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印尼龙目岛,扼守中澳交通要冲龙目海峡,远洋大船必经之地

 昵称32226502 2024-09-21 发布于湖南

图片

龙目岛位于印度尼西亚西南部的西努沙登加拉省,是小巽他群岛的主要岛屿之一。西隔龙目海峡与著名的巴厘岛相对,东隔阿拉斯海峡与松巴哇岛相望,北濒巴厘海,南临印度洋。

该岛近似圆形,面积为5435平方公里,人口约为335万。它的名字在当地语言中意为“辣椒”,据说是历史上因为岛上盛产一种名为“龙目”的辣椒而得名。现在,该岛以细腻柔软的白色沙滩和清澈碧蓝的海水而闻名。

图片

龙目岛的气候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全年温暖湿润,适宜旅游。岛上的河流短小且不通航,沿岸峭壁陡立,东、西岸有小海湾,是良好的锚地。

岛上地貌以火山为主要特色,地表覆盖着新近纪碎屑沉积岩。火山口内藏有壮丽的湖泊,登顶后可俯瞰整个岛屿的美景。除了火山,龙目岛还拥有广阔的热带雨林。

图片

龙目岛拥有两条主要山脉,以石灰岩丘陵为主。北方山脉的林贾尼火山海拔高达3726米,是印尼第二高峰和努沙登加拉群岛的最高峰。当地地质活动频繁,2018年8月5日,龙目岛发生了7.0级大地震,震源深度为31.0公里,这次地震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图片

曾多次发生地震

该岛处于特提斯成矿域中的南半岛成矿带,岛屿西部的金矿区是印尼金储量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古时侵入的岩浆形成侵入岩提供了大量的成矿物质来源,地层断裂为金矿物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及含矿空间。

龙目岛的宗教特色——印度教徒和回教徒的共融

伊斯兰教是印尼最大的宗教,几乎占据了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占印尼全国人口的88%,萨萨克人是居住在印度尼西亚龙目岛上的最大族群,萨萨克穆斯林构成了龙目岛的主要居民。大约占龙目岛总人口的85%左右。他们的语言称为萨萨克语,这是一种与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相关的语言。

图片

萨萨克人

目前,大多数萨萨克人信奉伊斯兰教,这是他们在历史上接触外来文化后逐渐转变的结果。许多萨萨克人的日常生活仍然保留了许多前伊斯兰时代的传统习俗和信仰元素,这种现象被称为“伊斯兰教与传统信仰的混合”,他们擅长制作传统的皮影戏。

图片

印尼皮影

印尼的印度教徒约400万,占东南亚国家或地区印度教徒总数的70—80%。其中巴厘岛是印度教的主要聚集地,龙目岛作为巴厘岛东部的岛屿,在南部和西部地区也有一些印度教徒居住,大约占10%左右。

龙目岛上的印度教徒遵循的是巴厘印度教,这是一种融合了印度教教义与当地传统信仰、仪式和文化的独特形式。这种宗教实践强调与自然和谐共处,并通过各种仪式来维持宇宙间的平衡。印度教徒会定期举行祭拜仪式,以祈求祖先和神灵的保佑。

图片

当地印度教寺庙

印度教在龙目岛的存在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以前,当巴厘岛的王室成员和贵族为了逃避荷兰殖民者的统治而迁移到龙目岛时,他们将印度教文化带到了这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印度教徒与当地的萨萨克人融合,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群。

龙目岛上,印度教徒的节庆也会吸引当地穆斯林参加,体现了不同族裔和宗教群体之间的和谐共处。然而,近年来,一些原教旨主义者批评并禁止穆斯林参与印度教徒的节日,因为他们认为将宗教仪式与传统结合是一种异端。尽管如此,当地的穆斯林通过构建符合伊斯兰概念的节日场地、器物和仪式的象征意义来为这种参与辩护。

图片

龙目岛西侧的巴厘岛,是印尼印度教人群的大本营

龙目海峡——印尼独自掌控的海上要道

龙目海峡连接巴厘海和印度洋的重要水道,位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王白尼达岛与海峡北口东侧的特拉万廿岛共扼海峡。海峡南北长80.5公里,最深处达1306米。南口宽65公里,北口宽35公里,由于海流的强烈侵蚀冲刷,龙目海峡仍在继续加深加宽,基本不会造成船只搁浅。

图片

它因地壳断裂下沉而形成,因而水道幽深、岸壁陡峭。海峡大部水深逾1200米,最深处达1306米,无暗礁。非常适合通行大型海船,许多来往于波斯湾与东南亚、日本之间的巨型货船,无法通行马六甲海峡,都选择绕道龙目海峡南下印度洋,再经望加锡海峡北上。

龙目海峡是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海上交通要冲,是东北亚、东南亚和澳洲之间沟通的重要通道,中国从澳洲进口的大宗铁矿石、粮食、肉类也往往途径这个海峡,

图片

近年来,随着马六甲海峡等繁忙水道的安全问题频发,龙目海峡的战略价值日益凸显,成为国际竞争和控制的焦点。海军能利用该海峡进行南北机动和两洋兵力互相支援。海峡沿岸有安佩南、伯努阿等重要港口,印尼在此设立了登巴萨空军基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