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之谦篆书《许慎〈说文叙〉》,具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之一!

 青木森森 2024-09-19 发布于北京
赵之谦篆书许氏说文叙册纸本,纵32.4cm,横57.5cm。每页10行,行4字。此册篆书节录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一段,末开识云:“方壶属书此册,故露笔痕以见起讫转折之用。”署款:“之谦”,款上押“赵氏之谦”印。无鉴藏印记,未见著录。

从赵之谦识语推测,此册当是为弟子习字用所书范本,上款'方壶'应为其弟子或爱其书者。此册书法结构谨严,篆法精丽,起讫之处未用藏锋,其意为使弟子易见笔法之踪痕,却获得了一种意外的效果,使之不同于一般篆书之圆润流美,自具特色。同时,此册笔力健劲,使转自如,将北碑书法融于篆书之中,也为赵氏书法之一大特色。本册具体书写时间不详,但从书法风格及为弟子书写范本的情况看,当为赵氏中年以后作品,是赵之谦具有代表性的篆书作品之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释文 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官以乂,萬民以察,蓋取諸夬夬揚于王庭。言文者,宣教明化于王者,朝廷君子所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也。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後形聲相益,即謂之字。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著於竹帛謂之書。書者,如也。以訖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秦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周禮八歲(入)小學,保氏教國子先以六書。一曰指事。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可見,上下是也。二曰象形。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三曰形聲。形聲者,以事爲名,取辟相成,江河是也。四曰會意。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五曰轉注。轉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六曰假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託事,令長是也。及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與古文或異,至孔子書六經,左邱明述春秋傳,皆以古文厥意可得而說。許氏說文敘。

图片

吴熙载《陆机演连珠篆书四条屏》 纸本 155×40cm 西泠印社藏

【释文】臣闻灵辉朝觏,称物纳照;时风夕洒,程形赋音。是以至道之行,万类取足於世;大化既洽,百姓无匮於心。臣闻寻烟染芬,薰息犹芳;徵音录响,操终则绝。何则?垂於世者可继,止乎身者难结。是以玄晏之风恒存,动神之化已灭。仲陶四兄先生雅政。让之吴熙载。
图片

吴熙载《陆机演连珠篆书四条屏》(局部) 纸本 155×40cm 西泠印社藏
资料来自《西泠印社百年社藏精品》(西泠印社出版社)

图片

    胡澍《篆书四条屏》(局部)

二、篆书《许慎〈说文叙〉》赏析

赵之谦节录《许慎〈说文叙〉》,是其成熟时期篆书的代表作。自跋尾曰:“方壶属书此册,故露笔痕以见起讫转折之用。”从而可知,此为方壶学篆而书,在用笔、结体上有故意强调法度之处,因此其高妙的用笔结体技法有更加清晰明确地体现,为学习篆书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赵之谦篆书的用笔

篆书的用笔,以藏头护尾中锋行笔为主,世人尊称小篆体为“玉箸”,后来还衍变出“铁线篆”,于是人们将笔剪锋煨毫来追求图案效果,使篆书的艺术表现力大大降低。赵之谦篆书继邓石如之后,在用笔上大胆改进,形成了新的法度:

一、横画的顺笔折锋起笔及斜切收笔

所谓顺笔折锋,是指在起笔时,不用绞笔回锋,而是顺锋下笔折笔取势后行笔的方法,起笔处往往出现入笔上翘现象,此在横画上出现的最多。如“之”“形”“五”“考”“王”“篆”“古”等字的横画,无不如此。(如图三)此笔画的书写,如同其隶书、魏碑的横画大为相类,其篆书有隶书魏碑的韵味与此有关。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三)

横画收笔,也不采取绞笔回转,而是顺势渐提下切,其效果是横画的末端,下边缘在一条直线上,上边缘末端出现了右下成斜细尾,有时整齐如同刀切一般。如“百”“下”“王”“于”“其”等的横画。(如图四)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四)

二、竖画起笔斜入顿按

赵氏篆书之竖的书写法度同横画,顺锋斜势入笔顿按,然后调整中锋下行,在竖画的起笔处留下了歪头侧面的形象。与其隶书魏碑的竖画笔法相似。如“十”“转”“藉”“无”“古”等的竖画,(如图五)皆采取此种笔法。竖的收笔形如垂露加悬针,用笔方法是在竖之末尾轻按行笔,然后渐提中锋出锋,笔画显得劲健有力,如“形”“小”“而”“相”“竹”等。(如图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五)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六)


 
  三、点画的多变 

篆书之点以椭圆为多,变化较少。赵之谦篆书的点,活泼多变形态丰富,不拘方圆,不忌棱角。一般立着的竖点如桃核,椭圆而上下有尖,如“者”“诸”“书”;有时则用方笔短竖为之,特别是散点,如“谓”上承下接左右呼应,而“类”之四点,基本上是用不同斜度的短竖组成,形状各异,自然生动。

