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围刺配合艾灸治疗股外侧皮神经炎

 循天园 2024-09-21 发布于广西

股外侧皮神经炎是皮神经炎中最常见的一种,多以麻木、疼痛、烧灼感为主要临床表现,所处区域为足少阳胆经循行区域。笔者在临床上采取局部围刺配合艾灸治愈多例股外侧皮神经炎,现将验案一则整理如下,供同道参考。

周某,女,32岁,2024年9月7日初诊。主诉:右侧大腿前外侧麻木2年余,加重1周。患者2年前怀孕期间受凉,逐渐出现右侧大腿前外侧麻木、不适感,时有针刺样疼痛,曾服用营养神经药物,未有明显效果。1周前复因受凉,症状加重,遂来诊。刻下:右侧大腿前外侧麻木区域(风市穴下)约为6cm×10cm,触诊时局部皮肤疼痛感减退,久站、久坐后症状加重,得温后麻木感减轻,受凉则加重,夜间有针刺样疼痛,伴有焦虑,眠差,入睡困难,多梦,脾气急躁,大便不成形。舌质暗,苔白,脉沉弱。

诊断:西医诊断为股外侧皮神经炎。中医诊断为皮痹(寒凝血瘀)。

治则:疏经通络,行气活血。

治法:针刺配合艾灸。

取穴:风市、环跳、血海、足三里、太冲、阿是穴。

操作:患者取侧卧位,先取远端双侧的太冲、足三里和血海,选用0.30mm×40mm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直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再取环跳,选用0.30mm×75mm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直刺,得气至麻木区域;取风市,选用0.30mm×50mm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直刺,得气后行提插、捻转补法。后取阿是穴,选用0.30mm×25mm一次性不锈钢针灸针,围刺。留针期间于风市、阿是穴处行艾条温和灸,患者有透热感为度,共留针、施灸30分钟,留针、施灸期间诸穴行针一次,手法如上。

患者当日针灸后,睡眠改善,夜间针刺样疼痛减轻;9月8日针灸后,麻木区域减小,疼痛感消失;9月10日、11日2次针灸后,麻木区域持续减小,焦虑感消失,精神状态改善;9月14日,共经过5次治疗后,麻木消失,睡眠改善。嘱患者日常按揉风市、血海、足三里,以疏散风邪、行气活血、疏通经络,巩固疗效。

 股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由腰2、3神经后支组成,经腹股沟韧带的下方穿出,浅行于大腿前外侧。股外侧皮神经炎多由外伤、腰椎病变、肥胖、妊娠等原因引起神经受压、受损而发病。本病临床表现多为大腿前外侧下2/3皮肤区域出现感觉异常,如麻木、针刺样疼痛、烧灼感,患者对温度和痛觉的敏感性降低,久坐或久站后症状加重。股外侧皮神经炎归属于中医学的肌肉痹症(皮痹)范畴,早在《针灸甲乙经》中便有“髀痹引膝股外廉痛,不仁”的记载。中医认为本病多因外感风寒湿邪、营卫不和所致;或因外伤、受压导致经络阻滞,不通则痛;气血不足或运行不畅,肌肤失养而麻木不仁。本案患者便是怀孕期间,复感寒邪所致本病,故采取针刺配合艾灸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散寒止痛。

足少阳胆经“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循行向下会合于髋关节部,由此向下,沿大腿外侧,出膝外侧,本病病变部位正在胆经循行区域,故选取胆经风市、环跳治疗,风市位于病变局部,具有祛风化湿、疏通经络的功效,是治疗风邪所致腿膝无力、半身不遂的常用穴位;环跳位居髀枢中,针此穴可使下肢跳跃如常,具有祛风湿、利腰腿、通经络的功效,二穴相配可疏通少阳经气,改善麻木、疼痛症状。血海为治疗血症要穴;针刺足三里可健运脾胃、生化气血;针刺太冲可通达肝经气血,调畅情绪,三穴相配可通行气血,从根本上治疗麻木,巩固疗效;阿是穴位于病变部位,可疏通局部经气,活血化瘀,改善麻木。围刺由《灵枢·官针》中的“扬刺”发展而来,是以病变局部为中心,周围施以多针形成包绕病变之势的多针刺法,适宜于治疗寒气浅而面积较大的痹症,配合艾灸温通经络气血,效果更佳。若本病日久,麻木为主者,可在上述治法基础上,在病变局部用皮肤针、三棱针放血后再加拔火罐,可增强疗效。(曹方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注:文中所载药方和治疗方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来源:中国中医药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