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杯盏虽小,却可窥探大千世界之众人百态

 弘益茶道美学 2024-09-21 发布于云南

曾听到过这样一种观点,交友选择有三:出世之智者,入世之强者,正常而阳光的普通人。作为一个茶人,经常会提及的一个词是“以茶会友”,杯盏虽小,却可窥探大千世界之众人百态。

习茶已有三五年之久,茶桌上共饮之人虽不可能皆成好友,大多也只是人生的过客,但能借茶与形色各式之人交谈,也不乏为人生一大乐趣。

学茶伊始,曾到某茶馆兼职实习。某次读书茶会上,一茶友见我学生模样,交谈之间便问及我的学校以及专业云云。低年级时对茶学学科尚无系统认知,谈及专业时我常常略有些胆怯,生怕他人觉得我只是学泡茶或种地。

面对问询,怯生生地答道“农大,茶学专业”,做好了接下来被回问“泡茶还要上学吗”的质疑或不解。未曾想到,那次茶友竟惊喜地问道“还有这个专业吗,不错不错,术业有专攻”,我依旧不大自信地答道:“学的东西略杂,可能泡茶技艺并非十分专业”。

面前这位大叔似乎看出了我心中的不安,宽慰到,“厨师和美食家不是一个维度的,写手也不能与作家相提并论,歌手也无法取代音乐家的位置。你现在尚不必对某项技能过于执着,人生是长跑,学茶也是如此。”

一语惊醒梦中人,过去听到些消极的言论如种茶不如茶农、泡茶不如习茶艺之人等,对自己所学虽说喜爱,却又带着今后择业的忧患,听到他说的突然就豁然开朗了。光景西驰流,学茶事茶一晃几年过去了,现如今对自己的专业、自己的职业都是源于内心的热爱,更添了份自信。回头想想,当年偶遇的茶友竟给了自己习茶莫大的动力。

事茶四年期间,接触过些主流意义上入世的强者,或许是因为茶的浸润,发现他们身上也多多少少会带些许温和谦逊。但他们身上强悍的执行力、准确的判断力以及卓越的思维模式,不经意的一句话也使人受益匪浅。

但让我觉得更难得的是,方寸茶席之间偶遇的出世之智者。他们大多不会为某茶馆的常客,因为这类人大多有自己的茶室或者空间,部分也喜好参加茶会类雅集,或小隐于野,或大隐于市

有人愿抛弃城市的百万高薪只为回归田园,有人愿舍弃家族企业从零开始专注于茶文化的传播,有人愿置千万家产不顾只为一床古琴一支尺八……他们的取舍时常会让人感到疑惑与不解,毕竟那是很多人奋斗多年想到达到的状态,而作为当事人回复得最多的一句,恐怕就是“追随内心的牵引”了。

富裕或贫穷,年老或青春,不同的工作,人的所有一切最终还是要回归生活,只不过有人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选择之间有得亦有失。而不少人是在忙碌的工作中失去了对生活的敏感,遮盖了对内心呼唤的知觉。与出世之人相接触,是在柴米油盐的物质生活之外,不断提醒自己内心要存些高远的精神追求

作为普通人,我们的日常如平静的湖面,并无多少波澜。通过一杯茶所遇到的智者与强者,他们的言谈与故事就像一枚小小的石子,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溅起小水花后,湖面恢复平静如常。

茶席之间所遇者,也多为平平凡凡过日子,安安静静喝茶的人。遇到喝茶的年轻人会问喝茶的缘由,遇到喝茶的长者想听听那些茶与他相伴的岁月,但凡有茶在面前,众人皆平和可亲。

所谓“人无癖不可交,以其无深情也”,爱茶之人多是对生活之美充满着向往。并非择友刻意去选入世的强者、出世的智者与正常且阳光的普通人,但是因为茶,会自然而然地遇到这三种人,或许这也是茶的魅力所在。

那些喝茶遇到的人,少数在一泡泡茶的关联中成为了知己,更多的人是只有一面之缘随着时间流逝成为过往云烟。见他人而反观自鉴,你也在茶汤里看到了越来越明晰的自己。


文章为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