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性胃轻瘫医案

 杏林独孤 2024-09-21 发布于吉林

     男,72岁,患者糖尿病史4年,因“恶心呕吐2天”,于3月2日入院。完善检查排除脑血管意外等导致的呕吐,诊断为糖尿病胃轻瘫。患者于3月3日查房时恶心、呕吐2次胃内容物,不能进食,前1天解烂便7次,舌淡暗、苔薄白,脉沉弦细。


    处方:茯苓100g,桂枝、法半夏、熟附子(先煎)15g,干姜、紫苏叶各10g,生姜20g,陈皮5g。水煎服。


    患者服1剂后呕吐和腹泻止,住院期间未再出现呕吐和腹泻。


    按:糖尿病胃轻瘫中医学古籍文献中无“糖尿病胃轻瘫”的病名。但早在明代,中医学就有记载糖尿病并发胃轻瘫的临床事实,如孙一奎在《赤水玄珠》中记载消渴:“一日夜小便二十余度……味且甜……载身不起,饮食减半,神色大瘁”。此即糖尿病患者病程久延,就可出现饮食显著减少、身体枯瘦的表现。他又认为,消渴“不能食者必传中满鼓胀”,提示对糖尿病逐渐发生胃轻瘫这一过程已有认识。目前,该病多依据其恶心、呕吐的证候特点归入嗳气、呃逆、腹胀、痞证、反胃、胃脘痛等范畴进行辨治。中医学认为,本病的病因病机多为消渴日久,阴耗气损,脾胃失养,纳运无权,升降失和;或因七情不畅,肝疏泄不利,横逆犯胃,受纳运化失常。此病的病机以脾胃虚弱、运化无力为本;湿阻气滞、胃失和降为标,为虚实夹杂之证。许多患者可表现为脾虚胃失和降之候。其病位在胃,与脾关系密切。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所以消渴日久,损伤脾胃,则见食后腹胀、恶心呕吐等四。近年来,中医学对糖尿病胃轻瘫提出了新的认识,认为糖尿病胃轻瘫多为虚实夹杂之证,以气血两虚,脾胃虚弱,生化无力为本,以食积、气滞、血瘀、痰浊、湿阻为标。其主要病位在胃,病理变化多属消渴日久,致气阴两虚,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升降和中焦运化失司。脾胃失运而饮食减少,故痞满,再加之饮食不节,情志不畅,导致气滞、痰浊、血瘀等,最终导致胃的升降功能失常。阴虚燥热亢盛,阴津亏损,致血液阴津运行迟缓,滞而为瘀,使脾胃络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则脾失运化而发生胃轻瘫。在治疗方面,中药健脾类、补阴类、芳香化湿类均对胃肠运动有调整作用,可增强消化功能,使胃肠蠕动加快。以痰饮理论为指导,余治疗糖尿病胃轻瘫出现的严重恶心、呕吐症状获得很好的疗效。《金匮要略》中列专篇论述痰饮,并提出痰饮以“温药和之”的治则,代表方为苓桂术甘汤。据此,临床以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收到较好疗效。


     糖尿病胃轻瘫为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以老年患者居多。胃轻瘫多表现为恶心欲呕或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严重者胃潴留。糖尿病肠病表现为顽固性便秘或腹泻,或腹泻与便秘交替。病机多为脾胃阳虚,水饮内停。余从痰饮角度论治,以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汤、附子理中汤加减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的疗效。苓桂术甘汤合小半夏加茯苓汤温化水饮。其中茯苓的用量较大,恶心呕吐症状明显时一般都会用50g以上,因为茯苓的健脾利水作用较好,而且安全性较高。所含附子理中汤温中健脾补肾以治本。临床中,余以此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收到满意的疗效,大部分患者服药1~2剂即可解决严重的恶心呕吐症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