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经辨证与烦躁证治

 健行zhz 2024-09-18 发布于山东

▲ 感谢关注“麗東書院”

作者:丁元庆

编辑:贾雪雯

烦躁,是由内伤或外感多种原因导致火热上扰神明,或虚阳外越,神不守舍,表现为心中不安,甚或手足躁扰不宁的病证。

本证始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有“烦躁”之称。《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烦躁的论述较多。

一、烦、躁不同

统观《伤寒论》《金匮要略》有关烦躁的论述,可以发现在不同情况下,其称谓各异。或以烦、躁合称;或单独曰烦、曰躁;或按病性曰虚烦、烦实、烦热;或按病位而称心烦、胸烦、胃中烦;也或因兼症各别而称烦痛、烦满、烦渴等。烦、躁不同,如《伤寒明理论》曰:“所谓烦躁者,谓先烦渐至躁也”。对此《医宗金鉴》有“躁身不静烦心扰”之说。凡此说明烦、躁、烦躁所表述的临床症状有别。

烦躁是形神失和的表现。若精神情绪抑郁消沉,可表现为心烦不宁;反之,精神情绪过度亢奋也可表现烦躁或狂躁不安。《说文解字》曰:“烦,热头痛也。”《颅囟经·序》认为头能“总众神也”,烦为内热,热扰五志,心神先伤;热薰脑窍,元神被扰。故烦躁应属于脑病范畴。

基于上述可知,烦躁有别,然而又有相互联系,临证亦可并见,故不可强分。

二、六经病与烦、躁

(一)六经病可见烦与躁

六经病证多可发生烦躁。《伤寒论》有21条原文与烦躁有涉。从原文可知,烦、躁有所不同,烦为心中烦扰,躁为手足躁动;然身形于外,而五志藏内,虽躁扰不宁,实本于内烦。烦躁指心烦不安,手足躁动不得安宁,若二者同时存在,《伤寒论》则称“躁烦”。

(二)六经烦躁病性不一

就《伤寒论》六经病所涉及的烦躁而言,其病性有寒热虚实之别。烦躁属于热证者,或邪气内结,气机逆乱,神机失和,多见于太阳病,亦可见于阳明、厥阴病,其主要病机为热扰心神。

1.太阳病烦躁

太阳病邪郁肤表,阳气郁遏因而发烦。太阳病法当汗解,若表邪郁闭,则肌肤无汗;邪热扰心,则见烦躁不安,且常伴头痛、发热等表证。如《伤寒论》46条:“太阳病,脉浮紧……其人发烦……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从烦可知阳郁之甚。外邪郁遏过盛,阻碍经气流通,气血不得循常道而运行,气机为之扰乱,扰动心神,故烦。表邪太盛,阻滞经络。《伤寒约篇》所谓:“风邪凝结于太阳经之要络”“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即对外邪所致烦躁机理,作了明晰注释。是知阳气不郁则不烦,烦躁必是阳郁不达,内扰元神。郁结不解,阳气不宣,是外感表证发烦的主要机理,这对内伤杂病之烦躁也有借鉴意义。

太阳病,初得病时发其汗,由于汗出不彻,病邪转属阳明而见微汗出,不恶寒。因两阳并病,阳气怫郁在表则见面色缘缘正赤;阳气怫郁在里,则见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短气,脉涩等症。热结不解,阳郁不达,郁处变动不定,犹如百合病之所见,这对临证从通阳开郁来辨治躯体形式障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阳明病烦躁

阳明病有热盛与寒凝之分,热盛为多。故阳明病之烦躁有热盛与寒结之别。其中热邪炽盛,热扰心神,最易导致烦躁。《伤寒论》原文241条:“大下后,六七日不大便,烦不解,腹满痛者,此有燥屎也。所以然者,本有宿食故也。”无形邪热,与有形之物互结,阻肠道而乱气机,神明被焚,烦躁乃发。《伤寒论》调胃及小承气汤证所见烦躁,后世医家另立凉膈散方,颇为对症。265条:“伤寒,脉弦细,头痛发热者,属少阳。少阳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语。此属胃,胃和则愈;胃不和,烦而悸。”则是强发少阳之汗,导致的变证,热邪进入阳明,外热与阳明之阳气相互熏灼,火热扰乱心神,发生烦躁。阳明为盛阳。阳明热盛,二阳互为影响,烦躁益甚。

寒邪内结阳明,气机升降失常,也可发生烦躁,如309条:“少阴病,吐利,手足逆冷,烦躁欲死”即是。胃寒生浊,升降失司,气机逆乱,吐泻交作,患者极度烦乱不安,即所谓“烦躁欲死”。

