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52个中医民间经验秘方

 图书 馆员 2024-09-15 发布于内蒙古

珍藏已久的152个中医民间经验秘方

1、近视秘方:陈皮150克,白莘茶100克,铁观音茶叶10克,桂皮20克,八角20克。把陈皮、白莘茶、铁观音茶、桂皮、八角切碎或碾碎均匀掺合在一起,每次取用这种混合的配料4-5克开水浸泡或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开水温凉时把水饮尽。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

2、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气管炎,高烧,肺炎,肺脓肿等以痰多而稠:每日取薏苡仁100克加入20枚红枣煮粥,一天三次。

3、痤疮(又名青春痘):鲜仙鹤草、野荞麦(或金荞麦)、黄毛耳草若干,以水煮之,搽脸,特效。治肺痨咯血:将鲜仙鹤草一两(干者,六钱)捣烂,加冷开水搅拌,榨取液汁,再加入白糖一两,一次服用。

4、不孕症:有人以山茱萸为主治疗不孕症患者58例,其中服药后怀孕者43例,无效者15例,治愈率为74. 14%。治疗方法:以山茱萸l2g为主,配以白术、茯苓各l2g,熟地l5g,紫河车20g。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中、晚3次口服。1个月为1个疗程。

5、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用仙鹤草的茎叶制成200%的浓缩煎液。用时先用阴道窥器扩张阴道,以洁尔灭棉球全面彻底洗擦阴道壁,然后将饱蘸仙鹤草液的棉球均匀地涂抹整个yin dao壁。再塞以饱蘸仙鹤草液的特制带线大棉栓,放置3~4小时后,取出。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效奇佳

6、1.口臭、口腔炎:石榴1个,剥皮取子,捣烂加水煎汁,含后咽下,日数次。2.脱脏:石榴皮30克,明矶15克,水煎,洗患处。3.中耳炎:石榴花,熔干,加冰片少许,研细末,吹耳内。4.久泻久病:陈石榴皮,熔干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米汤送服,1 日2次。

7、腰腿痛方::川连6G 桂皮4G生地4g鹿茸2G(可用鹿角霜代替) 用白酒一斤浸泡10天 早晚各饮用一盅 治疗各种腰腿疼及关节痛.

8、失眠:酸枣仁40克 龙眼肉60克西洋参40克 五味子40克大红枣60克 枸杞子60克甘草30 克 肉桂30克冰糖250克。五斤40度白酒泡一个月,喝一半后再加二斤白酒到喝完。服用方法:每天睡前喝一小杯(15克),让你于两分钟之内进入深层睡眠。面部红润精神好,此酒还有补血、补气、补心、补肾之功效

9、老中医马清波先生戒烟方:处方:炙冬花、炙紫菀各15g,补骨脂、清半夏、枇杷叶、前胡、茯苓、桔梗各12g,川贝母、射干各10g,干姜9g,橘红12g,肉桂6g,细辛3g。水煎服。每日服一剂,连续服不可间断。本处方不但能戒烟,也可治疗因年久吸烟导致的慢性支气管炎、咳嗽、哮喘,效果颇佳。

10、治疗顽固性咳嗽可收良效,现介绍如下:取川贝母15克,橘子(中等大小去皮)2个。先用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煮沸再以文火煮20分钟,加冰糖适量,饮汤,食橘瓣。每日1剂分3次服,每次需再添煮2个橘子,饮汤约200毫升,连用3日。儿童酌减。

11、鼻息肉:白矾,猪油调,包塞鼻孔,可除息肉。鼻腔脓疮:桃叶,捣细,塞鼻孔,治愈。口臭:细辛3-5克,口含少许,可除口臭。鼻血不止:枯矾末吹鼻,疗效神奇。目中生翳:鹅不食草,吹鼻,塞耳,贴目,神效也。

12、急性结膜炎:黄连9克,加水100ML,浸一小时,煎20分钟,过滤冷却,浸纱布,冷敷红眼,半小时更换一次,尤宜于传染性。红眼:决明子,炒研,茶调敷二太阳穴,干则易之,一夜即愈。(医方摘元)鼻炎:芦荟汁,棉浸,塞入鼻孔,日2次,坚持可根治。萎缩性鼻炎:蜂蜜涂,可根治。

13、鼻窦炎:莲根一节,绞汁滴鼻子1-2滴,疗效佳。鼻息肉,白矾,猪油调,包塞鼻孔,可除息肉。鼻出血:拍打反侧脚掌十余次,疗效佳。口唇烂:黄柏,研细,香油调搽。口疮:桑树汁涂之即愈。鼻息肉:藕节焙干研细粉吹鼻,连用五日,肉自落。酒渣鼻:杏仁去皮细捣,鸡蛋清调敷,翌日晨用酒洗掉即愈。

14、痔疮疼痛不止:芦荟,捣汁敷患处,日一次止痛。痔疮不愈:蒜杆,焙干研末,涂患处治愈。痔疮不愈:丝瓜藤根,煎汤洗,煅黑研末,饭煎服7-10克有特效。痔疮:鲜枸杞根,煎汤熏洗,可获神效。痔瘘痔疮:南瓜,煎汤频洗患处,烧灰敷患处,有特效。外痔:皮硝,火纸放罐内烧熏较痛,但一次可去病根

15、后溪穴--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是小肠经上的一个穴,奇经八脉的交会穴,通督脉,能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临床上,颈椎出问题了,腰椎出问题了,眼睛出问题了,都要用到这个穴,效果非常明显。它可以调整长期伏案或在电脑前学习和工作对身体带来的一切不利影响,只要坚持,百用百灵

16、多发性化脓性毛囊炎:取五倍子适量,用文火炒至黑色,待凉脆后研末,加入食醋词为糊状,装瓶备用。用法:局部剪去毛发,乙醇碘酒常规消毒后(有脓液者去除脓痂并用双氧水清洗),视面积大小以无菌敷料摊平糊剂敷于患处,每天换药1次。治疗83例,经用药5一10天,全部获得治愈。

17、永不牙痛奇方:樟脑6克 龙骨3克 透骨草3克 甘草3克上药研细浸入高度白酒中(酒浸没药即可),然点燃酒,如酒度数低点不燃可先加热白酒后再点燃,待火自行灭燃后,酒稍冷却即口含药酒汁30分钟左右(浸泡痛牙)吐掉,最好晚饭后应用(药后不可吃东西,否则易损牙床,一次愈)-药汁不可吞下,含浸后吐掉!

18、白果酊治青春痘:白果150克,打碎成粗粉,加500毫升乙醇,共放入一个瓶子里,密封口,浸泡10天,即成白果酊。每天在患部,涂抹3-5次,20-30天即可根治,不留痕。治疗期间忌烟酒,鸡肉,羊肉,辣椒等刺激性发热性食物。治疗期间忌用一切化妆品。治疗期间每天按说明服用维生素E,这有助于疮口的愈合

19、瘊子:1两白酒泡10粒以上的枸杞子,泡20天以上后来擦瘊子即可。

20、脚鸡眼:热水泡脚后,把厚皮剪掉露出黑点把蒜汁抹到上面即可,坚持数日。

21、股骨头坏死:黑豆、黄豆、黄瓜籽各2斤,黑芝麻一斤。都炒熟擀成末,一日两次,上述是半个月的量。

22、低血压:小米汤沏鸡蛋水连服一星期。

23、性灵胶丸【来源】王俊侠,《集验百病良方》鹿茸、僵蚕、制附子、柏子仁各60克。【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后,装入1号空心胶囊内(原为炼蜜为丸),紫外线常规消毒,备用。每次服5粒,日服3次,用黄酒或温开水送下。温肾壮阳,散结安神。兴奋神经,疏通血脉,唤起一身功能,对性功能障碍有显著疗效。

24、治性交受风方金银花30克,生甘草20克,苦瓜干20克,鬼羽箭1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温服。【功用】解毒消炎、透邪退热。

25、治关节炎偏方:取红糖150克,鲜生姜250克。将鲜姜切成小块,捣碎,取其汁(用消毒纱布包裹,把姜汁挤出),与红糖、老黄酒搅拌均匀,置锅中烧沸,约2大碗,分2次在晚上睡前喝下,令发汗,待汗止,再换好衣服睡觉。病轻者,一次可愈,病重者需服2次以上。

26、治久咳不愈无论是一般感冒引起的咳嗽还是流感引起的咳嗽,用鲜姜7片,用香油炸黄(其他油无效),加白糖一次吃下,轻者当日见效,3日即愈,久咳者7天左右。

27、治脚癣用白酒泡芦荟,待芦荟色泽由绿变黄,取酒滴于脚癣患处,一日数次,几日后脚癣可愈。

28、前列腺炎外治方 桃仁、红花、乌药、萆解各15克,车前子12克,金钱草、败浆草各20克,刘寄奴、白花蛇舌草各30克,制香附18克,共同研成细末后用纱布包好,缚于小腹部

