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合方专治“太阴痰饮水湿”咳嗽

 经方人生 2024-09-17 发布于四川

胡希恕经方医学

病例情况
李某,男,80岁。
主诉:咳嗽半年余,加重2个月。患者咳嗽半年余,之前每天偶尔干咳一两声,无痰,睡前咳几声。2个月前咳嗽渐多,晨起和临睡较多咽痒,自觉上胸部气紧、憋闷,咳喘数声出一口痰才舒服。痰色白,清稀泡沫。自服苓甘五味姜辛汤3剂,不效。既往史:患者素有糖尿病,吃拜糖平,血糖控制很好。素有耳中蝉鸣数年。近2个月检查发现血压偏高(146/77),但自身无不适。又体检有慢支,肺气肿,但除平时偶尔咳两声,并无胸闷气喘。体力精神尚可。求诊某中医甲,脉略数,舌红苔薄白黄,与小青龙加石膏汤加半夏厚朴汤2剂,不效,痰渐多渐黄稠。因患者强调不恶寒,后背一受热反而咳得厉害,改与麻杏石甘汤加桔梗百部桑白皮浙贝母枇杷叶皂荚4剂,不效,痰至黄绿块状,难出。求诊某中医乙,与麻杏石甘汤加温胆汤7剂,咳喘稍定,痰色变浅变稀。仍有胸闷,胸中有痰鸣嘶嘶作响,痰难出。改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合茯苓杏仁甘草汤加大腹皮莱菔子7剂,胸闷好转,痰易咳出。

刻下症:无发热恶寒,无鼻塞头痛,无咽干口苦头晕,纳可,眠可,二便调。口不渴,饮水正常,夜尿一次。精神可。仍有胸闷,咳稀白痰,痰易出,说话偶尔喉中上痰。睡前躺下一定会咳。

图片


辨证分析:患者以呼吸系统咳痰喘为主要症状表现,目前表证不明显,舌淡润,清稀痰,胸闷,属太阴病痰饮水湿,郁阻气机,给予外台茯苓饮、半夏厚朴汤加减,处方如下:

人参9g,茯苓15g,陈皮15g,姜厚朴12g,清半夏15g,生姜15g,大枣15g,紫苏叶10g,炒苦杏仁10g,生枳壳9g;水煎服,日1付。

结果:一周后诉胸满咳喘大减。

编者按
半夏厚朴汤
半夏厚朴汤出自《金匮要略》,常用来治疗梅核气,此方可温化痰饮,故还可用来治疗痰饮水湿导致的咳痰喘;冯世纶教授、马家驹老师临证都擅用此方治疗咳嗽。

半夏厚朴汤是治疗咽部症状的咽中如有炙脔、如有炙肉,即梅核气,咽部如有梅核,吐之不出,吞之不下。很多慢性咽炎患者说嗓子总有痰,咽堵,喉科检查没有太大异常,就是咽部异物感,西医称之为痰液附着感。辨证属于太阴病痰饮水湿证,痰气互结于咽部,皆可用半夏厚朴汤来行气化痰。

小半夏加茯苓汤的三味药,是常用的温化痰湿的组合。苏叶行气兼以解表,厚朴苦温行气化湿,苏叶、厚朴都是通利气机利于痰饮水湿的祛除。

半夏厚朴汤符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原则,因此临床上常常用半夏厚朴汤来温化痰饮。故治疗痰饮水湿的咳痰喘,多有用半夏厚朴汤之机会。

《外台》茯苓饮

《外台》茯苓饮载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附方:“《外台》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药物组成:茯苓、人参、白术各三两,枳实二两,橘皮二两半,生姜四两。

冯教授认为,“心胸”是指胃,是指胸满、心下痞或腹胀;“不能食”有两层含义:即食欲不振,或畏惧进食诱发或加重呕吐、气满而不敢进食或多进食。依据条文,胃虚停饮为本证病机,呕吐、气满、不能食为本证特征,健胃利饮为本方功效

从病机角度来讲,本证除胃虚停饮外,还存在气郁、气逆及饮逆的病理因素由病机又可引申、扩展出本证的部分特征。胃虚,可见进食后胃脘不适、神疲乏力等症状。胃中停饮,体检及辅检可见胃振水音、胃镜下胃内水液潴留等。水饮上犯、下注,则见头晕、头痛、晕车、清涕、心悸、水肿、大便稀溏、小便不利、白带清稀量多等。气逆、饮逆,可见恶心、嗳气、反酸等。从药物作用分析,方中茯苓、白术温中健胃、利水袪饮;人参健胃除痞;枳实行气除满并止痛;陈皮理气,又同生姜一起降逆化饮。诸药相配,全方共奏健胃利饮、行气降逆之功

半夏厚朴汤温化痰饮,茯苓饮健胃利饮、行气降逆,故二方合用,可视为专为太阴痰饮水湿咳嗽而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