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再现春秋笔法:叶昌炽的古今藏书家观照

 苏迷 2024-09-21 发布于上海

       近来翻阅晚清苏州学者叶昌炽耗尽毕生精力撰写而成的《藏书纪事诗》,其间遍数古今藏书家兴衰得失,博于见闻,考证精到,又赋诗一首加以点评,妙不可言。叶老博学鸿儒,自小熟读儒家经典,在安排藏书家时多用春秋笔法,其中典型就是首、尾、浓、淡四位最为出彩的人物,特撰此文与学界探讨。

一、博学鸿儒叶昌炽的生平与春秋笔法

叶昌炽(1849—1917年),字兰裳,官至甘肃学政(负责甘肃的文化教育事务),江苏苏州人,清末著名金石学家、文献学家和藏书家。

叶昌炽像 图源网络

叶昌炽青少年时期拜在苏州名士冯桂芬门下接受系统的儒家训练;二十二岁学有所成,参与《(同治)苏州府志》编纂,在家乡崭露头角;二十八岁时得中举人,开启十数年的幕僚生涯,足迹遍布半个中国;四十岁时高中进士,从翰林院庶吉士熬到甘肃学政,章台掩映通绝域,西出阳关问折柳。

在追求功名的同时,叶昌炽也一直坚持做学问,在近代学人群体中,表面上不显山不露水,实则著述颇多,其《缘督庐日记》被誉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记述时代沧桑变幻;《语石》搜集石刻材料8000余种,奠定了中国石刻学的理论基础。

在诸多著作之中,当以《藏书纪事诗》最为关键,融合了叶昌炽一生关于藏书的理想、学识与对现实的期许。此书涉及千余藏书家,时代贯穿古今,人员鱼龙混杂,有意存高远的仁人志士,也有沽名钓誉之徒,叶昌炽既想意含褒贬,又不敢过分露骨,害怕失去君子风范,恐以高难惹恨声。熟读古书的叶昌炽仿照孔子行“春秋笔法”,在文章的“顺序、措辞、始终、有无”中格外用心,点明藏书宗旨,为寰宇之内藏书家树立法度人心。

《孔子像图页》马远 南宋 故宫博物院藏

“春秋笔法”是指寓褒贬于曲折的文笔之中,孔子将自身的政治思想融入《春秋》,在记述事实的同时,暗含着对人物行为和历史事件的道德评价,让后人在解读《春秋》开头的“王正月”与结尾的“西狩获麟”时,用尽心思百般揣摩其深意。

孔子在记录郑庄公与弟弟共叔段的纷争时,用“郑伯克段于鄢”六字,“克”是指两国交战期间一方战胜另一方,郑庄公与共叔段是嫡亲兄弟,双方却没有顾念半分骨肉之情,故此孔子用“克”字,委婉的说明双方都有过错。

春秋笔法诞生后就在中国的士人圈层中产生了持续的影响。清初文人吴楚材、吴调侯叔侄为给儿童讲授古文,编写了古代散文教材《古文观止》,其开篇为《郑伯克段于鄢》,结尾是《五人墓碑记》,一头一尾之中蕴含着无尽深意。常州词派理论家周济,以周邦彦、吴文英、辛弃疾、王沂孙四家为代表,编成《宋四家词选》,从艺术技法角度出发,首推周邦彦与吴文英。

叶昌炽在为藏书家作记立传之时,也面临着选择标准,他深刻明白藏书的辛苦,在撰写藏书家事迹时,采用春秋笔法在文字中倾诉情绪。读者需要在理解叶昌炽生平的基础上,仔细揣摩《藏书纪事诗》,明白其思想体悟。

《藏书纪事诗轴》于右任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诗收录于叶昌炽《藏书纪事诗》

二、《藏书纪事诗》中的春秋笔法

《藏书纪事诗》记录了从五代末期至清代末期的藏书家历史,所收人物不仅包含社会上层的学问家、收藏家,也涉及社会下层的书商、刻工、抄匠,凡从事藏书活动的人员,不分性别,无论贵贱,上自贵胄,下至庶民,皆可入传,石小亦填海,人微也存补天志。

