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票说北京的寺庙(33):(一) 佛寺/19.颐和园(中):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

 singer0852 2024-09-18 发布于北京

图片


票说北京的寺庙(33)

(一) 佛寺

19.颐和园(中):大报恩延寿寺(排云殿佛香阁建筑群)

王海伦

大报恩延寿寺是清漪园的景观中心,即是清漪园立意的起点,也是清漪园立意的核心。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焚掠西郊三山五园,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除转轮藏、宝云阁、智慧海外,其余木构建筑悉数被焚毁。光绪十二年(1886)开始重修,建筑群前半部分被改建为排云殿、清华轩、介寿堂建筑群;后半部分则保留了原有的佛教建筑格局。重修后的建筑群共三进院落,东西两侧分别为介寿堂、清华轩;排云殿组群东、西各一组附属院落,东为转轮藏,西为宝云阁。去佛寺化为重修改造的重点,从建筑名称来看原有的宗教氛围已经基本消失,建筑群从宗教空间向庆典空间转化,成为慈禧太后举办万寿庆典的场所(图1是万寿山清漪园地盘画样全图和现在的排云殿佛香阁对比图)。

图片

1

现在万寿山前山中轴建筑群以排云门广场南侧云辉玉宇牌楼为起点,向北依次为排云门、二宫门、排云殿、德辉殿、佛香阁直至山顶的智慧海(图2佛香阁门票背面示意图详细标注了建筑群名称,图3门票可见佛香阁前宫门和排云殿)。建筑群依万寿山山势逐级上升,前后相差近20米,所有建筑均利用山体坡度自然上升的地势与开朗的空间,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出各自壮丽辉煌的建筑形态。排云殿景区专用门票较少,图4上的门票难得展现了建筑群鸟瞰视角的磅礴气势。图5颐和园桂花文化展门票和图6中1999年世界集邮展览门票也分别以绘画和摄影小型张的形式勾勒出层次清晰、蔚为壮观的建筑群影廓。

2

图片

3

图片

图4

图片

5

图片

6

仔细看展现排云殿建筑群的门票,在佛香阁东侧斜下方可见一高大醒目的石碑—乾隆御题昆明湖石碑(图7、8),石碑所在建筑群即为转轮藏(图9)。整组建筑由一座正楼和以飞廊连接的两座彩亭组成,以彩亭内两座精致的转轮藏命名。转轮藏为乾隆南巡时仿杭州法云寺藏经阁修建,现在依然能够清晰地看到始建时期的外观形态。转轮藏正殿高两层,三重檐,最有特色的是绿琉璃瓦三个勾连搭攒尖式屋顶上三尊彩色琉璃福禄寿三星。这里本是供帝后诵经的佛教场所,却在正殿上安放了与道教渊源更深的“福禄寿”塑像,这种结合就像颐和园其他各类宗教建筑共存的缩影,有着融合的意味(图10)。

图片

7

图片

8

图片

9

图片

10

正殿两侧彩亭中两座可以旋转的转轮藏为完整的清代木构,初建时是按照雍和宫永康阁的转轮藏制作的。亭座外观非常相似,只是颐和园转轮藏隔扇门不能开启,也不能放置经书和佛像(图11左是雍和宫转轮藏,中右是颐和园转轮藏)。在系列文章智化寺一篇时我曾特别介绍过转轮藏这种取佛教“法轮常转、自动不息”之意的木构建筑,虽然智化寺藏殿中的明代转轮藏不能旋转,形态和颐和园转轮藏也有很大区别,但颐和园转轮藏传承了它的精致、古朴、尊贵和奢华(图12)。

图片

11

图片

12

佛香阁西侧的五方阁建筑群以宝云阁(铜亭)为中心,宝云阁是清代皇家园林中仅存的一座铜铸建筑,《钦定日下旧闻考》中有记载“宝云阁范铜为宇,御题额曰大光明藏”。重檐歇山式屋顶上有佛塔形宝顶,梁、柱、枋、椽、斗拱、顶瓦、宝顶、门窗以及匾额皆为铜铸,但其式样、尺寸和工艺精细程度与木结构完全相同。这个铜亭是中国目前尚存工艺中最精巧、体量巨大的青铜铸品之一,展现了工匠绝妙的铸造工艺。今年1月初颐和园博物馆的“御苑藏珍——颐和园藏文物精品展”还展出了由三位爱心人士捐赠的一页曾经流失海外的宝云阁铜窗芯(图13)。

