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毛主席时代的三大世界级工程,至今仍在用

 历史探奇 2024-09-18 发布于河南

悦悦侃历史

关注

2024-09-09 14:20

来自安徽

原创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毛主席曾经说过:“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在他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心、艰苦创业,实现了各个领域的从无到有。

当时的三大世界级工程,时至今日仍是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

中国人的争气桥——南京长江大桥

1968年,凝聚着国人心血与智慧的南京长江大桥全面建成。

这座桥梁不仅是工程技术上的壮举,更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千百年来,长江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阻隔了我国南北之间的交流。

尤其在江面辽阔的中下游区域,其阻隔作用更为明显。

长江下游的重镇南京,自古以来就是南北枢纽,其战略重要性不言而喻。

因此,在南京长江之上架起一座桥梁,一直是中国人心中的梦想。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决心将这份千百年来都未曾实现的梦想变为现实。

于是,启动了建设南京长江大桥的宏伟工程。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却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南京坐落于长江下游,江域辽阔,平均宽度超过1500米。

即便在下关与浦口之间的最窄地段,也宽达1100米。

加之其地理位置独特,距长江入海口仅400公里之遥,因此常年遭受潮汐作用的侵扰。

尤其在夏秋之际,台风频繁光顾,届时江面风力常飙升至10级或以上。

这一系列复杂的自然条件,无疑是加大了南京长江大桥的建造难度。

新中国初期,面对美西方的封锁与禁运,我国经济发展之路荆棘满布。

南京长江大桥筹备之际,国家遭遇了严峻的经济挑战。

1961年,国家适时调整策略,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梳理,众多大型建设项目因此按下暂停键。

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规划,也不得不作出适应性调整。

在那艰苦的三年里,长江大桥建设资金逐年缩减,施工队伍亦精简数千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周总理下达指示:

钢梁架设不可中断,务必保障铁路先行通车。

而公路及附属工程则需从简,以最大限度节约投资。

与此同时,中苏关系的骤然恶化,也加大了大桥建设的难度。

苏联专家、图纸、资料的撤离及设备的断供,是对我国自主建设能力的巨大考验。

对此,党中央展现出坚定的决心,明确提出:

无论有无苏联支持,南京长江大桥必须建成。

正是在这样的信念和精神的支撑下,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者们从无开始,攻克难关。

填补了诸多“中国空白”“世界空白”,最终完成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工程。

钢梁是桥梁的骨架,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桥梁的稳固与安全。

因此对钢材的力学性能与化学成分的把控,有着极为严苛的标准。

1960年代初期,我国曾从苏联进口了一批钢材,以支撑南京长江大桥的建设。

然而这批钢材在1961年4月的验收中,质量未能达标。

面对这一困境,国务院果断决定,不再依赖进口。

作为“共和国钢铁摇篮”的鞍山钢铁厂,承担起了试制大桥专用钢材的重任。

鞍山钢铁厂将此视为为国争光的任务。

全体工人与技术人员,在无先例可循、无详细技术资料可依的情况下,凭借着不屈不挠的精神,夜以继日地投入到研发与试验中。

他们逐一攻克技术难关,最终成功研制出了16锰钢这一高性能钢材。

自1963年起,鞍山钢铁厂持续为南京长江大桥供应了总计1.4万吨的16锰钢。

16锰钢确保了长江大桥的稳固与安全,也因其优秀的性能被誉为“争气钢”。

至今仍广泛应用于桥梁、船舶等关键领域,成为了中国钢铁工业自主创新的骄傲。

江心区域4、5、6、7号桥墩基岩强度低,也成为了一大难题。

总工程师曹祯凭借不懈努力与反复试验,创新性地提出了自浮式钢筋混凝土沉井技术,成功攻克了这一技术瓶颈。

随后,曹祯代表项目团队,向曾助力武汉长江大桥设计的苏联资深专家西林,详细介绍了这一创新方案。

然而西林听后,当即表达了他的疑虑:

“你们这样是肯定不行的,多瑙河上用过这种技术,就失败了。”

