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啸 | 宁高宁《三生万物》和他背后的精神资源

 ssqsqzws 2024-09-18 发布于北京

读《三生万物》,用了四个半钟头,写这篇笔记,又挑重点细节看,共计小时六个半,可以说用掉假期一天的读书预算。过去我对管理书籍是有点抵触心理的。尤其了解到《基业长青》里的公司大部分遭遇破产或衰落;又听说竞争战略三部曲的作者迈克尔.波特的咨询公司在金融危机后破产;而曾经的企业管理大师,杰克.韦尔奇的通用电气现已拆分成三家上市公司,当年的GE领导力中心(克劳顿村)也按照普通物业作价出售了,这些信息不断强化我固有的偏见。以致几年前达里奥的《原则》大火之时,随手翻了几页,便认定大而无当又充满条条框框,便将其束之高阁。

宁高宁先生却像一位诚恳的师友,与你娓娓道来掌舵华润、中粮、中化三家大央企的经历,带你一路分享和探讨管理学的思维和方法,毫无灌输和说教之意。正如宁总所说:很多人希望我写管理学,写业务,他们特别希望书里面告诉我怎么办,最好拿过来就能用,别写没用的事。可是我恰恰喜欢讲“没用”的事,为什么?我觉得那个“没用”的事才会最后有大用,你自己才会去用。

宁总抛开大战略、大格局,先用整整一章讲三张表。以前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了解了“数目字管理”对王朝兴衰的重要性,读徐子沛《大数据》,感受到一国公民对数据的重视和定量思维能力之于社会繁荣的意义,《三生万物》则把财务数据对于企业生存发展的意义解说的异常生动。在他看来,三张表构成企业的数字镜像,所谓经营管理中的问题都源自对这三张表认识不深刻。

资产负债表虽然是一张静态的报表,但可以用战略地、解决问题导向的眼光去看,中化集团与中国化工的合并以及收购先正达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巨大的冲击,要让资产负债的结构恢复平衡,就要实现战略转型,把里面资产的潜力发挥出来,创造价值和增加盈利,同时实现先正达的上市,为集团注入新的资本金。

在损益表上,企业整合对顶头数字(top line)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合并后的中化集团一举成为世界500强。但如何发展主业产品、战略性号的产品,毛利率高的产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产品、有技术创新的升级的产品、有品牌和客户忠诚度的产品,才是企业整合成功的关键。第三张现金流量表呈现企业健康的最重要的指标,现阶段大部分中国企业的问题出在现金流上。

讲三场会,也用了完整的一章。预算会,战略会,年会。这三场会把企业的战略决策、业务发展和组织进步联系起来。三场会既是学习培训,也是产生决策,达成共识的组织形式。预算会不应该变成争论会、对赌会、诉苦会、施压会、决心会。预算会的讨论基于对宏观(国内外经济政策、利率、汇率、税率)、中观(国际国内行业趋势)、微观(客户、市场、竟对、供应链、成本、价格、毛利率、研发、技术、品牌、差异化、核心竞争力)的分析,是一个深入理解和科学规划业务的过程,最终的预算数字是个自下而上、自然而然的结果。对于有些企业尤其是刚完成并购的企业,预算会更加重要,并购整合、业态组合、发展布局、市场竞争、增效减亏、投资规模、商品组合、团队能力、战略定力等复杂问题都可以通过预算会充分的讨论和分析。

战略会虽说是开会,但是头脑风暴类型的,各抒己见、激发智慧与形成共识相辅相成。对于采取什么样的组织,战略研讨会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听宁总讲述,华润集团的集团管理原则就是通过战略会的讨论形成的共识:一是管战略,在集团整体战略框架下确定做什么行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区域选择,二是管预算、报表、业绩、风险和业绩评价,三是管统一会计政策和现金流,四是管团队,管净利润,管评价和奖惩,五是管内审,六是集团资源整合和协调发展。

年会看起来简单,表扬和奖励,总结和分析。关键是领导者要基于对业务的理解发表讲话,讲不准大家不服气,讲不好得奖者也觉得表扬得不到位、不解渴,认为组织并不是真的理解他。

海外并购是宁总执掌三家央企时期的重头戏,三次并购理所当然占据一章的篇幅:重量收购荷兰的尼德拉、瑞士的来宝农业、中化收购先正达。全书始终如一采用喝茶聊天的风格,夹叙夹议,避免坐而论道式的求大求全,让读者如同闲谈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尽管在收购时对公司管理层的诉求作出一定的回应和妥协,但公司的经营战略、资产重组、管理人员任命和考核评价必须由新的控股股东来决定。再比如并购有风险,但有时没有上这艘船,漏过了这个机会,下一个航程就没有了。既然选了难度大的动作,说到底还要靠团队的能力去面对困难,解决问题。宁总感慨地说,并购的事有钱有人可以做,没钱但有人可以考虑做,如果有钱没人就不要做,没钱没人就更不用说了。

有人个人成功归结为运气、运势、命理等外部的、不可知、不可控的因素,但我觉得,一个人的知识结构和精神资源在相当程度上定义了他/她是谁和怎么做,由此产生一系列的命运轨迹。马克思《资本论》和毛泽东《矛盾论》、《实践论》,加上在美国匹兹堡大学MBA学习的财务管理等知识,构成宁总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贯穿他的整个职业生涯,应用到企业管理的实践当中,达到六经注我,融会贯通的境界。

长时间观察从山东走出来的几位行业翘楚,他们有些相似的特点。

一是“土”, 显得不够机灵,不够活泛,但是踏实、稳重、接地气,虽不善于出奇制胜,但能够守正创新。

二是“慢”,在很卷的当今社会中,显得缺少进取心和进攻性,在千变万化的社会中,也不善于随波逐流。但他们谦谦君子的性格背后隐含着执着和耐心,可以孜孜不倦,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追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三是“傻”,在利益和地位竞争面前,有些基因里的腼腆和谦让,但在困难和挑战面前又比较“鲁莽”,颇有些“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气概。从长期看,这种“傻”也是一种福气,不然在风云变幻、欲望横流的改开四十年,又如何在潮起潮落中不迷失本心,长久的安身立命呢!

作者简介:王啸,复旦大学管理学博士,南方科技大学科技管理学者项目DBA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注册会计师,CFA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