3.少阳病烦躁

邪结少阳,枢机不利,出入失常,阳气郁结发烦。《伤寒论》96条:“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邪结胁下,阳气出入受阻,郁遏不达,胆失疏泄,胆火内郁,情志不遂,故心烦、默默不语;胆热犯胃,胃失和降,则不欲饮食,且常常作呕。

4.少阴病烦躁

心肾藏精神、司水火升降。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少阴阴阳虚损,火水未济,精神失和。少阴病最多烦躁见症,且有寒热虚实之别。

(1)阴虚热扰 少阴水亏火旺,心神失养,火热内扰,易致烦躁不寐。《伤寒论》303条“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此言少阴热化,阴虚火旺、心肾不交,肾水亏虚,不能制约心火,心火炽于上,故心中烦,不得卧。319条“少阴病,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者,猪苓汤主之。”阴虚内热,热扰心神故心烦不得眠。310条“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猪肤汤主之。”手少阴之脉上挟于咽,足少阴之脉上循喉咙,少阴虚热循经上熏于咽喉则咽痛。少阴之脉其支者从肺出而络心注于胸中,虚热循经上扰,经气不利,故见胸满、心烦。此为临证所常见。

(2)阳虚神浮 少阴阳虚阴寒内盛,阳气浮越,心神失养,发生烦躁,甚至欲死。《伤寒论》曰:“少阴病,欲吐不吐,心烦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属少阴也。虚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阴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虚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282条)少阴寒化证,阳虚阴盛,心神失养,故心烦但欲寐。少阴阳气衰败之烦躁,烦躁欲寐而不得寐,是为少阴病危候。《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不藏,心神不宁,故若少阴阳气衰败,心神失养,不能宁静谧藏,烦躁欲死、烦躁不得卧寐,于杂病危重症可见此等病状。《伤寒论》296条“少阴病,吐,利,躁烦,四逆者,死”。300条“少阴病,脉微细沉,但欲卧,汗出不烦,自欲吐,至五六日自利,复烦躁不得卧寐者,死”。皆属危候。

5.厥阴病烦躁

厥阴藏血主相火。血能养神,相火与气化疏泄相关。厥阴病厥热胜复,热盛内扰,神明失和,发生烦躁。其烦躁有热盛、邪扰之不同。若厥逆与发热交替出现,热盛在发热的同时,常常可见烦躁。如,《伤寒论》339条 “伤寒热少微厥,指头寒,嘿嘿不欲食,烦躁。数日,小便利,色白者,此热除也。欲得食,其病为愈。若厥而呕,胸胁烦满者……”。烦之轻重也与邪热盛衰相关。邪气由阳入阴,里热内闭,病情深重,形成的厥阴热厥证,症状由指头寒发展为手足厥,不欲食发展为呕逆,烦躁发展为胸胁烦满,病势深入,热深厥深。

邪气内扰,厥阴气化不利,影响脏腑气机,累及心神,发生烦躁,如,《伤寒论》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蚘厥也。蚘厥者,其人当吐蚘,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蚘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蚘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蚘”。蛔虫喜温恶寒,蛔扰不安,证明膈胃有热,脾肠有寒,蛔窜上扰,气血逆乱,故其厥与烦均有阵发性的特点。阴盛格阳,虚阳躁动,神气浮躁,且无暂安时者为寒厥危候。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痰邪郁阻胸膈,阳气被遏,宗气不宣故见手足厥冷,心下满而烦等症。

总之,六经皆以阳气为运用,邪气滋扰,阳气虚损,阴亏火炽,均可导致阴阳失调,心神不宁,这是六经出现烦躁见症的基础与病理机转。

三、烦躁辨证

(一)病有虚实之分

《伤寒论》所述烦与躁病机分虚实。三阳病邪实为主,邪气盛则实。此为热扰神明,壅滞气机,破坏了“气得上下,五脏安定”的生理状态。三阴病以正气虚为本,精气夺则虚。正虚不耐邪扰,或虚不自持,因而烦躁,乃至烦躁欲死。

1.三阳病烦躁,病多邪盛

在外感热病中,凡不经汗下而烦躁者多实,如,《伤寒论》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此邪在表而烦躁,为太阳病寒邪郁痹阳气所致,治宜解表发汗,宣通阳气。有邪在里而烦躁者之承气汤证,阳明病热邪炽盛,阳热内扰;少阳病邪郁枢机,阳气出入不利。外感发烦,提示邪盛阳郁,热扰神明者多。

