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老成都人的人生视角之五十(坛神巷)

 永声树 2024-09-18 发布于法国

某日,浏览四川省文史馆网站时,一个熟悉的名字——周惠泉 ,出现在了馆员名单中。

图片

四川省文史馆网站显示

这是一段儿时的记忆

周惠泉,我小学同学的父亲。小的时候,曾经常到他家去玩。

忆及此处,我的思绪回到了60年代成都南门外的一条小巷:坛神巷

追寻坛神巷

坛神巷地图

坛神巷在成都南门外,离南门大河很近,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巷,北边接金沙寺街,是金沙寺街和大悲巷的分界线

图片

旧时地图

坛神巷南头,东边是小天竺街,西边是黉门街,街对面是小税巷。比之狭窄弯曲,且又深又长的小税巷(131米长)来说,58米长的坛神巷则显得又宽又短。

此外,这条小巷还有个特点——南高北低,是一条斜坡。

周惠泉这个名字,如同一把钥匙,轻轻一转,便打开了尘封的记忆之门,将我瞬间拉回了那个充满纯真与欢笑的60年代,成都南门外的那条小巷。那时候的天空总是特别蓝,空气里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周惠泉,一个平凡而温暖的名字,承载着我对那个时代的美好回忆,以及对纯真友情的无限怀念。

周联珂,我的小学同学,他的父亲周惠泉,是那个年代里一个典型的成都男人,温和、勤劳,总是在忙碌中寻找着生活的乐趣。记得那时,周联珂家的小院里,种满了各种各样的花草,每到春天,花香四溢,蝴蝶和蜜蜂忙碌地穿梭其间,构成了一幅动人的田园画卷。夏天,我们会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乘凉,听周惠泉伯伯讲那些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每一个字眼都充满了魔力,让我们的想象力插上了翅膀。

小巷里的日子简单而美好,周惠泉伯伯总是那么和蔼可亲,每次我到他家玩,他都会用那双粗糙却温暖的手,为我端上一杯热腾腾的茶,或是几块自家制作的点心,那种味道,至今仍能触动我心底最柔软的角落。在周联珂家的小院里,我们度过了无数个无忧无虑的下午,一起做作业、玩游戏,分享彼此的小秘密,那些日子,如同一幅幅温馨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岁月如梭,转眼间,那条小巷、那座小院、那些纯真的笑脸,都已成为遥远的过去。但每当我想起周惠泉伯伯,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暖流,仿佛那些美好的时光并未走远,而是以另一种形式,深深地镌刻在了我的生命里。如今,虽然我们各自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但那份纯真的友谊,以及周惠泉伯伯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关怀,将永远是我们心中最宝贵的财富。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让我们不忘初心,珍藏那些简单而美好的回忆,让它们成为我们前行路上的灯塔,照亮未来的方向。周惠泉,一个名字,一段回忆,一个时代的缩影,让我们在怀念中成长,在成长中怀念,共同编织着属于我们的故事。

自来水桩

犹记得在南边东头靠小天竺街的口子上,有一个自来水桩

傍晚时分,自来水柱边排满了来买水的人,大家都是一根扁担两个水桶,装满自来水后就自己担回家去倒在家里的水缸里面。在那个没有自来水直通每家每户的时代,南边东头靠小天竺街的口子上,那座自来水桩,成了邻里间共同的记忆,也成为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傍晚时分,夕阳的余晖洒在古老的街道上,那自来水桩边便热闹起来,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人们提着扁担,肩上挂着两只水桶,有的是家里的壮年,有的是勤劳的妇人,甚至还有些半大不小的孩子,他们排着队,耐心等待着轮到自己。当清澈的自来水从桩中涌出,流入水桶的那一刻,仿佛也注入了生活的希望和力量。每个人的动作都熟练而迅速,装满水后,他们便挑起沉甸甸的担子,步履稳健地向家走去,那水桶在扁担的两端轻轻摇晃,水花偶尔溅起,落在石板路上,留下一道道湿润的痕迹。

这不仅仅是取水的过程,更是一场生活的仪式,一种邻里之间的默契和交流。在等待的间隙,人们会聊起家常,分享一天的见闻,或是交换一些生活的小窍门,那自来水桩,仿佛成了一个小小的社交平台,让邻里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

而那些装满水的桶,担回家后,倒入家中的水缸,不仅仅是满足了日常生活的需要,更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一种对家庭的责任和爱的体现。在那个年代,每一滴水都显得格外珍贵,它们被用来煮饭、洗衣、浇花,甚至在炎热的夏日,用来给孩子们洗澡,带去一丝清凉。

