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红梨湖那些人和事

 黄之中 2024-09-20 发布于上海

“吴江通”致力于传播吴江地情文化,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今年6月底,苏州市第三批地名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公示,吴江区有瓜泾港渡口、红梨渡、九里桥渡口、罗星洲渡口、玛瑙庵渡口、南塘渡、胥滩古渡7个古渡口上榜。





那些人和事

图片
























图片

红梨渡(杨传泳提供)

红梨渡,系盛泽镇红梨湖畔的古渡,不少诗人赋诗颂之。寓贤沈云诗云:“红梨渡口问红梨,芳草萋萋路欲迷。”柳亚子诗曰:“春风吹落红梨渡,相逢一笑双颜酡。”

红梨湖,因处圆明寺桥以北,故又名“桥北荡”。乾隆《盛湖志》卷二载,“红梨荡,在盛泽荡北。邑《沈志》名白马寺后荡。昔人种红梨于湖滨,故名。国朝康熙间,里人俞南万开设渡舟,建凉亭,以通谢天港来往之路,因名俞家渡”。《盛泽镇志》(1991年版)补充说明:“红梨渡,俗称俞家渡,在今桥北新村附近,沈富植红梨万树于湖滨,花开夺目,以点缀风景,故名。……1958年后渡口始废。”如今,于桥北荡东侧建一牌坊,名曰“红梨渡”。上述引文中的盛泽荡即西白漾、舜湖,白马寺即圆明禅寺,沈富即沈万三。

图片

红梨湖(桥北荡)(杨传泳提供)

红梨湖与舜湖,同为盛泽风景最佳处,舜湖、红梨成为盛泽的别称。红梨,不仅成为地名,还浸润到盛泽文化中,诗人们常以“红梨”入诗,形成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和桥楹联中描绘其美:“金波跌宕红梨渡”,每当晚霞满天之时,湖光天色,波光耀金,红梨花开,灿若红云,渡舟缓行,犹如在画中游。清代浙西词宗朱彝尊,把盛湖八景扩充为十景,便将“红梨晚渡”列入其中。诗僧苏曼殊三次来盛,客居柳亚子妇兄郑桐荪家,赞扬舜湖“风景秀逸”。对红梨湖十分眷念,直至逝世前在上海广慈医院还致函柳亚子说:“如果有痊可之一日者,必践尊约,赴红梨一探胜迹耳。”当苏辞世后,柳赋诗《哭苏曼殊》曰:“潇潇暮雨过吴门,一水红梨旧梦痕。”改革开放以来,盛泽新建的景点中,镌刻的楹联不少提及“红梨”。例如,“一水红梨”仿古牌楼上镌刻“红梨渡畔万机争响融圆明钟韵”;圆明禅寺“文殊道场”牌坊上镌刻“红梨万树一泓湖水映虹䗖”。《盛泽周报》也以“红梨湖畔”作为副刊的栏目名。

说起红梨湖,沈万三沈富是绕不开的人物。是他,植红梨万株,才得其名。元末南浔巨商沈万三在盛泽留下数处遗迹,例如,万三窑,设窑烧瓷处,有前后两窑,即前窑和下窑,现属前跃村。万三井,在斜桥北堍,早字圩河滩,乾隆年间大旱时尚露见,附近有沈富的洗碗池。妆楼,相传为沈富妾九娘所居,九娘坟在红梨湖村谢天港南中山桥畔,被掘毁。明洪武年间,他大力开发房产,建造南胜坊和北胜坊,以兴市廛;建起“倚疏曲阑,歌姬并集”的南书房和北书房。

图片

沈万三画像(杨传泳提供)

红梨湖畔的景色秀美,诸如,圆明禅寺,因湖而命名的红梨渡、红梨湖村、金牛园、红梨广场、红梨渡路、红梨湾。

圆明禅寺,一作白马寺,系宋代古刹,钟楼声闻数十里,古代将圆明晓钟列为盛湖八景之一。1937年,盛泽沦陷时,被日军所毁,盗走大钟。近几年,得以重建,山门、天王殿、钟鼓楼已开放,完成大雄宝殿、藏经阁、学之客栈等土建。修复“白马涌泉”景点,将成为盛泽古镇文化地标之一。为此,民众奔走相告:“庆千年尘劫重光楼阁,听百八钟声又彻越吴。”

