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抗日铁流:八路军第115师

 虛怀若谷 2024-09-16 发布于浙江

八路军第115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3个力师之一。先后参加创建晋察冀与晋冀豫及山东等抗日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集团。

改编部队,开赴华北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同国民党当局达成协议,将中国工农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1、第15军团及第74师,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第115师,林彪任师长,聂荣臻任副师长,周昆任参谋长,罗荣桓任政训处主任,萧华任副主任。辖第343、第344旅和独立团、教导队、骑兵营、炮兵营、工兵营、辎重营,全师共1.55万人。第343 旅陈光任旅长,周建屏任副旅长,辖第685、第686团;第344旅,徐海东任旅长,黄克诚任副旅长,辖第687、第688团。29日,中共中央决定,由林彪、聂荣臻、罗荣桓、周昆、萧华组成第115师军政委员会,林彪任书记。10月22日,中共中央决定在八路军团以上部队恢复政治委员制度和政治部(处)名称,聂荣任师政治委员(后罗荣桓),罗荣桓任师政治部主任;萧华任第343旅政治委员,黄克诚任第 344 旅政治委员。

林彪,聂荣臻,陈光,周昆合影

日军占领平(今北京)津地区后,8月中旬沿平绥(今北京一包头)平汉(今北京一汉口)、津浦(天津—浦口)3条铁路向、察、晋、绥、鲁5省大举进攻。第115师分两批于22日和25日由陕西省三原县出发,经韩城县芝川镇东渡黄河,沿同蒲铁路(大同--风陵渡)向晋东北抗日前线挺进。炮兵营、辎重营留延安,隶属八路军后方留守处。9月25日,林彪、聂荣臻指挥第343.第344旅首战平型关,歼灭日军1000余人,取得了全国抗战开始后中国军队主动寻歼日军的第一个大胜利,打击了日军的气焰,提高了八路军的声威,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师独立团、骑兵营和第344旅为配合忻口战役,在晋东北和察南、冀西打击日军后方部队,先后收复县城10余座。10月28日,为配合国民党军保卫太原,第115师师部率第343旅随八路军总部由五台抵达寿阳以南地区,与第129师共同打击沿正太铁路(正定—太原)及其南侧西犯的日军,取得广阳伏击战的胜利。

林彪指挥战斗

11月8日日军占领太原后,继续南犯,国民党军退出冀、察全境和晋、绥大部以及山东北部 地区。第115师遵照中共中央关于“以山西为主要阵地支撑华北抗战,独立自主地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分兵打击日军,创建抗日根据地。在第115师主力由晋东北南下的同时,聂荣臻率独立团、骑兵营、教导队大部和总部特务团一部及党政干部,共约3000人,留在五台地区,在罗荣桓率领的师政治部机关一部的协助下,至11月初,在山西省五台、浑源、广灵、河北省阜平等14个县的范围内,初步创建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1月7日,在五台山地区成立晋察冀军区(18日军区机关迁至阜平),聂荣臻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辖4个军分区。11月下旬~12月下旬,晋察冀军区在第344旅配台下,粉碎了日军对晋察冀根据地的八路围攻。

第115师师部率第343旅,于1937年11月随八路军总部移至山西省洪洞、襄垣、屯留地区,发动群众,扩充兵员,创建以吕梁山脉为依托的晋西南抗日根据地。12月,增建了第343旅补充团。1938年2月中旬,日军由祁县向晋西南进攻,第115师为保卫黄河河防,率第343旅进至灵石、孝义以西地区,并派出工作队赴石楼,永和等县发动群众,组织抗日武装。3月2日,林彪在隰县被阎锡山的晋军误伤,返回延安。