如今,随着城市的发展,自来水已经普及到千家万户,那座自来水桩或许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它承载的那份邻里情、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家庭的付出,却如同那流淌的清水,永远滋润着人们的心田。每当回忆起那段时光,心中总会涌起一股温暖和感慨,那是属于那一代人独有的记忆,也是对过去简单而纯粹生活的美好怀念。

图片

当时自来水一般是用于喝的,洗衣服大家都舍不得用自来水,于是靠近河边的就在河边用河水洗衣服,不靠近河边的就用井水。

自来水柱总有漏掉的水,这些水就顺着坛神巷流下去,所以坛神巷的南边地面经常都是湿溜溜的。

图片

门牌号码——单号、双号

坛神巷的门牌号码从南边开始单号在西边,就是靠黉门街这边。

时间太久,单号这边,已经记不清具体有多少号了,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还记得当时在南门外这一转一家比较有名气的中医诊所——“方全诊所”

诊所医生叫吴方全,后来该诊所合并到了小天竺地段医院,现在发展成了武侯区第二人民医院

图片

武侯区第二人民医院

而双号那边,“方全诊所”的斜对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一家卖锅盔的,叫“尹锅盔”

因为坛神巷比较短,在双号这边,14号就是最后一个门牌号码了。

而这个14号,就是我小时候经常去玩的院子,周惠泉就住在这个院子

关于这个院子,还有一些故事可讲——以前可能是一个富豪的公馆,1949年以后,富豪被赶跑了,院子就成了居民大院了。

院子天地,故事良多

两道大门



院子大门有两道。第一道大门是两扇沉重的木门,开关都要费点劲,小孩子一般都推不动。

进大门的左右两边以及院子后面,种有柚子树。院子中间,有很大的一棵七里香和两棵樱桃树。

在那个宁静而充满生活气息的院落里,两道大门静静地守护着一个充满故事的世界。第一道大门,是两扇厚重的木门,它们仿佛是时间的见证者,承载着岁月的痕迹。每当开启或关闭这道门,都需要一定的力气,对于小孩子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小小的挑战,但同时也增添了几分探索的乐趣。这道门,不仅隔离了外界的喧嚣,更像是一道通往另一个世界的门户,每一次推开,都仿佛在揭开一个神秘面纱,引领着人们进入一个充满绿意与生机的天地。

穿过这道沉重的木门,左右两边以及院子的后方,种满了柚子树,它们在季节的更迭中,默默地生长着,结出一颗颗沉甸甸的果实,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为这方天地增添了几分田园的诗意。柚子树下,孩子们嬉戏的身影,与树上的累累硕果,构成了一幅温馨而生动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与纯粹。

而院子的中心,一棵巨大的七里香树傲然挺立,它的枝叶茂盛,花香四溢,成为了整个院子的灵魂所在。每当微风拂过,七里香的花瓣轻轻飘落,如同一场花瓣雨,给这方天地带来了一抹浪漫与梦幻。两棵樱桃树,与七里香相映成趣,春天里,它们绽放出绚烂的花朵,夏日里,则挂满了一颗颗红润的果实,引得鸟儿们前来欢歌,也成为了孩子们的乐园。

这个院子,不仅是一处居所,更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生态空间,每一棵树,每一片绿叶,都在诉说着自然的故事,记录着季节的轮回。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诗意与美好。而那两道大门,仿佛是连接外界与内心世界的桥梁,每一次进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人在忙碌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份宁静与安逸。

在第二道门与大门之间,有七八平米的长方形过道,这儿原是14号院里小朋友游戏的一个小小天地——在里面拍皮球比赛哪个拍的个数多,踢鸡毛键数个数,打游击藏在关闭的门后面……大人喊回家吃饭,都要许久才依依不舍地离开。

第二道门由正对门和左侧门组成。它的门板经常被取下用来晒东西、散凉,久之,二道门的门板消失了,只剩下第一道大门。


轮流关门


院子关大门的时间是晚上十点钟,各家按顺序轮流担任关门的责任。有一个牌子,挂在哪家门口,哪家就要负责关门。

关门后下夜班或有事晚回家的就只有在大门外喊帮开门,山坡上的陈群家、刘英杰家、周家、龚家这几家沿街边的经常被叫帮开下门!