29、刘寄奴汤外敷治疗乳痈:刘寄奴30—60g红花10—30g赤芍30—40g甘草10—30g等。功效: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法:每付药水煎两次,去渣,倒药汁于一起,外敷患处,每次30分钟,每日两次,每付药可用两天。

30、刘寄奴10g 甘草10g 白酒100ml将刘寄奴与甘草捣碎放入锅中,加水200ml煎至100ml,再倒入白酒100ml,煎至100ml,去渣备用。刘寄奴性温味苦,有破血通经,散瘀止痛的功效。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药性,使刘寄奴破血之力缓而持久。此酒主治血滞经闭,产后瘀阻腹痛,折跌损伤,以及创伤出血等症

31、治产后百病血运:刘寄奴、甘草。上二味等分,锉如麻豆大。每服五钱匕,先以水二盏,入药煎至一盏,再入酒一盏,再煎至一盏,去渣,温服。(《圣济总录》刘寄奴汤)治大小便血:刘寄奴为末,茶调,空心服二钱。(《濒湖集简方

32、治好脱发的经典秘方:用桑叶、侧柏叶、苦丁茶三种各10克--20克左右,熬成药水之后洗头即可。保证过两三天就能发现新生的头发。

33、崩漏症:有人用刘寄奴散治疗崩漏症12例,其中显著止血11例,无效1例。用法:将刘寄奴适量研为细末后,装入瓶内备用。用时,每次服3g,每天3次,白开水冲服。一般服药1一2天即可显效或痊愈。

34、慢性膀胱炎:刘寄奴10一l5g,水煎,代茶饮,每天1剂,7天为1个疗程。连续服用1一3个疗程

35、中耳炎:番木鳖一个以井水磨汁滴耳内《光华医学杂志》治狂犬病:马前子一粒,酒磨成粉末,开水吞服。《贵州省中医验方秘方》

36、治脚气,手足麻痹,半身不遂,小便不禁或自遗:番木鳖去皮,磨细粉六分,甘草细粉六分。炼蜜为丸40粒,每日三次,每次1~2粒,食后温水送服连服七日,停七日再服。

37、橄榄治癫痫 青橄榄5斤,去核捣烂,加水文火煮5-6小时.去渣,再敖至膏状.早晚各服一汤匙.白水冲服.服不完请注意保鲜.有条件的可以冻起来.主治:清热,凉肝,止惊,镇静.用治羊癫疯.

38、白癜风扁平疣:补骨脂 30.75%乙醇 100补骨脂入乙醇中浸泡7日后外用,每日2次~3次。

39、川椒酊治斑秃、脂溢性秃发:川椒 100毛姜(切片) 100. 60%乙醇 400。上药入乙醇中浸泡5~6日,过滤去渣外搽脱发处(搽药后可轻轻拍叩患处数分钟)。.

40、湿疹散治婴儿湿疹:生地榆 黄莲各 30共研细末,调麻油或氧化锌油外用

41、有牛皮癣不用愁,收集些臭椿树根的内白皮,就是椿树根的树根内皮。熬水涂抹患处,十几天即愈。治疗顽固癣特效。本方已治愈数人,且费用低廉。有此病的可以一试!

42、治疗各种腰腿疼及关节痛:川连6g 桂皮4g生地4g鹿茸2g(可用鹿角霜代替) 用白酒一斤浸泡10天 早晚各饮用一盅

43、王老中医慢性咽炎方:金钗石斛10g 玉蝴蝶3片,煎水代茶饮。如遇嗓干咽痛加入市售玄麦甘桔冲剂。此方既好喝又方便,且效果显著。该方对慢性咽炎,咽喉不利,声嘶音哑,干痒疼痛,药简效宏。远较金银花,胖大海,麦门冬等药好用。

44、棕褐斑:取青嫩柿树叶晒干研细面30克。与白凡士林30克调匀,成雪花膏状。每天临睡时搽于患处,早起洗去,10天为一疗程,隔3天再用。连用3个疗程,棕褐斑全部消退。雀斑:用生姜酊(鲜姜50克,去掉杂质洗净,待凉干后装入瓶中,加入50%酒精500毫升,加盖密封浸泡十五天即可)外擦治疗效果绝佳

45、甲沟炎:取乌梅,用湿毛巾包裹,湿润后取肉去核,用乌梅肉质内面外敷患处并固定,早晚各换药1次。大部分可在l~3日内痊愈。如已成脓可先用消炎药物,并排脓后再用上法。

46、治中毒:附子、河豚、乌头之类,一切药毒皆治。用多年壁土,热汤泡,搅之,令浊,少顷,乘热去脚取饮,不醒人事者灌之甚妙。

47、治毒蛇咬:先以麻绳扎伤处二头,次用香白芷细末掺之,以多为妙,仍以新汲水调下半两许,毒瓦斯自消。一方用热酒调下,诸方皆用麦门冬水,盖欲先护心气也。

48、治中一切药食虫毒 :续随子随多少,以热汤送下,毒即随大便利去。解一切药毒:白扁豆,生,晒干,为细末,新汲水调下二、三钱匕。《吴内翰备急方》云,全椒医高照一子,无赖,父笞之,遂服砒霜自毒,大渴利,腹胀欲裂,余教照令服此药,以水调随所欲饮,与之不数碗即利而安

49、治疗牛皮癣:取乌梅5斤水煎,去核浓缩成膏约1斤,每服半汤匙(约3钱),每日3次,治疗12例,服药12~37天不等,基本治愈5例,显著好转4例。治妇人血崩:乌梅烧灰,为末,以乌梅汤调下。(《妇人良方》)治小便尿血:乌梅烧存性,研末,醋糊丸,梧子大。每服四十丸,酒下。

50、用乌梅洗剂治疗尖锐湿疣收效明显。方用乌梅15g、马齿苋60g、蜂房15g、生薏苡仁30g、紫草20g、生黄芪15g、枯矾10g,水煎外洗,1~2周可见效。神经衰弱:乌梅20g制附子10g细辛3g肉桂6g黄连6g琥珀6g党参15g干姜15g茯苓18g当归12g酸枣仁30g龙骨20g牡蛎30g大枣10枚,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3剂可见效。

51、霉菌性阴道炎:用乌梅50g、白鲜皮15g、贯众30g,根据临床辨证还可在上方中加入龙胆泻肝汤。每剂药煎2次,每次取汁200mk,每日洗2次先熏后洗,再以带尾棉球浸药液(药液煎好后可先取出少许另存,以备浸棉球塞入用)后塞入阴道,6小时后取出棉球,每日1次。如能配合口服药效果更好。乌梅口服剂量为10g~15g

52、糖尿病血糖不降 :乌梅、五味子、炙僵蚕各等分研末为丸,每次服4g,每日服3次,用药1~3周后三多症状可改善,血糖尿糖可显著下降。单用乌梅或在辨证组方中加入乌梅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常获良效。方用炒乌梅30g、人参6g、茯苓15g、木瓜10g、赤石脂10g、禹余良10g,水煎服,每日1剂。一般2~3剂可显效

53、中医专家武国忠先生推荐了一个叫女儿红的独家偏方:用红糖50g、姜粉5g和白胡椒粉2g,温开水泡开喝下即可,常喝可温暖子宫滋润容颜,比用名贵化妆品还管用

54、降血压的绿色药方:治疗好多人特别见效。春天的柿子树刚发芽的时候采摘,晒干泡茶喝,连喝一星期,就有良效。

55、当归荆芥治中风 [配方] 当归、荆芥各等份。 [制用法] 炒黑,共研细末,每用9克,水1杯,酒少许,煎服。 [功 效] 用治中风不省人事、口吐白沫、产后风瘫。 荆芥妙用止清涕,以其辛温可祛风散寒,而其气味轻扬,不致助其热邪,起到药达病所,分剔寒热之功。

56、生发乌发外用方:生侧柏叶30g,生艾叶30g,甘松30g,白藓皮30g,骨碎补30g,生首乌15g,刺蕨藜15g,生地30g,水煎外洗头部,一日2次,1剂用2-3天。亦可用95%的酒精浸泡一周,取药液涂擦头皮,如选75%的酒精,疗效反而降低。戒除烟酒及辛辣刺激之品。

57、高热不退,一般由外感时邪、风热束表引起,除发热外,常表现为烦躁、口渴欲饮,严重者可出现谵语、呼吸声粗,还有的病人因“阴津受灼”而不发汗。用鲜芦根100克,鲜竹叶60克,水煎后冲入一些红糖,频频服用。如兼有鼻出血,可加鲜茅根100克。此法省时、方便、安全、有效,高热不退者不妨一试、

58、牙龈出血:将芦根l5g,水煎,每天1剂,分3次口服。一般用药2一3天即可收到显效。

59、癫疝(睾丸肿大):取芦根50g.水煎,每天1剂,早晚分服。用上方治疗癫疝患者2例,均获显著效果。脾胃虚寒者忌服。

60、牛皮癣:于秀涛等以仙鹤草为主治疗牛皮癣患者17例,经服药18一66剂后,痊愈者13例,好转者4例,总有效率为100%。用法:仙鹤草、徐长卿各30g,甘草lOg.水煎服。

