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代人为什么要写诗词?

 千股封牛 2024-09-19 发布于湖南


2024年07月24日 14:36新民晚报   方笑一


前几天我看到一篇文章,是讨论中国现代作家写的旧体诗词,是不是应该进入现代文学史。类似的问题其实早已提出多年,在我看来,这些旧体诗词进入现代文学史,是毫无疑问的,是不必讨论的,它们本来就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部分。谁规定现代文学只能是白话文学呢?同样,今天的人们创作的旧体诗词,其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也应该进入当代文学史。当代的旧体诗词其实是当代人借用传统的文学形式,发出当代人的声音。《毛诗序》说:“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当代诗词所包含的这个“志”,无疑应该是当代人的心志。

当代人为什么要写诗词呢?我们先看看诗词在当代人的生活里通常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一是阅读的对象。普通读者把诗词作为阅读欣赏的对象,从诗词中获得情感的共鸣和语言的美感。学者把诗词作为研究的对象,用学术专著和论文研究与诗词相关的一切问题。但是,假如你不写诗词的话,无论是阅读欣赏它,还是研究它,它对你来说永远是一个外在的东西。我们通常认为,研究诗词的学者一定比普通读者从诗词中获得更多,其实未必。因为当诗词一旦被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学者就尽量要把它客观化,把它历史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个和研究其他学科没什么两样,诗词被客观化、历史化、学术化之后,我们可能反而错失了让诗词滋养我们生命的机会。我经常用书法来作类比,你假如看过很多碑帖,也熟悉书法理论和书法史,能说出很多道道,甚至能发表论文,但你不亲手写毛笔字,你没有真正好好地练习过书法,你就永远在书法的门外。写诗词正是同样的道理,你懂得诗史词史,熟悉诗人词家的生平,考证出很多古典今典,能构建出一套套诗论词论,但你不会写诗词,其实还是停留在诗词之外观望,而没有真正进入诗词内部。

在古人看起来,学诗词最重要的就是创作实践。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其实这里的“吟诗”就是作诗,是创作实践。古代的诗话、词话,品评鉴赏,谈论掌故,其实都是为了告诉你怎么创作,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好的。写诗词是古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果你热爱诗词,也应该让诗词创作成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我认为,当代人写诗词,必须以古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要严守格律,遣词造句要古雅,我记得我的老师以前对我们说,写诗词,双音节词必须是古人使用过的,不能自己生造。要避免使用四字成语,不然就容易落入俗套。我一直记得这些要求。

我年轻的时候,总觉得写诗词有“迷恋骸骨”之嫌,写诗词的人总有些“遗老遗少”之风,研究古典诗词其实不必动手创作。现在自己年纪渐长,越来越觉得诗词非写不可,不然真的白学了,只是把诗词作为学术研究的对象,实在太可惜了。就好像你拥有一枝上等的人参,而只会去研究它的化学成分,没办法拿它来熬汤进补,你的身体并没有得到滋养。同样,如果只写诗词的论文,而不写诗词,你的精神也没有得到滋养。

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实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实践性的文化。诗词、书法、绘画、音乐,对古人来说什么叫精通呢?就是能写能画能演奏。而且传统文化是一个整体,作为一个文人,这些领域都应该能动手实践。倒不是说你诗词要写得像李、杜、苏、辛那样好,而是说你要能够动手写,写出来的东西符合古人的规矩。

有人可能会说,我们毕竟不是古人,为什么要像古人那样做呢?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写诗词,这毫无问题,但你可能就缺少了一个抵御焦虑的武器。我自己的体会,当我们写诗词的时候,你是用一种审美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从现实的功利考虑和计算中超脱出来,你把思想和情感组织进文学的典雅的语言里,其实你就和现实拉开了距离,你在那一刻成了旁观者,而不是局中人,你当然就不焦虑了。古代的诗人词家经历了很多磨难,韩愈说:“是故文章之作,恒发于羁旅草野,至若王公贵人,气满志得,非性能好之,则不暇以为。”(《荆潭唱和诗序》)这里的“文章”包括诗,韩愈认为文学创作本来就是困境的产物,而王国维说:“若夫悲欢离合、羁旅行役之感,常人皆能感之,而唯诗人能写之。”(《人间词话》)同样身处困境,能写诗词的人是幸运的。我想,无论你是不是身处困境,至少我们都不是“气满志得”的“王公贵人”,因此我们需要写诗词。能写诗词,也是我们的幸运。