他因此断言,沉井技术不适用南京长江大桥。

尽管西林的意见备受尊重,但项目团队并未因此动摇。

经过多次严谨的科学验证与实地测试,他们更加坚定了采用自浮式沉井技术的决心。

这一技术的应用,成功突破了深水区软弱岩层大型基础建设的难关。

更为后续国内外多座大型桥梁的基础施工开辟了新的道路,成为行业内的典范。

二十余年后,当西林重返南京长江大桥,他由衷地感叹道:

“过去我给你们当老师,现在你们是我的老师,你们的水平已经超过了我们。”

“精益求精,不留隐患”,是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者们坚定不移的信条。

在引桥基础工程建设时,也出现了急功近利现象。

于是工程指挥部果断决定,将南岸引桥两处存在隐患的墩座彻底拆除重建。

此举激起了强烈的反响与自省,也为后续工作树立了严格的质量标杆。

1969年9月21日,毛主席亲临南京长江大桥视察。

他询问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将军:大桥是否符合战备需求,能不能过坦克?

这突如其来的提问,许世友一时答不上来。

然而转过天来许世友就向上级申请,立刻调来了坦克部队进行实地测试。

四日之后,北桥头堡迎来了一个坦克团的浩荡阵容。

118辆钢铁巨兽与60多辆各式车辆,以壮观的纵队形式展开,队列长达十公里。

时至上午11点,整个车队顺利穿越南京长江大桥,桥体与桥面没有出现丝毫裂痕或损害之兆。

2013年5月12日清晨,一艘载重万吨的海轮“鑫川8号”不幸与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发生了碰撞。

“鑫川8号”断为两截,缓缓沉没。

然而经过细致检查,南京长江大桥的桥墩仅遭受了一点表面损伤,整体结构安然无恙。

这座历经半个多世纪风雨、遭受三十余次撞击的大桥,凭借其优秀的质量,一次次化险为夷。

毛主席时代的工程建设,是当作国家的百年基业来做的。

技术人员严谨细致、追求卓越,不留一丝隐患。

这才能在当时相对匮乏的条件下,成就这样的伟业。

让太行山低头的“人工天河”——红旗渠

红旗渠,也就是引漳入林工程,位于中国河南省林州市北部,坐落在豫、晋、冀三省交界处。

20世纪60年代,林县县委带领林县民众,克服了经济、环境、技术等种种困难。

艰苦奋斗十余年,历经千辛万苦,人工挖掘了这条被世人称为“人工天河”的水渠。

林县位于山区,地形错综复杂,地质条件颇为不利,土地资源稀缺。

这里山高坡陡,道路蜿蜒曲折,交通条件极为不便。

加之地理位置偏远,林县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比较落后。

林县虽然是大陆季风气候,但因山峦阻隔,又有独特的地方性特征。

一年四季,春、秋、冬皆是干旱少雨;

夏天虽然雨水丰沛,可高温又加剧了水分的发,雨水难以有效蓄积。

加之特殊地貌导致的储水困难,林县长期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峻问题。

这不仅限制了农业生产,导致粮食产量低下,也让林县人民长期过着缺水的艰辛生活。

林县历史上一直遭受干旱的困扰,据记载,干旱到“人相食”的情况就有过5次。

林县处处可见“荒旱碑”,记载着此地发生过的荒旱灾害。

“光绪二年间,共计男女一百一十七口,自三、四年间,流离死亡,仅存男女十一口”;

“人口无食,夫卖其妻,食人肉而疗饥,死道路而尸皆无肉”。

自明朝英宗正统元年起,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林县频繁遭受旱灾,共计百余次。

其中严重干旱多达三十余回,轻微旱涝更是连年不绝,成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常态。