61、盗汗:取仙鹤草30一90g,大枣15一30g.水煎服,每天1剂。治疗盗汗患者25例,亦获得显著疗效。一般服药7天收效。

62、老中医白血病验方:鲜仙鹤草500g(干品120g),鲜白茅根250g(干者60g),红枣100g,水煎浓汁,日服1剂。

63、路路通治耳鸣:日取路路通15克,先用冷水浸泡1小时,然后水煎取药液频饮。5天为1疗程。一般1-2疗程可愈。此方对因耳膜穿孔等器质性耳病引起的耳鸣、耳聋者无效

64、治脏毒:路路通一个。煅存性,研末酒煎服。(《古今良方》)治癣:枫木上球十个(烧存性),白砒五厘。共末,香油搽。(《德胜堂经验方》)

65、治荨麻疹:枫球一斤。煎浓汁,每天三次,每次六钱,空心服。治耳内流黄水:路路通五钱。煎服。

66、奇效治疗近视:地骨皮、枣皮、甘草、杜仲、枣仁各2两,用白纱布包好放入水中慢火煮20分钟滤去药渣留汁备用。每天早上睡前各倒出一匙溶于一盆清水中目视盆底一分钟,用手撩水浇眼,大约一分钟后,用手按摩眼眶约二分钟完毕。注意不能用药渣直接滴眼,每天两次。治疗期间要戴度数低的眼镜,最好不戴。

67、小儿疝气:药物]白胡椒3克。[制法]研末,备用。[用法]上药分为2份,分贴于肚脐部和脚心,上盖棉花,胶布固定,每半月换贴1次。用于小儿疝气(主要用于3个月-1岁婴幼儿)。[出处]《中医医论医方医案选》。“此方对于治疗小儿疝气确有奇效,一般3-5次可愈。如胶布处起泡,可换绷带包扎固定。”

68、糖尿病:糙米炒熟,不能焦黑,一年到头泡茶喝。女中医裘老秘方:△小孩出生到72天时,用艾灸身柱(大椎下第3~4骨缝)中间,一天三次,每次15~20分钟,百病不生。(为脏腑解毒穴。)

69、辟谷丹:栗子 大枣 柿饼 核桃 银杏 各五百克,共末入丸。服一丸可辟七天。

70、肺结核、老气喘:独囊(独头)大蒜每晚一次,每次一颗,半年断根。

71、治一切水肿,乙肝,大三阳,小三阳:白茅根500克 煎水当茶喝,每天500克,服一~三个月。

72、便秘方①莱菔子 30克 文火炒黄,开水泡,一次送服,日三次。②皂角烧存性研末。每服1~2克,日3~4次,以米汤送服,即效。

73、偏瘫(特效方)慎用:生草乌500 绿豆2.5斤,煮至绿豆开花,刮去草乌皮,晒干研末,每天吃一次,早空腹吃一铜板许,温水送下。

74、解毒方:芫荽(香菜)两棵 白矾一两 两味合并开水冲服,服后即吐。解毒方:明矾(内服)配浓度至酸涩。灌在刚服毒而死之人口内,灌下肚,越多越好,即可吐出毒药。蜈蚣、蛇、蝎咬伤:姜汁、雄黄调和涂患处。难眠,多梦:夜交藤50 加于血府逐瘀汤,煎服,五副

75、戒酒:大白(槟榔)30~50克 泡白酒半~一斤,七天后服用,即可戒酒。

76、止腰痛方:枸杞子30 白术60 泡茶喝,止腰酸痛,不能弯。治

77、近视方:沙苑子15 菟丝子15 北五味15 车前子15 女贞子15 灯心草15 淡竹叶15煎服,日三次。

78、治急性红眼病(即现在医学称之急性眼结膜炎),用之效如桴鼓:两眼红赤、自觉热痛难忍、并羞明流泪,即用白矾一两研粉、鸡蛋清适量,干湿以不流动为度,用新纱布包裹,仰卧闭目,置眼上。即觉清凉舒适,明日眼病自消。

79、崩漏、保胎、月经不调、痛经:地榆1两槐花1两 。用阴阳瓦(陈年土瓦)一块放在木炭之火上(其它火稍差),阴阳瓦温度升高后,速向瓦面均匀喷洒一遍黄酒,分别把上药在瓦面上炒黄(焦黑无效),接着把两 药研成细面混合调匀,可按比例多炮制备用。温黄酒送服,一次一小匙,严重者3匙。主治 崩漏、保胎并对月经不调、痛经等妇科疾病效佳

80、青黛4 花粉3 牛黄1 芦荟1 (各药量比例4:3:1:1),按比例研末上药制成水丸,每次口服1.5克.每天两次,主治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证见发热、形体瘦、口舌溃疡、大便干结,肋胀痛、胫骨压痛)。并可治疗各种癌症引起的发热

81、升血压:黄精30.0,黄芪15.0,党参15.0,鸡血藤18.0 水煎常服,持之以恒,对原发性低血压病效果显著。高血压病:淫羊藿15.0,地龙10.0,仙茅15.0,水煎分2次服,常服必获良效。

82、治疗小儿咳喘 用法:取冰硼散适量喷洒于胸背部,并用手(五指并拢)自上而下推擦,以皮肤微红为度,每日1次。严重者可每日2次。治疗时注意避风保暖。应用冰硼散擦胸背治疗小儿咳喘患者100例,总有效率达94%。1新生儿慎用或忌用2中医辨证属虚寒性溃疡者禁用3用药期间,忌食生冷、辛辣食物

83、治疗急性中耳炎 用法:先用过氧化氢把耳内脓液及分泌物洗净,再用棉签沾干。然后将冰硼散少许吹入耳内,每日1次或隔日1次。有人用上法治疗急、慢性中耳炎患者70余例,经用药10~20次获得治愈。

84、治疗子宫颈糜烂 :用冰硼散外敷治疗子宫颈糜烂患者171例,痊愈144例,占84.2%;显效17例。总有效率达97.7%。

85、治疗急、慢性阴道炎 用法:取冰硼散2瓶(6克),泡开水100毫升,熏洗阴户,先浸泡15分钟,再反复搽洗5分钟即可。有人应用冰硼散治疗急、慢性阴道炎患者,一般5~7天即可痊愈。

86、治小便不通,诸药不效, 甘遂五钱为细末用凉水调如膏,敷脐下丹田穴,再以甘草节五钱煎汤,垂服汁至脐下,即通矣。

87、治耳暴聋 甘遂末吹左耳,甘草末吹右耳,立效。或用甘遂末绵裹,插耳内,口中嚼甘草亦好。

88、治大便不通 甘遂一两(炒),木香一分。上二味,捣罗为散。每服一钱匕,温蜜酒调下,不拘量

89、治疗二便不通:甘遂末以生面糊调,敷脐中及丹田内,仍艾灸三壮,饮甘草汤,以通为度治疗百日咳 甘遂、巴戟各4g,面粉20g,制成甘遂散。每次用量分别为:4个月~1岁者0.5g,1~3岁者1g,3~6岁者1.5g,6~10岁者2g。白开水送服,每天3次。治疗50例,绝大多数服药10天获愈

90、神白散又名圣僧散∶治时行一切伤寒,不问阴阳轻重、老少男女孕妇皆可服之。用白芷一两,生甘草半两,姜三片,葱白三寸,枣一枚,豉五十粒。水二碗,煎服取汗。不汗再服。病至十余日未得汗者皆可服之。此药可卜人之好恶也。如煎得黑色或误打翻即难愈;如煎得黄色无不愈者。煎时要至诚,忌妇人鸡犬见。

91、子宫出血:补骨脂10克,赤石脂10克(先煎)。每日1剂,水煎服,分2次服。本法对妇女子宫出血、月经过多、人工流产后出血等有较好的止血效果。

92、烧烫伤特效方:寒水石, 川军,苦莲皮,各等分,研为细粉,麻油调为糊状,敷患处。效果很明显,皆不留疤痕。轻重伤皆宜。

93、阳痿:钟乳石30g,鲜牛奶350ml。把钟乳石捣碎,用纱布两层包好,放人鲜牛奶中,煮沸片刻,去钟乳石,饮牛奶。功效:壮阳,补虚。适用于阳痿,肾虚腰痛,下肢痿软无力等。钟乳石煮牛奶源于古方。本草述钩玄记载“风虚劳损,腰脚无力,分二服,日一剂”。