集体焦虑的年轻人,在发一种很新的“诗心疯”

2024年09月12日 09:05 显微故事

语音播报缩小字体放大字体微博微信

“父亲用一生的茬茬经历,

囤积了一座丰富的经验矿山。

父亲常以健谈开采出坚韧的矿石,

我用聆听的生产流程一级级破碎后,

用思索磨选出领悟的铁精粉,

用思考浮选出了悟的铜或钴的精粉,用真诚重选出参悟的金精粉。”

这是“矿山女诗人”曹会双在网上爆火的诗句,几行诗,便是千万阅读量。

近年来,“内耗、内卷”等词越来越火,不少人表示“脱了孔乙己的长衫,还是赚不了钱”,甚至“清华本硕了,快乐仍是一件很难的事。”

外部现实压力叠加内心自我认同危机,诗歌复兴就在这种背景下成长了起来,“数字诗人”的队伍日渐庞大。

B站话题“我在B站写诗”将网友投稿结集为诗集《不再努力成为另一个人:我在B站写诗》,从万千投稿中收录了约130余首的网友作品;“小红书斗诗大会”吸引了上万条诗歌的投稿;据统计,快手上有超过60万人正在写诗

这些年轻的诗人身份各异,有外卖员、盲人按摩师、油漆工、钢铁厂女工、高中生、电台主持人、摊贩老板还有小镇无业青年…

他们在菜地里、在送外卖的路上、在卖菜的间隙…碎片式地写,碎片式的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对信仰的质疑,对存在的思考。

当生活被诗唤醒,年轻人们以调侃、戏谑、玩梗、自嘲的方式,试图撬开生活的缝隙,从一切耕作劳动中汲取力量,让光照进缝隙,找到做自己的可能。

文 | 李慧颖

编辑 | 蔡玉

关于为什么写诗?年轻的诗人们有着自己的想法。

26岁的何承远说,“体察到,觉得不能就这么算了”;

26岁的林思远说,“不写的话,会觉得虚无”;

26岁的陈博文则说,“我有时盯着眼前走动的鸭子,会冒出一个很癫的想法:原来长成这样的就是鸭子啊。”

更多的人说:“我想知道自己为什么活着”。

每一代的年轻人都有着自己的迷茫与困顿,不过像我们这一代产生集体的挫败感的,倒是很少。

很多人勠力前行,却仍然无法摆脱强烈的虚无感,发出“我在人间凑数”的慨叹。

当孤独在这个时代泛滥成灾,情绪表达的出口越来越窄,文字输出成为很多年轻人的新尝试。

从996的职场中退下来,回到冗余的生活,诗歌似乎就成为寄托情绪的最好归宿。

他们的诗里有小船、科幻、洗桃子的海盐…也许不够阳春白雪,但足够新鲜。

他们写心中的远方:

写对美好的期盼:

“云上种花,为栀子、茉莉、珍珠梅——

为细小洁白的花,

云是我身上的衣裳,花是星星般的发饰,

亲爱的妈妈,当你在我的身体落款,

你是赋予这样的意义吗。”

——网络诗人 李看

写与现实的轻对抗:

写“我一生的职业就是做我自己”:

在写下那些句子的时光里,他们无一不是在庄重的表达自己,诗歌就是他们打开世界的钥匙。

没有人去质疑它们不够婉约、不够豪壮,不够哲理,韵脚不对,格式不对,所以不是诗。

谁能说诸如“眼睛装得下高山大海但有时却装不下两行清泪”这般动人心的句子不算是诗呢?

即便人们都清楚很少有人会把写诗当作终生的事业,但在一个略显浮躁的快节奏社会中,保持一份分享的赤诚,本身就是对诗意的最大诠释。

在卷生卷死,充满破碎与虚无的时代里,选择以诗意的表达,守住内心,守住日常生活,何尝不是平凡生活里伟大的英雄主义。

在如今年轻人当中流行一句话,“被诗词养大的人,一辈子都在收获浪漫的馈赠。

之前和一位朋友聊天,她说,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个情节:人类将月亮驱离地球,在月球永远离开的那一刻,中国的广播员引用了一首诗为它送别,“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她的眼泪唰地一下流了出来。

