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老城故事丨阜成门前趣事多

 新用户8926AVU2 2024-09-18 发布于北京

编者按:   

  北京“左环沧海,右拥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济”,具有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这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沃土,历史积淀深厚,文化遗产丰富,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伟大见证。为服务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共北京市委党史研究室、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全面梳理北京老城的历史发展脉络,深入挖掘和阐释北京老城的历史文化内涵,编写了《北京老城故事》一书。即日起,人文之光网摘选部分文章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北京老城故事丨阜成门前趣事多

  “三月西山道,春风平则门。绣鞍红叱拨,毡帽黑昆仑。”元代诗人张宪《大都即事》这首诗中的“平则门”,就是明清京师内城九门之一的阜成门。这里是西山煤炭运往京城的必经之地,由此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

  阜成前身平则门

  元至元四年(1267),元世祖忽必烈下诏在金中都东北修筑新城。至元二十二年(1285),大都城完工,共设11座城门,其中西城垣南侧的城门名为平则门。

  平则门名称的出处,有两种说法。一说“平则”二字出自《礼记》中的“均守平则,以安邦国”。大意是建立公平合理的法则,以安定诸侯国。一说“平则”二字取自《周易·象传·谦卦》“君子以裒(póu)多益寡,称物平施”“无不利,撝(huī)谦,不违则也”。意为君子要权衡各种事物,损多益少,公平对待,才能不违正当的法则。

  《光绪顺天府志》记载,明正统元年(1436)十月,太监阮安、都督同知沈青和少保工部尚书吴中,奉旨率军夫数万人修建内城九门城楼,正统四年(1439)四月竣工。平则门修好后,取《尚书·周书》“六卿分职,各率其属,以倡九牧,阜成兆民”之典,改称阜成门,祈愿百姓富厚安定。清代沿用此称,但民间仍习惯称其为平则门。

  阜成门包括城楼、城门、箭楼、瓮城、闸楼,规制也高于元大都城门。城楼建于城台之上,为面阔7间、进深3间的二层木结构建筑,第一层单檐,第二层重檐。歇山顶式屋顶,以灰筒瓦覆顶,绿琉璃瓦剪边。雄伟壮观的城楼彰显着皇城的威严与神秘,飞檐挑出的优美曲线则展现了城楼的柔美与灵动,动静相宜、阴阳和合,中国古典建筑之美尽显无遗。

北京老城故事丨阜成门前趣事多

民国时期的阜成门([美]甘博 摄)

  到了清末,阜成门已变得破败萧条。喜仁龙在《北京的城墙和城门》这样记载:“城楼古韵沧桑,木柱以铁箍加固,二层栏杆缺失,其下带雕工的栏板也已残破。此外,城楼下檐残损,西北角则完全坍塌。梁上的彩画早已剥落,落上了一层厚厚的灰尘。有些木构件严重腐朽,若再不及时更换,整座城楼都可能倒塌。”

  阜成梅花报春暖

  “地炉玲珑石炭红,土床芦蕈(xùn)觉春融。一窗明月江南梦,恍在重帘暖阁中。”元代诗人尹廷高的这首诗《燕山寒》,道出了大都居民冬季烧煤取暖的生活场景。

  阜成门正对着西山,是京西古道的起点,西山煤炭多取道阜成门运进城内。因此,老百姓又称阜成门为“煤门”。据传,阜成门的门洞内刻有一朵梅花。说起这朵梅花的由来,民间还流传着一个故事。

  那个时候,北京最冷时可达零下30多摄氏度,没有现代取暖设备,煤炭就成了紧俏货。煤车每天从阜成门进城,上好的煤各有买主,这些买主里最难缠的莫过于宫中太监。

  明清两代的皇宫,冬季大多都是烧炭取暖,为此宫里专门设置了负责供暖及柴炭供应事务的机构——惜薪司。惜薪司下设热火处、柴炭处和烧炕处。

  烧炕处有这么一个太监,加煤不勤快,宫殿内有些寒冷,被主子训斥:“倒霉(煤)奴才,小心你的脑袋!”这位太监挨了训,一肚子闷气没处撒,就拿煤老板撒气,劈头盖脸一顿骂:“你们干点什么不好,偏干这种倒霉(煤)差使!”煤老板被骂得狗血喷头,头都不敢抬,自己想想也是,这行口彩是不好,倒点什么不好,非倒煤(霉)?