94、乳痈:(丹参膏)丹参 芍药各60g 白芷30g 制法:以上以酒浸一夜,再用熟猪油180g,微火熬前煎去渣成膏备用。治乳痈早期,结节性红斑等。敷贴患处。

95、玉肌散:绿豆250 滑石白芷 白附子各6g 共研极细粉,调匀备用。荣肌润肤,故多用雀斑、黄褐斑、皲裂症、湿疹等。每天用10克左右,早晚温水调,擦洗患处

96、落枕:山东一位师傅听说我为患者免费提供治病偏方,特意打电话过来,告知一个治疗落枕的好办法,这是他的绝招,经常给患者使用,现在提供出来供落枕患者一试!方法如下:让患者平躺在床上,两脚并拢伸出床头30-40公分,用报纸包一块砖头用力拍打脚心三下,治疗这一次就好!一般不超过两次

97、哮喘:鲜山楂(大的最好)2斤,蛤蚧一对,冰糖2斤(最好选大块,黄色的佳),先把蛤蚧放红瓦片上焙干,或者炉子、微波炉之类上面焙干研磨成粉,以上材料放陶瓷碗或者其他器皿里(一定不能用铁器)上锅蒸,大约2小时即可,把冰糖和山楂等材料搅匀成糊状,放冰箱里保存,每天早晚空腹服用两勺即可。

98、治疗狐臭绝对有效:雄黄跟碘酊有化学反应混合后碘酊会变成无色透明状治疗狐臭效果极佳一天2次早晚各1次 一般1到3天就没气了 1个月可以根治 基本每个人都有效果但不是每个人都能根治的

99、痔疮,中医认为是由于湿热而成,虽有内、外痔之别,理则一也。用白芷等活血化瘀之药外洗,内外痔同治,痔消无形。方用:白芷 川芎 青黛 红花。以上诸药各20克煎水坐浴外洗,内外痔均可治,屡用屡效。

100、急性咽炎一针见效:病人取坐姿,用三棱针在胸椎的第三节处和肺俞处针刺,然后加拔罐15分钟,这时病人的疼痛感就开始减轻,红肿部位开始萎缩,大约20—30分钟后,病人就没有痛感了。

101、带状孢疹偏方:将王不留行用文火炒黄至少数开花,然后研碎过筛取其细末,用香油将药末调成糊状外涂,一日二至三次。如疱疹已溃破,可将药面直接撒布于溃烂处,每日二至三次,一般用药后10—20分钟即可止疼,2-5天痊愈,不留后遗症。

102、风痹,瘫痪,口噤:大豆50克,黄酒1瓶炮制及服用方法:将大豆入铁锅炒黑,乘热倒入酒中,待酒放温时灌饮,每次1两适应症:主要用于治疗风痹,瘫痪,口噤

103、生发偏方小全:1.黑熟桑葚,水浸日晒,涂擦患处。——出自(千金方)。2.捣甜瓜叶经常涂之,可生发。——出自(嘉佑本草)。3.丹参,侧柏叶各10g,红辣椒2g,共研细末,用芝麻油调匀,涂头,有促进毛发生长作用。——出自民间验方。

4.鸡蛋皮研为细末,调芝麻油外涂患处,可治各类秃发。出自民间验方。

104、红斑狼疮 青蒿蜜丸制法:将青蒿500g,研为极细末,加蜂蜜1000—1500ml调匀,制成丸剂,每丸9g,每天服4—6丸,饭后温水送服。中医认为:此病多由情志内伤,外邪入犯,肝肾阴虚所致。青蒿苦、辛、寒,如肝、肾经,蜂蜜甘温质润,两药合用可滋阴润燥熄风,除内热,故对阴虚化燥生风之红斑狼疮有效

105、疮毒熏洗方:白芷 川芎 藿香 木香 防风 甘草(各三钱) 火葱(一握)上以米泔水六、七碗,将药投入其中,入锅煎浓,滤去药渣不用,以新棉蘸汤淋洗患处,汤冷再易热者,并随以手轻擦患处四周,令疮内缩,脓随汤出,以尽为度。

106、治痈疽疮毒:千里光(鲜)一两,水煎服;配合水煎外洗,捣烂外敷。治干湿癣疮,湿疹日久不愈者:千里光水煎二次,过滤,再将两次煎成之汁混合,文火浓缩成膏,用时稍加开水或麻油,稀释如稀糊状,搽擦患处,一日二次;婴儿胎癣勿用。

107、治脚趾间湿痒,肛门痒,阴道痒:千里光适量,煎水洗患处。

108、治狐臭药方:青黛20克 枯矾10克 胆矾10克。把药买回来仔细研磨成细粉未后,均匀的拌和在一起用瓶子密封装好,在每天晚上洗澡后涂抺于腋窝处,此药粉没有异味只是会弄污衣服,并在使用此药时会有几分钟轻微的剌痛感觉。早上起床后可以洗干净后再上班,坚持一段时间,必能根治,时间长短因人而异。

109、静脉曲张这病,外科又是分段结扎又是剥离术 ,且不说费用高,但就效果论,试问好吗?-不好!一位60多岁的老汉患有严重的静脉曲张,仅仅一味药的药酒:枸杞子泡酒每晚擦一次,半年就完全好了。真叫气死外科专家啊!

110、小儿单纯性消化不良及腹泻:将车前子炒焦研碎口服,4—12月小儿每次0.5克,1—2岁小儿每次1克左右,每日3—4次。共观察63例,服药后53例腹泻停止,大便基本恢复正常,平均2.1天治愈;6例大便减少,平均2.5天好转;4例无效。

111、减肥:本法为某知名美容院减肥核心技术,欢迎中医同道及爱好者讨论交流!拔罐穴位:上脘,下脘,双穴有:天枢,大横,带脉,臂nao,髀关,伏兔,箕门,每穴一罐,共十六罐,留罐30分钟,三天一次,十次一疗程。拔罐无经验者,请找专业人士指导,避免出现不适

112、老年性阴道炎:生甘草60g。用法:用水煎煮20分钟,先用热气熏蒸,稍凉再用温水洗浸。每天二次,每次15分钟。老中医秘方,效果绝佳

113、麦粒肿的神速疗法在其双手中指和双脚中指各放一点血,另在耳尖放点血,左眼放右耳尖,右眼放左耳尖,两眼有就两耳同时放,上午刺血下午就消!神速!

114、治癣特效方:用丁香15克,70%酒精100ML,浸48小时去渣。每天外搽患处3次。2年以上体癣及足癣,一般在治疗1天后症状即见消退,2天后患处开始有皮屑脱落。一般3—5天能治愈。

115、面瘫效方:治疗方法:取生白及l5g,米醋、姜汁各适量。先煎白及取汁,浓缩成浆糊状,再加米醋和姜汁,煮沸调匀。用时,将加温的药液涂患铡,每天3一5次,每次先以温水擦洗后再涂。病程长者同时用白及粉内服,每次30g,饭后姜汤送服,每天3次,5天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一9个疗程。

116、神效治愈带状疱疹:1将大蒜500g.切碎浸泡于食醋65g中,24小时后取汁外涂病变部位,每天外涂5一6次。2将大黄、黄柏各2份,五倍子、芒硝各1份,共研为极细末后,加入凡士林配成30%的软膏,平摊于纱布上,厚约0.2cm,贴敷患处,隔天换药1次。

117、气管炎、肺气肿、哮喘、支气管扩张:芦荟鲜叶白醋冰糖各500克。将芦荟叶洗净去刺然后淋干。将白醋加入冰糖熬开直至把冰糖熬化放凉。将芦荟放入容器倒入熬好的白醋冰糖水密封。存放7天后饮用。分早晚两次服用,以上可服用7至10天。病情较轻的可服用15至20天,病情控制后可根据病情逐渐减量。

118、心脏病:丹参20克水蛭8克薤白6克瓜蒌仁12克远志3克麦冬12克桂枝3克檀香3克地龙20克青皮10克百合20克柏子仁12克茯苓15克炙甘草3克天花粉12克石菖蒲5克身体虚弱加党参20克.有内热加黄芩15克.此为一次性水煎服的药量,如做成丸/散可将药量加大倍数,丸散剂早晚服一次每服10克,严重一天三次,对各种心脏病有特效

119、至乐散对男性阳痿、早泄、举而不坚、精子数目少,女性阴冷无性趣,均有独特疗效。肉苁蓉30克、山茱萸30克、生地20克、远志50克、蛇床子15克、五味子15克、防风18克、茯苓18克、牛膝20克、菟丝子20克、杜仲20克、韭菜子15克。药研为细末,每日口服二次,每次口服10克左右,若觉心烦即停药或减半服

120、甲沟炎:斑蝥10-12毫克/次,薄撒患部,3-12H后患部有微黄的液体渗出,揭去膏药外涂龙胆紫,通常一次即愈。低血压:肉桂2g、桂枝5g、甘草10g、寸冬3g、五味子3g。泡水代茶饮,每日1 剂,一般20~30剂可愈

121、治脱发:野菊花川椒白芷各十克酒精75%250毫升浸三到五天过滤后取液涂患处,每天二次,主治脂溢性脱发。临床专治梅核气【慢性咽炎】的梅核气穴,手掌劳宫穴稍下,掌面食指中指缝后一寸。主舒肝理气、利咽、镇静安神,为梅核气经验穴,多数患者针后一次即愈,取穴宜男左女右。