由于有关门的时间限制,那个时候坛神巷14号的大人小孩在外面耍晚了都是心慌的,生怕回晚了被关在门外。

再忆周伯

周伯印象


印象中的周惠泉周伯伯,个子不高,比较瘦弱。那个时候周伯伯由于受到不公正待遇,在一个小小的建筑队里当库房保管员。

周惠泉周伯伯,一个名字,便能勾勒出一幅生动的肖像画:一个个子不高、身形瘦弱的中年男子,他的形象深深烙印在记忆的画卷上。在那个充满变革与挑战的年代,周伯伯的生活并非一帆风顺,他所遭遇的不公正待遇,如同一道难以抹去的伤痕,记录着那个时代的复杂与无奈。

在那样的环境下,周伯伯在一家小小的建筑队里,担任着库房保管员的职务。这份工作,或许在他人眼中显得平凡而微不足道,但对于周伯伯而言,却是他坚韧不拔、积极面对生活的写照。在库房的狭小空间里,他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守护着每一件物资的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周伯伯的故事,是对逆境中不屈不挠精神的颂歌。尽管个子不高,身形瘦弱,但他的内心却如同磐石般坚强。面对不公,他没有选择沉沦,而是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用自己的双手,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生命篇章。在那个小小的库房里,周伯伯不仅守护着物资,更守护着自己的信念与尊严。

周伯伯的形象,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那个时代无数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与精神风貌。他们或许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耀眼的成就,但在生活的洪流中,他们以自己的方式,坚守着心中的信念,用勤劳与智慧,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传奇。周伯伯的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遭遇何种困难,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在记忆的长河中,周惠泉周伯伯的身影或许已经渐渐模糊,但他所代表的精神与品质,如同一颗璀璨的星辰,永远照亮着我们前行的道路。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以周伯伯为榜样,面对生活的风雨,以更加坚韧的姿态,书写属于自己的生命华章。

记忆中,大约是1968年,有一张布告贴在他们大院门口,宣布他是国民党的残渣余孽,反动派。我的同学也受到影响,连高中都没有上成。

到了1980年,周伯伯被聘任为四川省文史馆馆员,他们家的政治待遇才得到改善。


“半圆”一生

周伯伯一生充满传奇,他的笔名“半圆”就是根据他自己的经历取的:一生中都是 “半圆”

周伯伯,一个名字背后,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人生故事,他的笔名“半圆”,不仅是一个符号,更是他一生经历的生动写照,寓意着生命旅程中的起起伏伏、悲喜交加,如同一轮未完成的圆月,虽不圆满,却自有其独特的光芒与意义。

“半圆”,这个笔名,或许源自于周伯伯早年的生活经历,那些充满挑战与变故的日子,让他的人生轨迹如同被命运之手刻意裁剪,留下了一道道不完整的弧线。或许,他在年轻时,曾有过远大的梦想和抱负,但在现实的洪流中,不得不面对种种挫折与磨难,每一次跌倒,每一次重新站起,都在他的生命画卷上,勾勒出了半圆的痕迹。

“半圆”,也可能是周伯伯对人生哲学的深刻理解与表达。在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能够拥有一帆风顺的人生,大多数人的生命历程,都充满了曲折与坎坷。周伯伯以“半圆”为笔名,或许是在提醒自己,也是在告诉世人,生命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完美,而在于如何在不完美中寻找价值,如何在半圆的人生中,活出自己的精彩。

他的一生,或许就像是一幅未完成的画,每一次笔触,都是对生命的探索与感悟。在文学的道路上,周伯伯或许用“半圆”这个笔名,创作出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作品,每一行文字,都承载着他对人生、对世界的独特见解。他的文字,如同夜空中那轮半圆的月亮,虽然不完整,却能照亮夜行者的心灵,给予他们温暖与希望。

在周伯伯的故事里,“半圆”不仅是一个简单的笔名,它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面对逆境的勇气,一种对未来的乐观与期待。它告诉我们,即使人生如同“半圆”,也有无限可能,只要心中有光,就能在生命的每一个阶段,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图片

第一,华西大学没有毕业就投身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是在广州最后一期,还没有毕业就去参加广州起义

第二,去武汉参加北伐,再准备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又被张发奎缴械。

第三,参加革命半途而废,在白色恐怖大屠杀时回到叙永县老家当教师

第四,在同乡李铁夫(建国前成都市市长)那里任机要秘书,先后在刘文辉处任机要译电员、秘书

第五,早年在叙永参加中共,虽然到了国民党政府工作,暗中却多次帮助地下党员毛泽华工作,并掩护他,但是始终没有与党组织接上头,也是半途而废。

第六,上世纪80年代担任了四川省文史馆馆员

图片

当他去世时,包括四川省委统战部、四川省政协、成都军区在内的许多单位都送了花圈,花圈摆满了坛神巷14号的大门口。

关于那辆摩托车

除了人之外,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坛神巷14号还有一物让人无法忘记。

那是一辆上海生产的幸福牌脚踏机动两用简易摩托车。那个时候,自行车都是比较稀缺的,摩托车更是普通老百姓不敢问津的,反正在老南门这一带地方,我只看见过这么一辆。

摩托车的司机,是小学同年级赵同学的父亲——赵叔叔。赵叔叔当时在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那个时候川医还没有血库,需要血浆的时候,就用这辆摩托车去运送。这辆摩托车还要肩负给病人家属送死亡通知书和重要文件的重任

