?―前481年),春秋时期女政治家。南子原是宋国公主,后嫁卫灵公为夫人。南子生性淫乱,与宋国公子朝私通。

 
【翻译】
 

王孙贾问道:“与其巴结奥神,不如巴结灶神,这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到什么地方去祷告求情也是无用的”。

孔子拒绝了王孙贾的巴结,认为“我若做了坏事,巴结也没有用处,我若不做坏事,谁都不巴结。”也就是依礼行事,不做令自己内心有愧的事,不做媚上欺下的小人。要行的正,坐的端,行事无愧于心,做一个坦荡荡的正人君子。“获罪于天,无所祷也。”确实,做了坏事,逃避惩罚,去求佛,佛会保佑吗?不做坏事,你就是佛。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注释】

 
①监(jiàn):通“鉴”,借鉴。二代:指夏、商二代。
 
②郁郁:文采盛貌。文:指礼乐制度。
 
【翻译】
 

孔子说:“周代的礼仪制度是参照夏朝和商朝订的,多么丰富多彩啊!我主张接受周代的。”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注释】

①太庙:开国的君主叫太祖,太祖的庙叫太庙。这里指周公的庙,周公是鲁国最先受封的君主。

②鄹(zōu):鲁国地名,在今山东省曲阜市东南。孔子的父亲做过鄹大夫,所以这里称为鄹人。

【翻译】

孔子进入太庙,每遇到一件事都细细地询问。有人说:“谁说鄹邑大夫的儿子懂得礼仪呀?他进到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人。”孔子听到这话,说:“这正是礼嘛。”

【解读】

孔子对周礼十分熟悉,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却每件事都要问别人。所以,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孔子听到后,不以为忤,亦不以为耻,还很坚持:这就是礼啊。孔子这种“每事问”的行为体现了他谦逊好学的态度,认为学无止境,故虚心向人请教。同时也说明他对祭祀大典的诚敬谨慎,不以问人为耻。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注释】
 
①射不主皮:皮,代指箭靶。古代箭靶叫“侯”,用布或皮做成,中心画着猛兽等。孔子此处讲的射不是军事上的射,而是练习礼乐的射,因此以中不中为主,不以穿破皮侯为主。
 
②为(wèi):因为。同科:同等,同级。
 
【翻译】
 
孔子说:“比射箭,主要不是看否射穿皮做的箭靶子,因为各人力气大小不同。这是古时候的规则。”

【解读】


“射”是周代贵族经常举行的一种礼节仪式,属于周礼的内容之一。孔子在这里说明了射礼所重之事是在于能射中目标,而不在于要去贯穿箭靶的皮革。因为古时射礼所行之道在于观人品行,注重养德。古时不主张射穿其皮,但能射中靶心即可,即便稍偏,亦无不可。因为各人的力气大小不同等,君子无所争,君子尚礼不尚力。而主皮之射就是崇尚武力,流于粗野及争胜。

要有共同的目标,以中为主。在自己当前之位,各尽自己之力,将自己当前的职责履行好,就非常棒了,不需要和别人去比较所谓的贡献大小。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注释】

①去:去掉,废除。告朔之饩(xì)羊:告朔,朔为每月的第一天。周天子于每年秋冬之交向诸侯颁布来年的历书,历书包括指明有无闰月、每月的朔日是哪一天,这就叫“告朔”。诸侯接受历书后,藏于祖庙。每逢初一,便杀一头羊祭于庙。羊杀而不烹叫'榨”(烹熟则叫“飨”)。告朔饩羊是古代一种祭礼制度。

 【翻译】

 子贡想把每月初一告祭祖庙的羊废去不用。孔子说:“赐呀!你爱惜那只羊,我则爱惜那种礼。”

【典故】

古时把每个月的初一称为朔。古代的天子每年秋冬之际把第二年的朔政颁发给诸侯,叫“告朔”。《周礼·春官·大史》:“颁告朔于邦国。”郑玄注:“天子颁朔于诸侯,诸侯藏之祖庙,至朔朝于庙,告而受行之。”诸侯在每月朔日(阴历初一)行告庙听政之礼,向天地祖宗,禀告所作所为,所以告朔这件事也很郑重。从前告朔时一定要杀羊。到春秋末期,社会风气已开始衰败,这些礼仪的精神,也慢慢跟着衰落变化了。鲁国自文公起不再亲自到祖庙告祭,而有时还是会供一只羊应付一下,羊存则表示告庙之礼还没有完全泯灭。所以子贡当时准备去掉告朔时候用的饩羊,孔子说:“你的主张也对,为了经济上的节省而不用羊也好,为了表示诚恳而不必用羊也好,不过我不主张去掉,不是为了这只羊要不要省,而是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固然不用象征性的东西,只要内心诚恳就可以,但现在的人,真正诚恳的心意发不起来了,就必须要一件象征性的东西才能维系得住,所以你子贡爱这只羊,而我更重视这礼仪和它的精神内涵。”

必要的仪式是重视的体现;过于简便实际是轻视或怕付出。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翻译】

孔子说:“按照礼节去侍奉君主,别人却认为这是在讨好君主哩。”

【典故】

周礼,是在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它是原始巫术礼仪基础上的晚期氏族统治体系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一方面,它有上下等级、尊卑长幼等明确而严格的秩序规定;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基础延续着氏族共同体的基本社会结构,从而这套“礼仪”一定程度上又仍然保存了原始的民主性和人民性。孔子一再强调自己是“述而不作”,“吾从周”,“梦见周公”……其对“周礼”的态度,反映了对早期奴隶制的氏族统治体系和这种体系所保留的原始礼仪的维护。