122、一个治疗面瘫的土方:鸡蛋壳,花椒各等份,研末一次一汤勺,吞服,一日两次。王不留行治疗带状疱疹:王不留行50g研末,取芝麻油,烧沸,适量与王不留调匀,成糊状,每日涂抹一次一般三至五天好转痊愈。糖尿病:仙人球果每天二三个剥外皮壳生吃一周

123、带状疱疹的中医治疗——冰硼散1支。加入凡士林拌均,敷上即可。每天3——5次。止疼效果神奇,3天既愈。小儿腹胀,小便不通:将田螺挑三个大的,同一撮韭白捣碎,外敷小儿脐眼。对小便不通、腹胀如鼓等症,用田螺拌盐或拌蒜敷于脐下是民间常用的治疗方法,常有药到病除之

124、治疗百日咳偏方!!!!!组成:独头蒜3枚、甘草10克、冰糖适量。 主治:百日咳。 用法:独头蒜3枚捣烂取汁,加入甘草10克和适量冰糖,水煎,分3次服

125、清胃散治疗黄褐斑 :清胃散出自金元时期李东垣《脾胃论》,组成为:黄连10g,当归10g,生地黄12g,牡丹皮12g,升麻10g。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126、尖锐湿疣:八角莲10克,鸦胆子1克,苦参1克,黄柏1克,蛇舌草1克与65%乙醇适量混合制剂涂疣上。每日三次以上。另外每日用八角莲15克,黄柏15克,苦参20克,白藓皮20克,紫草15克,川黄连10克,白矾30克(上药熬成滤出后乘热入其中溶解)外洗。如患部有渗出性分泌物,在每次用药后将枯矾(研极细)撒上

127、治扁平疣方:1地肤子300克 白矾50克 用法:先用2000毫升水煎地肤子,取汁300毫升,在火上加热,然后将打碎的白矾溶入。取清汁擦疣,每日二至三次。一周左右即愈。2取蜘蛛网少许,涂盖于扁平疣上,2-3天一次,3-5次扁平疣自消!

128、宫颈癌包括肌瘤:当归五钱,白芍八钱,茯苓一两,白术五钱,柴胡二钱,丹皮三钱,栀子三钱,首乌五钱,海螵蛸一两,刺蒺藜八钱,香附四钱,甘草三钱。水3碗煮取1碗,一日分二次服。

129、急性脑溢血,在头顶百会到上星一带会发现有隆起。急刺之,会流出粉红色液体,可挽救生命!

130、习惯性便秘:精盐一羹匙倒入神阙穴用伤湿膏贴封12小时内通便。

131、白内障:蜗牛几个冰片少许捣碎,左眼敷右涌泉,右眼敷左涌泉一晚上,极效。

132、便血:用山楂肉为末,艾叶汤调下。应手而愈。或葧荠捣汁两盅,兑好酒服。数日即愈。又方用黑芝麻细细嚼食二两,日食数次。服至数月。不但下血断根,且能补肾益精。

133、泻泄:方用车前子 真山药 真茯苓各二两 炙草六钱 每服三钱,陈米汤或乌梅汤送下。又方用白术一两车前子五钱 煎服立止。此分水神方也。

134、腹水神方:用公鸡一只,用大麦连喂五天,取下鸡粪一升炒黄,好酒一瓶浸鸡粪,煮作一碗。沥去渣令病人吃一碗,少时腹中气大转舒作鸣,从大便而出,其肿渐消。如利未尽,再服一二次。必然尽消。如泻利不止,用田螺四个,酒啐煮吃。即以温粥食之。鸡屎善能逐水,将所蓄之水尽归大肠而泻。神药也

135、肝腹水敷脐散由大戟、商陆、芫花、二丑、冰片、硫磺等6种药物组成,前4者取等量烘干粉碎,后2者取等量研粉,前后二种粉剂以9:1之比例充分混合以备使用。使用方法:神阙穴局部消毒后取3g药物填于其中,上敷纱布,外贴胶布固定,每日换药一次,每30天为1疗程。

136、治疗肝病腹水---特效药:黑矾---每天早晚各服黄豆粒大。消肝病腹水特效。鼻窦炎的高效验方:苍耳子(炒焦)8g 辛夷15g 白芷31g 薄荷1.5g. 共研为细末装瓶备用。用法 : 每用药粉少许吸入鼻腔,每天5——7次,七天为一疗程。一般一疗程后即明显好转,两至三疗程可愈。

137、一味药治疗不孕偏方:水蛭炮制干,轧细,黄酒送服,每次10g。对由于着凉、湿热淤阻、输卵管阻塞有特效。这是一个老中医留下的偏方,特别是由于输卵管堵塞造成的不孕有特效。用药时,必须在经前服用,每月服用三次,每天一次,直到怀孕为止

138、乳腺增生:处方 当归15 瓜蒌 30 乳香 9 没药9 甘草 6 橘核15 荔核15 单位克重者7副,轻者3副.

139、打鼾特效:麦冬:15g五味子:15g杏仁 :15g牵牛子:15g白芥子:15g桑白皮:15g苏子 :15g细辛 :3g泡姜 :5g炙甘草:10g鲜姜片:2片将以上诸味药材一起倒入砂锅中加水煎熬两次,分早晚两次服下。

140、白癜风:密陀僧50g,硫黄40g,轻粉l0g。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装入瓶中备用。用时先用食醋擦洗患处,然后取鲜生姜一块,切成斜面,以断面蘸上药粉,用劲在患处擦至局部有灼热感为度,每日两次,擦药后,患处颜色改变,渐转为褐色,继而脱屑而愈,不损害皮肤,也无不良反应。若复发者,再按上法治疗即愈。

141、急性乳腺炎 用葱白少许,生半夏一枚,捣烂如泥,以药棉包裹少许,塞入对侧鼻中,一宿即效。鼻息肉将杏仁7粒、甘遂3克、轻粉6克、苦矾5克研成细末用甘油浸透,取直径1厘米大小的棉花球蘸药敷于息肉部位,约1小时后由患者以擤鼻涕方法去掉,每日1次。

142、痛风:遍身疼痛,以当归、桂枝、元胡索、天麻各等分为末,均五服,酒送下可愈。偏正头风:白芷三钱,天麻一钱,防风一钱,荆芥钱半。煎服即愈

143、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补阳还五汤为清代名医王清任的经验方,其组成为:黄芪60g、当归10g、川芎10g、赤芍药15g、桃仁10g、红花6g、地龙10g。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现代用于治疗脑梗塞、脑血栓、糖尿病等,均有较好疗效。

144、喝了蒜芷雄黄酒,毒蛇见了绕道走 大蒜50克,白芷20克,雄黄10克,白酒750毫升,大蒜、白芷、雄黄煎酒服用,毒蛇不敢靠近。若遭毒蛇咬伤,即服雄黄酒,食大蒜,使毒不进入腹内

145、白发变黑只需20天-------秘方 黑豆50g隔水蒸熟,再将当归 山楂 黄芪 何首乌 熟地各35g一起暴晒45天后,放在一起捣碎,每日取30g口服,连服20天左右,白发即可逐渐转为正常黑色,对后天白发而后遗传白发都有显著疗效

146、主治煤气中毒 :1浓茶一碗、食醋一碗、用法:混合一起,分三次服下,间隔半小时一次,可尽 快解毒。2黄土50克用法:现打凉水冲开搅浑,澄清,把水服下。3煤气中毒处方:白萝卜汁1杯用法:一次服下。

147、出现鱼刺卡在喉咙里:用一粒紫皮大蒜,切成2瓣,根据鼻孔的大小,用刀把2瓣大蒜都削成一头大另一头小,然后,把小的一端轻轻塞进鼻孔内,2个鼻孔都要塞大蒜,3-5分钟后,喉咙里的刺痛感觉就没有了。

148、神经性耳鸣(耳内流脓,长久不愈,百试百灵):取鲜鸡蛋两个煮熟,去白,留蛋黄,再把蛋黄用文火,慢熬(不放油)至蛋黄出油,(蛋黄稍焦也没关系)再用棉花吸取蛋黄,并把蛋黄弄碎及吸油之棉花储存於密封之空瓶内备用,每次用棉花吸蛋黄油塞耳内,最严重者,每天换两次数日即愈,永不再发。

149、嗓子哑了怎么办:将两个鸡蛋滤去蛋黄,留下蛋白放在碗中,像做蛋糕一样打到起泡,再用滚水冲一杯茶(乌龙效果较佳,红茶亦可)加入一些冰糖,待其溶解後,倒入蛋白内,趁热喝下去,蛋白的泡沫会浮在茶上,若将蛋白的泡沫大口吞咽下去,效果更好。

150、萝卜汁止咳:白萝卜约一斤重,洗净,连皮切薄片,冰糖四两(可分三回用),清水五饭碗一起放锅里用文火炖煮,煮到剩约三碗水时可关掉火。冬天时要吃热的,现在夏天温或凉的均可(但不要冰),每天当开水喝,接连喝二、三天,一定有效。

