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说“男女授受不亲”,下半句才是精华,老祖宗没你想得那么保守

 昵称503199 2024-09-16 发布于湖北

正文↓


图片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男女授受不亲”这句话几乎人人都听说过。从长辈的教诲到影视剧的台词,这句话已经成为传统礼教的代名词。许多人在听到这句话时,脑海中立即浮现出古代严格的礼教制度,仿佛男女之间的任何接触都是不容许的。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句话的下半句才真正蕴含了深意,揭示了古人其实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保守。实际上,这句俗语的出处和背景不仅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智慧,还展示了儒家思想中的人性温情。那么,这下半句究竟是什么?它隐藏了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一探究竟。

这句俗语的来源与儒家大师孟子密切相关。孟子是战国时期的著名思想家,以其深刻的文章和思想而闻名。在那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才华横溢的人不在少数。一天,一个名叫淳于髡(约前386年—前310年)的辩才向孟子提出了一个难题。

淳于髡虽然身材不高,但他口才了得,辩论时充满了智慧和技巧,齐王对他非常器重,他的许多建议都被采纳。作为儒家大师的孟子,自然对礼教十分重视,而“男女授受不亲”正是其中一条。这个礼节在当时的含义与现代人的理解有所不同:它不仅指男女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还讲究在表达感情、传递信物等方面要含蓄而不失礼节。

当孟子与淳于髡相遇时,淳于髡直接提出质疑:“男女授受不亲,这真的是礼吗?”孟子回应道:“是的,这是礼。”淳于髡紧接着问:“如果嫂子掉进水里,应该伸手去救她吗?”这个问题表面看似简单,实际上却蕴含挑战:如果伸手去救,就违背了“男女授受不亲”的礼法;如果不救,那就违背了人道。

淳于髡以为他抓住了孟子的矛盾,正等待孟子困惑的样子。然而,孟子却从容回答:“嫂子掉进水里还不救,这跟禽兽有什么区别?男女授受不亲是礼,但嫂子掉进水里,伸手相救是权宜之计啊!”

面对孟子的回答,淳于髡显然有些措手不及。但他很快调整策略,再次发难:“现在天下困顿,民生艰难,孟老夫子你也看到了,为什么不做点实际的事情来拯救天下呢?”他用“天下溺”来比喻民生困境,试图让孟子陷入困境。

孟子冷静回应:“天下不安的局面需要用正确的道义去拯救,就像嫂子掉进水里要马上伸手去救一样。你难道认为拯救天下和救人溺水是一样的事,可以用手脚来解决吗?”淳于髡的偷换概念被孟子识破,辩论最终以孟子的胜利告终。

由此可见,“男女授受不亲”的下一句就是“嫂溺援之以手”。孟子的本意并不是提倡僵硬的礼教,而是主张在具体情境下灵活变通。然而,后来的礼教越来越严格,男女大防也变得更加谨慎,导致很多人只记住了前半句,而忽略了后半句。

这场辩论不仅展示了孟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卓越的辩才,也反映了古人在面对伦理和人情时的智慧和灵活。虽然“男女授受不亲”强调男女间的有礼有节,但在关乎生命和道义的紧急关头,人们更应该展现出人性中的善良和勇敢,而不是拘泥于死板的教条。

淳于髡的质疑不仅是对儒家礼教的挑战,更是对当时社会如何处理男女关系、伦理道德与现实需求之间矛盾的一次拷问。而孟子的回应体现了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礼仪应该服务于人性和现实生活,而不是成为束缚善行的枷锁。

这一辩论被历史记录下来,成为流传至今的经典。然而,现代人常常只记住了“男女授受不亲”的前半句,而忘记了孟子在特殊情境下强调的变通之道。这不仅让很多人对古代礼教产生了误解,也使这一富有智慧的思想被简化、片面化了。

因此,当我们再次听到“男女授受不亲”时,应当记得,它背后不仅有严格的礼仪规范,还有灵活变通与人情关怀的智慧。这也许正是古人流传下来的礼法中,最富有人性光辉的一部分。它告诉我们,真正的道德规范不应是冷冰冰的条条框框,而应该是温暖的、充满人情味的指南,引导我们在复杂的现实中做出最符合人性的选择。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面对复杂的社会关系和道德抉择,我们都需要具备慧眼和智慧,才能在遵循道德准则的同时,不失人性的温暖和灵活应变的能力。这正是“男女授受不亲,嫂溺援之以手”这一古训,跨越千年依然闪烁智慧光辉的原因。

· 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