  “倒煤”与“倒霉”的读音相近,容易产生不好的联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有高人出主意:“煤”“霉”“梅”三字同音,含义却截然不同,可请石匠在阜成门刻一朵梅花,以“梅”寓“煤”。刻成那天,正赶上一场瑞雪,雪中寒梅,栩栩如生。四九城的老百姓慕名而来,欣赏“阜成梅花”。从此以后,也就没谁再提“倒霉”的事儿了,反而是“阜成梅花报春暖”成为美谈。

  阜成梅花到底什么样,说法不一。北京文史专家白鹤群的回忆文章说:“在阜成门瓮城门洞的左壁上,嵌有汉白玉塑梅花一朵。”美国汉学家阿灵顿的《古都旧景》记录:“在内门通道的南侧,约6英尺高的地方,可以看见一些刻有花朵的砖。”北京民俗学者张国庆的《老北京忆往》一书,谈到煤商们集资在门洞里刻上了梅花的图案,于是便有了“阜成梅花”之景。

  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推测,阜成门根本就没刻梅花,只是一个美好的寓意而已。其实,梅花的模样和有没有梅花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阜成梅花”至今依然开在老北京人的回忆中。梅花所绽放出的高洁与乐观,恰是这座古老城市永难磨灭的精神象征。

  阔步摇铃摆骆驼

  贩运西山煤炭进城由来已久。元代《析津志辑佚》记载,每年九月,大都的商人就买牛备车,去西山贩煤,每天有数百辆牛车往来如织,进出城门。冬季,永定河结冰后,牛车可以踏冰过河,直抵煤窑。春暖花开,冰面解冻,就不能行走了。牛车绕走山路,困难重重。

  到了明清时期,由于骆驼劲儿大、耐力强,所以驼运成为运输煤炭的主要方式。《北京风物志》中一首小诗《运煤驼》,生动地描绘出当时骆驼运煤的情景:“肿背马行铃声长,或十或五联成行,背上捆载高于墙。驼能辨风色,驼能识泉脉,不用驼智用驼力。城中千烟复万烟,仗而西山运煤石。”

  阜成门外养骆驼、跑运输是当时一大产业,东至阜成门,西到永定河,北达玉泉山,南抵卢沟桥,几乎村村都养骆驼,最多的一村有1000多峰骆驼。当时,骆驼论“把儿”,每“把儿”7峰,最富的驼户有20把儿骆驼。

  骆驼运煤一般是组成驼队行进,领头的骆驼先导前行,后面一头接一头用缰绳牵引,走起来跟火车似的。从西山驮煤归来的骆驼队排在阜成门前,等待开城门,排出十几里远,十分壮观。城门一开,驼铃齐鸣,步入内城,行走在大街小巷。

  骆驼在京城有着特殊的地位,可以在繁华的大马路上悠然自得、旁若无人地缓缓行进,少则七八峰,多则二三十峰。“柳条筐压高峰处,阔步摇铃摆骆驼”,骆驼俨然成了马路的主人,谁也没法跟它们较劲,行人和车辆都不得不为它们让路。

  骆驼挡道,实在碍事。民国时期,京师警察厅专门作出规定:“骆驼以三头为一组,不得队队相连……路遇电车、汽车应主动避让,不准抢行。”

  每到入冬,住在城里的人们格外盼着听到驼铃声,每每听到阜成门的驼铃声响,就知道西山煤运进城了,这个冬天挨不了冻了。

  时光荏苒,斗转星移。巍峨的“煤门”、灵动的梅花、清脆的驼铃,早已成为历史的记忆,阜成门逐渐演变为一个抽象的地名。如今,阜成门立交桥东北角主题公园,一组驮煤骆驼和运煤老人的铜雕,仿佛向过往的行人述说着阜成门的悠远与沧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