151、仙人掌治愈小儿脑炎特效∶「仙人掌球(本地俗称八卦红)「去皮」捣烂取汁加蜂蜜调服」,此方既经济又方便,患此症者不妨试用。小儿麻疹不出危险时:用黑芝麻半斤煮水,以巾沾水贴覆全身,水冷再煮,一小时後,全身即普出,无黑芝麻,白的亦可。

152、治咽炎一个比较好的验方--神功散

人中白100g 青黛粉100g 雄黄100g 玄明粉100g 珠砂100g 枯矾100g 冰片20g 儿茶50g 六神丸30×50支以上 各药等份研末吹患处。适用于各类咽喉疾病。

伤寒论113方完整版

桂枝汤
【原文】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煎法】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方歌】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有汗此为功。
2.桂枝加桂汤
【原文】烧针令其汗,针处被寒,核起而赤者,必发奔豚。气从少腹上冲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壮,与桂枝加桂汤,更加桂二两也。

【组成】桂枝五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温阳祛寒,平冲降逆。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3.桂枝加芍药汤
【原文】本太阳病,医反下之,因尔腹满时痛者,属太阴也,桂枝加芍药汤主之;大实痛者,桂枝加大黄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六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生姜三两。
【功用】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分三服。

4.桂枝加大黄汤
【组成】桂枝三两、大黄二两、芍药六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发表疏里,外解太阳之表,内攻太阴之里实。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5.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原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厚朴二两、杏仁五十枚。
【功用】解肌发表,降气平喘。
【煎法】右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6.桂枝加附子汤
【原文】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功用】温经复阳,固表驱风,复阳敛液。【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7.桂枝去芍药汤

【原文】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通阳散邪。
【煎法】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8.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炮附子一枚。
【功用】解肌祛风,兼温经复阳。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9.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
【原文】伤寒脉浮,医以火迫劫之,亡阳必惊狂,卧起不安者,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牡蛎五两、蜀漆三两、龙骨四两
【功用】镇惊安神。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蜀漆,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0.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原文】火逆。下之,因烧针烦躁者,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主之。
【组成】桂枝一两、炙甘草二两、牡蛎二两、龙骨二两。
【功用】安神救逆。
【煎法】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日三服。


11.桂枝人参汤
【原文】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组成】桂枝四兩、另切甘草四两,炙白朮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三两
【功用】解表温里,益气消痞。
【煎法】右五味,以水九升,先煮四味,取五升,内桂,更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12.桂枝附子汤
【原文】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组成】桂枝四两、炮附子三枚、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炙甘草二两。
【功用】祛风除湿,温经散寒。
【煎法】右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3.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
【原文】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组成】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生姜、白术、茯苓各三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利水通阳。
【煎法】右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小便利则愈。

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原文】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组成】桂枝三两、芍药四两、炙甘草二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生姜四两。
【功用】益不足之血,散未尽之邪。温补其营卫。
【煎法】右六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5.麻黄汤
【原文】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组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杏仁七十个。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煎法】右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16.大青龙汤
【原文】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筋惕肉瞤,此为逆也。
【组成】麻黄六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杏仁四十枚、生姜三两、大枣十枚、石膏如鸡子大。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郁热。
【煎法】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17.小青龙汤
【原文】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组成】麻黄、桂枝、细辛、干姜、半夏、五味子、芍药、炙甘草。
【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风寒客表、水饮内停证。
【方歌】小小青龙最有功,风寒束表饮停胸。细辛半夏甘五味,姜桂麻黄芍药同。

18.桂枝麻黄各半汤
【原文】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组成】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麻黄、生姜、炙甘草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
【功用】小发其汗,以解表邪,小小汗之以和营卫。
【煎法】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19.桂枝二麻黄一汤
【原文】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组成】桂枝一两十七铢,麻黄十六铢,芍药一两六铢,生姜一两六铢,杏仁十六个,炙甘草一两二铢,大枣五枚。
【功用】解散营卫之邪。
【煎法】右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20.桂枝二越婢一汤
【原文】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组成】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十八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石膏二十四铢。
【功用】发汗解表,兼清里热。
【煎法】右七味,以水五升,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21.麻黄细辛附子汤
【原文】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组成】麻黄二两,细辛二两,炮附子一枚。【功用】助阳解表。
【煎法】右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2.麻黄附子甘草汤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

【组成】麻黄二两,炙甘草二两,炮附子一枚。
【功用】解表散寒,固本通阳。
【煎法】右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23.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原文】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四两,杏仁五十个,炙甘草二两,石膏半斤。【功用】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煎法】右四味,以水七升,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

24.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原文】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连轺(yáo),赤小豆汤主之。
【组成】麻黄二两,连翘二两,杏仁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十二枚,生梓白皮一生,生姜二两,炙甘草二两。
【功用】健脾和中,解表发汗,清热祛湿。

【煎法】右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半日服尽。温服一升。

25.葛根汤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发汗解肌。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26.葛根加半夏汤
【原文】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炙甘草二两、芍药二两、桂枝二两、生姜二两、半夏半升、枣十二枚。
【功用】发汗解表,舒筋止呕。
【煎法】右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27.葛根黄芩黄连汤
【原文】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芩黄连汤主之。
【组成】葛根半斤、炙甘草二两、黄芩三两、黄连三两。
【煎法】右四味,以水八升,先煮葛根,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功用】解表清里。
【方歌】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邪陷阳明成热利,清里解表保安康。

28.桂枝加葛根汤
【原文】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组成】葛根四两、麻黄三两、芍药二两、生姜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桂枝二两
【功用】解肌发表,升津舒经。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29.白虎汤
【原文】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
【组成】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粳米六合
【煎法】右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除烦,生津止渴。
【主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30.白虎加人参汤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七八日不解,热结在里,表里俱热,时时恶风,大渴,舌上干燥而烦,欲饮水数升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组成】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炙甘草二两、人参二两、粳米六台
【功用】清热泻火,益气生津。
【煎法】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31.竹叶石膏汤
【原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组成】竹叶二把、石膏一斤、麦门冬一升、半夏半升、人参二两、炙甘草二两、粳米半升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内粳米,煮米熟,汤成去米,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益气和胃。
【主治】伤寒、温病、暑病之后余热未清,气津两伤证。

【方歌】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再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32.调胃承气汤
【原文】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组成】大黄四两、炙甘草二两、芒消半升。

【功用】缓下热结。
【煎法】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33.小承气汤
【原文】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濈然汗出者,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主之。若汗多,微发热恶寒者,外未解也,一法与桂枝汤。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若腹大满不通者,可与小承气汤,微和胃气,勿令至大泄下。
【组成】大黄四两、厚朴二两、枳实大者三枚
【功用】轻下热结,除满消痞。
【煎法】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34.大承气汤
【组成】大黄四两、芒硝三合、厚朴半斤、枳实五枚
【煎法】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功用】峻下热结。
【主治】①阳明腑实证;②热结旁流;③里热实证。

35.桃核承气汤
【原文】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血自下,下者愈。其外不解者,尚未可攻,当先解其外;外解已,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
【组成】桃仁五十个,大黄四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二两,芒消二两
【功用】逐瘀泻热。
【煎法】右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内芒消,更上火,微沸下火。先食温服五合,日三服,当微利。

36.抵当汤
【原文】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汤主之。
【组成】水蛭、虻虫各三十个,桃仁二十个,大黄三两。
【功用】下瘀血,攻逐蓄血。
【煎法】右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不下更服。

37.大陷胸汤
【原文】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组成】大黄六两,芒消一升,甘遂一钱匕【功用】泻热逐水。
【煎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38.小陷胸汤
【原文】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组成】黄连一两,半夏半升,栝楼实一枚【煎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栝楼,取三升,去滓;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功用】清热涤痰,宽胸散结。
【主治】痰热互结证。
【方歌】小陷胸汤连夏蒌,宽胸开结涤痰优,膈上热痰痞满痛,舌苔黄腻服之休。

39.十枣汤方
【原文】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组成】甘遂、芫花、大戟、大枣
【煎法】右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
【功用】攻逐水饮。
【主治】①悬饮。②实水。

40.栀子豉汤
【原文】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组成】肥桅子十四枚,香鼓四合。
【功用】清热除烦。
【煎法】右二味,以水四升,煮桅子取二升半,去滓;内鼓,更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快吐者,止后服。

41.栀子甘草豉汤
【组成】桅子十四个,炙甘草二两,香豉四合。
【煎法】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甘草,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用】清气分热。

42.栀子生姜豉汤
【组成】桅子十四个,生姜五两,香豉四合。

【煎法】右三味,以水四升,先煮桅子、生姜,取二升半,内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功用】清热除烦,逐饮止呕。

43.栀子厚朴汤
【原文】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
【组成】桅子十四个,厚朴四两,枳实四枚。