叶昌炽在书的开头、结尾以典型的人物案例,彰显对藏书家的社会功能的评判,又对入选的吴中藏书家的责任心大加赞扬,对当选而未选之人则隐含意见。

首:达则兼济天下的有志藏书家

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以五代人毋昭裔为开篇,此人不是时间最早、成就最高的藏书家,但其人生经历与藏书志向同叶氏高度契合,故此居于全书最前列。叶昌炽作诗如下:

蜀本九经最先出,后来孳乳到长兴。

蒲津毋氏家钱造,海内通行价倍增。

《藏书纪事诗》卷一 长洲叶昌炽撰 王颂蔚序 苏州护龙街文学山房发行

毋昭裔,字阙,后蜀重臣,颇负盛名的刻书家。毋昭裔早年家境贫寒,无力购买书籍,靠借书与手抄丰富家中藏书。在此过程中毋昭裔受尽别人的刁难、白眼与风凉话,心中暗暗发誓:我富贵后一定要多雕版刻书,降低书籍成本惠及天下学子。后来毋昭裔当上高官,组织刻印儒家典籍《九经》(九经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的总称,具体内容历代略有变动)。除了借用官方的力量刻书印书,毋氏也利用自家的金钱刊刻《文选》《初学记》等大部头书籍。

叶昌炽本人的经济情况较为普通,为支撑藏书事业,一生常伴清贫。他靠着抄书、校书以及购买明清文集的方式,用有限资金收藏大量书籍,从而成为一名藏书家,可能心中也存着兼济天下学子的想法。

叶昌炽在毋氏的相关考证中,屡屡有“行于世”“传于世”“行于天下”等字样,借毋氏事迹向藏书家传达一种社会责任感,希望他们化私为公,造福民众。毋氏不仅藏书还刻书,其功在当时、惠及千秋,人品德行堪为藏书家的表率。叶氏通过把毋氏列在第一的方式,隐晦表明自己也有“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将千年藏书史一刀两断,直接从五代毋氏开始,就是为表达叶昌炽的个人抱负。

尾:借藏书牟利的专业藏书家

《藏书纪事诗》以明代末年的王廷珸与黄正宾为结尾,此二人不是年代最晚的藏书家,叶昌炽认可他们鉴赏古籍字画的专业水平,又不满其唯利是图的个人品性,故此名列末尾。二人纪事诗如下:

铸鼎然犀如此獠,光天罔两出招摇。

黎丘苗裔今犹是,岂但人妖物亦妖。

王廷珸,字越石,徽州古董商人。他曾用八百两白银购买下稀世珍宝“宋代定窑仿三代铜方鼎”,之后到处吹嘘手中的定窑宝鼎,想借此把数件仿定窑瓷鼎伪装成真品以牟取暴利,后来他的丑行败露,狼狈逃到外地。黄石,名正宾,安徽歙县人。他托王廷珸转售一幅估值上百两黄金的元代书画大家倪瓒的山水大作,事前出于谨慎在画卷上留下记号,不出黄正宾所料,王廷珸找了高手临摹画作,以摹本还之。黄正宾发现被调包,立马奔到王廷珸家中,在争吵的过程中被对方撞伤肋骨,最后郁郁而终。此二人眼光独到专业能力强,在明末的藏书圈中名声颇为响亮,比如晚明书画鉴藏家汪珂玉就与王廷珸做过书画交易;钱谦益用1200两黄金买的宋代珍藏版《汉书》就经过黄正宾的手。

叶昌炽为收集藏书经常会与书商打交道。家中拮据的经济条件,让他时常靠着卖书度日,比如其父母去世后,家中资金短缺为筹集丧葬费用,他卖掉部分藏书;为前往广州当幕僚,他先千方百计向别人借钱,资金不够的情况下,又靠着卖书补齐剩余的经费。

叶昌炽认可王廷珸与黄正宾的专业素养,承认其藏书家的身份,因两人行为不检点,故安排两人名列书尾,希望天下藏书家能坚守道德底线。

浓:着墨甚多的乡先贤藏书家

清 杨鹏秋《清代学者像传·钱谦益像》

叶昌炽是苏州人,对家乡的藏书家最为了解,其中的常熟藏书家钱谦益颇为突出,所谓“浓”就是全书最耀眼的藏书家,用的笔墨极多,其纪事诗如下:

绛云未逐劫灰红,江左图书日正中。

一自新宫三日哭,闲繙贝叶唱宗风。

“绛云楼”是明末文坛盟主钱谦益建造的集藏书与生活为一体的住宅,里面藏了73大柜书籍,包含着大量的宋元珍稀雕版书,被誉为“名冠东南,比拟内府”,藏书之多之精可以比肩皇宫大内。钱谦益喜欢读书,对手中的书籍了如指掌,不像别人将书籍束之高阁。顺治七年,钱谦益的小女儿在藏书楼上和奶妈玩乐,不小心把蜡烛掉在了纸张堆中,引起了火灾,导致绛云楼被焚毁。事后,钱谦益把剩下来的书籍赠送给同样喜欢藏书的族人钱曾。钱谦益向来对藏书极为重视,把藏书楼当成祖先的文化圣地宗庙祭坛,楼毁之后痛惜不已精神状态都发生改变,有“天不假我斯文之感”,道心被破转而修身礼佛不欲过问世事。

叶昌炽终身坚持抄书,借此深入学习书中养分,将知识贯通。他帮人校勘书籍,得以多方阅览汲取经验。叶昌炽晚年贫病交加,为治病与养家,忍痛将数十年收集的大部分藏书卖给同为藏书家的刘世珩。

钱谦益与叶昌炽同样是懂书惜书之人,他们将收集的古籍认真学习研读,充分吸收其中的养分。两人晚年面对灾变时,都将珍藏爱书交付给懂行的专业人士。

淡:隐而不叙聚散随缘的“非藏书家”

叶昌炽在《藏书纪事诗》中也漏写很多藏书家,他曾有言在先,对那些曾经藏书甚多,但行径了无特色的人员不予记录。但书中对袁枚的记录则颇为让人费解。袁枚是叶昌炽的文坛前辈,定居南京随园,广收门徒,诗开性灵,乃东南文坛耆老,叶昌炽不可能不知道袁枚的存在,其在著作中也屡次提到袁枚,举例如下:

1.袁枚《临川李公传》:公博闻强记,藏书五万卷,手加丹黄,其宏纲巨旨,都能省记。(《藏书纪事诗·卷四》)

2.袁枚《刑部尚书富察公神道碑》:公所居稻香草堂,有白雁峰、鳌峰、东皋、南庄诸胜,积书万卷。(《藏书纪事诗·卷五》)

3.袁枚《翰林院编修程君墓志铭》:君独好儒,罄其赀购书五万卷,招致方闻缀学之士,与共讨论。(《藏书纪事诗·卷五》)

袁枚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当官后更用俸禄买书,最终收集了40万卷的书籍,并专门建了“小仓山房”“所好轩”等藏书楼,按照经史子集的分类一一对应收藏,并在其中摆好笔墨纸砚,等闲暇时边阅读边做笔记。从袁枚的藏书数量与习惯,可以看出他是一名真正的藏书家。

袁枚晚年藏书理念发生转变。他主动将大量藏书散布出去,其中珍稀的古籍作为编纂《四库全书》的底本,其余的则散给亲朋好友门人宾客,让这些书流散到社会上,聚散自是寻常事,人生应尽欢。

文渊阁《四库全书》浙江图书馆藏

叶昌炽一生藏书三万余卷,因感慨古代藏书家死后寂寞,无人为之立传,而萌生为藏书家作传的念头,更主张书籍应当集中保存管理。

文澜阁《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封面

图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叶昌炽未将袁枚当成藏书家,可能与两人的藏书理念有关。袁枚想通过散书的方式,让书在社会上流通,实现其文化载体的价值;叶昌炽则主张图书集中管理,建专门的公共图书馆供人阅读。

叶昌炽以笔为刀、削竹作史,用心良苦,在描述“首尾浓淡”四大人物的人生际遇时,暗藏褒贬,希望通过把沉寂的藏书转变成活跃的公共读物,实现兼济天下惠及民众的愿望。

三、书林掌故,藏家诗史:《藏书纪事诗》的版本及影响

《藏书纪事诗》通过引用名家大师笔记文献,勾勒藏书家生平,类似于一部藏书家的传记辞典,为保留其事迹做出巨大贡献,让其有“书林之掌故,藏家之诗史”的美誉。

《藏书纪事诗》图源网络

《藏书纪事诗》问世后,就受到诸多名家学者的赞赏,比如晚清军机大臣吴郁生评价道:学者想写好书很难,嘉庆道光之后的学者能写好书更是难上加难,唯独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题材新颖,是清代两百多年里的独一份,堪称“文字一日不灭,此书必永存天壤”;历史学家陈垣也对《藏书纪事诗》大加赞赏,只是可惜叶昌炽收集的众多历史材料,却用诗来穿针引线,减低了其中的史料价值;著名藏书家叶德辉在叙述刻书源流的典籍《书林清话》中高度赞颂道: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上至天潢贵胄,下及书商匠人,搜集他们的事迹,让其姓名得以永久流传,真是一庄有大功德的雅事。