1959年,林县又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干旱浩劫。

境内河流枯竭,水库见底,民众饮水成为了一大难题,生活陷入极度困境。

正是由于这样的现实需要,催生了红旗渠这一伟大工程的诞生与长达十年的艰巨建设。

但在红旗渠的建设过程中,受限于现代化机械与资金的匮乏,当地人民只能依靠双手人力挖掘。

与此同时,复杂多变的地质环境也为工程带来了重重难关与挑战。

然而,这一切并未阻挡建设的脚步。

在红旗渠的建造过程中,采用了分段承包机制。

将渠道划分给各个公社,每个公社的名字都刻在各自负责的渠段之上。

通过组织参观、评比、检查与督促活动,促进了各社队内部的热情与积极性。

因此在红旗渠沿岸,诸如“西张队”、“石板沟”、“东岗村”等石碑巍然矗立。

当时,县委书记杨贵强调,这些石碑不仅是建设者们辛勤付出的丰碑,更是红旗渠质量的保证。

“日后渠道出了问题,当初谁负责修建,还由谁负责重修。”

林县人民为了节约成本、提高效益,就地取材,最大化利用当地资源。

他们采用土法工艺,自制石灰与水泥,既经济又实用。

至于渠体构建,太行山的丰富石料成为了天然宝库。

开山炸石后,在碎石中挑挑拣拣一番,就足够建起渠墙和渠底了。

在施工中,林县人民因地制宜,创造出了简易拱架法。

他们亲手打造土吊车、运土机及快速刮土机等实用工具,这些土法器械极大地提升了作业效率。

特别是在总干渠石子山段的建设中,为了突破运输瓶颈,当地人民在两岸山坡与河岸间架设起了空中运输走廊。

利用吊篮与灰斗的便捷装载优势,实现了石材与建材的快速运输。

红旗渠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林县的灌溉难题,确保了民众的饮水安全,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经济发展。

在红旗渠的修建历程中,“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精神被生动诠释。

这些精神成为了激励后来者勇于创新、不懈奋斗的宝贵精神财富。

工匠精神的见证——简阳沱江大桥

四川简阳的沱江大桥,始建于1967年。

一座横跨沱江的大桥,可以改善当地的交通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然而建设沱江大桥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

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物资匮乏,施工队伍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技术难题。

沱江水流湍急,地质条件复杂。

建设者们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技术,经过反复试验和改进,终于成功地完成了大桥的基础施工。

在主桥建设中,采用了悬链线双曲拱桥和圆弧线双曲拱桥相结合的结构形式。

这种结构形式的工程难度很大,需要较高的技术水平。

建设者们没有退缩,一直秉持着精湛的工艺和严谨的态度。

经过数年的艰苦努力,沱江大桥终于竣工通车。

这座大桥的建成不仅极大地改善了简阳地区的交通条件,方便了两岸居民的出行和物资交流;

同时,也成为了当时时代精神的象征。

它见证了中国人民在困难面前不屈不挠、勇于挑战的精神风貌。

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沱江大桥屹立不倒,表现出了惊人的稳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交通量的增加,沱江大桥也逐渐出现了老化、损坏等问题。

为了确保大桥的安全通行和延长使用寿命,政府相关部门多次对大桥进行了改造加固工作。

然而专家们经过细致评估后,判定其结构已存隐患,需作为危桥处理,并计划实施爆破拆除。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即便动用了380公斤的炸药,也没能炸毁这座毛主席时代的“危桥”。

让人不禁对那个时代的工程技艺,以及工匠精神肃然起敬。

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科技发达,人才辈出。

过去的艰难挑战,放到今天或许已经不再是难题;

那些曾经震撼人心的伟大工程,现在看来或许很是平常。

然而始终珍贵的,是凝结于这些工程、建筑之中的,那份艰苦创业、凝心聚力、无私奉献的精神。

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劳动者,都以集体利益为重,全心全意为国家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更为难得的,是即使面对着资源匮乏、资金短缺的困难,也绝没有偷工减料、敷衍了事的情况。

那些建设者们,始终保持着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匮乏的年代,却有最富足的精神。

正因如此,才能在当时的条件下成就这样的伟业。

这份精神彪炳史册,永不褪色,依然是现代社会前进的方向和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林中.红旗渠——至今仍然震撼[J].东方企业文化,2024,(04):130-131.

[2]储桃红.一套潜水服和南京长江大桥的故事[J].理论学习与探索,2023,(06):70-72.

以上内容(包括图片及视频)为创作者平台"快传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