“那种感觉就好像小时候背过的那些艰深晦涩的诗句,在十几年后,化作一颗子弹,击中了我”。

少时读诗,不求甚解,用来应付考试,应付做题,抑或者是炫耀,然后在一知半解中遗忘。

却在长大路上的某一天,触景生情,突然意识到,伟大的诗句不会死去,它们蛰伏在你的心里,注定在遥远的某一个瞬间复活。

而今,已经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意识到这一点,他们不止写诗也读诗,从诗歌中汲取力量,所以,苏东坡得以跨越千年继北宋顶流idol之后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精神偶像”。

要论人生坎坷排行榜,苏轼怎么也数得上前排。年少登科,以文名扬天下,仕途却颠沛流离。

“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这是苏轼晚年对自己一生的注解。然而命运的坎坷却没有消磨他的意志。

尽管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苏轼依然写出“休对故国思故人,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洒脱诗句。

没有粥米果腹,就开荒种粮;没有美酒下肚,就亲自酿造,风雨飘摇,仍笑傲人生。主打一个,绝不内耗。

他的“大粉头”之一林语堂先生曾赞誉苏轼,“他最大的魅力,不是让内心被环境吞噬,而是超出环境,以内心的光亮去照亮生活的路。”

而他年轻的粉丝们终于在一次次穿越千年的对话中了解到,人生有些东西,不配占据你的思绪。换句话说,就是“干必须的话,赚必需的钱,虽为牛马,但你的心里得有草原。”毕竟,偶像的人生经验就是,吃点美食,喝点小酒,没啥过不去。

人生如逆旅,谁不是行人。

很多人担心现在的年轻人被生活磨灭了光,失去了诗意生活的能力。但其实无所谓。反正,生命最后总能成诗。何况,诗意的生活从不曾远离年轻人。

毕竟,虽然我们上班是困难户,但不耽误龙泉山凌晨准时看日出;一句青春没有售价,44小时火车就可以直达拉萨;左手代码,右手金刚经,老君山下看法国当代艺术…

还有什么是比这样“肆意妄为”更契合“诗酒趁年华”呢?

不仅如此,“诗酒趁年华”的传统更是被如今的年轻人继承了下来。

不少小酒馆以”有酒有诗”作为活动主题,邀请客人在微醺后提笔作诗,分享彼此的故事。

而说到中国的诗酒文化那无疑就追溯到久远的过去了。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自古便是与酒形影不离的。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年少时意气风发的王维也难忘那些年策马长安,与君共饮的日子。

苏轼虽然酒量一般,但也爱小酌一杯。“吾饮酒至少,常以把盏为乐。”。

李白更是出了名的酒后“才如泉涌”。据统计,李白的一千多首诗中,与酒有关的诗篇就占了四分之一,是名副其实的诗仙兼酒仙。

所谓,酒催诗兴,“有酒必有诗,无酒诗不神”。

因此,享有“中国酒城”美誉的泸州城更是因其浸润千年的诗酒文化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周贤相尹吉甫之子尹伯奇的一篇《履霜操》奠定了泸州的诗脉源头。而后的两千年时光里,这座城市的霞光酒影便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泛舟江上、饮酒作诗。

西汉辞赋名家司马相如一题《清醪》,“蜀南有醪兮,香溢四宇;当炉而炖兮,润我肺腑;促我悠思兮,落笔成赋。”字里行间洋溢着的便是对泸州佳酿的无限眷恋。

蜀地清醪,香溢四宇;促我悠思,落笔成赋…无疑道出了诗与酒“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缠绵真相。

一座城,两江水,春秋之笔,不朽诗篇。

而见证今泸州千年不改的历史底蕴的不止有流传至今的诗酒华章,更有无数的文化遗产。

作为泸州的文化名片,泸州老窖的酿酒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从选料、制曲、发酵到蒸馏、陈酿,每一步都凝聚着匠人们世代的智慧与心血。

如今岁月流转,泸州城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书写泸州的新篇章,与世界对话。

自2017年开始,泸州每年都会举办国际诗酒文化大会,至今已经第八年。

征文活动有不少优秀作品将“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的时光感叹写进大家的心坎。

如今第八届国际诗酒大会中国酒城·泸州老窖文化艺术周也将于2024年9月11日开幕。

届时,活动将会广邀来自世界各地的诗人、诗歌爱好者以及酒文化爱好者齐聚一堂,以诗会友、以酒传情,讲自己的故事,也听世界的声音。

不能亲临活动现场的“诗友”、“酒友”们同样有参与机会。

2024年9月11日-2024年9月22日期间,泸州老窖在@泸州老窖中国荣耀官方微博和小红书启动了#让诗酒温暖每个人#、#诗酒治好了我的情绪内耗#话题互动,根据规则分享一首治好了你精神内耗的诗歌,并附上推荐理由即可参与活动,更有机会获赠泸州老窖暖心好礼一份!