光绪十年(1884年),叶昌炽仿照厉鹗《南宋杂事诗》与施北研《金源纪事诗》体例(各为一诗,条举事实,详注其下),动笔撰写《藏书纪事诗》,经过七年的调查走访翻阅资料,终于在光绪十六年(1890年),完成六卷本的初稿。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叶昌炽的弟子江标在刊刻《灵鹣阁丛书》时把《藏书纪事诗》列入其中,形成《灵鹣阁丛书》版的六卷本。叶昌炽对江标刊行六卷本不满意,花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亲自校正,最终在宣统二年(1910年)刻出七卷本的《藏书纪事诗》,统称为叶昌炽家刻七卷本。

《藏书纪事诗》清 叶昌炽撰  七卷 清宣统二年(1910) 苏州 图源:中国国家图书馆官博

1958年,上海古代文学出版社在叶昌炽家刻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篇《出版说明》,附录图书馆学家谭卓垣先生对《藏书纪事诗》的评价,重新排版印刷。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了古典文献学专家王欣夫先生补证的《藏书纪事诗附补证》,增加了《藏书纪事诗补正序》和《藏书纪事诗附补证索引》,以叶昌炽原书中的藏书家为主条目,方便检索。1990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发行了叶昌炽家刻七卷本的影印本。在诸多版本中,上海古籍出版社发行的附有王欣夫先生补证的版本最为精良。

《藏书纪事诗》序 长洲叶昌炽撰 王颂蔚序 苏州护龙街文学山房发行

《藏书纪事诗》是中国首部以纪事诗形式为历代藏书家立传之作。诸多学者效仿叶昌炽为藏书家作传,比如近代学者伦明撰写《辛亥以来藏书纪事诗》,写了130多首纪事诗,为155位藏书家立传;苏州书法家王謇编写《续补藏书纪事诗》,写了125首纪事诗,为132位藏书家立传;民国著名图书馆学家徐绍棨编纂《广东藏书纪事诗》,写了61首纪事诗,收录广东藏书家51人。

在叶昌炽的引导下,国内掀起研究藏书文化的热潮。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中期,私家藏书楼逐步向公众开放,很多学者借此机会阅读到许多古籍善本,出现了一批藏书研究史专著,比如著名的明史学家吴晗先生编写了《两浙藏书家史略》《江苏藏书家小史》,苏州图书馆学家蒋吟秋编写了《吴中藏书先哲考》。

通过这些藏书研究与活动,振奋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增强了民众的自信心。

四、结语

孔子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太史公作《史记》,欲通古今之变。叶昌炽的《藏书纪事诗》,用春秋笔法罗列千余藏书家,融诗歌、史实、考证、点评于一体,内部又蕴涵叶氏关于藏书的思想,形式巧妙,用意深远,实乃不可不读之好书。

参考文献:

1.【清】叶昌炽:《藏书纪事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2.【清】叶昌炽:《缘督庐日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3.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

4.胡文辉:《现代学林点将录》,广东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

5.胡一女:《叶昌炽与<藏书纪事诗>》,武汉大学,2004届硕士学位论文。

6.孙雪峰:《叶昌炽及其<藏书纪事诗>述评》,《学理论》,2013年第5期。

7.孙峻旭:《文学与历史之间——从春秋笔法说起》,曲阜师范大学,2006届硕士学位论文。

8.骆鸿凯:《文选学·源流》,中华书局,1989年版。

9.赵长林:《中国藏书家阶层流变史》,《图书与情报》,2000年第1期。

10.马明霞:《古代家刻本先驱毋昭裔刻书事略考》,《图书与情报》,2004年第2期。

11.周生杰:《孟晋超群:叶昌炽藏书研究成就与影响》,《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12.张一民:《随园藏书的聚与散》,《图书馆》,1994年第1期。

原创:吴斌

吴文化博物馆公众号 24.9.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