第343旅旅长陈光代理师长。陈光与罗荣桓指挥第343旅,于3月中旬,在道路曲折、地形复杂的午城、井沟地区,连续打击西犯的日军。9月中旬又分别在汾离公路上的薛公岭、油房坪、王家池地区连续取得伏击日军的胜利,挫败了口军西渡黄河的企图,为创建晋西南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1937年12月第344旅增编第689团。1938年2月第344旅转属第129师指挥。1~2月,为牵制与打击进攻晋南、晋西之日军,第344 旅于正太铁路娘子关至井陉段袭击日军据点,并抽调大批干部,协助地方发动群众,扩充新兵近6000人,4月,第689团和由第685团第2营扩编的第115师第5支队,在晋东南地区参如反八路围攻作战。4月下旬,第689团和第5支队在第129师副师长徐向前率领下挺进冀南,协同第129师第769团等部队收复了临清、高唐、夏津,枣强、永年、成安、肥乡等县城,开辟了卫河以东以西和漳河以北广大地区。7月第344旅率第687、第688团向晋南挺进,于阳城、沁水之间打击由晋城西进的日军,取得町店伏击战的胜利。8月,第689团归还第344旅建制。8~9月,第344旅展开于平汉铁路邯郸至新乡段两侧,协同第129师部队发起漳南战役,歼灭伪军多股。

八路军战士在战斗

7月上旬,第115师第5支队和由第129师工兵连等发展组成的津浦支队,由冀南进抵鲁北乐陵、宁津地区,与当地中共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会合。7月下旬和8月,先后在庆云、宁津等地歼灭伪军1800余人,收复宁津县,打开了冀鲁边的抗战局面。9月下旬,第343旅政治委员萧华率旅机关干部100余人到达乐陵县城,将当地抗日武装统一整编为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萧华任冀鲁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兼纵队司令员和政治委员,辖第5、第6(冀鲁边起义武装改编)支队和津浦支队。挺进纵队成立后,迅速分散活动,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开展新区工作,随后还成立了津南、泰山、宁津、鲁北等游击支队。到1939年上半年,部队扩大到2万余人,创建了津南、鲁北15个县的冀鲁边抗日根据地。9月,第5支队进入鲁西北。同月下旬,萧华率纵队机关和主力一部进至鲁西。

进军山东,南下苏豫皖边,扩大部队和根据地

为加强山东抗日武装力量,巩固和发展山东抗日根据地,第115师主力部队陆续向山东进军。1938年11月,第343旅第685团由晋西出发,并改称苏鲁豫支队,于12月下旬到达微山湖地区西丰县,与山东纵队的挺进支队等当地抗日武装合编,辖第1、第2、第3、第4、第7大队,1939年2月,又将沛县反正的伪军改编为独立大队。苏鲁豫支队严惩伪军,粉碎日军对湖西区的大规模“扫荡”,并南跨陇海铁路(今兰州--连云港),巩固扩大了以丰(县)沛(县)为中心的湖西根据地。7月,所属部队进行整编后,总兵力达8.800余人。此后,第4大队留在湖西,第1大队挺进苏皖边,开辟了以泗县为中心的皖东北根据地。直属队与第3大队挺进豫皖边,配合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和新四军游击支队开辟了以永(城)夏(邑)肖(具)宿(县)为中心的豫皖苏抗日根据地。

1938年11月,第344旅组建独立团和挺进纵队,挺进鲁西南地区。1939年2月,旅机关部分干部和直属分队进入鲁西南地区。3月,与先前到达的独立团与挺进纵队和当地部队合编为冀鲁豫支队,下编4个大队。至年底,部队发展到7000余人。1938年12月,第115师奉命将343旅补充团与晋西的3个游击大队合编为师独立支队,留晋西坚持斗争;陈光、罗荣桓率师直属队和第686团以东进支队名义,由晋西出发,于1939年3月2日到达山东郓城地区。3日夜,首战樊坝,全歼伪军1个团,打开了运(河)西地区抗日局面。第686团直属队大部与第3营和师直两个连留在运西坚持斗争,其余部队于7日继续东进,到达泰(山)西的东平地区,与山东纵队第6支队会合。15日,黄励调任师政治部副主任。4月,罗荣桓在中共泰西地区高级干部会上提出依(泰)山傍(东平)湖,向外扩展,创建泰西恨据地。5月,师真属队、第686团和到达鲁西的津浦支队及地方武装,在肥城以南的陆房地区粉碎了日伪军5000余人的九路围攻,将留在运西的第686团第3营扩编为师独立团,师直两个连扩编为游击第7支队。7月,组建独立旅,以师独立团编为第1团,第7文队编为第2团,杨勇任旅长兼政治委员。8月,师特务营、骑兵连和独立旅第1团一部在梁山南麓独山店设伏,歼灭日军200余人,接着又粉碎日军5000余人对鲁西地区的报复性“扫荡”至此,第115师在鲁西控制了津浦铁路以西、运河两侧黄河以南的三角地区。同月,以徐向前为司令员、朱瑞为政治委员的八路军第1纵队宣布成,第115师归第1纵队指挥。10月中旬,第115师驻山东的部队开始第1期整军。

