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飞经走气”四法理论与实践

 河洛娃 2024-09-18 发布于河南
 飞经走气”针法首载于明代徐风《针灸大全·金针赋》,是用于治疗经络气血壅滞之证或关节附近针刺而不得气的针刺手法,徐风将其称之为“过关节,催运气,以飞经走气”,包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 苍龟探穴、赤凤迎源4种手法。
后来飞经走气针法又被高武《针灸聚英》、汪机《针灸问对》、李梃《医学入门》。、杨继洲《针灸大成》等多部著作所辑录而广为流传,各家也均有不同程度的发挥和见解。

我将从“飞经走气”针法的操作技术特点为主对其进行探讨。
1青龙摆尾法 青龙摆尾法又称“苍龙摆尾法”,列为“飞经走气”针法中的第1法。
《金针赋》中描述此法为:“青龙摆尾,如扶船舵,不进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拨动”,即将针刺入后,既不进也不退,既不提也不插,而是一左一右慢慢地摆动,犹如水中行舟的摇橹,在一摇一摆的过程中,推舟前进,以达到催发经气的目的。
汪机、李梃、杨继洲在继承徐凤青龙摆尾技术特点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汪机《针灸问对》中将此法表述为:“行针之时,提针至天部,持针摇而按之,如推船舵之缓,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如龙摆尾之状兼用按者,按则行卫也”,提出“每穴左右各摇五息”,对行针时间进行了描述。

李梃在《医学入门》中记述为:“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所如扶船舵,执之不转,一左一右,慢慢拨动九数,甚三九二十七数,其气过经交流”,指出青龙摆尾针法不应局限于通关过节,应向患病部位行针,故“以两指扳倒针头,朝病所如扶船舵”。

而杨继洲《针灸大成》将此针法称之为苍龙摆尾法:“苍龙摆尾手法,补。苍龙摆尾行关节,回拨将针慢慢扶,一似江中船上舵,周身遍体气流普。或用补法就得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
凡欲下针之时,飞气至关 节去处,便使回拨者,将针慢慢扶之,如船之舵,左右随其气而拨之,其气自然交感,左右慢慢拨动,周身遍体,夺流不失其所矣。苍龙摆尾气交流,气血夺来遍体周,任君体有干般症,一插须臾疾病休。”
在继承徐凤的基础上,强调“或用补法就得气,则纯补:补法而未得气,则用泻,此亦人之活变也”,即寓补于泻,反复操作直至通经接气。但无论各家的论述有何发挥,青龙摆尾法的操作均强调《金针赋》中明确的青龙摆尾“一左一右,慢慢拨动”的特点,从而通关过节,催发经气,通络散结,以达最好的治疗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