图片

13

值得一提的是,五方阁建筑群以宝云阁为中心,和庭院四角的四座重檐方亭组成的平面布局是典型的藏传佛教曼荼罗宇宙图式。曼荼罗在佛经中本义为万德圆满的境地,众神聚集的坛城,五方阁和四配亭标示着佛界中、东、西、南、北五个方位,分别代表曼荼罗坛城中的佛和菩萨所居的分位。这种中心对称的曼荼罗平面形式在佛教中寓意圆满具足,寺庙系列文章中先后介绍的景山五方佛亭和北海小西天极乐世界殿都传达了类似的金刚界曼荼罗意义(图14下是五方阁建筑群平面图)。

图片

14

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除转轮藏和宝云阁外,另有智慧海作为砖石结构而非木构建筑得以在英军纵火中幸存。佛香阁以巨大的体量成为整个万寿寺前山景观的中心点,而它身后常被忽视的智慧海其实才是万寿山最高处(图15、16门票局部图可见智慧海和殿前牌楼众香界)。智慧海面阔七间,上下两层歇山顶并覆有黄绿色琉璃瓦,屋脊采用各色琉璃卷草纹样的花脊。建筑外形仿木结构建筑,外墙全部采用黄、绿两色琉璃瓦装饰,顶部则间以紫、兰诸色,形成富丽而又和谐的建筑色彩,同时外墙还嵌有一千一百一十尊无量寿佛像。建筑前、后檐明间门洞上方各嵌石匾一块,前书“智慧海”,后书“吉祥云”(图17)。

图片

15

图片

16

图片

17

智慧海整座建筑不用枋梁承重,全部用砖石发券砌成,故又称无梁殿(图18的圆形殿堂通用参观券中可见“智慧海 清漪园遗留的无梁殿”的标注。北京其他无梁殿还有皇史宬大殿,西山的旭华之阁和北海琉璃阁)。智慧海意是赞扬佛法无边,智慧似海,和殿前牌楼正面和背面的乾隆御笔题字组成“众香界、祇树林、智慧海、吉祥云”一首佛教的偈语。众香界琉璃牌楼是佛香阁建筑与佛教内涵的延续,又是智慧海和后山四大部洲佛陀世界的导引和铺叙(图19)。

图片

18

图片

19

智慧海建筑特殊的装饰结构与北海西天梵境内琉璃阁(在北海下篇介绍过)相似,这些精致的琉璃小佛像和北海琉璃阁的壁龛佛像建筑相同,但神态不同:琉璃阁的造像面部表情比较朴实古拙,留有生动活泼的成分;而智慧海的造像面部饱满,便目光略显僵硬,比较程式化(图20上)。这种龛列佛像在此前介绍过的真觉寺金刚宝座塔上也出现过(图20下)。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将这些琉璃小佛的佛头敲下不少,我记得儿时见到的佛像还是残缺不全的,不过现在残缺的佛头已经都修补完成了。

图片

20

大报恩延寿寺建筑群在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木构建筑包括图1中东西两侧的慈福楼和罗汉堂。“慈福”是佛赐予人间的福德果报,正殿面阔五间的两层慈福楼原是崇庆皇太后和乾隆礼佛拈香是休息之地,光绪重建后改名介寿堂,成为慈禧做寿时的休憩地。介寿取自《诗经·豳风·七月》“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意为用枣和稻酿成的春酒求长寿。据《宸垣识略》记载“大报恩延寿寺西为罗汉堂,仿杭州净慈寺田字式建,内分甲乙十道,塑阿罗汉五百尊,皆御书额”。堂东侧碑亭石碑上刻有《御制五百罗汉记》全文,对堂内罗汉的形态做了生动的描述。重修时取东晋谢混《游西池》“水木湛清华”之名改建为清华轩,后来颐和园在此建成园藏文物珍品馆(图21)。

图片

21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1. 颐和园微览公众号:颐和园建园270周年系列之十四|转轮藏上的“福”“禄”“寿”;颐和园园林艺术辑赏(二)

2. 颐和园公众号:展讯|回归文物宝云阁铜窗芯亮相颐和园博物馆

3. 颐和园转轮藏建筑研究(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六辑下2007年)

4. 北京北海琉璃阁与颐和园智慧海的建筑(古建园林基数2014年01期)

5. 细赏颐和园之智慧海(娄旭在玩儿)

6. 清漪园宗教建筑初探(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年05期)

7. 清代北京宫苑中的佛教建筑艺术(北京林业大学金怡)

8. 配图:古豆门票公众号;7788收藏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