四、弯曲折带

赵氏的弯曲笔画,有特殊的美感,特别是右下弯曲取势之笔,如折带飘扬一般,如“明”“颉”“谓”“体”“即”等,(如图七)在完成多弯笔画之时,前人追求匀称的一笔完成,末端往往有强弩之末之感,而赵氏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笔锋作用,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拐弯处另笔相接,使笔画不减弱力度的同时,增加了如彩带飞舞时飘扬重叠的韵律感。其圆环笔法,也如此处理,在衔接上自然地表现出笔触节奏,如“也”“保”“子”“字”等。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七

2)赵之谦篆书的结构

一 、上紧下松

上下结构的字,下端为纵向笔画的,大都采取上紧下松的方法处理,显得宏伟大气,如“化”“形”“即”“乳”等字,(如图八)皆表现出了这种结构意识。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二、左右避让

篆书一般书写时要求上下平整左右对称,赵氏之篆在结体上,避让关系非常明显,特别左右结构,变化最为丰富:

右让左者如:“知”“相”“作”“如”“则”“江”“藉”等,(如图九)特别是藉,右面部分点画众多,而压缩之以让左,产生出了奇异的效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

图九

三、伸头舒脚左让右者如:“颉”“以”“故”“改”“指”等,(如图十)“指”一般左右两部平均分割,而赵氏则使手旁小到右“旨”宽度的三分之一,真有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篆书一般上头整齐,下脚平稳,赵氏篆书则很少采用此法,尽上下伸缩变化之能事,产生出了高妙的结体效果。其规律是,使篆字的上边线的起笔,不在一条水平线上,总要让一起笔高出众画,来提字精神。如“之”三竖,最右者右上伸出取势,“所”字左竖上伸,“形”右上之画上伸;“者”中竖上伸,“信”左画上伸,在此种情况下大都伸出头地以示变化。
所谓舒脚,即是让下面的一笔画舒展伸出,字的下端为竖、弯者,大都采用之,而以右下舒脚者为多如“明”“兽”“忌”“也”“氏”“月”“谓”“类”“随”等;(如图十一)其次为左面舒脚,如“子”“乳”“如”“多”“名”“籀”“可”“左”等;有时还会出现左右两面舒脚者,如“教”“取”“假”等。

图片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图片

 图十一

在篆书中有些偏旁部首,书写时笔画皆使衔接为之,而赵氏则多有变化,如“官”“宣”“字”“察”等字“宀”的第一笔与第二笔大都断开;(如图十二)而“广”头的第一笔与第二笔也如此处理,如“庭”“靡”等;再如“文”“太”等,皆留出空白,显得灵动。四是开合变化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十二

        五、化圆为方

而有一些本来不应该笔画相交的偏旁部首,却使其笔画相交,形成合势。如“盖”之草头与下部,“者”之下日左右之竖与上部,还有“及”“居”“德”“声”“孳”“秦”“学”“书”“事”“令”“意”“许”等,本应分离开来的笔画,反让其相接。左右两竖与上部处理方法,一边接合另边开,如左边合右边开者:“异”“言”“书”“教”“体”“诎”“信”等;左开右合者:“讫”“帝”“事”“是”“意”“或”等,使字体中的空白变化百出,气象万千。

篆书之笔势尚圆,而赵氏则多使之以方,如“异”“兽”“曰”“易”“藉”“是”“籀”等字的回转处,皆化圆为方,与隶、楷之笔体相近,非常奇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图片

六、不求对称

篆书的图案性非常强,很多字符合对称规律。赵氏故意破除这种容易僵化的结构,尽量通过笔法与结构的变化打破对称程式。如“文”字是一个可以完全对称的字,赵则将本来向正上取势的入笔,使其向左歪头,从而打破了对称的板滞;“王”“者”“盖”“竹”“帛”“帝”“小”“六”“而”“同”“其”等可以完全对称之字,皆采取笔画变化故意打破对称式结构。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图片

更值得注意的是,篆书上下及左右结构的字,虽然大多数不能完全对称,但势上近于对称。在赵氏通过伸头舒脚左右避让,使其对称的图案性大大降低。图案构成有两大原则,一是对称,二是均衡,前者趋近程式,后者多能变化。赵氏是画家,深谙构图之理,其打破了篆书中容易出现板滞状况的对称程式,而使用了更高级的均衡构图原理,这样既能体现出篆书的活力和自己的个性,也不失篆书图案性美感,使篆书之体势如凤凰涅槃重生。

赵之谦篆书虽然自成一家,但学习者也要注意其自身弱点,如此才能获得真谛。赵氏自论书曰:“于书仅能作正书,篆则多率,隶则多懈。” [⑤] “率”字是真情的流露,并不是草率从事,因此对于赵氏篆书中看似草率之笔,要仔细体会寻找源头技法,不能一味摹仿其形。再如后人批评“其作篆隶,皆卧毫纸上,一笑横陈。”[⑥] “有些线条用悬针笔画使整体缺乏和谐感而显得靡弱。”[⑦] 也要引起注意,艺术上特点与缺点往往是不可分离的孪生兄弟,去掉了缺点,其特点也随之消失。所以我们学习赵氏篆书时,不能将其特点加以夸大,而要针对其过火处加以调整才是。

 (此为湖北美术出版社经典书法赏析丛书《十大篆书赏析·赵之谦》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