【解读】

这一章从侧面表明了当时的君臣关系已经遭到破坏。其时臣侍奉君多无礼,故有人做到了服侍君主尽臣子之礼,却反被人认为是在谄媚,故孔子有此感慨。

【名家解读】

什么是“礼”?古人解释说“礼,履也”,就是一个人必须遵守的规范和履行的责任。一方面它是一套外在的制度(即通常所说的“礼制”),一方面它还是一套内在的观念(即后人常说的“道德准则”)。古代中国社会结构和希腊、罗马不太一样,维系古代社会结构稳定的不是奴隶主贵族和平民奴隶两大阶层的对立,而是由亲疏远近的血缘关系和上下分明的等级关系混融起来的各阶层的和谐,周王朝尤其如此,它是由长幼分宗、婚姻系连、嫡庶区别等一系列形式建成的一个巨大金字塔式结构,塔尖、塔身、塔基之间既有层层压迫的等级关系,也有互相依存的亲缘关系,使这些关系不致于混乱无序的制度叫作“宗法制度”,而礼就是宗法制度,支持它得以成立的观念就是宗法观念。

——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

按仁德性来说,不患轻君,而患虐民。社会常态是“夺不足,补有余。”何时何地何党何派改变过?改变得了?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注释】

 
①定公: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
 
【翻译】
 

鲁定公问:“国君役使臣子,臣子服侍君主,各应该怎么做?”孔子答道:“君主应该按照礼节役使臣子,臣子应该用忠心来服侍君主。”

仍然局限在官场贵族,孔子主张“礼不下庶人。”礼具有虚伪性。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注释】

①《关雎(jū)》:《诗经》中的第一篇。

【翻译】

孔子说:“《关雎》这首诗快乐而不放荡,悲哀而不悲伤。”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注释】
 
①社:土地神,祭祀土神的庸也称社。宰我.名予,字子我,孔子的学生。
 
②遂事:已完成的事。
 
【翻译】
 

鲁哀公问宰我,做土地神的神位应该用什么木料。宰我回答说:“夏代人用松木,殷代人用柏木,周代人用栗木,目的是使百姓战战栗栗。”孔子听到这些话,告诫宰我说:“已经过去的事不用解释了,已经完成的事不要再劝谏了,已过去的事也不要再追究了。”

       东汉时期的大臣孟敏,在他年轻的时候曾买过甑。有一天,他绊了一跤,担子里的甑被摔碎了,他站起来后头也不回挑着担子就走了。于是就有人问他:“你的甑摔坏了怎么都不回头看一眼呢?”孟敏十分坦然地回答道:“甑既然已经摔破了,我再看、再心疼,它也不会恢复原状了,还不如想想下一步该做些什么呢!”对待既往,总应不咎吗?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注释】

①管仲:名夷吾,齐桓公时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

②三归:三处豪华的公馆。

③摄.兼任。

④树:树立。塞门:在大门囗筑的一道短墙,以别内外,相当于屏风、照壁等。

⑤反坫(diàn):古代君主招待别国国君时,放置献过酒的空杯子的土台。

【翻译】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太小啦!”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管仲有三处豪华的公馆,他手下的人从不兼职,怎么能称得上节俭呢?”“那么管仲懂礼仪吗?”孔子说:“国君在宫门前立了一道影壁,管仲也在自家门口立了影壁;国君设宴招待别国君主、举行友好会见时,在堂上设有放置空酒杯的土台,管仲宴客也就有这样的土台。如果说管仲知礼,那还有谁不知礼呢?”

“器量”与奢俭和遵礼有关吗?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注释】

①语(yù):告诉,作动词用。大(tài)师:太师,乐官名。

②翕(xī):意为合,聚,协调。

③从(zòng)、放纵,展开。

④纯:美好、和谐。

⑤皦(jiǎo):音节分明。

⑥绎.连续不断。

⑦以成:以之而成,即以从之纯如、皦如、绎如三者而成。

【翻译】

孔子给鲁国乐官讲奏乐过程:“奏乐过程是可以了解的:开始演奏时,各种乐器合奏,声音宏亮而优美,听众随着乐声响起而为之振奋;乐曲展开后美好而和谐,节奏分明,连续不断,如流水绵绵流淌,直至演奏结束。”

音乐很难用文字描写,却被1234567表达了。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注释】
 
①仪:地名。封人:镇守边疆的小官。请见:请求会见孔子。
 
②从者:随从之人。见之:让他被接见。
 
③二三子:你们这些人。患:忧愁,担心。丧(sàng)、失掉官位。
 
④木铎:以木为舌的铜铃,古代用以宣布政教法令。

木铎是铎的一种。中国古代用以警众的响器。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铎大约起源于夏商,是一种以金属为框的响器,也可以说就是一种铜质的铃铛,形如铙、钲,体腔内有舌可摇击发声。舌分铜制与木制两种,铜舌者为金铎,木舌者即为木铎。如唐贾公彦解释《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铎”时说:“铎,皆以金为之,以木为舌则曰木铎,以金为舌则曰金铎也。”
 
【翻译】
 

仪地的一个小官请求会见孔子,说:“凡是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没有不求见的。”孔子的学生们领他去见孔子。出来以后,他说:“你们几位为什么担心失去官位呢?天下无道已经很久了,因此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来教化天下。”

薪尽火传,大道不绝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注释】

①《韶》:相传是舜时的乐曲名。(晨光乎

②美:指乐曲的声音美。

③善:指乐曲的内容美。

④《武》:相传是周武王时的乐曲名。(武力

【翻译】

孔子评论《韶》,说:“乐曲美极了,内容也好极了。”评论《武》,说:“乐曲美极了,内容还不是完全好。”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翻译】

孔子说:“居于统治地位的人,不能宽宏大量,行礼的时候不恭敬,遇丧事时不悲伤哀痛,这个样子,我怎么看得下去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