7~8月,位于晋东南地区的第344旅主力配合第129师粉碎了日军对太行区的“扫荡”。12月,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派兵向晋西、冀南、太岳、太行地区的八路军和山西新军进攻。1940年1月中旬,第344旅协第129师,歼灭了向太(行山)南根据地进攻的国民党顽军一部,恢复了太南部分地区,2月,第344旅编入八路军第2纵队,仍保留第344旅番号。4月,第344旅随第2纵队进抵冀鲁豫边区。7月,南下豫皖苏边区,与新四军第6支队(欠第4总队)合编为八路军第4纵队。

遵照中央军委在鲁南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指示,1939年7~10月,师直属队与第686团和津浦支队,分批东越津浦铁路,由鲁西进入鲁南地区。津浦支队到达临沂、费县地区后,编入山东纵队第2支队,师部率随营学校、第686团和新扩编之特务团进入鲁南腹地抱犊崮山区,与山东纵队苏鲁支队(10月调归第115师建制)会合,开辟了以抱犊崮山区为中心的鲁南根据地;1940年1月又发展到郯(城)码(头)平原地区;3月,攻占抱犊崮通向天宝山区的交通枢纽白彦;4~5月,粉碎了日伪军8000余人对抱犊崮山区的“扫荡”,开辟了天宝山区抗日根据地;7月.以一部兵力东渡沭河,打道向滨海区发展的通路;至年底,完成了开辟鲁南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打通了鲁南与鲁中、湖西、鲁西区的联系。

整编部队,进行更艰巨的反“扫荡”、反“蚕食”斗争

第 115 师主力部队入鲁后,部队迅速发展,至1940年10月己达7万余人。为适应持久抗战的需要,第115师在部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遵照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指示,对部队进行多次整编。在鲁西,1940年3月,将进入鲁西的东进抗日挺进纵队主力和第115师独立旅等部合编为新的第343旅,杨勇任旅长,萧华任政治委员,辖6个团和3个游击兵团。4月,成立鲁西军区(机关由第343旅机关兼),萧华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5支队与山东纵队第6支队合编为运河支队,原师独立旅第1、第2团与山东纵队第8支队合编为黄河支队。6月,苏鲁豫支队第3大队由湖西调往华中,黄河支队调入湖西地区坚持斗争。3~8月,驻鲁西地区的部队先后配合冀中、冀南军区部队讨伐了国民党顽军石友三部。

在鲁南,第115师于1940年初将地方武装分别编为临(沂)郯(城)费(县)峄(县)边联支队、沂河支队、尼山支队、峄县支队、运河支队。4月,将苏鲁豫支队第2大队扩编为东进支队,第686团与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6支队第7团合编为鲁南支队。6月下旬,萧华调任师政治部主任。7月,陈士榘率独立支队由晋西到达鲁西,参加讨伐石友三部战役后,将第2团留鲁西坚持斗争:10月,独立支队机关和第1团开进费县与师部会合,陈士榘调任师参谋长。同月,成立鲁南军区,张光中任司令员,邝任农任政治委员。边联、沂河、尼山、峄县和鲁南运河支队调归该军区建制。

1940年10月前后,第115师将所属部队整编为6个教导旅,苏鲁豫支队第1、第3大队编为教导第1旅,彭明治任旅长,朱新任政治委员:独立支队第1团和鲁南、苏鲁支队编为教导第2旅,曾国华任旅长,吴文玉(吴法宪)任政治委员;独立支队第2团与第343旅运河支队编为教导第3旅兼鲁西军区,杨勇旅长兼军区司令员,苏振华任政治委员;黄河支队编为教导第4旅兼湖西军区,邓克明任旅长兼军区司令员,符竹庭任政治委员;东进支队编为教导第5旅(12月,第5旅南下华中,支援新四军作战。皖南事变后,改称新四军独立旅。1942年12月,返滨海军区,仍归第115师建制),梁兴初任旅长,张国华任政治委员:东进抗日挺进纵队第6支队一部与鲁北支队编为教导第6旅兼冀鲁边军区,邢仁甫任旅长兼军区司令员,周贯五任政治委员。1941年7月,八路军第2纵队新3旅和新2旅第4团编为第115师教导第7旅,余克勤任代旅长,赵基梅任政治委员。