所谓身在井隅,眼望星光。心底有诗,自在远方。

诗本就不必阳春白雪,千古绝句是诗,只要足够直抒胸臆,你的情绪也可以是诗。

就如余秀华说,“诗歌是什么?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

诗歌是自由的。

纵然生活不够平坦,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活成一首诗,或一个春天。

人到中年,重新写诗

2024年09月19日 21:18 澎湃新闻


前几天,和一位诗人朋友喝茶闲聊。

那是一个40多度的炎热下午,我们约在市中心的一家咖啡店。我俩几乎同时到达,落座,喝上一口冰水,彼此相视,能互相看到对方满头的汗。

话题开始轻松,逐渐沉重。诗人年逾五旬,大学时期曾出过诗集。那是他的第一个诗歌时代,也是为他积攒了最初声望的阶段;而后互联网兴起,他是最早一批“著名网络诗人”之一。此言非虚,那时我是他的读者,他的大名深印在我心中。但热闹了几年后,他停止了写诗。这个暂停键按得太久,从他一脸骄傲的朝气始,到如今的他已是一脸平静止——他又开始写诗了。

我问为什么当年停下笔?他的答案是,觉得当时的自己,虽然能算一个不错的诗人,但掂量掂量,恐怕也到不了顶尖。这是一个年轻人不能接受的自我审判,于是他给自己判决终止写作。

那为什么又开始写诗了呢?诗人说,对抗死亡吧。

这话听着莫测高深,但我懂。同为中年人,生活中已经开始不断有人告别。死亡不再是遥远且不合时宜的话题,反而像一张厄运彩票,鬼知道下一个中奖的会是谁?

在这样的情境下,写作成了一种有仪式感的东西,效果接近于对自己进行心灵按摩。当一个喜欢文字的人和死亡越来越接近,就会对世间的一切加倍敏感,想把这些沧桑写下来。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写过,在美国新墨西哥州的荒野里遭遇到那种宏大壮丽的落日,男主人公沐浴其中,突然像开了天眼,回想起人生种种。我觉得,写作的冲动就是类似这种感觉。

说完月亮,回到六便士的问题。眼下,喝喝咖啡聊聊天,是最舒服的消遣。互相也都“识相”,能用特价券就用特价券。以前,嘲笑老外一瓶啤酒就可以在酒吧泡一天,现在我们也总是一杯美式在咖啡店消磨掉一整个炎热的下午。

我们互相打探,现在各自靠什么营生,答案殊途同归,“不想卷”。悠长岁月里,如果没有拼命赚钱的想法,每天把时间交给文字和有限的几个朋友,生活不免就会进入内省。他说,也不过五六年前,明明还有梦,还想着赚一大笔钱,干一个好企业,但转眼间梦就碎了,不如返回经营自己内心的小世界。

说白了,外头的精彩和你我无关,写作没啥成本,是属于一个人的精彩,所以缩着头,努力写点。

写作很有效。诗人正在寻找一种新的诗歌创作技法,并且坚信是第一流的。我知道,就算是第二流的,他照样还是会写下去。中年人内心消停平静,往往始于接受自己真的不是个天才。

聊了两个多小时,咖啡杯里早干了,又喝了好几杯柠檬水,我们告别。走出咖啡店,他向东,我往西,但顶着一样的烈日。不用多久,我们都会一样的满头大汗,狼狈不堪。

我三十来岁时,有人问怎么才算一个优质的四十岁大叔,我欣然回答:第一,要有钱。不需要很多,但起码应该让你在四十岁,跟别人谈点人生梦想时,不会因为太穷而脸红。第二,要有趣。你积攒了那么多人生经验,看了那么多世界,总该跟大家分享分享吧?第三,要有品。一是人品,二是品味。不求是圣人,但总得有担当;不求是贵族,但总归让人看上去干净整齐有腔调。

十年过去了,我好像并没有变得更优质,但好在还有提笔的勇气。诗人中年重新写诗的理由如此深刻,于我却简单。我想变好,想做一个优质大叔。写作能让生活狼狈的自己,自我感觉优质点。

此时不动笔,就怕来不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