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道宾:环境润身,书香润心

 乡土大河南 2024-09-20 发布于河南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Central Plains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环境润身,书香润心



作者 | 杨道宾

原创 | 乡土中原(ID:gh_06d145e3125e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题记

夜深人静,灯火阑珊。星光灿烂,万籁俱寂。
难得的周末夜晚,年幼的儿子打闹半天,丢下满地玩具,听从睡神的召唤,被匆匆洗刷之后,安静躺在舒适的席梦思上,进入世人欣喜的黑甜之乡。
我简单收拾之后,换上睡衣,静下心来,啜饮半杯香茗,就着温馨的台灯,在客厅飘窗的书桌旁,捡起久违的心理学著作,细细慢读。蓦然间,我瞪大了眼,反复审视白纸黑字的书页。那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振聋发聩的话语:“给我一打(12个,笔者注)健康的婴儿,不管他们祖先的状况如何,我可以任意把他们培养成从领袖到小偷等各种类型的人。”天哪,还能这样?居然这样?真的这样?一时心胸激荡,热血沸腾。
一阵手忙脚乱,在电脑上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华生是典型的外铄论代表人物,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其理论影响后世无数人。他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由于外铄论强调外部力量的作用,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对教育改造人的本性,形成社会所要求的知识、能力、态度等方面,都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苦于教子无方的我,犹如沙漠中的旅人看到了绿洲中的清泉。

我放下书本,闭了双眼,捏了捏发困的鼻夹,呼出一口浊气,陷入绵绵沉思。
记得不久前的周末中午,妻子加班未归,我在厨房做饭。身兼数职的我,一边煎炸烹炒,一边小心倾听儿子的声音。“乒乒乓乓,叽里咣啷”,他在客厅和卧室间走动玩耍,时而嘟嘟、时而滴滴,不停发出各种声响,有时大笑,有时惊叫,陶醉其中。过了一阵,世界安宁。嗯?怎么如此安静?我侧目向客厅看去,孩子拿起我放在沙发上的一本书,正在胡乱翻看呢。看来是玩具玩腻了,感觉没意思,看到什么就拿起来鼓捣吧。
我知道,那本书是我刚买的,新疆著名作家李娟的一本散文集,里边有些插图,色彩斑斓,线条多样,装帧别致。孩子三岁多,分不清书眉书脚,随手就把书拿起来,拿反了,颠倒着,歪歪斜斜地翻看里边的插图。我吃了一惊,觉得有意思,加上要炒菜,也就不去打扰。为了让他持续翻书,我故意在厨房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让他不受干扰地“品读”有字之书。
说实话,现在的孩子,对视频、音频都感兴趣,对方方正正的汉字,总是不屑一顾。我不时侧目扫一眼,发现他一直都在看书,翻来翻去,又拉又拽,颠来倒去,仿佛是津津有味的样子。
我知道,三岁多的孩子,都喜欢玩具,喜欢动画片,喜欢翻书的,少之又少。作为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带娃狂魔,我喜欢郊游,经常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玩。汽车后排座位上,常年摆放着一些玩具,目的是消除孩子旅途的寂寞。车上的玩具与家里的不重复,所以每过一周,重新见到新奇的玩具,傻傻的小家伙总是很有兴趣。
奈何天算不如人算,有时旅途漫长,小家伙玩过几个技术含量不高的玩具伙伴,就像面对吃光了鱼肉、仅剩白森森骨架的餐盘,看也不愿看一眼。于是,在大多数时候,他就像泄了气的皮球,木木地望着车顶,躺在安全座椅上发呆。有时随着车子的震动,胡乱挤到前排要这个、摸那个,硬要装作下山的猴子,叫喊一番,东敲敲,西翻翻,或者像烂蛤蟆爬到脚背上一样——不咬人,膈应人。就像网上说的一样,作为灵长类动物幼崽的血亲父母,我们只能咬碎门牙往肚里咽。
有一天,老师要求家长送孩子时,带一本书到幼儿园,让孩子们分享着看,培养读书兴趣。我多带了几本,顺手放在后座上,也没顾上拿走。再和孩子出去玩,他在后排玩过各种玩具后,感觉无聊,就翻开那几本书看,有时看得很入神,我的嘴角就翘起来了。
读过华生的高论之后,我明白了很多道理,有意把车上玩具都撤下来,专门放置一些适合儿子年龄段的图书,守株待兔,守儿读书,守正创新。就这样,他上车没什么玩儿,一路上干不了别的,居然都在翻书看。那一刻,我想了很多,很多。
假如啊,我在汽修厂做机修工作,家里、车库里摆满了各种机修工具;假如我是做材料化学研究的工作,书房里摆满了各种实验工具的图书资料;假如我是健身教练,家里到处是弹力带、小哑铃、单杠和瑜伽球;假如我是杀猪匠,随处可见各种刀具、钩子、磨刀石、喷灯等等,那又会是什么情况呢。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民间都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我想起了孟母三迁的故事,我再次审视华生的高论。
你看,身边各种职业属性家庭的孩子,在菜市场卖菜的,能把电子秤玩得滴溜溜转,吆喝起来有板有眼;诊所医生的孩子,会挂听诊器,能量体温、还会包药片;教师的孩子,经常维持秩序,时不时拿根棍子做教鞭,指挥这个指挥那个……
我明白了,孩子是环境的产物,是潜移默化作用下诞生的精灵。
我下定决心,为了孩子,紧盯未来,家里要进行大改造。撤走沙发、茶几、电视柜,挪走电视。沙发的位置打制通排的书柜,客厅摆放大书桌,书桌划分两个区,一个读书讨论区,一个动手实践区。凳子统一换为直背硬板高脚椅,半腰秃噜着都不行。

日侵月蚀,蚂蚁搬家,逐步撤走他不常玩的玩具,归位于地下室五个大箱子中。定期到图书城“闲逛”,全家出动,亲子采购。在卧室、床头、客厅、餐桌、厕所等处,随意放置各类图书,烘托气氛,营造氛围,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打造一个举目皆有书,随手拿到书的书香家庭、书本海洋。最重要的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样。我们夫妻回到家,绝对不碰、不看手机,不开电脑,手里除了饭菜,就是图书。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我欣喜地发现,事情正在起变化。对于多动的儿童来说,恐龙蛋拆几次,总会厌烦;熟悉的玩具摆弄几回,总要扔到一边。没有沙发和电视,没有智能音箱和手机,和父母打闹之后,实在无聊了,他会自热而然地随手拿起一本书,看看图,看看字,反反复复,看了又看。有了问题,他就找我们发问:“爸爸妈妈,这上面的字,是什么意思啊?”
暂停,感动,流泪。走动窗边,我抬头望向群星璀璨的银河,对着冥冥之中的宇宙说:华生老师,您,真厉害!

作者简介

杨道宾,男,1985年生,社旗县大冯营镇人。现居洛阳,从事文秘工作。平时喜欢阅读思考,仰慕古仁人之心,闲暇时写些豆腐块文章,记录生活感受、描画社会万象,文字质朴,情感真挚,以深思运笔为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