【功用】清热除烦,宽中消满。
【煎法】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4.栀子干姜汤
【原文】伤寒,医以丸药大下之,身热不去,微烦者,栀子干姜汤主之。
【组成】桅子十四个,干姜二两。
【功用】清热除烦,温中暖脾。
【煎法】右二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45.栀子蘖皮汤
【原文】伤寒,身黄发热,栀子柏皮汤主之。

【组成】桅子十五个、炙甘草一两,黄孽二两
【功用】治伤寒身黄发热,无表里证者。【煎法】右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半,去滓,分温再服。

46.茵陈蒿汤
【原文】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饮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组成】茵陈蒿六两,桅子十四枚,大黄二两
【功用】清热,利湿,退黄。

【煎法】右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陈,减六升;内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

47.枳实栀子豉汤
【原文】右一味,水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即利,阴头微肿,此为愈矣。妇人病取男子裈烧服。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汤主之。
【组成】枳实三枚,桅子十四个,豆鼓一升

【功用】治大病愈后劳复者。
【煎法】右三味,以清浆水七升,空煮取四升;内枳实、桅子,煮取二升;下鼓,更煮五六沸,去滓,温分再服,覆,令微似汗。若有宿食者,内大黄如博碁子五六枚,服之愈。

48.小柴胡汤
【原文】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人参三两,炙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②妇人伤寒,热入血室。③疟疾、黄疸、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方歌】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生姜枣,少阳百病此方宗。

49.大柴胡汤
【原文】太阳病,过经十余日,反二三下之,后四五日,柴胡证仍在者,先与小柴胡。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者,为未解也,与大柴胡汤,下之则愈。
【组成】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生姜五两,枳实四枚,大枣十二枚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
【方歌】大柴胡汤有大黄,枳实芩夏白芍将,煎加姜枣表兼里,妙法内攻并外攘。

50.柴胡加芒硝汤
【原文】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日晡所发潮热,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证,下之以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丸药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服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柴胡加芒消汤主之。
【组成】柴胡二两十六铢,黄芩一两,人参一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一两,半夏二十铢,大枣四枚,芒硝二两。
【功用】和解少阳,兼以泻热去实。
【煎法】右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内芒硝,更煮微沸,分温再服;不解更作。


51.柴胡桂枝汤
【原文】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组成】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炙甘草一两,半夏二合半,芍药一两半,大枣六枚,生姜一两半,柴胡四两,桂枝一两半。
【功用】解表和里。
【煎法】右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52.柴胡桂枝干姜汤
【原文】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组成】柴胡半斤,桂枝三两,栝楼根四两,干姜二两,黄芩三两,牡蛎二两,甘草二两

【功用】和解散寒,生津敛阴。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烦,复服汗出便愈。

53.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原文】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主之。
【组成】柴胡四两,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各一两半,半夏二合半,大黄二两,牡蛎一两半,大枣六枚。

【功用】和解清热,神经官能症,小舞蹈病,镇惊安神。
【煎法】右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内大黄,切如碁子,更煮一两沸,去滓,温服一升。


54.黄芩汤
【原文】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者,与黄芩汤;若呕者,黄芩加半夏生姜汤主之。【组成】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清热止痢,和中止痛。
【煎法】右四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55.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组成】黄芩三两,芍药二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半夏半升,生姜三两。
【功用】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自下利而兼呕者。
【煎法】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夜一服。

56.大黄黄连泻心汤
【原文】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组成】大黄二两,黄连一两。
【功用】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

【煎法】右二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57.附子泻心汤

【原文】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
【组成】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炮附子一枚。
【功用】温经回阳,扶阳固表,泄热消痞。

【煎法】右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58.甘草泻心汤
【原文】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
【组成】炙甘草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黄连一两。
【功用】补虚和中,泄热消痞。
【煎法】右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59.半夏泻心汤
【原文】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组成】半夏半升,黄芩、干姜、人参、炙甘草各三两,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主治】寒热互结之痞证。
【方歌】半夏泻心黄连芩,干姜草枣人参行。辛开苦降消痞满,治在调阳与和阴。

60.生姜泻心汤
【原文】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腹中雷鸣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
【组成】生姜四两,炙甘草三两,人参三两,干姜一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黄连一两,大枣十二枚。
【功用】和胃消痞,散结除水。
【煎法】右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61.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
【原文】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组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

【功用】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人则吐。

【煎法】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62.黄连汤
【原文】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组成】黄连三两,炙甘草三两,干姜三两,桂枝三两,人参二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功用】平调寒热,和胃降逆。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温服。昼三夜二。

63.旋覆代赭汤
【原文】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组成】旋覆花三两,人参二两,生姜五两,代赭石一两,炙甘草三两,半夏半升,大枣十二枚。
【功用】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煎法】右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64.四逆汤
【原文】吐利汗出,发热恶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汤主之。
【组成】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
【煎法】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少阴病;太阳病误汗亡阳。

65.通脉四逆汤
【原文】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色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者,通脉四逆汤主之。
【组成】炙甘草二两,生附子一枚,干姜三两。
【功效】破阴回阳,通达内外。
【煎法】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其脉即出者愈。

66.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原文】吐已下断,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脉微欲绝者,通脉四逆加猪胆汤主之。

【组成】炙甘草二两,干姜三两,生附子一枚,猪胆汁。
【功效】回阳救阴。
【煎法】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内猪胆汁,分温再服,其脉即来。无猪胆,以羊胆代之。

67.干姜附子汤
【原文】下之后,复发汗,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不呕,不渴,无表证,脉沉微,身无大热者,干姜附子汤主之。
【组成】干姜一两,生附子一覆盖。
【功效】回阳。
【煎法】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68.四逆加人参汤
【原文】恶寒,脉微而复利,利止,亡血也,四逆加人参汤主之。
【组成】炙甘草二两,生附子一枚,干姜一两半,人参一两。
【功效】回阳复阴。
【煎法】右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69.茯苓四逆汤
【原文】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组成】茯苓四两,人参一两,生附子一枚,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
【功效】回阳益阴。
【煎法】右五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70.四逆加人参汤
【组成】甘草6克(炙) 附子10克(生,去皮) 干姜4.5克人参3克
【用法】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4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用】回阳复阴。
【主治】阳气衰微,阴液内竭,四肢厥逆,恶寒脉微,下利而利忽自止者。


71.附子汤
【原文】少阴病,得之一二日,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
【组成】炮附子二枚,茯苓三两,人参二两,白朮四两,芍药三两。
【功用】温经助阳,祛寒除湿。
【煎法】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72.真武汤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
【组成】茯苓三两,芍药三两,白朮二两,生姜三两,炮附子一枚。
【功用】温阳利水
【煎法】右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73.白通汤
【原文】少阴病,下利,白通汤主之。
【组成】葱白四茎,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

【功用】破阴回阳,宣通上下。
【煎法】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温再服。

74.白通加猪胆汁汤
【原文】少阴病,下利,脉微者,与《白通汤》。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烦者,白通加猪胆汁汤主之。服汤,脉暴出者,死,微续者,生。
【组成】葱白四茎,干姜一两,生附子一枚,人尿五合,猪胆汁一合。
【功用】少阴病,利不止,厥逆无脉,干呕而烦者。
【煎法】右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胆汁、人尿,和令相得,分温再服。若无胆,亦可用。

75.当归四逆汤
【原文】手足厥寒,脉细欲绝者,当归四逆汤主之。
【组成】当归三两,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细辛三两,炙甘草二两,通草二两,大枣二十五枚。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煎法】右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76.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

【原文】若其人内有久寒者,宜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主之。
【组成】当归三两,芍药三两,炙甘草二两,通草二两,桂枝三两,细辛三两,生姜半斤,吴茱萸二升,大枣二十五枚。
【功用】能温中祛寒,养血通脉。
【煎法】右九味,以水六升,清酒六升和,煮取五升,去滓,温分五服。

77.甘草汤
【原文】少阴病二三日,咽痛者,可与甘草汤,不差,与桔梗汤。
【组成】甘草二两
【功用】清热解毒。
【煎法】右一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去滓,温服七合,日二服。

78.桔梗汤
【组成】桔梗一两,甘草二两。
【功用】宣肺利咽,清热解毒。
【煎法】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温分再服。

79.桂枝甘草汤
【原文】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组成】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
【功用】补心气,温心阳。
【煎法】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80.甘草干姜汤
【原文】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少与调胃承气汤;若重发汗,复加烧针者,四逆汤主之。
【组成】炙甘草四两,干姜二两。
【功用】复阳气。
【煎法】右二味,以水三升,煮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81.芍药甘草汤
【组成】白芍药、炙甘草各四两。
【功用】调和肝脾,缓急止痛。
【煎法】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再服。

82.芍药甘草附子汤
【原文】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组成】芍药、炙甘草各三两,炮附子一枚。

【功用】扶阳益阴。
【煎法】右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温三服。

83.茯苓甘草汤
【原文】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组成】茯苓二两,桂枝二两,炙甘草一两,生姜三两