1941年和1942年,日伪军对山东各抗日根据地不断进行残酷的“扫荡”、“蚕食”和封锁。国民党顽军一部投降日军;大部执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方针,不断进攻八路军。在日、伪、顽军夹击的困难形势下,第115师与山东纵队互相配合,坚持独立自主与自力更生的方针,战胜了严重困难,为转入恢复再发展的新阶段创造了条件。

1941年1月,教导第3旅与地方武装,在郓城西北潘溪渡附近取得歼灭日年100余人的胜利,接着粉碎日伪军1万余人对鲁西根据地的报复“扫荡”;教导第1旅随八路军第5纵队编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第115师直属队和教导第2旅进入滨海南部地区后,3月同山东纵队第2旅一部攻克青口等8个日伪军据点,解放了从赣榆到柘汪的沿海地区。5月中旬,教导第2旅主力在鲁南军区和山东纵队第1旅各一部的配合下,对进犯的国民党顽军王洪九部进行反击。7月7日,鲁西军区与冀鲁豫军区合编为新的冀鲁豫军区,教导第3、第7旅编入八路军第2纵队建制。8月19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山东纵队归第115师指挥,组成山东军政委员会,罗荣桓任书记。9月下旬,教导第6旅南下清河区,在山东纵队第3旅一部配合下,打通了冀鲁边区和清河区的联系。11月,第115师各旅进行了第2期整军,11~12月,第115师同山东纵队在沂蒙山区粉碎了日伪军5万余人“铁壁合围"大“扫荡”。

1942年春、夏季,第115师指挥山东各部队派出若下小分队深入敌占区,采用“敌人打过来,我们就打过去"的“翻边战术"反击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并发动与组织群众,对敌开展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斗争。3月和5月,先后召并连队政治工作会议和连队军事工作会议,规定了连队政治工作的职责、原则、方法和军事工作的各种制度、规则、战术思想等,使连队的军政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8月,根据中央军委进行“精兵简政”,实行主力军地方化的指示,山东纵队改为山东军区,归第115师指挥。山东纵队第1旅改为第115师教导第1旅;抗大第1分校归第115领导;东北军第111师师长常恩多等率部2000余人脱离国民党军,改编为滨海支队。10月,湖西军区划归冀鲁豫军区。10~11月,第115师先后指挥驻鲁中部分部队和胶东军区(1942年7月成立,许世友任司令员,林浩任政治委员)部队,粉碎了目伪军各1.5万余人的“扫荡”,并指挥教导第2旅在滨海区攻克据点16处。

1943年3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第115师和山东军区合并为新的山东军区(第115师番号仍保留),实行一元化领导。罗荣桓任山东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第115师政治委员兼代师长,黎玉任副政治委员,萧华任政治部主任。辖鲁南、中、滨海、胶东、清河、冀鲁边军区(1944年1月清河军区与冀鲁边军区合并为渤海军区),其中,滨海军区1943年3月成立,陈士榘任司令员,符竹庭任政治委员。清河军区1942年3月成立,杨国夫任司令员,景晓村任政治委员。第115师和山东军区所属旅和支队番号撤销、部队统一整编为13个主力团,一部充实地方武装。

第115师从1937年8月~1943年春,先后在山西、察哈尔河北、山东、江苏、河南、安徽等省抗击日军的进攻,反击日伪军的“扫荡”“蚕食”和封锁,不断开辟、发展和巩固抗日根据地,共作战3840余次,歼灭日伪军18.2万余人。1943年,第115师与山东军区合并后,继续进行反“扫荡”、反“蚕食”斗争,从1944~1945年春、夏季,山东军区连续发动攻势作战,歼灭日伪军11万余人,收复县城11座,使各军区连成一片,在1945年大反攻中,歼灭日伪军6万余人,解放了除济南、青岛等少数大城市之外的山东大片地区,为夺取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