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何古人动不动喝上好几坛酒,却不会醉?古代喝的酒到底多少度?

 涂鸦吧 2024-09-20 发布于重庆

文|妍妍

编辑|妍妍

《——【·前言·】——》

我们看古装剧时,常看到英雄豪杰们一口气豪饮几坛酒,却面不改色、毫无醉意。

这让现代人不禁好奇:古人难道有千杯不醉的“特异功能”?还是说,古代的酒和我们今天喝的酒有着本质的不同?

当我们仔细探究,发现古代的酒虽然也是粮食酿造,但它的度数可能远低于现代白酒。那些大口喝酒的场景背后,古人为何能在觥筹交错间保持清醒呢?

酒香飘溢,醉倒千年

酒,这个在中华文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角色的饮品,究竟是何时诞生的呢?考古学家们的发现为我们揭开了这个谜题的一角。

在距今约5000年的龙山文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惊喜地发现了大量的酒具。这些琳琅满目的酒具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工艺精湛,显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发展出来的。

然而,酒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更早的时期。有学者推测,最早的酒可能是一场美妙的意外。在那个储存技术还十分原始的远古时代,一些食物在储存过程中意外发酵,产生了微量的酒精。

当时的人们品尝到这种发酵后的食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美妙滋味,于是开始有意识地进行发酵,酒就这样诞生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酿酒技术不断进步。到了殷商时期,我们的祖先已经掌握了利用微生物进行大规模酿造的技术。

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得酒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利,而是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到了周朝,酒的地位更是水涨船高,朝廷甚至设立了专门管理酒事的官员。

然而,这个时期的酒,与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高度白酒有着天壤之别。古代的酒大多是低度数的发酵酒,酒精含量并不高。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古人能够"千杯不醉"——他们喝的更像是一种带有微量酒精的饮料,而非今天的烈酒。

神话还是现实?武松的十八碗酒

说到古人的酒量,就不得不提到那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武松。在《水浒传》中,武松在景阳冈打虎之前,竟然喝下了整整十八碗酒!这个情节让许多读者惊叹不已,也引发了无数的猜测和讨论。

实际上,武松的这一壮举并非完全不可能。首先,我们要明白,古代的"碗"和现代的概念是不同的。

古代的一碗酒,容量可能只相当于今天的一小杯。其次,正如前文所述,古代的酒度数普遍较低。宋代的好汉们喝的"醪糟",其实是一种由糯米酿造而成的低度酒,酒精含量极低,甚至可以当作调味品使用。

因此,武松喝下的十八碗酒,可能相当于今天喝了几瓶啤酒。虽然量不小,但对于一个身强力壮的汉子来说,还不至于醉倒。

更何况,武松可能还借着这点酒劲,激发了自己的勇气,才有了后来的景阳冈打虎的传奇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武勇传奇,更折射出了古代中国的酒文化。在那个时代,酒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激发勇气、表达情感的媒介。

浊酒清酒,阶级的象征

随着时代的变迁,酒的种类也在不断丰富。到了周朝,酒的世界里出现了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清酒和浊酒的区分。

浊酒,顾名思义,就是那种含有大量杂质,看起来浑浊不清的酒。这种酒是最原始的酿造方式产生的,里面含有大量未经过滤的谷物残渣。虽然口感可能不够细腻,但却是普通百姓最常饮用的酒类。

相比之下,清酒则是经过特殊工艺处理,将杂质过滤掉的精致酒品。这种酒不仅外观清亮,口感也更加细腻。然而,由于制作工艺复杂,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清酒自然成为了权贵阶层的专属。

这种区别不仅仅体现在酒的品质上,更成为了一种社会地位的象征。富贵人家饮用清酒,平民百姓只能喝浊酒,这种差异在当时的社会中是很普遍的现象。

有趣的是,这种区别还影响了文学创作。那些饱经沧桑的穷书生,常常借着浊酒抒发自己的愁苦。他们在诗中感叹:浊酒虽然难以下咽,却是他们唯一能够慰藉心灵的东西。

异国佳酿,开启中国酒文化新篇章

中国的酒文化发展到唐代,迎来了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大量的域外文化涌入中原。其中,就包括了来自西方的酿酒技术和酒品。

最早进入中国的外国酒,要数"瑶琨酒"。这种酒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国的史书中。

"瑶琨"指的是古罗马帝国的西北方,大约就是今天的法国地区。当时这里盛产一种大麦酒,也就是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啤酒的前身。

这种"瑶琨酒"在当时的中国可是稀罕物。据说喝一小口就能醉三十天,而且只有用甜水稀释才能喝得下去。虽然这种说法明显夸大其词,但也从侧面反映出这种酒的酒精含量之高,远超当时中国人的想象。

"瑶琨酒"的引入,为中国的酒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它不仅丰富了中国人的饮酒选择,也刺激了本土酿酒技术的发展。随后,阿拉伯地区的蒸馏酒技术也传入中国,为后来高度白酒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这种文化交流的过程,生动地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包容性。我们的祖先并没有排斥这些"洋酒",反而将其吸收融合,最终发展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酿酒工艺。这种开放包容的态度,正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秘诀。

曲水流觞,酒桌上的风雅

说到中国的饮酒文化,就不得不提到那些雅致的饮酒方式。其中,最富有诗意的莫过于"曲水流觞"了。

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群文人雅士聚集在一个精心布置的庭院里。庭院中有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溪,溪水清澈见底。他们将盛满美酒的酒杯放在特制的托盘上,让它顺着溪水漂流。当酒杯停在某人面前时,这个人就要即兴作诗,然后一饮而尽。

这种饮酒方式不仅充满了趣味性,更是一种文人之间切磋才学的方式。它将饮酒、吟诗、交友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生活的高雅追求。

除了曲水流觞,古人还有许多讲究的饮酒礼仪。比如,斟酒时要注意酒杯的高低,以表示对饮酒者身份的尊重。再如,温酒这种习俗,不仅能改善浊酒的口感,还能驱寒保暖,可谓一举两得

这些饮酒方式和礼仪,折射出了中国古代社会的人际关系和价值观念。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社交手段,一种文化表达。通过这些精致的饮酒礼仪,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

《——【·结语·】——》

纵观中国酒文化的发展史,从最初的意外发现,到精细的酿造工艺;从简单的果腹之需,到复杂的社交礼仪;从本土的独特创造,到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吸收。

每一步的发展,都凝聚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今天,当我们举杯畅饮时,不妨也品味一下这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

让我们共同珍惜这份文化遗产,并以更加理性和健康的态度,传承和发展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信息来源:《周礼》《北山酒经》《酒的哲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