图片

上世纪20年代的圆明禅寺

图片

新修缮后的圆明禅寺

红梨湖村,是胜天村于2024年5月更名而得名。村域5平方公里,823户,3250人。它承红梨湖之孕育滋润,人杰地灵,为周氏家族聚居地。周氏始祖为烂溪周用,明嘉靖年间官至吏部尚书,俗称周天官,后裔在此定居甚多,科第不绝,人才辈出。上世纪50年代,尚有周用后人周灿的侍御宅(百桌厅)遗址。乡贤得其庇荫而将地名称为谢天港。到嘉靖年间以后,农村丝织业兴起。清末已形成村镇,开设店铺10余家,2艘航船进出。新中国成立后,一度村名由“谢天村”改为“胜天村”。改革开放以来,村民勇立潮头,村办企业实力不断壮大,拥有宋锦纺织、印染、化工、机械等产业为主的85家规模企业,曾两度获省人民政府嘉奖令。现已形成农工副三业并举的新格局。

值得一提的是,红梨湖村有两大名门望族。一是周氏,周用,进士,端亮有节的治水能臣,历任工、刑、吏三部尚书。周用之子周兆南,历仼杭州织造通判、河南许州知州等职,生平廉洁自守。另一子式南,举人,赠太仆卿。从孙周应偁,进士,授江西宜春知县,民有讼者,片言立剖。应偁之弟应愿与其兄为同科举人。周宗建,周用曾孙,官至监察御史,浩然正气斗阉党,追授“忠毅”。周灿,兆南从曾孙,官至浙江道御史,巡按江西,其《泽畔吟残稿》藏于上海图书馆,名诗《盛泽》展现盛泽丝绸繁荣景象,流传甚广。周灿之孙景㞾,进士。周梦台,灿六世孙,为红梨社社长。二是程氏,同为清代嘉庆年间进士的程际韶、程邦宪兄弟,分别官至兰州循化同知、补江西道监察御史。后裔庆龄先署田州州同、全州州同。现代有程勋,毕业于西北联大,赴美留学,任威斯康星大学终身教授。改革开放初,受教育部邀请,首批来国内高校授课。

图片

周用像

金牛园,系艺龙集团傍红梨湖而建,一度对外开放,游人如织。全园富有诗情画意,精彩楹联平添浓重文化氛围。锦绣塔高耸入云,楼榭亭殿错落有致,九曲水廊,六桥连通,浮于水面。驻足香波亭赏香花异花,观鱼亭观池光鱼跃;休憩阅波榭、倚澜亭,侧听细波琴音,怡然自得;登上湖滨红梨舫,既观赏“十里晴光同映兰舟画舫”的美景,又享用“万盘珍馔齐招贵客佳人”的美食。此时,不禁发出“临波欲觅当年红梨旧迹,登舫纵观今日绿晓新姿”的感叹。白天,湖面浩渺,碧波潋滟。入夜,流光溢彩,美不胜收。现已纳入运河一红梨半岛文化湾区项目,进行整修。

图片

红梨湾文化园(原金牛园)(杨传泳提供)

红梨广场,是一个占地1.5万平方米的单建式人防工程,地面植绿,成为文化广场。地下,平时可停放306辆轿车,战时可容纳8000多人。可谓利国利民之好事!

图片

红梨广场

红梨渡路,主体位于红梨湖(桥北荡)沿岸,东起红安路,往西,南折至东方大街。全长达2390米,宽30米,经过程开甲小学和盛意花苑、君悦半岛、新达新村等居民小区,便利了沿途居民出行。

图片

红梨渡路(杨传泳提供)

红梨社,红梨湖水孕育周边的人,人文荟萃。在这里,清道光十年(1830)春,由客居盛泽的芦墟人陈希恕等人发起,在圆明寺附近的西庵结成红梨社,推荐谢天港人周梦台为社长。该社以盛泽人为主,也有常熟、黎里、平望、芦墟等地人。社团雅集14次,为期20余年,出版《红梨社诗钞》。该社的成立为盛泽的文化社团开拓了一条富有影响的诗社之路。承此遗风,1925年11月2日成立的红梨书画会。如今,舜湖诗社、吴江南社研究会红梨南社分会应运而生,繁荣了绸都的文艺。

图片

1930年5月,红梨书画会第六届展览会全体会员合影

红梨湾,它凭借红梨湖丰富的人文、生态资源,启动了复合型丝绸旅游产业综合体的工程,建成后将给人带来一种惊喜的感觉。

参考资料

李炳华《胜天村史略》

政协苏州市吴江区委员会《吴江诗词史话》


图片
END

责编|王秋蕾

美编|潘  莉

审核|王来刚

图片|杨传泳、馆藏及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