【功用】温中化饮,通阳利水。
【煎法】右四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84.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原文】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组成】茯苓半斤,桂枝四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五枚
【功用】降冲下气,通阳制水。
【煎法】右四味,以甘澜水一斗,先煮茯苓,减二升,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85.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
【原文】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组成】茯苓四两,桂枝三两,白朮、炙甘草各二两
【功用】温化痰饮,健脾利湿。
【煎法】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86.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
【原文】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组成】厚朴半斤,生姜半斤,半夏半升,甘草二两,人参一两。
【功用】补中散滞,和胃降逆。益胃和脾,降气涤饮。补虚散滞。消胀散满,补中降逆。

【煎法】右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87.小建中汤
【原文】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组成】桂枝三两,炙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芍药六两,生姜三两,胶饴一升。
【煎法】右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内饴,更上微火消解。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温中补虚,和里缓急。
【主治】虚劳里急证。
【方歌】小建中汤芍药多,桂姜甘草大枣和,更加饴糖补中脏,虚劳腹冷服之瘥。

88.炙甘草汤
【原文】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组成】炙甘草四两,生姜三两,人参二两,生地黄一斤,桂枝三两,阿胶二两,麦门冬半升,仁半升,大枣三十枚。
【煎法】右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滋阴养血,益气温阳,复脉定悸。

【主治】阴亏血少,气虚阳弱证;虚劳肺痿证。
【方歌】炙甘草汤参姜桂,麦冬生地大麻仁,大枣阿胶加酒服,虚劳肺痿效如神。

89.理中丸
【原文】霍乱,头痛发热,身疼痛,热多欲饮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组成】人参、干姜、炙甘草、白朮各三两。

【煎法】右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中焦虚寒证;阳虚失血证;小儿慢惊。

【方歌】理中丸主理中乡,甘草人参术干姜,呕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总扶阳。


90.乌梅丸
【原文】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组成】乌梅三百枚,细辛六两,干姜十两,黄连十六两,当归四两,炮附子六两,蜀椒四两,桂枝六两,人参六两,黄柏六两。

【功用】缓肝调中,清上温下。
【煎法】右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令相得,内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

91.麻子仁丸
【原文】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麻子仁丸主之。
【组成】麻子仁二升,芍药半斤,枳实半斤,大黄一斤,厚朴一尺,杏仁一升。
【功用】润肠泻热,行气通便。
【煎法】右六味,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饮服十丸,日三服。

92.蜜煎导方
【原文】阳明病,自汗出,若发汗,小便自利者,此为津液内竭,虽硬不可攻之,当须自欲大便,宜蜜煎导而通之。若土瓜根及大猪胆汁,皆可为导。
【功用】外润魄门,导大肠之气下行。
【组成】食蜜七合。

93.土瓜根方
【配方】土瓜根一两。
【制法】上一味,细锉,以酒一盏一宿,次日去滓。
【功用】清热解毒,消肿散结,行血破瘀。

【用法】作一服,吐下蛊即差。

94.抵当丸方
【原文】伤寒有热,少腹满,应小便不利,今反利者,为有血也,当下之,不可余药,宜抵当丸。
【组成】水蛭二十个,虻虫二十个,桃仁二十五个,大黄三两。
【煎法】右四味,捣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时当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95.大陷胸丸
【原文】病发于阳,而反下之,热入,因作结胸;病发于阴,而反下之,因作痞也。所以成结胸者,以下之太早故也。结胸者,项亦强,如柔痓状,下之则和,宜大陷胸丸。

【组成】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芒消半升,杏仁半升。
【功用】逐水破结,峻药缓攻。
【煎法】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消,合研如脂,和散。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

96.五苓散
【原文】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组成】猪苓十八铢,泽泻一两六铢,白术十八铢,茯苓十八铢,桂枝半两。
【煎法】右五味,捣为散。以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功用】利水渗湿,温阳化气。
【主治】①蓄水证。②水湿内停。③痰饮。

【方歌】五苓散治太阳府,泽泻白术与二苓,温阳化气添桂枝,利便解表治水停。

97.文蛤散
【原文】病在阳,应以汗解之,反以冷水潠之,若灌之,其热被劫不得去,弥更益烦,肉上粟起,意欲饮水,反不渴者,服文蛤散;若不差者,与五苓散。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
【组成】文蛤五两
【功用】清热润燥,生津止渴。
【煎法】右一味为散,以沸汤和一方寸匕服,汤用五合。

98.白散方
【组成】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

【功用】除痰开结,攻寒逐水,涌吐实痰,泻下寒积。
【煎法】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99.半夏散及汤
【原文】少阴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汤主之。

【组成】半夏,桂枝,炙甘草
【功用】具有祛风散寒、化痰利咽
【煎法】右三味,等分,各别捣散已,合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100.瓜蒂散
【原文】病如桂枝证,头不痛,项不强,寸脉微浮,胸中痞硬,气上冲喉咽不得息者,此为胸有寒也,当吐之,宜瓜蒂散。
【组成】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
【功用】涌吐痰涎宿食。
【煎法】右二味,各别捣筛,为散已,合治之,取一钱匕。以香豉一合,用热汤七合煮作稀糜,去滓。取汁和散,温顿服之。101.四逆汤
【原文】少阴病,脉沉者,急温之,宜四逆汤。
【组成】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
【功用】阳虚欲脱,冷汗自出,四肢厥逆,下利清谷,脉微欲绝。
【煎法】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再服。

102.牡蛎泽泻散
【原文】大病差后,从腰以下有水气者,牡蛎泽泻散主之。
【组成】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楼根各等分
【功用】逐水消肿。
【煎法】右七味,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白饮和服方寸匕,日三服。

103.烧裈散
【原文】伤寒,阴易之为病,其人身体重,少气,少腹里急,或引阴中拘挛,热上冲胸,头重不欲举,眼中生花(花,一作眵)。膝胫拘急者,《烧裈散》主之。
【组成】妇人中裈,近隐处,取烧作灰。

【功用】导热下行,邪毒从阴而出。

104.赤石脂禹余粮汤
【原文】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
【组成】赤石脂一斤,太一禹余粮一斤。

【功用】固其下焦。

【煎法】右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105.桃花散
【原文】少阴病,下利便脓血者,桃花汤主之。
【组成】赤石脂一斤(一半全用,一半筛末)干姜一两,粳米一升。
【功用】散瘀止血。
【煎法】右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温服七合,内赤石脂末方寸匕,日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106.猪苓汤
【原文】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
【组成】猪苓、茯苓、阿胶、泽泻、滑石各一两。
【功用】利水,养阴,清热。
【煎法】右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物,取二升,去滓,内阿胶烊尽。温服七合,日三服。
107.吴茱萸汤
【原文】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
【原文】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者,吴茱萸汤主之。
【组成】吴茱萸一升,人参二两,生姜六两,大枣十二枚
【煎法】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七合,日三服。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胃寒呕吐;厥阴头痛;少阴吐利。

【方歌】吴茱萸汤人参枣,重用生姜温胃好,阳明寒呕少阴利,厥阴头痛皆能保。

108.麻黄升麻汤
【原文】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喉咽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组成】麻黄二两半,升麻一两一分,当归一两一分,知母十八铢,黄芩十八铢,萎蕤十八铢,芍药六铢,天门冬六铢,桂枝六铢,茯苓六铢,炙甘草六铢,石膏六铢,白术六铢,干姜六铢。
【功用】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煎法】右十四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一两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
109.黄连阿胶汤
【原文】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组成】黄连四两,黄芩二两,芍药二两,鸡子黄二枚,阿胶三两。
【功用】滋阴降火、养血安神、清热泻火

【煎法】右五味,以水六升,先煮三物,取二升,去滓,内胶烊尽,小冷,内鸡子黄,搅令相得。温服七合,日三服。
110.苦酒汤
【原文】少阴病,咽中伤,生疮,不能语言,声不出者,苦酒汤主之。
【组成】半夏(洗,破如枣核,十四枚),鸡子一枚
【功用】燥湿化痰,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煎法】右二味,内半夏著苦酒中,以鸡子壳置刀环中,安火上,令三沸,去滓。少少含咽之,不差,更作三剂。
111.猪肤汤
【原文】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
【组成】猪肤一斤
【功用】甘咸润纳。
【煎法】右一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去滓,加白蜜一升;白粉五合,熬香;和令相得。温分六服。
112.白头翁汤
【原文】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组成】白头翁二两,黄柏三两,黄连三两,秦皮三两。
【煎法】右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不愈,更服一升。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血痢。
113.禹余粮丸
【原文】汗家,重发汗,必恍惚心乱,小便已阴疼,与禹余粮丸。
【组成】禹余粮石(煅) 赤石脂(煅) 龙骨荜茇诃子(面裹煨) 干姜(炮) 肉豆蔻(面裹煨) 附子(炮)各等分
【用法】上药捣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晚饭前以热酒下2~3丸。

【功用】温胃散寒,涩肠止泻。

【主治】肠胃虚寒,滑泄不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