赵叔叔,这个名字背后,承载着一段段关于责任、勇气与奉献的故事。作为小学同年级赵同学的父亲,他在四川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的那段时光,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位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的英雄。在那个医疗条件相对简陋的年代,川医尚未建立血库,每当急需血浆挽救生命之时,赵叔叔便骑着那辆老旧的摩托车,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成为连接生命与希望的桥梁。

这辆摩托车,不仅是赵叔叔的交通工具,更是承载着无数家庭命运的使者。在那个通讯并不发达的时代,它不仅是运送血浆的生命线,还肩负着给病人家属送死亡通知书和重要文件的重任。每一次启动,每一次前行,都是一次次与时间的赛跑,是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守护。

赵叔叔的每一次骑行,都充满了未知与挑战。无论是炎炎夏日,还是凛冽寒冬,无论是风雨交加,还是道路泥泞,他从未停下过脚步。那辆摩托车,见证了他无数次的奔波与坚守,也见证了他作为一名医生,对生命的敬畏与对职业的忠诚。

在那些紧要关头,赵叔叔的摩托车,就如同一道光芒,为绝望中的人们带来了一线生机。他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一位传递希望与勇气的使者。每一次送达血浆,每一次送达文件,都是在与死神抗争,都是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医者仁心”的真谛。

如今,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血库的建立和完善,已经大大提高了医疗救治的效率与成功率,而赵叔叔和他那辆摩托车的故事,却成为了那段历史中不可磨灭的记忆。它提醒着我们,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有其不平凡的意义,每一个为他人付出努力的人,都是值得尊敬与铭记的英雄。

赵叔叔的摩托车,虽然已经不再驰骋于街头巷尾,但他的故事,如同那辆摩托车留下的车辙,深深地印刻在了人们的心中,成为了激励后人勇往直前、无私奉献的精神财富。

时隔50多年,如今在网络地图上输入坛神巷,地图上出现了坛神巷11号院,巷子还在,巷名未变,却与我记忆中的坛神巷相去甚远

图片

网络地图搜索结果

试问,在大家脑海深处,是否也有这样一个地方,记忆还很深,只是,不再是曾经的模样……


坛神巷:清光绪时,巷南有坛神庙,内供石雕坛神一尊(坛神是一种古代的民间行业神,主要是四川的巫师所祭拜),坛神巷,一个名字背后,蕴藏着一段段关于信仰、历史与变迁的故事。清光绪年间,这条巷子的南端矗立着一座坛神庙,庙内供奉着一尊石雕坛神,这尊坛神不仅是古代民间行业神的象征,更是四川巫师群体精神寄托的体现。坛神庙的存在,见证了那个时代人们对神秘力量的敬畏与崇拜,以及对行业守护神的虔诚信仰。

坛神,作为古代民间信仰的产物,承载着人们对自然、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探索。在四川,巫师群体与坛神之间存在着深厚的历史联系,他们通过祭祀坛神,祈求保佑、驱邪避凶,同时也借此传承着古老的巫术与文化传统。坛神庙的存在,不仅是对这一信仰的物质体现,更是当地文化与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国初年,随着社会的变革与历史的推进,坛神庙街的命名,反映了当时社会对这一文化遗迹的重视与记忆。然而,到了民国十四年(1925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坛神庙因种种原因被拆毁,坛神巷的命名,虽然保留了历史的记忆,但庙宇的消失,也象征着一个时代的落幕,以及传统信仰在现代社会中的变迁与挑战。

坛神巷的故事,如同一面镜子,映照出历史的更迭与文化的传承。从坛神庙的辉煌到坛神巷的命名,这条巷子见证了从古代到近现代,四川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坛神庙的拆毁,虽然让一座物质的建筑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但坛神信仰所承载的文化与精神,却如同坛神巷的名字一样,被后人铭记,成为研究古代民间信仰与文化变迁的宝贵资料。

在现代社会,虽然坛神信仰可能已不复往日的辉煌,但它所代表的对自然的敬畏、对行业守护神的信仰,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仍然值得我们去了解与传承。坛神巷,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不仅是一条街道的名称,更是一段段关于信仰、文化与历史的生动故事,提醒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那些根植于民族深处的文化记忆,永远值得我们去珍视与保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