2.三阴病烦躁,多见正虚,或虚实夹杂

少阴病常见烦躁。少阴在脏为心肾,肾藏精主水,心藏神主火。少阴水亏,心神失养,阴虚火旺,火扰神明,是少阴阴虚致烦的主要机理,如少阴热化证之黄连阿胶汤证、猪苓汤证;少阴阳气虚衰,不能温养心神,形神失常,则烦躁的发生在所难免。有阳虚而烦躁者之干姜附子汤证。另内伤杂病日久阳气虚衰,阴寒内盛而烦躁者之白通加猪胆汁汤证等。少阴热化证,临床常见阴虚热扰,阴虚火旺,多见于中老年失眠患者。少阴寒化证,多见于阳气虚损,神机失和,或久病体虚、高年阳衰之抑郁症患者。

3.杂病烦躁

内伤导致痰阻、气郁、热扰、瘀血、蛔虫,或内有陈寒痼冷等邪气,也常成为热病过程中发生烦躁的致病因素。如上述痰厥、蛔厥、脏厥等。

(二)有寒热之别

烦躁发病,虚实寒热均可为患。邪在表者,经气被遏,气机失宣;邪在里者,结聚停滞,气机阻隔;阳邪者火热扰乱,阴邪者寒凝气阻,虚者经气失荣,实者邪气沸涌等均能导致烦躁的发生。

(三)辨表里之异

烦躁因外感发热未解,有发热恶寒、身痛、无汗、脉浮紧症状者,为外有风寒闭遏,内有阳热不伸,属表寒证(苔白兼黄等为郁热内扰);若兼有胸胁满闷,小便不利,惊惕不安,肢体困重,不能转侧者为少阳郁热,属半表半里证;若高热、口渴,汗出、脉洪或大便秘结,脘腹硬满,疼痛拒按,舌苔老黄或起芒刺,脉沉实有力为阳明实热,属里证。

四、烦躁六经辨治

(一)实证

1.热扰胸膈,心神不宁

症见:心烦懊憹,反复颠倒,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治宜清心凉膈,除烦安神,用栀子豉汤类方。

2.痰火内扰,上犯清窍

症见:气急烦闷,躁扰不宁,面赤气秽,痰黄粘稠,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治宜清化热痰,泻火宁神。方用小陷胸汤合栀子豉汤加减。

3.少阳郁热,脑络不和

症见:胸胁满闷,烦躁谵语,惊惕不安,小便不利,全身困倦,不可转侧,苔薄黄,脉弦数。治宜和解清热,镇惊宁神。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主方。

4.表寒郁热,元神不伸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烦躁,头身疼痛,舌苔薄白微黄,脉浮紧。法宜内外清解,透邪和脑。方选大青龙汤。

5.阳明热盛,邪扰元神

症见:壮热烦躁,汗出气粗,大便不通或热结旁流,腹满硬痛或脐周疼痛,拒按,或见谵语,舌苔黄燥,甚或焦黑生芒刺,脉洪大或沉实。治宜急下存阴,泻火清脑。方用大承气汤合白虎汤。

(二)虚证

1.阴虚火旺,心神不宁

症见:虚烦不寐,躁扰不宁,心悸怔忡,健忘多梦,腰膝酸软,颧红唇赤,手足心热,潮热盗汗,咽干口燥,尿黄便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滋阴降火,宁神养髓。方用黄连阿胶汤加味。

2.阳虚阴盛,心神不宁

症见:微热,昼日烦躁不得眠,夜而安静,脉沉微。治用干姜附子汤。若患者恶寒,肢厥,下利,脉微细。治宜茯苓四逆汤。

心阳受伤,精神不安。《伤寒论》记载有烧针后,烦躁者,治宜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临证若见心阳不足,心神失于温养,烦躁不得安宁,心悸失眠,或精神不振,头昏欲寐而不能寐。治宜温润助阳,宁心安神,方用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加巴戟天、淫羊藿、酸枣仁等。又阳气不振,蒸化无力,津停痰阻,症见精神不振,扰乱心神,舌苔白腻,脉沉细弦滑。治宜开郁逐痰,通阳安神,《温病条辨》之半夏桂枝汤、《辨证录》之洗心汤皆可随证而施。临证常见于抑郁共病焦虑者。

烦躁临床常见,是患者心神被扰的状态。烦躁属于疾病的临床表现,有时是患者主诉,多数情况下有助于判断病情与病位、病性,而烦躁欲死,提示邪盛正虚,气机逆乱。由上可知,引起烦躁的病因不一,病位有别,病情轻重不等,临证需要仔细审察,避免失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